經常參觀道觀的朋友會發現,在大殿神像的供桌上經常會擺放著許多的供品,有鮮花也有水果等。道教將供於神壇的這些供品稱之為「五供」,那麼何謂「五供」呢?供養神明有什麼禁忌嗎?本期就為大家講解一二。
五供也稱五獻。通俗的將是將五種供物供於神明,除了日常道士值殿之時供奉五供以外,在道教的各種齋醮科儀中,高功法師們也會把五供獻祭於神明。這五供指的是香、花、燈、水、果。道教有云:「五獻皆圓滿,奉上眾真前,志在求懺悔,亡者早生天。」
五供之供香
「一柱清香透蒼穹,萬道祥光照大千」。在道教,香的作用非常重要,香可以聞達十方無極世界,是通真達靈的媒介。香是道士及信徒通感神靈之物,住觀的道士們每天早晨都要為諸位祖師爺上香,即使是普通的善信香客也會在道觀裡燒香祈願。道教講究「心假相傳」,早課《祝香咒》有云:「道由心學,心假香傳。香焚玉爐,心存帝前。真靈下盼,仙旆臨軒。令臣關告,徑達九天。」
燒香拜神是道教的一種信仰方式,正所謂心誠則靈,所以在燒香之時要保持敬畏之心。另外供香之時也有很多禁忌,適逢戊日是不可以燒香的,燒香一般以三炷香為宜,三炷香代表道教的道經師三寶。另外不可以在燃香之時用嘴吹滅明火。
五供之供花
供奉鮮花於神明之前,在殿內巍峨莊嚴的氛圍中帶來清香淡雅,可使身心淨化,對神明更加恭敬。在諸多的道教典籍中記載了許多供神的奇異之花,普羅大眾聞所未聞。《道門通教必用集》稱,供奉神靈的花有「九靈太妙真花,五靈小妙奇花,碧蕊黃金豔花,黃蕊紫金耀花,閬苑青瓊瑤花,瓊林流光寶花」。當然了,在現實生活中普通人是見不到的,一般會選擇時令的鮮花,如花中四君子之梅、蘭、菊,或者牡丹等。
注意在供花時,一般不要選用月季。《大梵鬥儀》稱,「百花皆可獻神天,月季條中有禁言。此為不及時妖豔,御注琅函感應篇。」所以在禮鬥獻花時不能供奉月季。花不能選擇過於鮮豔的,氣味不可以太過濃烈,以清香淡雅為主。
五供之供燈
燈供,是道教重要的供養方式之一。大家最為熟悉的是《三國演義》中,諸葛亮七星燈續命的故事,不過諸葛亮在做法祈禳之時被魏延踢掉了本命燈而沒有成功。傳說點燃了七星燈,就可以續命增壽。
燈是道教的齋醮科儀中經常使用的一種法器,與香一樣重要。道教有專門針對燃燈而制定了「燈儀」之儀規。《太上黃籙齋儀》有云:「燈者,破暗燭幽,下開泉夜。長夜地獄,苦魂滯魄,乘此光明,方得解脫。」燃燈可以上至無極之天,下通九幽冥界,是一種無上的功德。
五供之供水
道教所尊奉的玄門聖經《道德經》通篇描述了很多與水有關的經文,「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等等,老君借水以喻道教的「柔弱不爭」。在道教的很多齋醮科儀中,法師們在念誦咒語之時也會配以水法,也有除塵蕩穢解氛之用,祖天師張道陵在為病人解疾時使用的符咒法水手段。
道教將供神所用之水稱之為七寶漿,據《太上大道玉清經》記載七寶漿分別是:「日精寶漿、月華寶漿、星精寶漿、甘露寶漿、金液寶漿,靈光寶漿、玉匱寶漿。」
五供之供果
供果,是道教重要的供養方式之一,象徵著修成仙果,早登仙界,有圓滿之意。《道門通教必用集》稱供奉諸神的珍果為「空洞靈瓜,萬歲仙桃,金紫交梨,元光素,赤靈火棗,飛丹紫榴」等。道教也有象徵富貴長壽的「西王母瑤池設蟠桃宴」的傳說故事。
供果一般選用新鮮的時令水果,可以選擇蘋果、桔子、桃子等,注意不可以用石榴和李子。李子不供太上老君,因老君姓李,為避其名諱而不用。石榴忌供真武大帝。
本期就到這裡,了解更多道教文化知識,歡迎大家的關注。
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福生無量天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