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中秋節和國慶節剛好在一起,足足有8天長假,這樣出門在外工作遊子就有了更多時間回家陪家人過中秋節。中秋節作為傳統重要節日之一,人們對它重視程度不亞於春節。中秋團圓除了要吃一家人吃團圓飯之外,還有吃一些傳統美食,來表達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今天就來聊聊中秋節要吃的什麼傳統美食。
第一:月餅—團圓
中秋賞月吃月餅,這個習俗從古至今都在沿襲,中秋吃月餅,寓意寓意團圓和睦。月餅的種類和口味非常豐富,再加上一些老派古早味月餅,大家可供選擇的種類就非常多。吃過月餅的人都會發現,不管哪種口味的月餅,吃多了容易飽腹,也感覺到油膩。所以不妨吃月餅時候泡一壺茶或花茶,邊賞月吃月餅,邊喝花茶,幸福又美好。
第二:芋頭—芋圓
中秋節吃芋頭吃閩南地區老泉州人的習俗,現在很多地方都淡忘了。泉州人中秋節吃芋頭吃有緣故的,因為老一輩人很喜歡吃檳榔芋,檳榔芋種植的時候,只用一顆母芋頭埋在土裡,經過幾個月的成長,一顆母芋頭就會繁殖出很多大大小小的芋頭。老一輩人就稱這些芋頭叫做「芋子芋孫」,也就是人丁興旺的意思。閩南人稱「芋子芋孫」為「護子護孫」。
所以每次逢年過節,燒金拜拜都要用擺上芋頭,祈求人丁興旺,平安健康。分享閩南特色芋圓做法。
1、芋頭一般選擇檳榔芋更好吃,將檳榔芋搗碎或者刨成絲;
2、加入地瓜粉和白蘿蔔絲一起搗成泥,加入適量調料調味,這就是製作包芋圓皮;
3、餡料一般很豐富,加入五花肉、香菇、海鮮等等;
4、餡料用芋圓皮包裹起來;放入蒸籠中蒸熟,蒸熟判斷的依據是芋圓變成完全透明,就表示已經熟了。
第四:紅薯——炸棗
中秋節吃紅薯,沒錯,這也是老泉州人的習俗。泉州人中秋節為何吃紅薯呢?因為紅薯削皮後,露出類似金黃色肉,這顏色跟黃金一樣,喜慶又招財,也就老一輩人口中常說「包金包銀」。
來分享一下炸棗做法:
1、先將紅薯削皮切塊後,上鍋蒸熟,蒸熟的紅薯要搗成泥;
2、接下來往紅薯泥中加入適量的糯米粉;然後搓成一小塊橢圓長條;
3、起鍋燒油,油熱後,將紅薯下鍋炸制;
4、炸制全部金黃色撈起來控油。趁熱吃酥香美味又香甜。
第四:蓮藕——藕盒
中秋節有吃蓮藕的習俗,秋季蓮藕最補人,而且寓意也好,有著團圓意義。蓮藕做法豐富,可做成藕盒子,亦或是桂花釀蓮藕等等。
1、先將蓮藕削皮洗淨後薄片,兩兩薄片之中不要切斷。
2、接下來調個餡料,肉沫中國加入鹽、雞精、五香粉等調料攪拌充分混合。
3、將餡料放入藕片之間;
4、接下來調個麵糊,麵粉、澱粉和雞蛋攪拌充分混合。讓藕盒子均勻裹上面糊;
5、起鍋燒油,將藕盒子下鍋油炸,炸制兩面金黃酥香即可。
第五:柚子—保佑平安
中秋節吃柚子就很好理解了,柚子中「柚」和保佑平安中「佑」同音,所以逢年過節,閩南人燒金拜拜都愛買柚子,來保佑家人健康平安。柚子有紅心柚和白心柚,可根據自己喜歡口味選擇。
以上就是跟大家分享中秋5種傳統美食,其實細細看來,老一輩人把芋頭、蓮藕、柚子和紅薯作為傳統美食,也是有一定道理的,因為這些都是時令美食,順應節氣吃,身體自然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