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窗邊的小豆豆》一書裡,有一個小豆豆在廁所掏口找錢包的場景:
小豆豆在上洗手間的時候,不小心把自己最心愛的錢包掉進了便池裡。她從學校校工庫房處找來一個灑水用的長把舀子,又在學校的周圍尋找廁所的掏口,後來在離外牆一米的地方找到了掏口。
於是,小豆豆就用長舀子挖了起來,把從廁所裡挖出來的東西都堆在了掏口周圍。挖了很久,也沒有挖到自己的錢包。
上課鈴也響了起來,可小豆豆想了想,還是決定繼續挖,哪怕挖出來的東西已經堆成了一座小山。
這時,小林校長路過,看見小豆豆在忙活,便問小豆豆在幹嘛?
小豆豆邊舀邊回答小林校長說自己的錢包掉進廁所池子裡了。
小林校長聽罷,說了句:是這樣啊」,然後把手背在身後就走開了。
過了一會,錢包還是沒有找到,小林校長又走了過來,問小豆豆找到了嗎?
小豆豆回答說還沒有。
小林校長像朋友一樣湊近了跟小豆豆說:「弄完以後,要把這些全都放回去,啊」。
說完又像剛才那樣,背著手走開了。
當我在看完小林校長和小豆豆的這段對話時,很是詫異與感慨,也可以說是打破了自己對教育的一個認知吧。
一位校長,面對著學生為了找錢包去掏便池,課也沒有去上,不僅沒有責備,反而是觀察、尊重和理解學生的行為,最後還教導學生要怎麼做,這真的太讓人不可思議了。
如果換位思考一下,要是自己遇到孩子掏糞口,為了找錢包而不去上課的事情,不管是老師還是家長除了驚嚇和生氣,肯定還是要好好教訓一下孩子的,並且還要給孩子再上一堂安全課,怎麼都不可能做到像小林校長這般淡定和淡然。
如小林校長這般把孩子當作朋友平等對待,給予孩子獨立自主,完全的信任孩子,相信孩子能夠做好任何事情的人,真的是罕見。
在我們平常的學校教育當中,若是比起巴學園裡小林校長的教學方式,那真是天壤之別。老師和家長們最是重視孩子的安全問題,當然這也沒錯。只是有時候,真的是過度緊張了。
這個不能做,那個很危險,孩子的一切活動都有個限制的範圍。以至於孩子的思維也被限制住了,只會做一個聽話,不惹事也不淘氣的乖孩子。
這樣真的好嗎?
這本《窗邊的小豆豆》是小豆豆本人寫的,一個因淘氣,一年級就被退學的孩子,她叫黑柳徹子。黑柳徹子是作家,也是世界上著名的電視節目主持人,還被《紐約時報》《新聞周刊》贊為日本最偉大的女性。
這本書寫的是小豆豆到新學校後的所見所聞,以及所思所想。在這本書裡,我們可以看到一個淘氣孩子最真實的內心想法,還有一個孩子的成長蛻變,以及家長和老師是如何幫助孩子成長的。
安東尼德聖埃克蘇佩裡在《小王子》裡說:「所有的大人都曾經是小孩子,雖然沒幾個大人記得住這一點」。
正因為我們曾經都是小孩子,所以這本關於教育,關於學習,關於如何養育孩子的書,很適合家有小學生的父母都拿來讀一讀。可以用一種全新的視角去看待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的問題,或者說一些毛病,助力家長更好地教育孩子,與孩子一同成長。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家有倆兒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