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這一年我剛上大學。
從東南沿海地區一路向西,來到了彩雲之南的故鄉——雲南。
對於90後的我來說,對於雲南最初的印象來自於瓊瑤筆下的《還珠格格》裡面,許是當時故事的主人公描繪了一個很理想、很美好的世外桃源,十分令人心動。
從那之後,大概在內心深處就已經駐紮著一個關於「七彩雲南」的夢了吧!
一直到上大學的時候,終於有機會來到了雲南,並且很高興,最少可以在這裡待上四年的時間。就像內陸地區的人們嚮往著看海,我也嚮往著大山深處的生活。
所以,當我拖著大大的行李箱,在火車上況且況且了三天兩夜終於抵達昆明站的時候。下了火車之後,第一次知道了,原來天空可以這麼幹淨,雲朵可以這麼可愛。我相信,每一個第一次來到雲南的人,也都會愛上它的。
2013年的時候,當時雲南各地區的交通發展還不是太好,沒有通高鐵,甚至還有很多個地方至今沒有通火車,比如說西雙版納、普洱、香格裡拉、怒江等地。不過,雲南的機場有很多,幾乎每個州市都一個飛機場,這在我們國內其他省份還是比較少見的。
好在我的目的地,大理,是可以乘坐火車達到的城市。
有沒有人和一樣,覺得單單是「大理」這兩個字聽起來就很美。從字面上來看,它給人的感覺就是美好、淳樸、理想。現實是,在大理,每一個角落都很美。
比如說,身處在蒼洱之間,能看到洱海的浪漫多情,能體會到蒼山的幽靜、深邃,蒼山十九峰十八溪,共同點綴了這一顆閃耀的「高原明珠」;
在三橫四縱「棋盤式」格局的大理古城裡,我看到的是遊人臉上的微笑,白族人民心底的幸福;
還有每天的日落黃昏、日出朝霞,就像在上演著一部電影大片;大雨過後的雙虹,橫跨在天際,仿若人間仙境。
在大理,我才知道,風花雪月還能有另外一種表達方式。
下關的風,最是令人難忘。還記得那些年在大理的時候,一到冬春季,下關的「妖風」總是令人頭痛不已。
尤其是對於女生來說,花費心思打理好的一頭秀髮,一出門就立馬被妖風吹得宛如「瘋婆子」一般,甚至嬌小一點的人,常常被風吹得站不穩。
這是「風」。
上關的花,這應該是我在大理那些年最大的遺憾,風花雪月四景之中,獨獨沒有見識過「花」的真面目。
但是,我見過了古城的花。大理大學妖豔美麗的春櫻,浪漫淡美的冬櫻,潔白無瑕的玉蘭;古城內玉洱園各色各樣的茶花,真叫人喜愛。
當花開滿城的時候,希望你都能在場。
這是「花」。
江山不墨千秋雪。每年冬季,綿延百裡的點蒼山,覆蓋著的皚皚白雪,就算是在夏季,19峰中的最高峰馬龍峰也依然是積雪不化。
這是「雪」。
洱海無弦萬古琴。去到了大理,如果天氣好還有月亮的時候,不妨找個高地點的地方往洱海上看看,你會發現,這輪明月照在洱海海面上的時候,有它在的地方水都在發光發亮。
玉鏡高懸,地湧銀濤,明月照向洱海,你照進了你的心裡。
這是「月」。
初遇大理,才懂得風花雪月。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
更多旅遊資訊請關注我們,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歡迎留下你的看法,點讚或者分享給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