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山內的「硬核」古村,有500多年歷史,用石頭建造4000間房屋

2020-08-04 一起心隨景動

太行山內的「硬核」古村,有500多年歷史,用石頭建造4000間房屋

太行山內的「硬核」古村,有500多年歷史,用石頭建造4000間房屋

在我心中,每一個古老的城鎮或者是村莊,吸引人的不只是經歷千百年風雨而不倒的建築,也不只是古鎮、古城原汁原味的生態美景,讓我更加注目的是千百年間這些古建築後面源遠流長的故事和當地居民的風土人情。

太行山內的「硬核」古村,有500多年歷史,用石頭建造4000間房屋

大家都知道,我國最著名的古城、古村大多數都在南方城市,尤其是江南地區的古鎮名聲最為顯赫,夢裡水鄉般的秀麗景色最真實的還原了大家對「小橋流水人家」的嚮往與期待。但是你知道嗎?在我國北方太行山脈中也藏著一個古村,它雖然沒有南方水鄉般的「嬌羞」與秀麗,但是它卻有北方的剛強與硬朗,它就是位於河北省井陘縣的於家石頭村。

太行山內的「硬核」古村,有500多年歷史,用石頭建造4000間房屋

於家石頭村是一個有著悠久歷史的神秘古村落,建造於明朝成化年間,距今已經擁有500多年的歷史了。說它是一個神秘的古村莊,是因為這裡的房屋和它的名字一樣,基本都是由石頭堆積建造,是一個名副其實的石頭城。

太行山內的「硬核」古村,有500多年歷史,用石頭建造4000間房屋

走在這個與眾不同的古村之中,可以看到整個村莊都有石頭的影子,用石頭建造的4000多間房屋,用青石板鋪設的路面,石桌石凳,石磨石碾,石碑石雕,石橋石欄。這些堅硬的石頭在北方高大的樹木之中,顯現出北方風景的特點剛強和硬朗,別具一番風味。

太行山內的「硬核」古村,有500多年歷史,用石頭建造4000間房屋

在整個古村落中,最亮眼的當屬有著三層高度的清涼閣,這是由一位村民自己一人用石頭搭建出來的三層建築。整個建築沒有地基,在石頭與石頭的間隙沒有用任何的輔料與粘合劑,可以說這是一個非常成功的集美學、力學、幾何學、建築學為一體的「簡單」古建築。

太行山內的「硬核」古村,有500多年歷史,用石頭建造4000間房屋

正如文章開始所說,一個古鎮(古村)最吸引我的不只是古建築,還有當地的歷史故事和風土人情,而歷史悠久的於家石頭村並不缺少這些。

太行山內的「硬核」古村,有500多年歷史,用石頭建造4000間房屋

於家石頭村的來頭很大,它是明代時期著名將領和民族英雄于謙被陷害後,他的兒子因生活所迫攜帶家眷來到此地,開始過隱居深山的生活。于謙後人在這裡開荒種田,繁衍生息,從最開始的幾戶人家,繁衍了24代人,人口1600多人 ,其中于姓佔據了95%,發展成為名副其實的「石頭城」。

太行山內的「硬核」古村,有500多年歷史,用石頭建造4000間房屋

如果你是第一次來到於家石頭村,建議請一位導遊,因為現在古村內有很多的房屋已經上鎖,遊客自己不能進去參觀,而導遊有鑰匙可以引導遊覽。

太行山內的「硬核」古村,有500多年歷史,用石頭建造4000間房屋

個人覺得這裡也非常適合民俗攝影和寫生,四合院的建築非常有特色,在光線柔和的適合整個村莊的石頭建築看起來別具美感,有原汁原味的古樸與敦厚。

相關焦點

  • 河北藏在大山深處的古村,隱士500多年才被發現,你去過嗎?
    今天就給分享一個,隱藏在大山深處的古村落景點,隱世500多年才被發現,被稱為河北的「世外桃源」。這因為如此,很多古村才保留了最原始的風格,隨著近年來古鎮古村遊的火熱,很多藏在大山深處的古村,也逐漸被挖掘開發出來,而在河北境內就有一個很特色的古村,整個村子都是由石頭建起來的。
  • 濛濛細雨,走進深藏在太行山裡的石頭古村鎮之涉縣----大窪村
    宅基地有了,就要蓋房,村民們建房依山勢建在半山上,形成了靈活多樣而又統一的冀南山區典型的古建風格。房屋的建築依據地形,一律自由安排,建造的房屋,以個性為主,共性為次,房屋因財力不同而高低不等,有的一層平房,有的是二三層的小樓房。
  • 焦作這處絕美小山村,房屋均是用石頭建成,100元可吃住玩一天
    ,距今已有1000多年。兩座廟都有300多年歷史。這是太行山深處一處典型的石頭村子,一排排石屋依山而建,因山就勢,掩映在茂盛的樹林間,山、水、建築渾然一體。,一進院落已被毀壞,二進院落經修繕保存完好,現在仍有村民居住,武舉院門外四塊旗杆石,每塊高80公分,直徑30公分,重約500公斤,歷經百年風雨依然威嚴屹立。
  • 聚焦旅發大會|呂家:大寫意的劇境小鎮;於家:感受那 500 年的石頭...
    呂家:大寫意的劇境小鎮於家:感受那 500 年的石頭建築風韻第五屆石家莊市旅發大會將於 2019於家石頭村建在一個四面環山,中間一個小盆地之中,道路又都在山腳下,地理位置非常奇特,所以,有 " 不到村口就看不見村 " 之說,可稱得上真正的 " 風水寶地 "。於家石頭村依山而建,有石頭房屋 4000 多間,院落數百處,戲臺六座,其中四座建於明清時期。這裡的一磚一瓦、一石一木,都仿佛在沉靜地回味著這個村落 500 年來的文化積澱。
  • 河南又一神奇古村,房屋都由石頭建造,免費的「石頭城堡」!
    今日與大家分享的這座古村落,位於河南南陽內鄉縣,是一座接近原始的古村落,即吳埡石頭村。吳埡石頭村是河南南陽內鄉縣的一個自然形成的村落,是中國南部地區一種極為罕見的傳統民居建築。該村始建於清乾隆年間,至今已有近300年的歷史。由於所有的吳姓居民都住在石埡上,所以得名吳埡。這座村莊最大的特色是「石頭城堡」,村裡的房子都是用不規則的、各種形狀的石頭作基材建造的。
  • 寧波規模最大的石屋古村,房子全用石頭建造,已有700多年的歷史
    寧海除了獨具特色的婚俗文化,還有全國罕見的石頭文化,而最能體現它石頭文化的地方一定是許家山石頭村。許家山盛產著一種玄武石,在本地被稱為「銅板石」,是一種上好的建築材料。許家山石頭村的房子基本上都是石木結構,而石頭用的就是「銅板石」。
  • 有500年歷史的長壽古村隱藏在中國的第四個「長壽鄉」中
    之前,共出版7批487中國歷史文化村落,可評為中國歷史文化村落的村落,一般都是保存完好的有一定歷史文化的村落,且大多偏僻,交通不便。回想起來,在我去過的近70個中國歷史文化村落中,幾乎沒有一個是完全在路上的,基本上都是繞道而來的特殊訪問,角嶺石寨村也是如此。說到有點意思,廣東,在陸豐市和蕉嶺縣有兩塊寨村石頭,這兩個村莊都相對偏僻貧窮,村裡都有石頭村或土樓。
  • 河北有一座石頭建成的古村落,有500多年的歷史,現在還有人居住
    井陘於家石頭村位於河北井陘縣城微水鎮西南約十五公裡處,地處深山之中,相傳當年于謙的後代避禍至此,為了生存,就地取材,以石頭做為基本材料建造的一個「石頭村」。村莊依山而建,有院落數百處,雖然只是普通人的生活居所,卻在建造上也花費了心思,屋脊的雕刻細膩,即使小小的細節也力求傳神。
  • 原屬山西,後歸河北:太行山裡的百年古村,堪稱獨一無二
    太行山是華北名山,它是山西和河北的分界線,在太行山上隱藏了許多古村落,生活在大山裡的人們就地取材,用太行山上的巨石修建村落,並保存至今,每一個都是獨一無二。今天我們要跟大家介紹的,就是一個太行古村,大梁江村。
  • 太行山腹地懸崖古村,攝影師心中的原始美,石頭壘砌的世外桃源
    位於太行山腹地,地處河南、山西、河北三省交界的林州市,一直被譽為「驢友的天堂」。林州境內收藏著雄奇壯美的太行風光,其中以大峽谷、紅旗渠等景區最為知名。除了景區,更多深藏於太行山角角落落的不知名的美景,更讓許多遊人為之神往。今天,跟著我的鏡頭去一座崖上古村看看吧。這裡就是——朝陽村。
  • 探訪石家莊太行山深處石頭古村落
    石家莊市井陘縣的大梁江村位於太行山深處,整個村子就地取材,使用石頭砌築房屋,鋪墊路面,古樸而寧靜。目前開發也比較到位,與河北太行天路相連。古村入口的門樓村內的大小路面均有石頭鋪砌而成村內的某位 武舉人故居武舉人故居入口內的照壁上有瑞獸磚雕
  • 大汖古村: 走進太行深處 追尋千年傳奇
    ▲大汖古村全貌【景區名片】大汖古村位於山西省陽泉市盂縣梁家寨鄉,據考證早在金代就已有人居住,有1400多年的歷史。大汖村前面的深溝內有三處「汖」巖,分別稱為大汖、二汖、小汖,像大汖村,就因為位於大汖處而得名。大汖古村四周環山,通往古村的路途中,高山峽谷、叢林密布,滿是山水相映的景致,而且,古村對面的兩座大山又成龍虎相對,龍虎交界之處,形成了山泉飛瀑,所以,大汖古村可以說村如其名,是名副其實的山水相伴的古村落。
  • 走訪從化錢崗古村,建於宋代,至今800多年歷史
    錢崗古村據有800多年歷史錢崗古村始建於宋代,已有800多年歷史,比從化建縣還早200多年,所以在錢崗村留下一句話——「未有從化,先有錢崗」。錢崗古村從建村至今,歷經宋、元、明、清、民國等多個朝代,800多年來變化不大,保持了古而不拙、穩而不踞的古樸風貌。
  • 湖南最「神秘」的古村,距今有500年歷史,被稱為「民間故宮」
    湖南最「神秘」的古村,距今有500年歷史,被稱為「民間故宮」我們國家有很多以人名命名的城市,街道,路段等,而其寓意就是為了紀念某件事或者是某個人,而今天小編給大家介紹的這個地方就是以人名命名的景區它就是位於湖南岳陽,距今已有500多年歷史的村莊——張谷英村。張谷英村的始祖就是張谷英,這裡到處都是明清時期的古建築,並且這些建築規模宏大,保存完好,被當地人譽為「民間故宮」。如今在張谷英村中生活的村民大多是張谷英的後代。
  • 廣東圍樓有房屋96間,至今180多年歷史,距始興縣城僅5公裡
    旅行途中用相機刻錄時光、行攝鄉土、看古村鎮,平凡的生活風景無需華麗只需熟悉。黃楊軍與你共享生活中平凡又熟悉的景色。穿過大門進入圍樓內,只見一排排不足半人高、鵝卵石砌成的殘損石牆。圍樓沒有頂,四面牆壁圍合,其上分布著窗戶和瞭望口,附牆而生的植物茂盛生長。紅圍原叫「奠安圍」,建於清道光年間,距今已有180多年歷史,距始興縣城僅5公裡。紅圍以前共有五層,房屋96間。
  • 河北這處古村走紅,人稱"石頭王國",景色堪比平遙
    這個村落建於明朝,到如今已經有500多年的歷史了,可以說是歷史深厚了。而在這裡,最大的亮點就是石頭,遍地可見由石頭建成的房屋,據說是因為當時這裡太過貧瘠,智慧的勞動人民就選擇就地取材,動手建造房子的時候,石頭就成了主力軍,這才有了這樣的一片景象。
  • 河南這一房屋火了!距今已有4000多年歷史,建於地下深受遊客青睞
    河南這一房屋火了!距今已有4000多年歷史,建於地下深受遊客青睞家對於很多人來說意義非凡,一個家如何組成,除了爸爸媽媽以外,房子也是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對於很多人來說,有一個能夠穩定居住的地方才算是真正的家。
  • 我在太行山古村等你
    我在秋日的太行古村等你 文/李海根 如果你想享一份淳樸和靜謐/那麼,我在秋日的太行山等你/等你來感悟大山的風/等你來聽山澗的雨/被時光豐潤過的美好/滿滿的都是歲月的記憶。山楓將為你舞起優美的身軀/石頭房已用靈魂為你默下期許/悠悠古韻瀰漫著歲月的沉香/來沐浴一下太行山的舒懷與感動/如同越過歲月的相遇。 古石村雖沒有江南水鄉的溫婉/也沒有晉商莊園的氣派/但它有原生態的低調靜謐/展現著優雅別致古樸典雅的魅力/用心感悟陶醉於世外桃源之美/為心靈尋一片最為美好的孤芳靜地。 來吧我在深情的太行古村等你/你不來秋不去。
  • 行攝太行山 科考漳河水 發現一座千年古村豆口村 看了一眼真美
    筆者相約臨汾幾位資深攝影人,利用假期的時間,自駕車,來到山西省長治市平順縣的漳河,科考一座建在太行山下漳河旁的千年古村-豆口村。村子深居太行山腹地的峽谷風景帶,背山面水,&34;,山奇水美,與河南省的林州市打交界。2018年12月,住房城鄉建設部擬將豆口村列入第五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
  • 用石頭建成的「古村」,已有2500多年歷史,地下卻是一座迷宮!
    伴隨著中國旅遊業的興起,中國許多古老的建築被歷史所遺忘,遊客開始關注這些建築,古鎮、古村落、古城、古遺蹟被挖掘出來,發展成為遊客喜愛的旅遊景點。這是一個具有悠久歷史的景點,吸引了很多遊客,我想去看看這些神奇的建築,並了解它們。今日小編也介紹了一個有著千年歷史的村落,表面平凡其實是一座迷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