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在遊動的瞬間被炸熟,日本人做油炸天婦羅有多認真?

2021-01-08 尋雪1319

在日本,用麵糊炸的菜統稱天婦羅。

用麵粉、雞蛋與水和成漿,將新鮮的魚蝦和時令蔬菜裹上漿,放入油鍋炸成金黃色,然後蘸上蘿蔔泥調成的汁,鮮嫩美味,香而不膩。

據說天婦羅的名稱來自葡萄牙語rápido,意思是「快一點」。這原本是葡萄牙人在齋戒期間吃的,隨著大航海時代的到來,葡萄牙傳教士把這種食物的做法傳到了日本,後來開始在日本流行開來,幕府將軍德川家康就非常喜歡吃這種天婦羅。

日本的天婦羅聽起來和咱們中國的油炸食品很像,但是日本的天婦羅有三個特點。

第一是口感要鬆脆,用天婦羅大神早乙女哲哉的話說就是「吃起來像踩在結了霜柱的地面般鬆脆」。

第二是味道,夏天吃油炸食品大家都會覺得膩,但是經過日本廚師對於食材、配料的精心調製,能夠做到把炸出來的食物放在紙上,沒有油的痕跡。

第三是視覺,天婦羅不僅是食物,也是藝術,通過高溫快炸,保留食物最原始的樣子;通過挑選盛食物的器皿,讓食材和器皿達到和諧統一,給人以美的享受。

看這道炸鯰魚。

為什麼鯰魚可以保持這樣靈動的姿態?

據樟山先生說:鯰魚被釣上來後,要馬上加冰讓它冬眠,送到店裡時,這魚是處於冬眠的狀態。整條魚下鍋後,它開始甦醒,甦醒後的鯰魚在油鍋裡遊動,在遊動中被瞬間炸熟了,因此能夠保持最優美的遊動姿態。

雖然聽起來有些殘酷,但是能夠把溫度控制在幾秒之間也是把事情做到了極致。

還有早乙女哲哉所說的對於炸蝦的時間的控制。

「我一共要炸八隻蝦,先是一秒一間隔,往鍋裡放入五隻蝦。這時要停下來把多餘的面渣撈掉,再放接下來的三隻。為了讓後面三隻蝦的味道和前面的一樣,我的節奏就得變成一秒半甚至兩秒一間隔。從鍋裡撈出來時也是如此。這樣才能保證八隻蝦炸出來的狀態是最接近的,才能夠讓每一位客人品嘗到相同的美味。」

他們對於食材和配料的挑選也非常嚴格。

比如用油。

樟山先生炸天婦羅的油不是從超市裡買來的,而是自己特別配製的。因為花生油和大豆油太香了,容易讓人覺得發膩,所以樟山先生選用棉籽油加芝麻油,棉籽油一定要日本九州地區產的,芝麻油則是指定使用三重縣四日市的一家百年老店「九鬼」的芝麻油,然後按照7:3的比例配製。

他說:「不一樣的油,會產生不一樣的味道。而這種細微的味道差異,一般人是感覺不出的,但是如果遇到天婦羅專家的話,那一吃就知道。」

再比如對於當季食材的挑選。

天婦羅的傳統食材——蝦虎魚,一般被當作秋天的當季食材。但早乙女哲哉是在11月到12月份才用它。每年都是12月28日還勉強能做著吃,元旦過了五天之後,就不能再用了。因為那個時候蝦虎魚要產卵,所以哪怕短短一周的時間,口感和味道也會有很大變化。所以真要認真對待食材的時令的話,是沒辦法單靠春夏秋冬簡而言之的。

以前看過一篇文章,說食客在壽司之神小野二郎的店裡吃飯會有一種莫名的「緊張感」,吃飯時不允許拍照,不能長時間交談,不能擦香水,用餐時間再30分鐘之內,有傳聞要是有客人沒能及時吃掉面前的壽司,小野次郎很有可能會把它們當垃圾一樣扔掉了。就連周杰倫和謝霆鋒去吃也是「緊張到不敢說話」。

有人以為是小野二郎出名之後變了,但是今天看了早乙女哲哉的著作《天婦羅的僕人》才知道,其實之所以定這些規矩恰恰是反映出廚師對於美食的認真態度,他希望食物能夠得到足夠的尊重。他認為我用最大的努力做好這一餐,那麼食客也必須給予相應的尊重來享受這一餐,而不是菜上來之後先拍照、聊天,讓食物錯過了最佳的食用時間,這樣的做法就是不尊重廚師的勞動成果,也表明食客與廚師之間的價值觀不同,這樣的顧客即使以後不來了也沒有關係。

早乙女哲哉認為客人在飯店裡用餐,適度的緊張感是必要的。因為保持一定程度的神經緊張才更有助於品嘗美味。因為進食的節奏,關係到人的注意力有多少是集中在食物上面的,從而影響味覺體驗。

說到底,還是因為廚師付出了極大的努力,希望顧客能夠認真對待廚師的勞動成果。

日本的料理做的很精細,記得之前看《風味人間》的時候,有各個國家對於螃蟹的處理方法的比較。美國人是把大塊的蟹肉挖出來,把四肢等其他地方的肉直接丟掉了。而日本人的處理方法是把一隻螃蟹細細地分割成十幾個小塊,每一個小塊上的肉全部乾乾靜靜地剔下來,分門別類的擺放好。

之所以說日本的這種個工匠精神值得讚揚,是因為咱們中國人隨著時代的發展,逐漸變得浮躁,想要快速達成目標的功利心太強了,反而阻礙我們創造更高價值的產品。所以我們要像日本廚師學習「慢工出細活」的態度,靜下心來,專心的研究自己的專業,踏踏實實地打牢基礎。

相關焦點

  • 被日本人奉為「國民速食天王」:明明是炸蔬菜,為啥叫「天婦羅」?
    在有人群的地方,也聚集了設有屋簷的攤販或僅有臺面的擔子,各式各樣的店家。不過,賣天婦羅的攤子似乎一定得有個屋簷似的,在不同的繪畫作品裡頭賣天婦羅的攤子都以類似的樣貌被呈現。許多路邊攤的生意都一片興隆。那也是因為光是平民百姓就足足有五十萬人之多,總人口數當時高達百萬人的都市才得以看到的榮景。 江戶時代的人們實際上是如何品味天婦羅的呢?
  • 萬物皆可天婦羅,日本人除了什麼都生吃之外,還會把它們全部油炸
    日本的飲食文化以生食為主,尤其是肉類食物,魚生什麼的都是家常便飯了。遇上雞蛋,生食之,遇上牛肉,生食之,遇上鹿肉,生食之,如此看來,日本似乎什麼食物都會生吃。在日本的飲食文化中,生食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持食物的風味和營養。除了生食,日本人還非常喜歡吃油炸食品,也就是他們所說的天婦羅。
  • 都是油炸食品,日本的「天婦羅」和「唐揚」有啥區別?
    日本美食很多日本美食的中文名,都是直接根據日語的發音或者日文中的漢語部分翻譯過來。於是也就有了很多讓人疑惑的地方,比如說「天婦羅」和「唐揚」。如果你吃過這兩種東西,你會驚訝地發現,其實它們都是油炸食品。日本的油炸食品,有的叫「天婦羅」,有的叫「唐揚」,有啥區別?
  • 萬物皆可天婦羅,油炸食物賽高!
    說起世界性的烹飪方式,油炸絕對算一種。每個國家都會有幾道油炸的美食,比如中國傳統的油條、麻花、炸肉餅;西方國家的炸薯條、炸雞翅和洋蔥圈等。在大多數國家,油炸食品通常以一種路邊美食的形式存在。不過日本卻是一個例外,他們的油炸食物,不僅上了米其林一星榜,還吸引著各國人民專程前去品嘗。這種奇特的食物就是天婦羅。
  • 玉米的日式吃法:天婦羅,簡單易做,吃起來酥脆無比,停不了口
    影片中能讓全家人一起歡聲笑語的地方便是廚房了,女兒幫媽媽準備餐食的過程中,一直說個不停,孩子們最喜歡吃媽媽做的日本料理,小孫子們對姥姥買的壽司外賣更是喜歡的不得了。一家人最愛的美食就是媽媽最拿手的「玉米天婦羅」了,伴隨著「刺啦」的油炸聲而散發出來的香味,在書房裡一直伏案、不苟言笑的父親也像個小孩子一樣露出饞人的笑容,來到廚房大塊朵頤起來。
  • 這店遍地日本:天婦羅
    它是日本國民企業藤野餐飲的家庭料理,在日本幾乎是便利店般的存在。用料和製作標準每家分店都一樣,以天丼和定食套餐出名,60元就能吃到飽。 現點現炸天婦羅均是現點現炸,選用日本獨有的銅製天婦羅專用炸爐來製作菜品。油和粉漿都是品牌統一標準的,和日本門店的吃到的天婦羅是一個味。
  • 日本「天婦羅之神」,50多年炸3000萬個天婦羅,每一道都追求分秒不...
    「我要以不輸給這些一流藝術家的水準來炸天婦羅 要做世上最好的天婦羅」 早乙女一直這麼要求自己 在世界其他地方可能也有天婦羅專門店 但他們只是用油把魚炸了一下而已 把炸魚稱為天婦羅
  • 日本高齡「飲食男神」稱霸天婦羅屆60年,網友:中國焦片吃過嗎?
    很多的人他們都說美食是世間最獨特的存在了,因為不管在世界上的哪一個地方,只要說到美食的話,肯定也是能夠得到很多人的共鳴,就算是那些不認識的人,他們坐在一起吃一頓美食也是會變的熟悉起來了,雖然說中國的美食的種類特別的多,但是我們也知道對於人們的好奇心也是特別的強大的,也是想要品嘗一下國外的美食,但是有一些國外的人引以為豪的美食,對於中國來說,可能因為生活習俗不同,所以說很多的人都是不贊同的,今天跟大家說的是日本
  • 日本美食說——天婦羅就只是炸蝦這麼簡單嗎?
    古時候,人們常常把魚肉、雞、素菜等加工成某種形狀,再用油炸熟,留待之後蒸、煮、燒。看起來是一種延長食物保存時間的方法。現代天婦羅的做法源起於江戶時代,在延享4 年(1747年)出版的《料理歌仙的組系》一書中,詳載了掛糊油炸天婦羅食品的製作方法。
  • 吃蒼蠅的豬籠草竟被日本人炸著吃了,果然萬物皆可天婦羅
    結果現在它卻成了日本人的下酒菜?最近,不走尋常路的日本人在天婦羅方面又有了新的思路:豬籠草天婦羅。類似草莓、無花果、柿餅之類的蔬菜水果天婦羅已經不算奇葩了,要炸就要從自己的國民美食下手,比如壽司天婦羅,也就約等於油炸魚配大米飯:圖片來源:Youtube@hito kanai
  • 日本「天婦羅之神」料理了58年
    按理說,日料都比較清淡,少油有少鹽的菜品才是日本人喜歡的清淡口味,為什麼天婦羅這種油炸食品也頗受日本人的喜愛?對於天婦羅的起源要追溯到十六世紀,那時候葡萄牙的傳教士和水手來到了日本,有的時候這些葡萄牙人時間很趕,就吃這種用油炸料理方式製作的食物,葡萄牙人管這種食物叫「rápido」,意思是"快一點"
  • 日本家常菜的套路原來是:油炸一切
    但普通人的一日三餐裡,倒是我們看來最不健康的油炸食品佔據了重要位置。連餃子都被默認了「煎」或「炸」的出廠設置,更別說兇猛的大肉、豐富的海鮮,全都一炸了之。為何日本人會對炸物如此情有獨鍾呢? 天婦羅——超越了單純油炸的高級料理真正將「炸」提高到美學層面的食物是——天婦羅。同樣是炸物,天婦羅絕非裹上面衣一炸即可的東西。連蔡瀾先生都信誓旦旦地說,「最能代表日本美食的是天婦羅!」
  • 中式油炸南瓜花,為什麼說不是南瓜花天婦羅,兩者區別是這樣……
    曾經有疑惑,南瓜花採摘了不是結的南瓜就少了嗎?其實不然,跟很多植物一樣,南瓜也是可以適當的摘去一部分花,留一些結南瓜會結得更好。就如同番茄生長起來的時候也需要掐尖一樣的道理。果然在哪裡都免不了優勝劣汰,大自然也如此,忒真實了……喜歡花朵,還是忍不住買了些南瓜花,這次就做油炸南瓜花吧!做的時候拍了個照給朋友看,朋友說,嘿,南瓜花天婦羅?
  • 這家店專做日式天婦羅,用大蝦扇貝做食材,連冰激凌也能做天婦羅
    不過天婦羅還是要趁熱吃,因為剛炸好的天婦羅口感酥脆,面衣中的食材水分會隨著時間增加,30秒內是最佳品嘗時間,之後口感就會大打折扣。從面衣色澤看出油的品質,好油炸的面衣呈淺黃色,如果面衣金黃色或焦黃色,說明油的品質差或者經過反覆油炸了。
  • 萬物皆可天婦羅,日本人除了什麼都生吃之外,還會把它們全部油炸
    日本的飲食文化以生食為主,尤其是肉類食物,魚生什麼的都是家常便飯了。遇上雞蛋,生食之,遇上牛肉,生食之,遇上鹿肉,生食之,如此看來,日本似乎什麼食物都會生吃。在日本的飲食文化中,生食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持食物的風味和營養。除了生食,日本人還非常喜歡吃油炸食品,也就是他們所說的天婦羅。
  • 炸物之王天婦羅,學會這招嘎嘣脆
    在日本能與壽司並駕齊驅的料理是什麼?當然是天婦羅!天婦羅是對日式料理中油炸食品的總稱,將新鮮食材裹上漿放入油鍋炸成金黃色,食材多餘的水分被去除,味道更為濃鬱。操作前把低筋麵粉和水放入冰箱冰一下,這樣操作過程中產生的麵筋比較少,炸的時候溫度也沒那麼高 ,可以鎖住食材中的水分。▽選用的是斑節蝦,它個頭大,肉質也比較脆,用來做天婦羅非常合適。
  • 天婦羅,油炸食品的究極存在形態?
    16世紀,抵達日本的葡萄牙傳教士在船上常用的油炸鍋引起了日本人民的注意,後來在400多年的持續參悟中,日本料理人一次又一次地將這項技藝提升到了新的極致。來自街頭的天婦羅被料理人賦予了近乎無限的可能,「食物皆可天婦羅」,從壽司天婦羅到冰激凌天婦羅,甚至前不久有「頭腦靈光」的博主開創了奧利奧天婦羅
  • 日本民俗文化介紹(四十一)天婦羅
    它不是某個具體菜餚的名稱,而是對油炸食品的總稱,具體的種類則有蔬菜天婦羅、海鮮天婦羅、什錦天婦羅等。在日式菜點中,用麵糊炸的菜統稱天婦羅。便餐,宴會時都有可以上的菜。天婦羅的名字來自葡萄牙,大約已有150年的歷史。天婦羅的烹製方法中最為關鍵的是麵糊的製作。天婦羅以雞蛋麵糊為最多,調好的麵糊叫天婦羅衣,做面衣用的麵粉,日語叫薄力粉。就是麵筋少的麵粉。這種麵糊做出來的天婦羅掛麵薄而脆。
  • 匠心精神——天婦羅大師早乙女哲哉大人物
    今天要說就是與當代的「鰻魚之神」金本兼次郎,「壽司之神」小野二郎,在日本並稱為「江戶前三神」——「天婦羅之神」早乙女哲哉。早乙女哲哉15歲時在做壽司與炸天婦羅之間抉擇做哪一樣,最後因為炸天婦羅大師的工資比做壽司高,於是,早乙女選擇了炸天婦羅,做學徒,從17
  • 對比一下韓國帝王蟹料理瞬間感覺日本弱爆了,做法堪比天婦羅
    對比一下韓國帝王蟹料理瞬間感覺日本弱爆了,做法堪比天婦羅,海鮮對所有人來說肯定是不陌生的,喜歡吃海鮮的朋友也是非常的多,很多人海鮮可以說是十分喜歡,而在南方沿海地區海鮮更是無所不有種類是非常多,在其他沿海的國家也是,在日本和韓國這兩個國家的海鮮也是十分多的,而且吃的海鮮種類還不是普通在中國吃到的那些海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