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柿林山居。(王珏攝)
奉化柏坑村民宿。(何峰攝)
浙江在線03月29日訊這些天,寧海桑洲南山章村一家名為「南山驛」的民宿,正在進行軟裝的收尾工作,緊張地為試營業做準備。在桑洲欣賞油菜花的遊客,看見這家古村花海中的別致民宿,紛紛打探幾時開業。
靜謐村晚,美麗鄉村投宿去,在市場需求推動和政策暖風頻吹的背景下,我市民宿近些年獲得超常規發展,不同層次、各種風格的產品不斷湧現,僅去年一年,就新增床位2072張,建成民宿集聚區19個,讓遊客有了更多的選擇。
你可以走進奉化大堰「閒聽魚語」客棧,與主人王光九品茗、賞景;也可以登上四明山,在山之巔雲之端的山沁居中推開窗戶,面對空谷蒼翠,舒展呼吸;可以來到象山鶴浦的青籟民宿,在面朝大海的房間裡,曙光沐浴,漁歌唱晚;也可以待在北侖民豐的村民別墅裡,和女主人一起做青團、聊家常。
當鄉村讓越來越多的都市人接踵而至,民宿,迎來了它的黃金時代。
資源得天獨厚
民宿業駛入快車道
寧波「枕山面海,擁江攬湖」,獨特的自然資源造就了發展民宿的優勢,而且市場經濟較為發達,城鄉居民收入位列全國前茅,老百姓很早就有了休閒的需求和能力。
我市部分對市場較為靈敏的鄉村,率先發展民宿。象山沙地村依託西靠象山影視城,南依石浦漁港等景點的區位優勢,建成農家客棧60餘家,提供休閒吃住服務,逐漸在上海旅遊界形成了口碑。寧海雙林村,沿溪而建的農家小別墅,成為城裡人小住的好去處,在夏天尤為火爆,常常一房難求。
民宿市場前景看好,一些農家樂也開始轉型。餘姚九龍灣鄉村莊園,發展餐飲業的同時,在附近興建仿古民宿,轉向「生態餐廳+客棧」模式。在食客圈中頗有口碑的鄞州「鷹龍海畔」,也正向濱海民宿轉型。
近幾年,奉化大堰、餘姚大嵐等集中發展民宿經濟,成為長三角地區有影響力的民宿聚集地。大堰通過引進「一路上」旅遊公司,興建了花雨醉、迷蝶香等民宿客棧。位於姚江源頭的大嵐,依託高山臺地的自然優勢,四明山書畫院、丹湫谷、老柿林山居、山沁居、姚江源客棧等民宿都已名聲在外。
截至去年年底,我市民宿床位達到10183張。同時,新開張的民宿往個性化、精品化發展,寧海前童驛事、慈谿銀號客棧、江北老樟樹等18家精品民宿在去年建成開業。
產品結構相對簡單
發展後勁不足
「這些年寧波民宿的發展夠快的,每個月都有新產品出現,給人目不暇接的感覺。但寧波民宿太『實惠』了,一晚上的價格一般在一兩百元。在朋友圈裡看多了那些『華麗麗』的外地民宿,覺得寧波有『腔調』的民宿還可以再多一點。」王小姐是位金融行業從業者,周末喜歡短途出行放鬆,這位旅遊達人的一番話,折射出我市在民宿產品結構上還有不少提升空間。
據統計,我市民宿產品結構相對簡單,70%的民宿還處於發展的初級階段,價位為每人每天60元至80元之間,發展後勁不足。
民宿詮釋著個性、自由、靈活的生活態度,但我市民宿由農戶自己經營管理的佔到60%以上,缺少活動策劃、遊客招徠和網絡營銷能力。寧波城市職業技術學院旅遊學院副院長伍鵬副教授認為:「寧波目前缺乏知名度高的代表性產品,在設計和經營上必須走個性化的道路,結合周邊環境,實施差異化經營,打造具有地方文化內涵、觸碰遊客情懷和旁人難以複製的產品。」
此外,我市民宿還沒有徹底走出「周五周六滿房,周日到周四門前冷落」的局面,給經營帶來一定壓力。餘姚香泉灣山莊的範經理說,「希望政府幫我們搭建更多的推介平臺,尤其是能組團去上海拓展客源,填補工作日開房率不高的問題。也希望市內的遊客錯峰出行,周日到周四不但價格比周末便宜30%左右,而且人少安靜,享受好山好水。」
政策加碼
催熱民宿站上風口
去年開始,我市在政策上層層加碼,力推民宿產業發展。
首先,出臺了《關於加快推進鄉村旅遊發展的若干意見》,對如何發展民宿產業作了重點規劃。
去年10月,市旅遊局、市質監局聯合發布《特色客棧等級劃分規範》地方標準,從基本要求、品質要求和特色要求三個方面規範了我市今後客棧(民宿)的發展方向。將客棧(民宿)分為葉級標準,葉級越高表示特色客棧的等級越高。市旅遊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專門出臺標準,意在通過分級管理引導眾多家庭旅館、小微客棧走出低水平競爭的老路子,向特色化發展邁進。
去年7月,我市與國內網際網路旅遊重量級企業「途家網」籤約,未來五年,「途家網」將通過對原有房源進行改造,發展特色化、高端化的住宿業態。
去年年底,《寧波市鄉村旅遊項目補助實施細則》出臺,2015年至2017年三年間,市級財政每年安排1500萬元扶持鄉村旅遊,符合條件的民宿將得到一定補助。
今年1月,我市成立旅遊發展基金,首期規模3億元,等級客棧和精品民宿項目是重要投資方向。
市農辦也計劃在「十三五」期間每年開展6個至8個農家樂民宿集中村的提升建設,全力打造農家樂休閒旅遊升級版。
政策釋放的一個個利好疊加,開始發酵,工商資本紛紛搶佔風口,進軍民宿產業。一位陳姓投資者告訴記者,看中了四明山區域的一塊林地,產品定位已經明確,管理團隊也已搭建完畢。「政府對民宿產業的支持是顯而易見的,作為投資人信心滿滿。」但他同時表示,「希望相關部門開闢特殊通道,解決消防、環保、衛生等相關證件的審批辦理,消除後顧之憂。」
市旅遊局副局長周明力介紹,今年將加強民宿與知名電商平臺的對接,充分利用新媒體開展推廣營銷。編印《寧波市民宿導覽手冊》及開展寧波十大精品民宿評選活動,積極參與國家旅遊局「中國精品民宿」推選活動,進一步打造和推廣寧波民宿品牌。
業界大鱷入局
打造精品呼聲高
寧波的民宿產業,近兩年行業內部出現發展新動向,國內外優秀民宿設計管理團隊和工商資本,也將目光對準了寧波。可以預見,類型各異的民宿,一兩年後將在寧波四處開花。
民宿發展最搶眼的當屬四明山區域。在餘姚大嵐鎮,幾個由國際團隊操刀的山居精品酒店項目,正在加緊洽談。大嵐鎮黨委書記潘劍波說,我們更看重的是優秀民宿團隊和先進管理方式的引進,這些要素集聚起來,大嵐才有可能真正成為「民宿高地」。
以「溪聲常在耳,山色不離門」聞名的鄞州李家坑,則獲得了國內最大的旅遊服務企業首旅集團的青睞,首旅在寧波的首個民宿項目「寒舍」,將落戶這個千年古村。投資方表示,看中李家坑保護完好的院落和龐大的長三角市場。在鄞州龍觀鄉南坑自然村,一家公司投資1200萬元,正在打造「龍觀禪那」精品民宿項目,計劃年底開業。
在我市其他區域,也頻頻可見國內民宿「大鱷」的身影。「隱居」等一批民宿產業的引領者正與慈城接洽,遠見集團的「慈舍」已落戶慈城汗衫大王任士剛故居院落。在「名人之鄉」塘溪鎮,青磚鋪地的高端民宿「堇山居」正在內部裝修。投資人楊加論介紹,計劃投入2000萬元,裝修43間風格別致的房間,同時收購周邊一些老房子,改造成民宿。在莫幹山成功開發「無界」民宿的上海「空境」公司,正在橫溪打造一個名為「逐野」的項目。「橫溪這個地方空氣好、環境好,我們計劃投入2000萬元打造一個高端民宿,讓城裡人體驗山野慢生活。」負責項目的茅經理說。而國內民宿頂尖品牌「花間堂」,則相中了東錢湖的韓嶺,在正水街邊興建高端精品民宿。
高端項目不斷落戶,將改善我市民宿的產品結構。而我市民宿產業正通過內生性的創新,在管理和投資上探索新的模式,以免在風口中「掉隊」。餘姚大嵐去年設立「姚江源客棧」管理指導中心,普通民居民宿可自願加盟,實現統一品牌、統一營銷、統一管理、統一服務、統一標準、統一登記,民宿「合作社」呼之欲出。
在民宿客中知名度頗高的「前童驛事」,是由一棟佔地100多平方米的廢舊老房子改造而成,它的投資方式獨具匠心而時尚,這家民宿是通過「眾籌」的形式,獲得了杭州、寧波等地的「天使」投資。
是否存在過熱隱憂?
市場飽和還為時尚早
寧波已經步入大眾旅遊時代,巨大的市場潛力,讓各路資本都想在這一盛宴中分一杯羹。而放眼長三角,各地也都在發展民宿。火爆的背後,會不會存在過熱的隱憂?市旅遊局規劃發展處負責人說:「相比杭州5萬張民宿床位,寧波的床位才1萬出頭,背靠活躍的長三角市場,談市場飽和還為時尚早。目前的關鍵,是提供適合市場需求的產品。」
「要引進幾個影響力大、帶動作用強的項目,迅速拉升區域的民宿整體形象。」浙江工商職業技術學院副教授丁春文說,「尤其要重視設計師團隊的引進,松陽一個縣,就聚集了清華大學建築系原主任、中央美院建築學院院長等大咖的作品,想不紅都難。」
「老柿裡山居」的大管家「菜小肥」,在業界頗有名頭,這位姑娘隱隱感覺到了風生水起背後的競爭和壓力。「類似產品在不斷增加,我們想方設法提供充滿親近感的服務,把客人當朋友。同時配套咖啡吧、酒吧,讓客人在這裡真正獲得釋放。」
王小姐說,希望寧波的精品民宿不要做成酒店的樣式,民宿還是一個需要生活感的產品。住在綠水青山之中的精緻小屋,和民宿主人有對話、有互動,偷得浮生半日閒。莫幹山的民宿,畢竟路程遠、價格高,如果附近有類似產品,那肯定是首選。
伍鵬副教授則認為,競爭對手越來越多,需要營造高雅的品位以及溫馨的人文情懷,提供良好的個性化服務,將客房、人文、餐飲、物產和周邊景點有機結合,這樣寧波民宿將會步入一片新天地。
已經在營業的民宿,正緊鑼密鼓地提檔升級。除了硬體的改善,更注重「內功」的修煉。象山方家岙村,經過幾年的快速發展,已經有300多張民宿床位。村黨支部書記歐昌伍說,「在政府的鼓勵和扶持下,我們村的民宿已經小有名氣。下一步我們要打好『感情牌』,讓客人感覺不是來住民宿,而是來走親戚。住在方家岙,就是住在『春天裡』,就是住在最美的鄉村,來了還想來!」
目前,市旅遊局正與市總工會對接,將民宿客棧等鄉村旅遊業態列入職工療休養接待單位範圍。這一政策一旦實施,民宿業將迎來重大利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