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曾是我國藩屬國的六個國家,現在發展的怎麼樣了?

2020-12-07 山海文社

從版圖上看,我國領土大致呈雄雞狀,但史上我國領土比現在更遼闊,廣大,成吉思汗時期致遠到中東地帶,清朝時期包括高麗俄國部分領土等。大致成楓葉狀,由於清朝末期國家衰弱,被迫籤訂了不平等條約,被列強割佔領地,但在新中國成立後,大部分被割佔的土地都已被收回,但卻有6塊土地獨立建國了,今天就帶大家一起了解一下這些國家。

首先說的是中亞三個國家,分別是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他們脫離中國的歷史原因非常相似,在歷史上這三個國家都是中國的藩國,直到晚清政府國力衰弱,沙俄趁機入侵,不斷向中亞地區擴張滲透,試圖吞併脅迫清政府籤訂不平等條約,強行劃分清帝國領土。

19世紀末,中國與三國展開了邊界談判,解決了領土爭端。

哈薩克斯坦

蘇聯解體以後,三個國家各自成為獨立國協,三個國家在經濟發展方面都是中亞經濟圈主題之一,緊跟世界經濟發展的主流。目前中國與三國在經濟與政治方面都能友好交往,關係相處非常友好。哈薩克斯坦國土面積為272.49萬平方公裡,人口在1800多萬是世界上最大的內陸國,地勢東南高,西北低,多為平原低地可耕作,土地大工業發展較好,是著名的糧倉,也是中亞經濟圈中發展較好的國家。還有的是哈薩克斯坦是佔有中國領土第二多的國家,建國後哈薩克斯坦主動歸還了中國10塊領土。

吉爾吉斯斯

吉爾吉斯斯坦是中亞地區最小的國家,位於亞歐大陸中心位置,總面積為19萬多平方公裡,人口約640多萬,是典型的小國,境內多為高原山地,高山常年積雪,屬於溫帶大陸性氣候,水力資源豐富,主要以農牧業為主,工業基礎薄弱,國民經濟還是以多種所有制為基礎。

塔吉克斯坦

塔吉克斯坦位於中亞的東南部,總面積為14萬平方公裡,地處山區,由於地形原因有高山國之稱,由於蘇聯解體,國家多年內戰引發的政治與經濟混亂,國民經濟慘痛破壞,在1997年才逐步回升。塔吉克斯坦水資源豐富,工業基礎較為薄弱,主要還是以農牧業為主。在2011年塔吉克斯坦把實際控制下的1158平方公裡土地劃歸中國,接下來是越南。

越南

了解歷史的人都知道,越南千年來都是中國的直轄領土,與中國的文化交往十分密切。自秦始皇時代起,越南爆發了許多次反抗中國封建王朝統治的起義和戰役,始終都有一顆脫離的心。越南地處中南半島東部,東臨中國海地形狹長,地勢西高東低,面積約33萬平方公裡,境內自然資源豐富,種類多樣。

在經濟發展方面,越南的全面經濟開放政策,讓經濟基本走上快速發展的軌道,但是也有弊端,過分依賴外資對國際市場需求大,讓其發展充滿了更多不確定因素。在公元10世紀越南脫離中國管轄,中國試圖收回都以失敗告終,但仍屬於中國的藩屬國。19世紀中葉,法國想要效仿英國,敲開中國國門,中法戰爭爆發,越南逐漸淪為殖民地,與中國脫離宗番關係。直到1945年,胡志軍宣布越南成立共和國,越南才至此從中國版圖消失。

蒙古國

蒙古國位於兩國之間三面與我國接壤,北面與俄羅斯交界,總面積156.6萬平方公裡,作為世界第二大內陸國,人口密度卻是世界倒數第四,約320萬人,地勢西高東低,地域遼闊,擁有非常豐富的自然資源,但經濟發展較落後,由於地形原因可耕作面積較少,農業發展不起來,交通設施也不完善,重工業更加不要說了,主要以畜牧業為主,對外來經濟依賴嚴重。

曾經蒙古國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是我國的領土,公元13世紀初,成吉思汗建立外蒙古,後來清朝滅亡,沙俄以保護者自居,強勢入侵,蒙古被挑唆有獨立成國的想法。二戰結束後,在蘇聯的支持下,蒙古國宣布獨立,而中國是在與蘇聯談判的雅爾達協定,確認外蒙古獨立。

圖瓦

最後是圖瓦共和國。圖瓦是指指的唐努烏梁海地區地處蒙古國與俄羅斯之間,面積約17萬平方公裡,圖瓦身處內陸,年降水量少,由於環境和地理影響,國內缺乏大規模工業發展,主要還是以畜牧業為主。

清朝末期,唐努烏梁海在沙俄的總統力支持下,宣布獨立。清政府不予承認,蘇俄繼續在武力與經濟上對唐努烏梁海進行控制,試圖吞併。隨著蘇聯解體,圖瓦籤署了俄羅斯聯邦條約,正式成為俄聯邦主體之一。直到1994年,中國與俄聯邦籤訂協議,明確承認為俄羅斯領土。

相關焦點

  • 東南亞廢除漢字的國家:歷史上是我國藩屬國,滿大街都是中國元素
    文字對於一個國家,哪怕是一個地區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特別是在古時候人們沒有錄像機,也沒有錄音機。想要把一件事情記錄下來那完全就得依靠文字,一筆一划地寫下來。而中國使用的自然就是漢字,但你可能不知道其實在歷史上很多中國周邊的小國,也是使用漢字的,就好比如東南亞的一個國家!
  • 此國曾是我國藩屬,多次被我國保護免受入侵,為何至今沒有建交?
    進入21世紀之後,我國的經濟飛速發展,社會穩定朝氣蓬勃,尤其是近幾年科學技術日漸雄厚,國力倍增,我國在國際事務中的地位變得越來越重要,從某種角度來看,其他國家想要在未來有一個好的發展,都或多或少的離不開我國的幫助。目前來看全世界絕大多數國家和地區都和我國建立了正常的外交關係,不過在有一個國家比較「特殊」, 亞洲唯一沒和我國建交的國家,國旗是一條龍,還曾是我國藩屬國。
  • 亞洲唯一沒和中國建交的國家,一直沿用清朝龍旗,曾是我國藩屬國
    新中國成立之後,我國逐漸與大部分國家完成正式建交。可是亞洲卻存在一個不與中國建立外交關係的國家,它曾經是中國的藩屬國之一,並且它與印度互相開放國界。現如今,這個國家已經成為國際上幸福指數較高的國家,它就是不丹。它之所以不與中國建交,或許最大的原因是歷史遺留問題。
  • 明朝是我國歷史上首個開闢海外藩屬國,擁有海陸雙向霸權的王朝
    由於南宋時期人口南移,經過一百多年的發展,江南地區已經被開發了出來,成為我國的主要經濟區域。不用交稅,江南這些大地主開始瘋了似的開展自己血腥的資本積累。他們不斷地兼併土地,壓榨佃農,最後逼出了朱元璋、逼出了陳友諒,還逼出了一個張士誠,這幾個元末明初的農民起義軍領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都產自南方一帶。
  • 愛上南海的國家:所佔南海島嶼比我國多3倍,曾為我國藩屬
    相信越南絕對是排名第一的那一個,這個曾經被我國吞併,後來又是藩屬國的國家,如今對於南海的喜愛可以說是非常的熱烈了,至今都不太願意在我國護照上給遊客蓋章,原因就是我國護照上有9段線標識,而他們並不承認,認為如果蓋章那麼就代表承認了,所以至今很多遊客的護照上都很難拿到這個國家的蓋章。那麼這裡究竟有多喜愛南海呢?
  • 泰國曾是我國藩屬國,大清滅亡100多年,為何曼谷王朝屹立不倒
    泰國曾是我國藩屬國,大清滅亡100多年,為何曼谷王朝屹立不倒? 提到泰國大家可能首先想到的是,優美的自然風光和發達的旅遊業。雖然世界上很多國家都走向了民主化社會,然而泰國卻依然保留著王室。
  • 受中國援助千億的國家:卻佔南海29個島,還不願在我國護照上蓋章
    我國歷史悠久且一直都是一個大國的存在,歷史上也曾與很多國家有過關聯,甚至周邊還有不少國家曾是我國藩屬國還接受過我國大量的援助。而發展到現在有的國家到現代也保持著很好的關係,但也有的國家就不那麼友好了,甚至了解過後會讓人覺得有些嫌棄。
  • 曾是清朝藩屬國的「琉球」,為何會變成了日本的「衝繩縣」
    說實話,做天朝帝國的藩屬國真的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首先「抱大腿」很有安全感,其次經濟上又能得到很多好處。而且儘管是藩屬國朝貢,但實際上每次天朝的回贈都是朝貢價值之百倍。另外也是最重要的一點,那就是天朝對待藩屬國只圖名義上臣服,對其內政從不橫加幹涉。正因如此,天朝甚至對某些藩屬國之國情一無所知。顯然,天朝對待藩屬國的性質與西方殖民統治絕對不可同日而語。
  • 中國古代有哪些藩屬國?
    中國古代國力強盛,與周邊國家存在藩屬關係是一個不爭的事實,這種關係表面上看來是一種以小事大的不平等關係,周邊國家都要向中國進貢,實際上這種藩屬關係只是維繫中國和周邊各國友好關係的一種形式。
  • 太平洋島鏈上的璀璨珍珠!曾是我國藩屬,日本是如何吞併琉球的?
    就在10月31日凌晨,日本衝繩縣那霸市的世界著名歷史古蹟——首裡城突發大火,由於該建築幾乎全為木質結構,加之深夜的火災使得滅火作業沒有在第一時間展開,這座包含琉球時代歷史痕跡的世界遺產建築,就這麼毀於大火。如果你曾去過衝繩,你會發現這裡除了語言使用的是日本本土的日語外,在生活習俗、文化內涵方面均是多元化的存在。
  • 曾是我國「藩屬小國」,如今卻翻臉不認人,還對中國遊客強制消費
    中華的歷史可以說是世界上非常悠久的一個國家了,從遠古時期人類起源開始,在華夏大地上就已經有人類生活的痕跡了,而隨著時間的發展,炎帝、黃帝時期各種各樣的傳說也是讓大家嚮往不已,之後有了吵到,夏商周開啟了朝代的更迭,但是在歷史的車輪中,朝代更迭總是分分合合,導致原本的華夏大地也是不斷的被分割又不斷的被統一
  • 琉球不再是清朝藩屬國後,數易其主,現在主權究竟是哪國的
    (衝繩街景) 那麼,曾經作為我國藩屬地的琉球王國群島,今天的主權屬於哪個國家呢? 琉球王國建於13世紀初,當時,明朝為了和北元朝廷在國際上分庭抗禮,開始向海外施加政治影響,曾派人前往琉球,要求其向中原稱臣。從此,琉球成為中國藩屬國,年年向中原王朝進貢,這種局面一直到南明時期。 明朝萬曆三十七年,日本的薩摩藩入侵琉球。由於國力弱小,琉球不得不向中原稱臣進貢的同時,還向日本稱臣進貢。
  • 曾經是中國領土的三個國家 其中蒙古是世界上第二大內陸國
    中華文明悠久,從古至今留下了幾千年的歷史。在古代時期,我國經歷了很多朝代,疆土十分遼闊,從秦朝統一全國開始,我國的版圖就開始經歷各種變化,中國古代的朝代變遷從某種意義上說就是一部版圖變遷史,每個朝代的領土面積會隨著朝代的進步而改變,甚至現在的一些國家都曾經是我國的領土。
  • 肯亞曾對我國工人拳打腳踢,現在怎麼樣了?
    肯亞曾對我們國家的建設工人拳打腳踢,當我們撤離援建後,他們現在怎麼樣了?如今我國的基建能力更是聞名世界,如今也有不少的國家,正在和我國進行合作。並且也能給他們帶來巨大的利益和收益!我們都知道我們在自己發展的時候,也是黯然決然的去幫助他們,有些國家更是知恩圖報。而有些國家就恰恰相反了,他們不知道感恩卻在最後竟開始恩將仇報!而肯亞就曾對我國工人拳打腳踢的!
  • 探秘唐朝:一座殘缺唐代石像,證實新羅是唐朝藩屬國?
    新羅,朝鮮半島上曾經的國家之一,最初位於朝鮮半島東南部,後逐漸擴大至朝鮮半島大同江附近,面積最大時擁有半島的中部和南部。然而,一座殘缺唐代石像的發現,說明唐代帝陵的蕃酋石像中確實存在新羅人的石像,這不僅證實新羅和唐朝來往密切,更證實新羅是唐朝藩屬國。
  • 大清王朝的藩屬國今何在?基本消失殆盡,只有一國延續至今
    古代中國是何等的繁榮富強,周邊很多國家都臣服中國,奉中國為宗主國,這些國家稱為「藩屬國」,年年來朝、歲歲來貢,中國到了大清王朝統治,基本奠定了今日中國的版圖,周邊有多個國家奉中國為宗主國,盡顯我天朝國威,但隨著歷史發展,這些藩屬國今何在?
  • 曾經是中國領土的六個國家分別是什麼呢?
    三、越南 越南經常以「小中華」自居,是因為在歷史上受中華文化的影響很大,並且長時間屬於中國領土。 此後很長一段時間,越南都被中原王朝控制,直到五代十國時期,吳權在「白藤江之戰」中擊敗了南漢,才得以讓越南從中國獨立,但仍屬於中國藩屬國。 晚清時期,由於清朝貧弱,逐漸失去了對越南的宗主權。 現如今,越南已經是中南半島上一個比較強勢的國家,並且經常站在中國對立面。
  • 我國曾有12個直轄市,4個竟在遼寧,被撤銷後現在都怎麼樣了
    我們都知道我國現在的四個直轄市分別是北京、上海、重慶、天津,都是現代中國的重要中心城市,人口都超過1500萬,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建國初期,我國共有12個直轄市,而且4個實際上在現在的遼寧省地區, 被取消的現在怎麼樣了?
  • 曾是藩屬國又分分合合,近代成為殖民地
    很多人都知道,現在的越南在古代時期一直都是作為我國的附屬而存在,其對內也仿照我國稱自己為「華夏」,對外則是號稱「小中華」,但是前面還會再加個「南天」的前綴。 但是,這個又是稱自己為華夏,又是小中華的國家,卻並不甘心一直當著小弟的角色。
  • 衝繩血淚:一個原名「琉球」的中國藩屬國
    現在的日本「衝繩」,在古代有過獨立建國的歷史——琉球國,曾是我大明與大清帝國的藩屬國。它的特殊地理位置,讓其自古就成為東南亞國家的貿易中轉樞紐。也正是因為它的位置,讓其成為日本大肆擴張的「磨刀石」。衝繩原名「琉球」14世紀初,在如今的衝繩島上,出現了三個王國,分別叫做南山、中山、北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