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麵包,作為一種方便、花樣繁多的食品,已經成了現代人們生活的必需品,尤其是節奏快的大城市,麵包已經成了早餐標配。大街小巷都是麵包店,那些外觀好看,味美可口的麵包尤其受歡迎。在日本,有一家麵包店,只賣兩款麵包,麵包簡直奇醜無比,但他家的麵包還常常供不應求
這家店位於長野縣東御市,名為〝わざわざ〞翻譯為中文的意思就是「特別」,店主平田遙七年來每天只做兩款麵包,圓的和方的。又大又圓,白灰斑斑,看上去毫無美感可言。最重要的是,他們一周只營業三天。
即使這樣,來買麵包的人依然絡繹不絕。據說,這家店每年可以收入900萬日元。
這個麵包店一點都不像個麵包店,店裡擺放了許多手作職人做的日用器皿,有一個大大的爐子,每天還有不同的花擺放在不同的位置。很多來買麵包的人,最後可能帶走的是一束花,一雙襪子,一個杯子....每個走進這家店的人,離開時都像經歷了一場難忘的旅行。
幾年前,這家店跟普通的麵包店還沒有什麼區別。
7年前,平田遙跟隨丈夫來到了長野縣東御市這個小地方,與東京的熱鬧喧囂相比,這裡安靜的出奇。省下了大把時間的平田遙就想,難得搬到了鄉下,總要做點什麼吧。思來想去,她決定就開家麵包店好了!
在東京的時候,平田遙最喜歡做的事情就是烤麵包了。每次從烤箱裡端出來散發著奶油香的麵包,她都能感覺到幸福。這種日子太美好了,「我希望別人也能感受到這種幸福」平田遙將自己的想法告訴了丈夫,兩人就開始忙活起來了。
與別的麵包店最大的不同就是平田遙的麵包不是用電烤箱烤出來的,她特意找了人過來用石塊壘起來一個窯子,只有用柴火精心烤制,才能烘焙出電烤爐沒有的香味。這是在吃過鄉下柴火飯之後,悟出的最簡單的道理。
接著就是改造整個店鋪了,他們將家鄉間的房子好好改造了一番。從廚房到客廳到餐廳的牆壁全部塗上硅藻土,換成防火建材,再擺上一些好看的裝飾。平田遙的麵包店就這樣開始營業了。
因為窯烤麵包需要將窯的溫度升到約400度以上,這個過程大概需要4個小時的時間,所以平田遙每天4點半就要起來起爐生火了。
柴火在烤爐裡劈啪作響的時候,平田遙就開始揉面了,醒面的程序早在兩天前就已經做好了,一邊觀察麵團的發酵程度,一邊還要測量烤爐的溫度。等溫度合適的時候,才會將揉好的麵團放進窯內。
麵團發酵與烘焙受到季節以及烤爐的影響差異非常大,要想掌握最好的發酵與烘焙結果,必須精準的掌握麵團發酵的程度以及烤爐溫度之間的契合點。
這並不是件容易的事情,需要反覆的練習才能了解其中的關鍵。
很多人會問為什麼還要這麼麻煩?電烤箱又快做的又多,為什麼選擇了一種最麻煩的方式?
這是因為只有用這種方式烘焙的麵包,水份容易保留在其中,吃起來與電烤箱烤出來的格外不一樣,這種麵包彈性、柔軟且更有水份。
平田遙放棄了電烤爐,選擇了這種古老的烤爐,用天然酵母以及柴火慢慢發酵並烘焙出來的手工面和工業製成的麵包味道差別甚大,久而久之,人們自然就嘗出平田遙的麵包味道確實不一樣。這家麵包店也就在小城裡紅火了起來。
為了滿足顧客的各種要求,平田遙早上一睜眼就要開始工作,一直到晚上凌晨。比在東京工作的時候還要忙,她開始思考,這究竟是不是她想要的生活。
每天她都忙著做麵包,無暇顧及自己的寶寶,為什麼明明搬到了鄉下,卻過成了城市人的樣子。開麵包店只是想讓其他人能感受到與自己一樣的幸福,可是生活只剩下了忙碌,自己都感受不到幸福,又怎麼傳遞給別人這種感受呢?
她不想到老了,身邊只剩下錢了。
她對門店做了調整,店裡只剩下兩種麵包,營業時間也調整到每周只有三天,客人開始銳減,收入自然少了很多。
多出來的時間,除了陪陪家人,平田遙就在自家的菜園裡忙活。種種菜,種種花。以及從各地手作坊裡搜羅皮具、木器、陶瓷碗碟……她每天都會換不同的花,裝飾自己的麵包店。
平田遙美其名曰:「不會生活的人,又怎麼能做出美好的麵包」。
每天只做兩種麵包,她又想著做個「一日一餐」,每天都是不重樣的麵包套餐。就這樣,平田遙的麵包店再次火熱了起來,「居然會有麵包店,想要教你怎麼生活?」
2016年平田遙與她的店在GMO所舉辦活動中,榮獲最佳店長獎與優秀商店的第二名。
對於平田遙來說,生活不應該是忙忙碌碌,需要時間去感悟美好跟幸福。當你還在為事業和家庭做出選擇時,她已經在兩者之間找到了平衡。
當你每天都在為自己的工作忙碌,無暇顧及身邊人時,不妨停一停看一看,生活應該是個什麼模樣,希望你的心中會有答案。
來源:品牌觀察報
版權說明:如果我們轉載的文章涉及版權問題,請您與我們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