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在日本都是怎麼擺地攤的嗎?每次去日本旅行,絕對少不了地攤的身影,不管是各大旅遊景點的小攤位還是深夜大排檔各種地攤美食,都能看出日本的地攤文化早已成熟。經過上百年的不斷發展,日本地攤經濟也已形成專屬文化風光。
早在江戶時代以前,就有日本「擺地攤」的早期形式興起,會有自發形成的小攤販,通過流動售賣的方式與顧客進行交易。這些小攤位不僅賣一些生活用品,還會回收一些二手不用的舊物。發展至今,也就有獨屬於日本的地攤文化特徵和形式,主要可以分為旅遊景點小攤位、深夜大排檔地攤美食及跳蚤市場三個方面。
旅遊景點小攤位
在旅遊景點區域所設置的攤位主要都是出售一些紀念品,一般都是與當地旅遊景點相關,或者提供一些遊客需要的飲用水、零食等日常用品。雖然自動售賣機也能滿足大多數遊客的需求,但是因為有一些專門餵食的小零食、紀念物是自動販賣機所不能提供的,這也就讓小攤位的出現滿足了供不應求的遊客需求。
深夜大排檔地攤
在固定的時間區域、指定的攤位位置,都會有老闆推著自家的小車出現在日本街頭營業,他們一般賣的都是當地特色小吃,不要有著「街邊小吃不乾淨」的偏見,能出現在日本街頭的小攤位美食都是由獨家傳承的手藝和美食秘方的,甚至越不起眼的攤位越能吃到正宗的日本美食。
跳蚤市場
日本每一個跳蚤市場都有嚴格的監督管理方案,除了職業商販以外,還會有很多手工藝人、淘寶愛好者都會在此舉辦市集,甚至這也吸引眾多遊客把逛地攤當成尋寶之旅。而除此之外,日本的一些典型節日也會擺攤位,像夏季的花火大會,逛夜市必不可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