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村屬浙江省蘭谿市(隸屬金華市)諸葛鎮,位於蘭溪、建德、龍遊三市(縣)交界處,是浙江中西部的重要集鎮。此地古稱高隆,是三國時期蜀漢名相諸葛亮後裔的聚居地,村中現居諸葛亮後裔近4000人,諸葛氏聚居規模為江南第一。
自700多年前諸葛村建成以後,「從一個農業村落,逐漸轉型經商,形成(街上)(商人)和(村上)(宗族)並行發展的演變過程。諸葛村建築質量很高,建築種類豐富,除了數百座住宅外,還有供奉諸葛亮的大公堂以及另外十幾座祠堂,並有文教建築、鄉村園林等,更有傳統的商業和手工業街區,是一座難得的發育良好、至今仍保存完好的村落。」
1996年被國務院批准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後,諸葛村人依託古村落資源優勢,堅持以保護為主,合理開發,有序利用,可持續發展原則,大力發展旅遊業。經多年不懈努力,銳意進取,諸葛村已成為享譽國內外的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全國首批特色景觀旅遊名村、全國生態文化村。景區年旅遊綜合收入3000多萬元,村集體固定資產比1995年增長100倍,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在中國的快速城市化進程中,城市的建設和發展對鄉村傳統村落形成了巨大的衝擊。近十幾年來,大量承載著我們民族上千年文化傳統的古村落,正在遭到嚴重的破壞並迅速消亡,令人無比痛心。
我們知道,中國有一個很漫長的農業文明時代,在這個時代,中國產生了燦爛的農耕文化。農村成了中國的文化中心,鄉土建築也達到了輝煌的高峰,不僅數量多,而且在世界上有很鮮明的特色,其中有大量遺物從類型上看是其他國家所沒有的。而大量古村落的破壞,最終會導致我們傳統文化的消失和斷裂,文化遺產不僅是過去的輝煌、今天的財富,更是未來的希望,我們不能眼錚錚地看著上千年的文明毀於一旦,更不允許見證歷史發展的古村落就這樣消失殆盡,搶救古村落、保護文化遺產是歷史賦予我們的責任和使命。
造假與破壞的經驗教訓
應該說,保護好古村落確實不是件容易的事,它會遇到眾多意想不到的矛盾和難題,那麼,是不是傳統古村落就一定不能保護或保護不好呢?從1996年第一個古村落保護單位誕生起,這十幾年的經驗教訓,及今日取得的成績告訴我們,古村落不但能保護,而且能保護得很好,這就是浙江蘭溪的諸葛村,堪稱古村落保護的典範。然而,諸葛村的保護並非一帆風順,可以說在十五年的保護道路上,前六、七年磕磕絆絆異常艱辛,汲取了大量慘痛的失敗教訓。
1996年,諸葛村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此時的諸葛村需要修繕整治工作非常多,如村落環境整治,瀕臨倒塌的老房子要調查維修,要疏通水塘、水道等等。然而,當保護工作還沒理出頭緒時,為了儘快發展旅遊,一位市裡有身份的官員在考察諸葛村之後,便靈光一現地將諸葛村「編造」改成了「諸葛八卦村」,並通過媒體宣傳了出去。為使編造能自圓其說,下指示,將諸葛大公堂前的鐘塘水塘,強行填掉了一半,還加上了一個水泥蓋子,以扮演村落結構上「太極陰陽八卦圖」。由於缺少文物保護的知識,村民也只好聽任其編造假村名、假景觀,原有村落的真實面貌喪失了,破壞了。這一造假的做法讓大量的遊客,甚至一些專業工作者們上當受騙。以至全國上下眾多村落一時間紛紛效仿,僅諸葛村附近就生出好幾個太極星象村,陰陽八卦村,影響極壞。
太極塘
八卦村
這還不算完,在這位領導的指示下,開發商又在諸葛村北漏塘的進村口,村落保護的建設控制地帶內,建起一排40間,二層的仿古建築,刺眼的白牆與水泥將後面的風景擋得嚴嚴實實,這四十間一長溜房子,開間高矮一樣,村民戲稱其為「火車皮」,嚴重破壞了諸葛村原有水口景觀。這種「無中生有,虛中生實」,只把諸葛村當做一個普通的可以賺些錢的旅遊地,用「風水」術中的「八卦」之類的無稽之談來歪曲甚至糟蹋它的歷史文化價值的做法,這就是在犯罪。
所謂的八卦,實際上是當地政府爭奪旅遊資源的結果。村子的旅遊收入達到千萬後,鎮、市政府決定收回旅遊經營權,搞大規模商業開發。他們想拆古建築,諸葛村堅決不同意。於是,政府就把村前的山阜炸了一小片,建起了仿古街。隨後,又有人提出「諸葛村就像八卦」,以八卦作為村子旅遊賣點。
為了製造「八卦」,他們把村子中央的大池塘鍾池強行填上了一半,變成了一個「八卦圖」,兩側的兩口井,權做「陰魚和陽魚」。村中影壁牆上的「福」字被抹掉,換成了八卦圖。
整個村子坐落在幾條岡阜上,它們自西北走向東南。為了不佔農田、水塘,也為了保存風水上的「明堂」,房屋多數造在山坡上,因此,村子的主要脈絡是順著岡阜延伸的。小村並不是按照九宮八卦的傳統風水格局而建,其基本結構是是團塊式:一個房派的成員的住宅簇擁在這個房派的宗祠或者「祖屋」的周圍,這些團塊再組成村落的主要部分。這種結構原則,體現出了血緣村落的宗法組織關係。
現在村中有18口池塘18口井。除了五六個團塊開放旅遊,村內大部分團塊是封閉的。團塊內部,參差不齊、跌宕起伏的建築圍繞著池塘分布,從每個裡巷走進去,出來以後還是回到池塘。
正因為諸葛村擁有著這樣的精巧的布局,抗日戰爭時期,日軍幾次掃蕩經過這裡,都沒有發現被山勢所掩蓋的小村。而且諸葛村的綠化很好,雖然緊鄰國道,但是從公路上完全看不到村子。
其實,類似這樣的破壞性建設,諸葛村早就有沉痛的教訓。早在1958年大躍進時期,諸葛村原商業區上塘(水塘)被填平,上面建起了四座二、三層的磚房,有供銷社、百貨店、郵電局、自來水公司等,周圍的商業建築也被遭到部分破壞,村內生活環境變得擁擠、雜亂,由於水塘被填,全村水道也因此淤堵,清水塘成為臭水塘,給村民生活造成極大地不便。直到2000年在諸葛坤亨書記的主持下,才斥資四十萬,將這幾棟建築拆掉,重新挖出水塘,恢復了整個原商業區的面貌。
保護專家學者們的參與指導
看到諸葛村遭到肆無忌憚的破壞時,從1992年就在諸葛村進行鄉土建築研究,並在1993年出版了《諸葛村》一書的清華大學建築學院陳志華教授非常憤怒,多次發表文章呼籲保護古村落,並對諸葛坤亨書記說:「保護古村落,首先就是為了保護它的這些歷史證跡。當然,保護這些就必須保護它的一磚一木,保護它的整體布局結構,保護它的文化特徵,保護它的一切歷史痕跡和周邊環境。諸葛村基本而主要的價值,是它蘊含著豐富而真實的歷史文化印跡,所以破壞它們的真實性是最愚蠢的。相反,把它們保護好,把它們展現給人們,去認識、去理解和提高人們的文化歷史知識,去豐富人們的生活。當然也去享受美。那麼,這個村子就是富有重要歷史意義的無價之寶。」為有利地保護諸葛村,1997年陳志華教授率團隊,為諸葛村制定了全國第一個古村落保護規劃,並制定出恢復上塘原貌的修復計劃。之後陳志華教授及浙江省的一些專家被諸葛村聘為保護顧問,每年到諸葛村進行一到兩次的指導,提出建議,解決問題,做到細心保護,不能使它們受損,為保護工作保駕護航。可以說,近十年來諸葛村的保護沒有再走彎路,沒有再遭到破壞,朝著保護的理想狀態發展。
但是,諸葛村那兩處硬傷,即被填土編造的「八卦村池」和村落下水口一溜四十間「火車皮」,至今都沒有能力拆除。坤亨書記說,原因很簡單,拆除「火車皮」,需用高於原來十倍的價格,先從房產商手中一點點地買回,然後再做拆除,約需500萬才能徹底拆除,但這四十間商鋪房至今也還沒全部買回。「火車皮」不但讓村子付出了經濟上的代價,更嚴重的是破壞了古村落的景觀及真實性,為保護工作的推行,在社會上造成了惡劣影響。
2001年1月,當恢復上塘原貌的工程全部完工時,經統計,工程中拆除現代建築6700餘平方米,維修古建築10000餘平方米,整個上塘恢復了原貌。看到恢復後的上塘商業街優美的景觀,村民拍手稱快。也得到遊客一致的口碑。(來源:網絡 清華大學建築學院高級工程師:李秋香 )
-鄉音·鄉情·鄉親-
鄉村,一方孕育中國文化的沃土;
鄉村,一張承載國人身份記憶的身份證;
鄉村,一本記錄人文與自然流轉遷徙的史書。
解讀鄉村,品味文化,歡迎關注鄉村文化人!
交流微信/微博:18513379020/@我們在基層
QQ交流群:340205050
需求/投稿:lxqart@163.com
網站:www.youthchina.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