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魚海棠》沒有提到的古代大魚 北冥有魚非吉兆?

2020-12-14 北晚新視覺網

《大魚海棠》熱映,口碑分成兩極,畫面堪優、劇情堪憂是比較一致的看法,不過筆者不是動漫從業人士,就不妄加評論了,今天這一期敘詭筆記,只應景兒談一談古代筆記中的那些大魚。

作者:呼延雲


眾所周知,《大魚海棠》取材自《莊子·逍遙遊》中的「北冥有魚」這一篇——說是取材,其實基本上是芥子裡尋須彌,在隻言片語中衍生出的一個全新的神話故事。神話是一個民族的童謠,關於大魚的記錄也一樣,宋朝以前的筆記中不僅多見而且籠罩著一層神秘色彩,宋朝以後的筆記中就不僅稀少而且有板有眼,一如成熟的重要標誌之一就是腳踏實地,不再浮想聯翩——雖然這挺沒勁的。

一、大魚往往是兇兆

漢魏六朝時期的筆記中,大魚不僅夠大,而且夠奇,隨便抓出一條都是個午夜故事。比如東方朔所撰《神異經》裡記載過一種橫公魚,「長七八尺,形如鯉而赤」,從個頭來說不算太大(按照漢尺計算,長度大約1.84米),但這種魚奇在白天是魚,夜裡就化為人,有那膽大力壯的漁民捕到了,也是沒轍,因為其「刺之不入,煮之不死」,唯一的辦法是在煮魚的鍋裡放上兩枚烏梅,才可讓其乖乖接受烹飪,「食之可止邪病」。

西晉張華所撰《博物志》裡,專門有一篇寫「異魚」的,記錄了東海有一種牛體魚,「其形狀如牛」,將其皮剝下懸掛起來,「潮水至則毛起,潮去則毛伏」,頗有點「魚靈感應」的意思。

相比上面這倆,西晉崔豹所撰《古今注》裡記載的才是真正的大魚:「鯨魚者,海魚也,大者長千裡,小者數十丈,一生數萬子,常以五月、六月就岸邊生子,至七八月,導從其子還大海中,鼓浪成雷,噴沫成雨,水族驚畏,皆逃匿莫敢當。」這段記錄除了鯨魚大的有千裡長比較扯之外,其他的尚算真實。

不過,見到大魚或捕到大魚,對於古人而言,往往不是什麼吉兆。《史記·秦始皇本紀》中寫嬴政遊東海,「至之罘,見巨魚,射殺一魚」,之後很快就生病死去。這只是亡身,更加糟糕的是亡國。晉代學者幹寶在著名志怪筆記《搜神記》裡記述:漢成帝永始元年春,「北海出大魚,長六丈,高一丈」,一共捕到了四條;漢哀帝建平三年,「東萊平度出大魚,長八丈,高一丈一尺」,一共捕到了七條,都很快死了。漢成帝寵愛趙飛燕姐妹,荒淫無道,是西漢衰亡的起點,漢哀帝有斷袖之癖,寵愛董賢,放任丁傅兩家外戚禍亂朝綱,致使皇朝病入膏肓……趕這倆當口獲得漁業大豐收,當然不是什麼好事。西漢如此,東漢也一樣,「靈帝熹平二年,東萊海出大魚二枚,長八九丈,高二丈餘」,眾所周知,漢靈帝是我國古代「親小人,遠賢臣」的優秀代表,這些正驗證了善於預測災異的學者京房在《易傳》中提出的理論:「海數見巨魚,邪人進,賢人疏」。

除此之外,在不該見到魚的地方見到魚,更不是什麼好事。《搜神記》裡記載:太康(晉武帝年號)中,有兩條鯉魚,不知怎麼出現在了武庫的房頂上,「武庫兵府,魚有甲鱗,亦是兵之類也」,加上烏鴉嘴京房在《易傳》中又講過怪話:「魚去水,飛入道路,兵且作。」惹得時人惶惶不安。果然沒過多久,那個問饑民為何不食肉糜的白痴皇帝晉惠帝登基,誅殺大臣楊駿,「矢交宮闕」,又將皇太后楊芷廢為庶人,活活餓死在金鏞城,再往後是戰火紛紜十六年、讓無數黎民百姓蒙難的「八王之亂」……在幹寶看來,這一切「都是大魚惹的禍」。

二、大魚竟為魂所附

到了隋唐五代時期,歷史筆記中的大魚漸少,異魚增多。比如唐段成式所撰《酉陽雜俎》中寫過一種「印魚」,「長一尺三存,額上四方如印,有字」,別看印魚不大,但哪怕是最大的魚見到它,也唯恐避之不及,因為這魚專門負責下病危通知書,「諸大魚應死者,先以印封之」。唐李冗所撰《獨異志》中寫過一條白魚,長三尺,可化作美女,「潔白端麗,年可十六七」。不過大魚也有,五代杜光庭所撰之《錄異記》裡記述:「南海中有山高數千尺,兩山相去十餘裡,有巨魚相鬥」,格鬥中魚須掛在山上,「半山為之摧折」,充滿了好萊塢奇幻大片的既視感。

不過,這一時期令人印象深刻的大魚,當屬唐李復言所撰《續玄怪錄》中的一則故事。蜀州青城縣主簿薛偉突然生病,人事不省,「連呼不應,而心頭微暖」,一家人圍著他,不忍入殮。一連二十多天過去了,這一日他突然坐了起來,對著目瞪口呆的家人說:「看看我的同僚們是不是正在吃魚,如果是,就讓他們放下筷子過來,聽我說一件新鮮事。」同僚們聞聽得薛偉醒了,都很高興,一起趕來。薛偉慢慢地說:「漁夫趙幹釣到一條巨大的鯉魚,藏起來不賣給官府,被發現後,魚遭到沒收,他本人挨了五鞭子,是不是這樣?」大伙兒都愣住了:「你不是一直躺在病榻上嗎?怎麼會知道得這麼詳細清楚?」薛偉長嘆一聲道:「他釣到的那條大魚,就是我啊!」

同僚們大驚失色,薛偉這才把事情的經過娓娓道來:「吾初疾困,為熱所逼,殆不可堪。忽悶,忘其疾,惡熱求涼,策杖而去,不知其夢也。」這樣走出了縣城,薛偉感到非常快樂自在,「其心欣欣然」,好像被關在囚籠中的野獸釋放了出來。漸漸地,他走進了山中,山道崎嶇漫長,有些悶熱,於是便下了山,沿著江邊行走,只見「江潭深淨,秋色可愛,輕漣不動,鏡涵遠空」。看著這美景,薛偉突然想要遊泳,遂脫衣於岸,跳身便入。

薛偉自幼遊泳,成人後——尤其是當官以後,每日穿著官府,正襟危坐,再也沒有遊過,這時入了水,便覺得清涼徹骨,舒爽至極,不禁感慨道:「人生在世,原來還不如做一條一天到晚遊泳的魚快活!」話音剛落,有一個魚頭人身的傢伙,騎著一條鯢魚過來,宣讀河伯的命令:「既然薛偉想做一條魚,就化成一條巨大的赤鯉吧!」薛偉再一看自己「即已魚服矣」!他絲毫不覺得這是什麼壞事,反而因為身體變化的緣故,遊得更加歡暢,「波上潭底,莫不從容,三江五湖,騰躍將遍」。

玩歸玩,肚子餓了還是件麻煩事,薛偉往前遊,見縣裡的漁民趙幹正在垂釣,「其餌芳香」,薛偉想,我到底是人,不過暫時穿了身魚的外衣,怎麼能吃他的魚餌?可是肚子咕嚕咕嚕叫個不停,他又琢磨起來:我到底也是縣裡的主簿,就算趙幹釣到我,豈能殺我?於是吞了魚餌,被釣上岸。趙幹見這麼大的一條魚被自己釣到,開心極了,「以繩貫我腮,乃係於葦間」,恰好官府派人來買魚,他藏匿大魚不賣,被搜了出來,挨了五鞭子。薛偉被「拎」到官府後廚,放在砧板上準備宰殺,薛偉急得大叫起來,廚子根本聽不懂「魚語」,「按吾頸於砧上而斬之」,就在斷頭的一刻,薛偉醒了過來,悟到自己因病失魂,竟魂附魚身。

三、大魚原來是龍妻

北宋年間,對大魚最「情有獨鍾」的學者當屬劉斧,他在著名的筆記小說集《青瑣高議》裡,竟記錄了兩則關於大魚的故事。

第一則是他親歷的,有一年他在南通當獄吏,「秋八月十七日,天氣忽昏晦,海風泯泯至,而雨隨之」,當天夜裡,海潮聲好像萬鼓齊鳴,隱隱的還傳來一種十分詭異的聲音,「若有數千人哭泣」。第二天一早,發現沙灘上臥著一條大魚,長百餘丈,「望之隆隆如橫堤,喘喘待死」,岸上的居民們拿這條大魚沒有辦法,等了三天還是死了,額上好像還蓋著個朱紅色的章,估計就是前面提到的「印魚」給蓋的。可惜這麼大的一條魚,「身肉數萬斤,皆不可食」,但是魚油可以用來點燈。誰知轉過年來南通發生瘟疫,死亡率接近50%,劉斧感慨「巨魚死,亦非佳瑞也」。

其實稍加思索,就明白這條被衝上岸來的大魚乃是一條鯨魚,它的死和一年後的瘟疫八竿子打不著關係。相比之下,《青瑣高議》裡另一則關於大魚的記錄,更加神奇。宋仁宗嘉佑年間,廣州一個漁翁在夜間打漁時,「網得一魚,重百斤」,等到帶回岸上一看,這條魚竟長了一張人臉,「腹有數十足,頸下有兩手如人手,其背似鰲,細視頸有短髮甚密,腦後又有一目,胸腹五色,皆紺碧可愛」。漁翁問了一圈同行,誰也不知道這是什麼魚,只好帶回家,放在庭院裡,以一領竹蓆覆蓋之。

「夜切切有聲,魚者起,尋其聲而聽之,其聲出於敗席之下,其音雖細,而分明可辨,乃魚也。」漁翁躡足附耳聽之,那魚嘆息道:「因爭閒事離天界,卻被漁人網取歸」,漁翁嚇壞了。第二天一早,有個叫蔣慶的人來買魚,漁翁趕緊把這條大魚出手賣掉。蔣慶用一個巨大的竹籠將大魚帶回家,半夜聽見那魚又在嘀咕:「不合漏洩閒言語,今又移來別一家。」蔣慶的妻子很驚訝,跑來查看,大魚說自己口渴,想喝水,蔣慶搬來一隻巨盆,裝上井水,把大魚放在裡面,大魚卻還挑三揀四,說自己住不慣井水,蔣慶只好又派僕人去海邊運了海水過來,大魚洗了海水浴,果然不言聲了。

這天晚上,蔣慶喝了點酒,壯起膽子,拿了把刀來到大魚面前說:「魚能說話,聞所未聞,你趕緊講清楚你到底是誰,不然吃我一刀!」大魚趕緊說:「我是龍王的老婆,因為跟龍王吵嘴,憤然離開皇宮,想搬到岸邊住,不意被漁翁捕捉,你要放了我,定有重謝!」蔣慶便將它帶到海邊放掉了。半年以後,龍王的老婆真的託人給蔣慶帶來一串精美的珍珠,感謝他的救命之恩。

不難看出,這一時期,筆記中的「大魚」已經不再是早年被獨立記載的個體了,而是成為了小說或故事中的某種「道具」或「角色」,有趣固然有趣,卻缺少了可以讓人無限想像的空間。相較之下,南宋末年的學者周密在《齊東野語》中的一則筆記,雖然高度寫實,沒有任何杜撰的成分,讀起來反而讓人豪情幹雲。有個名叫莫子及的人,性情一向慷慨豪邁,當學官之後因言獲罪,被貶到石龍(今廣東東莞石龍鎮),他不像其他被貶官員一樣夾起尾巴做人,而是買了一條大船,「泛海以自快」。他指揮著大船一直往北開,「海之尤大處也,舟人畏不敢進」,莫子及拔劍脅迫繼續往前開,船夫只好聽他的。突然,海面上颳起了大風,滔天巨浪像翻滾的小山一樣湧來,波浪中,三條大魚時隱時現,「皆長十餘丈,浮弄日光」,船夫們「皆戰慄不能出語」,莫子及卻興致大發,飲酒作詩曰:「一帆點破碧落界,八面展盡虛無天,柂樓長嘯海波闊,今夕何夕吾其仙!」

莫子及所追求的,與薛偉相仿,都是在官場混跡良久而心生厭倦,渴望如大魚一般自由狂放的人生。當代人讀《莊子·逍遙遊》,總喜歡把「北冥有魚」視作是氣勢宏大、展翅高飛的勵志象徵,其實這是「滿擰」的誤會。莊子的本意,一個人要想成為鯤鵬,不必有所作為,應該無所牽掛。

 

來源:北京晚報 北晚新視覺網

相關焦點

  • 北冥有魚,其名為鯤,是為《大魚海棠》
    遲來的中國風電影,我自己也感觸之深,不管怎麼說,大魚海棠是近年來最讓人耳目一新的作品,結局感人,從人物設計到場景設計都非常有特點,國外動漫有它的特點 ,但我們中國動漫也有自己的特點,土樓房屋,濃厚的中國風,文化元素豐富,古代一篇古文,莊子的《逍遙遊》: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裡也
  • 《大魚海棠》:本應椿花湫月,奈何北冥有魚
    01本應椿花湫月,奈何北冥有魚。北冥有魚,其名為鯤,南海有花,其名為椿,椿去湫來,海棠花開,椿償鯤命,誰還湫情,本該椿花湫月,奈何北冥有魚——《大魚海棠》你相信永恆的愛嗎?就像星星一樣。湫說:我可不可以用自己的壽命換回椿的生命?當然可以啦,不過漲價了,你要用一整條生命。但湫還是心甘情願地付出了自己的性命。
  • 《大魚海棠》:子非魚,焉知魚之樂?每一條大魚都會遇見他的海棠
    記得當初第一次看到《大魚海棠》的海報時,第一感覺就是滿滿的中國風、畫面很唯美,讓我對整部電影的呈現開始充滿期待,上映那天跟朋友去看了,果然沒有讓我失望,電影中角色的名字、細節都是滿滿的中國元素,電影裡很多鏡頭的呈現,不禁讓我們驚呼:就是那個傳說!
  • 國漫《大魚海棠》大劇透:各個角色性格命運解析 《大魚海棠》憑...
    椿:名字取自《莊子.逍遙遊》中的「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歲為春,八千歲為秋」,因其長壽,後用來形容高齡。亦用以指父親。如:椿年(椿樹的年齡。比喻長壽);椿齡(祝人壽考之詞);椿壽(大椿的壽命。比喻長壽高齡)。椿在電影《大魚海棠》中是掌管海棠的花神,幻化成海豚去人類世界的時候為人類少年鯤所救。 湫:名字取自《說文》中的「春秋傳曰:晏子之宅湫隘。湫,湫隘下也。從水,秋聲」。
  • 不可錯過的國漫,大魚海棠,深度了解中國神學體系
    我們今天聊國漫,說到國漫就一定提到大魚海棠,大魚海棠可以說近幾年,可以排的上名字的國漫,跟大聖歸來地位不相上下,。影片於2016年7月8日在中國大陸上映。2017年12月3號,《大魚海棠》獲第15屆布達佩斯國際動畫電影節最佳動畫長片獎。
  • 《大魚海棠》:一條拇指大的小魚
    大魚海棠影片講述了一個屬於中國人的奇幻故事,向觀眾展現了那條遊弋在每個中國人血液和靈魂中的大魚——鯤。四十五億年前,這個星球上,只有一片汪洋大海,和一群古老的大魚。不惜違背族人戒律,逆天而行,在海底世界秘密飼養人類少年的靈魂——一條拇指大的小魚……影片創意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裡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裡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雲。是鳥也,海運則將徙於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 《大魚海棠》:椿去湫來,海棠花開。椿還鯤命,誰還湫情…
    《大魚》歌起,總會有無限思緒翻湧而上。《大魚海棠》,那些年我們評論過的句子。 3.椿與湫,亦是春與秋,即使有再多的牽連,終究隔著一個冬一個夏。
  • 《大魚海棠》影評:大愛無疆,厚愛無言
    只要一提到良心動畫,大家肯定首先聯想到的就是日本動畫和宮崎駿,但隨著中國動畫發展的蒸蒸日上,國產動畫也有拿的出的出色動畫,像《齊天大聖》《大護法》等。而今天小編要說的是國產動畫電影《大魚海棠》。這個故事是很悽美的,我們都知道這個講故事的老嫗就是椿,而她的故事也讓我們看到了愛情的偉大,以至於聯想到人與魚,與自然的和諧共生。雖然較後期上映的日漫《你的名字》《煙花》等的口碑相對要差,但大魚海棠作為國漫的崛起之作來說,還是有可圈可點之處的。
  • 釣手讓傳奇再現—大魚海棠
    每年此刻此時那些被捕上岸的不尋常的大魚,往往成為釣友們關注的焦點和津津樂道的趣事。對善於垂釣的釣手而言,釣獲大魚,釣獲的不僅是魚,更是一次徵服、一種奇觀和一段足以津津樂道的傳奇經歷。讓傳奇再現,開始一段大魚海棠之旅!
  • 大魚海棠:你什麼時候的樣子都很好看。
    大魚海棠:你什麼時候的樣子都好看。相信大家對大魚海棠這部動漫都不會陌生,在劇中湫面對著椿有這樣一段獨白「我喜歡看你吃東西的樣子,你吃東西的樣子很好看,你什麼時候的樣子我都見過,你任性的時候,傷心的時候,生氣的時候,最尷尬的時候,都很好看」。
  • 2016年的「大魚海棠」 為什麼火?40張插畫即可徵服你的眼球!
    《大魚海棠》製作特輯 深度解密電影背後的故事 椿 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歲為春,八千歲為秋。
  • 《大魚海棠》:創作手稿展示,你對這部動畫電影還有印象嗎?
    《大魚海棠》是一部國產動畫電影,於2016年7月8號上映。大魚海棠海報《大魚海棠》故事主要描述了在天空與人類世界的大海相連的地方,存在著一個掌管萬物運行規律的世界。故事主角——少女「椿」,是這個世界的居民。
  • 北冥有魚,其名為鯤!
    7月8日《大魚海棠》預售全面開啟,記得準時赴約!
  • 《大魚海棠》印象曲《大魚》MV觀看試聽 周深獻唱
    由彼岸天(北京)文化有限公司和彩條屋影業聯合出品,梁旋、張春執導的動畫電影《大魚海棠》將於7月8日登陸全國各大院線。近日,《大魚海棠》推出印象曲MV《大魚》,MV以電影畫面剪輯而成,有展現「其他人」世界絢麗多彩的廣闊鏡頭,又有對椿、鯤、湫情感的細膩刻畫,詞曲、演唱與MV畫面圓融如意,極富中國傳統之美。
  • 畫面滿分劇情狗血 《大魚海棠》評價兩極
    策劃:蘇蕾 撰文:廣州日報記者 李淵航 《大魚海棠》票房走紅 口碑兩極分化 《大魚海棠》從立項到最終上映的經歷千迴百轉,引發公眾一路關注。上映後,觀眾也是蜂擁觀賞,上映兩天票房破億,截至昨天記者截稿時,票房已經超過2億元。不過上映後,觀眾評價兩極化。
  • 自由誠可貴,責任價更高:《大魚海棠》以十年譜寫一曲信念之歌
    十年磨一劍,《大魚海棠》來之不易《大聖歸來》創造了中國動畫電影史的票房奇蹟,讓世界的目光在多年後又一次聚焦到中國的動畫行業上。而2016年,又一部現象級動畫電影出現了,那就是《大魚海棠》。這部電影源自於一個夢,導演梁旋在年輕的時候曾經夢到過一條巨大的想要飛到天上去的魚。
  • 大魚海棠:愛可以感動一切,長翅膀的魚屬於天空
    大魚海棠:愛可以感動一切,長翅膀的魚屬於天空大魚海棠,有的魚,他們屬於天空。這部動畫裡面的人物主角名字來自源於古代的詩文,劇中還有一些中國的建築、文化元素,它創造了一個充滿夢幻的人與魚的世界,在這個世界裡,海洋與天空相連接,美麗的大魚自由地遊走在這個世界和另一個世界之間,這一切都是那麼的悠然,那麼的美好,影片整體的畫面色彩給人的衝擊力很大。火熱的紅色似乎也在渲染著故事劇情的激昂與熱血。
  • 周深《大魚》之《大魚海棠》,椿能為你付出我很高興
    《大魚》是尹約、錢雷為《大魚海棠》量身定製的電影印象曲,而為了讓周深演唱時更加精準地演繹歌曲情感,詞作者尹約逐詞逐句地告訴周深歌詞的意義以及歌詞背後的故事。在錄音過程中,尹約為了升華感情,在歌曲的最後部分決定讓周深自己和自己合唱。
  • 《大魚海棠2》官宣,劇情發生「大逆轉」!成為靈婆的湫更帥了!
    我們平常在看小說、電視或者電影的時候,一般有一個悲傷結局的話都會給一個解釋,因為這個故事並沒有真正的結束。比如我們之前看過的《大魚海棠》就是一部很悲傷的電影,這部動漫中有一個真正懂得愛的湫,為了愛而犧牲自己,而劇中打醬油的鯤和一直想要報恩的椿卻到了人間。
  • 大魚海棠竟然超越了宮崎駿?
    它是對戰爭與反戰的思考,它是對貪婪和奉獻的拷問,而這些沒有一定的閱歷和底蘊是無法看到的。大魚海棠我們再來看《大魚海棠》不得不說,這是近些年國產動畫電影裡的優秀作品,海天連成一片的畫面,暗藍色的海天,穿梭其中紅色的大魚,坐在電影院裡看這部電影,實在是一種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