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喜歡英國大文學家狄更斯在《雙城記》裡說的一段話,「那是最美好的年代,那是最糟糕的年代;那是智慧的年頭,那是愚昧的年頭;那是信仰的時期,那是懷疑的時期;那是光明的季節,那是黑暗的季節;那是希望的春天,那是失望的冬天;我們全都在直奔天堂,我們全都在直奔相反的方向——簡而言之,那時跟現在非常相像,某些最喧囂的權威堅持要用形容詞的最高級形容它。說它好,是最高級的;說它不好,也是最高級的。」
我覺得用這段話來形容當下的時代,那也是在恰當不過了。
說這個時代好,那也是真的。科技發達,交通便利。想見的人,即使相隔萬裡,一樣可以視頻聊天,或是漂洋過海,出現在對方面前。人們可以坐上飛船,到太空遨遊,甚至登上月球,尋找廣寒宮。冬天不懼寒冷,夏天不懼炎熱,坐在家裡就能吃上可口的飯菜。
說這個時代不好,那也是真的。人類的戰爭從來沒有停止過,擁有的核武器甚至分分鐘鍾摧毀地球。年輕人一踏入社會便背負起巨大的生活壓力,房貸,車貸,信用卡,等等,金錢至上,一切可以用金錢來衡量。社會發展了,可是人們的幸福指數卻降低了。環境日益惡化,連空氣都是汙濁的,病毒肆意橫行。社會貧富差距日益擴大,富者更富,窮者更窮。說好的,社會是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先富帶後富,可是先富起來的人,哪裡還顧得上後邊的人。
時常會抱怨自己生不逢時,假如生活在80,90年代,剛好趕上社會的大變更,大浪潮,也許憑著自己的打拼,會有所作為。生活在當下,各行各業已趨於平穩發展,機遇難尋,無創意無金錢,成功者寥寥無幾。
可是,生活在當下,真就無所作為了嗎?
有哪些門檻低而卻很有發展空間的行業,以我幾點目睫之論,僅供大家討論。
文化消費是永遠的。我所認為的文化消費,包括電影,音樂,書籍等。人是有思想的高等級動物,培養思想的最好方法就是文化。賴於網絡電子產品,自媒體的發展的發展,文化的傳播變得越來越容易。對於創作者來說,更是輕而易舉,這個魚龍混雜的大環境,必定會成就那些有真才實學的人。
餐飲是根本。中國人傳承下來的幾千年的歷史,始終離不開一個吃字,連現在見了面,都會問別人「你吃了嗎」的話語。人從一出生開始,首先滿足的就是口欲。而在吃這件事情上,每個人都是認真且真實的,好就是好,都是靠口碑相傳的。所以,只要是好吃的,永遠別想堵住一個吃貨的嘴。
先寫兩條,明天繼續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