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各研究機構在自然指數排名中表現優異

2020-12-24 中國科學院

  中國科學院研究機構在12月17日最新發布的「2015中國自然指數」(Nature Index 2015 China)中表現優異,在中國綜合排名前10位的研究機構中佔據三席。需要指出的是,此次的自然指數針對中科院100多家研究機構單獨進行考量,而非將中科院作為一個整體來進行排名。

  此次發布的自然指數排出了中國表現最突出的200家研究機構(Top 200 Institutions),其中綜合排名前10的依次是北京大學、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浙江大學、復旦大學、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蘭州大學和上海交通大學。共12家中科院院屬單位進入排名前50,中國科學院大學(第18)、中科院物理研究所(第19)等排名也較靠前。

  在按領域排名中,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在生命科學領域排名第一,中國科大(第11)、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第12)等12家院屬機構進入排名前50;中科院化學研究所在化學領域排名第4,中科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第6)、中國科大(第7)等13家院屬機構進入排名前50;中科院物理研究所在物理科學領域排名第3,中國科大(第4)、中科院半導體研究所(第9)等14家院屬機構進入排名前50;中科院大氣物理研究所在地球與環境科學領域排名第5,中科院海洋研究所(第7)、南海海洋研究所(第8)等9家院屬機構進入排名前25。

  此前,在2014年底首次發布的自然指數中,中科院2013年發表的高質量科學論文數在全球科研機構中位列第三,按照加權分數式計量(WFC)指數計算後的總分在全球科研機構中排名第一。今年6月出版的《2015自然指數—全球篇》中,中科院仍位列全球第一,並繼續在化學、物理學、地球與環境科學3大學科領域獨佔鰲頭。

  2015中國自然指數顯示,如按照WFC計算,中國高質量的科研產出在2012年到2014年期間增長了37%,美國在同一時期則下降了4%。目前,中國對世界高質量科研的總體貢獻居全球第二,僅次於美國。中國在自然指數中的科研成果主要來自化學和物理學,分別佔中國WFC總分值的61%和30%。同時,生命科學方面的科研成果也快速增長,在2012年到2014年之間有30%的增幅。

  「顯然,中國正在趕上美國,並已成為一個高質量科研成果產出的強國。中國在1980年代初期蓬勃的經濟發展持續推動了其研發投入的不斷增加。中國高等教育規模的擴大、科研人員數量的增加和質量的提升也作為關鍵要素,推動中國科研投入帶來驚人的回報。」《自然》雜誌執行主編Nick Campbell說。

  按照WFC計算,2014年中國科研產出最多的十大城市為北京、上海、南京、武漢、合肥、長春、香港、杭州、廣州和天津,合計佔中國WFC分值的70.4%。自然指數還顯示,深圳、北京和武漢是中國三大科研成果產業化基地。此外,香港、合肥、天津三個城市在科研合作上表現突出。

  自然指數於2014年11月首次發布,納入指數的68種自然科學期刊由在職科學家所組成的兩個獨立小組選出,此外還進行了一次大規模調查來最終確定入選期刊。自然指數有三種計量方法來追蹤作者的單位信息,其中論文計數 (AC) 指不論一篇文章有一個還是多個作者,每位作者所在的國家或機構都獲得1個AC分值;分數式計量(FC)考慮的是每位論文作者的相對貢獻;加權分數式計量(WFC)即為FC增加權重,以調整佔比過多的天文學和天體物理學論文。

  相關連結:

  自然指數顯示中科院實力

  中科院位列自然指數全球首位

  2015中國自然指數

相關焦點

  • 2018自然指數排名:中科院連續6年位列科研機構首位
    據中新網報導,7日「出爐」的2018自然指數年度榜單(Nature Index 2018 Annual Tables)顯示,美國仍是世界上高質量科研論文的最大貢獻國,中國和德國位居其後。 在自然指數十大貢獻國中,中國是唯一實現指數值正增長的國家。中國科學院位列該榜單全球十大科研機構首位。此前,中科院已連續6年位列自然指數全球首位。
  • 中科院位列2018自然指數榜單全球十大科研機構首位
    此前,中科院已連續6年位列自然指數全球首位。  全球十大科研機構排名2至10位的分別是美國哈佛大學、德國馬普學會、法國國家科研中心、美國史丹福大學、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德國亥姆霍茲國家研究中心聯合會、日本東京大學、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英國劍橋大學。  自然指數年度榜單展現了最近3年各個國家、機構和公司在指數入選期刊上的年度科研產出及排名情況。
  • 自然指數2020出爐:從機構合作網絡看美加中日歐的AI研究差異
    自然指數2020構建了人工智慧論文的機構合作關係網絡,美加中日歐引領AI發展,但合作模式各有不同。 1. 機構合作網絡 自然指數基於2015-2019年間的索引數據製作了引文網絡,包括146家機構中排名前200的合作項目,分別以直線和圓圈表示。
  • 自然指數排名,我國20多所高校和機構表現亮眼,值得驕傲嗎?
    #文|冷絲欄目|大學排名自然指數公布了2019年1月1日到2019年12月31日全球高校、科研機構排名,這也是最新的一期排行榜。根據近3年的統計數據,自然指數表明,我國最具實力的學科領域為化學學科,中國所有的自然指數論文中有二分之一涉及化學。從2012年到2017年,中國在自然指數中的化學論文產出增長了84%,位列全球第二,居美國之後。
  • 全球自然指數揭曉:中科院總榜奪冠,中科大領先北大、清華,位列全球...
    中國科學院在全球綜合排名榜單中位居第一。中科大、北大、清華等21所高校入選TOP100,中國科研實力增長強勁。 2020自然指數大學/機構排行榜來了! 近日,Nature 指數公布了2019年5月1日到2020年4月30日大學/機構排名,最新的一期大學/機構的學術排名正式出爐。
  • 自然指數2020出爐:美加中日歐的AI研究有何差異?
    自然指數2020構建了人工智慧論文的機構合作關係網絡,美加中日歐引領AI發展,但合作模式各有不同。1. 機構合作網絡自然指數基於2015-2019年間的索引數據製作了引文網絡,包括146家機構中排名前200的合作項目,分別以直線和圓圈表示。圓圈大小代表每個機構在人工智慧領域的份額,線條粗線代表兩個機構之間合作的份額。
  • 《Nature》發布2019自然指數,中國科研實力增長強勁
    其中,中國位列國家排行榜第二,中科院穩居「全球Top10研究機構」第一,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則擠進「全球Top 10學術機構」的前十。據悉,自然指數是根據全球82種頂級期刊,統計各大高校、科研機構(國家)發表論文數量的資料庫。
  • 最新自然指數年度榜單出爐:中科大中科院大全球前十,超清華北大
    2020年4月30日,國際上著名的排行榜公布了一個排行榜,那就是著名的自然指數(Nature Index)公布了2020年度榜單,包括全球科學研究十大國家、十大科研機構、十大升幅最快機構等最受關注的排行榜。這個排行榜是很強權威的,比什麼泰晤士等國際排行榜要權威的多。
  • 中科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自然指數再創歷史新高 位列廣東省科研...
    央廣網深圳12月17日消息(記者黃倩 通訊員馮春)記者17日從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以下簡稱深圳先進院)獲悉,自然指數網站近日公布了最新自然指數排名。最新數據顯示(統計時間範圍為2019年9月1日至2020年8月30日),按照自然指數排名,深圳先進院指數從去年同期的23.45提升至29.92,再創歷史新高,廣東省科研機構排名由原來的位列第二躍居第一,中科院體系內排名17,全國高校排名85。
  • 最新學術排名中科院超哈佛,連續多年佔據榜首,北大清華進前十
    近日,自然指數公布了2018年10月1日到2019年9月30日的大學和機構排名:綜合排名中,中國科學院已經連續多年佔據榜首,緊隨其後的是哈佛大學、馬普協會。北京大學排名第9、清華大學第10,中國共6所大學和機構進入前20。
  • 自然指數首次聚焦AI研究產出
    (Nature Index)增刊首次聚焦全球人工智慧(AI)領域的研究排名,中國2015~2019年科研產出增長最快,但AI領域自然指數文章總份額前50強機構中,歐美研究機構居主導地位。 12月10日出版的自然指數(Nature Index)增刊首次聚焦全球人工智慧(AI)領域的研究排名。在最新榜單中,2015~2019年,美國的AI研究產出高居榜首,英國、德國緊隨其後,中國位居第四位,但發展勢頭強勁。
  • 最新自然指數排名,鄭州大學排名國內第37位!
    4月30日,自然指數網站更新了2020自然指數年度榜單(Nature Index 2020 annual tables),展示了不同國家和科研機構在自然科學領域高質量科研產出的情況。在最新公布的自然指數排名TOP200名單中,鄭州大學位列中國內地高校第37位,國際高校170,排名不斷進步。自然指數於2014年11月首次發布,目前已成為評價科研機構高水平學術成果產出的重要指標。
  • 全球學術機構排名:中科院全球第一,22所國內大學進前100名
    近日,Nature指數公布了最新的大學/機構學術排名,評估周期為2019年6月1日到2020年5月31日。經過數據的觀察和對比:在綜合排名中,中學科學院位居榜首,在國內大學也是排在第一。另外有22所國內大學/機構成功的挺進了全球前100名,真是可喜可賀,我國的教育每一年都有著顯著的結果。其中山東大學首次進入前100強中,更有多所大學取得了不小的進步。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兩份榜單!最大的亮點就是中科院大學位列榜首,超過了許多世界頂級大學/機構。
  • 2020年度自然指數國內高校排名TOP100,中科大逆襲成榜首!
    近日,自然指數網站公布了2020年自然指數年度榜單,數據統計周期為2019年自然年的全年。自然指數作為國際範圍內評價科研機構學術水平的重要指標,其排名依據是82種重要期刊上發表論文的數量。由於評估數據只包含化學、生命科學、物理學和地球與環境科學等4類學科,因此各位同學也可以將這份榜單理解為各大高校「自然科學」類學科的指數排名。那麼,各大高校在自然科學類學科的實力都如何呢?請看下面的榜單:以上是2020年排名前50位的高校榜單,上圖中同時還有和2019年的自然指數排名數據進的對比結果。
  • 世界高校學術指數排名,中科院超哈佛,清華大學無緣前三
    也有很多的大學生會對這些大學排名的做自己的評價,當然這些都是學生個人的看法,評價機構一般都是比較公平公正的。那我們接下來再看一下世界Nature指數公布的世界高校學術指數排名。如果沒有看這份排名榜單的話,可能很多人都會認為清華北大可以排名前一或者前二的位置,但是本次排名當中卻出現了不一樣的情況。
  • 奧地利移民:奧地利在綜合移民要素排名中表現優異
    有移民需要的朋友在準備移民前要做明確以下三點:要明確自己和家庭移民的目的明確自身的優勢和限制移民國家的發展前景,有什麼優缺點綜合移民教育、醫療、社會福利、通行便利等各要素,奧地利在綜合移民要素排名中表現優異。
  • 全球自然指數排行榜出爐
    &nbsp&nbsp&nbsp&nbsp深圳特區報訊(記者韓文嘉)英國自然出版集團日前公布了2017全球自然指數排行榜(NatureIndex2017Tables)。
  • 2019最新自然指數排名:清華、北大失榜首,三校躋身全球前10
    十一長假期間,高校圈傳來了一大利好消息:在自然指數網最新發布的2019自然指數排名中,國內高校整體表現亮眼,名次較上一期有不同幅度的上升。自然指數,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科研論文指數,是國際上用來衡量高校或科研機構高水平學術成果產出水平的重要指標,權威性和認可度頗高,有關數據得到廣泛應用。此番最新發布的排行榜中,國內高校進位明顯,很好地說明了國內高校最近一年在科研論文領域的不俗表現。
  • 北大清華進前十,中科院學術排名超哈佛?
    近日,自然指數(Nature index)公布了2018年10月1日到2019年9月30日的大學和機構排名。資料庫信息是從獨立選擇的82組高質量科學期刊中發表的研究文章整理而成的。自然索引資料庫捕獲選定期刊中發表的主要研究文章的所有從屬信息,以及這些文章摘要的連結。每月更新一次,最新發布的排名數據整理自2018年10月1日至2019年9月30日期間的論文。
  • 2019年最新自然指數公布,四川8所高校進入TOP200
    國慶期間,自然指數網站更新了2019年最新的自然指數排名(統計時間節點為2018.7.1—2019.6.30)。中國高校整體表現依舊強勢,各高校排名相比上一期變化有一定變化。自然指數於2014年11月首次發布,目前已成為評價科研機構高水平學術成果產出的重要指標。自然指數主要對前一年各科研機構在Nature系列、Science、Cell等82種自然科學類期刊上發表的研究型論文數量進行計算和統計。82種來源期刊分為化學、地球與環境科學、生命科學和物理學四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