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在車內的固定方式一直是開車人比較頭疼的問題,尤其是現在智慧型手機的導航軟體瞬秒原廠導航;所以大多數車主都會選擇在車上安裝手機支架來解決車內使用手機時的固定問題。但面對市場上類型眾多的手機支架,我們該如何選擇呢?
汽車點評網3月25日報導 手機在車內的固定方式一直是開車人比較頭疼的問題,尤其是現在智慧型手機的導航軟體瞬秒原廠導航;所以大多數車主都會選擇在車上安裝手機支架來解決車內使用手機時的固定問題。但面對市場上類型眾多的手機支架,我們該如何選擇呢?這次我們用車小分隊就找了幾款車載手機支架產品,通過測試來告訴您到底哪種最好用!
這次我們按固定方式的不同選擇了 吸盤式、黏貼式和出風口卡夾式 三種主流固定方式的產品各一款,而手機端的固定也分別為卡夾式,插槽式和最近流行的磁吸式三種。
選購使用指南" src="https://nimg.ws.126.net/?url=http%3A%2F%2Fimg1.cache.netease.com%2Fcatchpic%2FF%2FF3%2FF35127B31F0A400DB93116ECFF879A74.JPG&thumbnail=660x2147483647&quality=80&type=jpg" />
△ 本次參測的三種產品從左至右分別是:最近很火的iTap磁吸式支架、NAPOLEX黏貼式支架和一個吸盤式支架。
傳統吸盤式支架-效果還不錯
首先我們要來試用一下這個比較常見吸盤式手機支架,這個架子是三款樣品裡唯一的在用產品,還是點評君從隔壁老王的辦公桌上搶來的,最近各種直播軟體很火,老王就用這個支架固定手機玩直播…… 聊跑題了,我們還是說回支架吧……
△ 市場上類似的吸盤式手機支架有很多,固定吸盤都大同小異,底座上連接了一個球頭萬向節,以便調節手機角度,另外通過一個直角夾子夾住手機,使用方式還算比較方便。
△ 使用時一隻手捏住夾子的一頭,另一隻手將手機放入帶海綿保護層的夾口即可固定,夾子的夾緊力度適中,只是後面的把手較短,所以把夾子捏開還是需要一些力氣的。
△ 夾子加好手機後的效果,實測這種卡夾對於寬度小於8cm的手機都可以很好的固定,對應6寸屏以內的手機都沒問題,只是越大的手機在固定式需要捏卡夾的力度越大,這對女生來說還是有點麻煩的,另外需要注意就是由於卡夾有弧度,所以較薄的手機在使用這種卡夾時最好帶個套增加點厚度,否則在觸碰操作時機身可能會前後移動,造成操作不便,像iPhone6這種比較薄、機身側邊又是圓弧型設計的手機在使用這種夾具的時候就需要帶個套,以增加固定的穩定度。
△ 球頭萬向節通過鬆緊調節旋鈕固定。
△ 這個看似很髒的底座其實是矽膠材質,其粘性和密封度都比普通橡膠要好,由於其自身擁有很好的韌性,所以對付各種安裝表面都能吸牢固,推薦大家在選擇吸盤式支架的時候都要選擇底座為矽膠材質的產品。
△ 吸盤式支架的安裝很簡便,但要選好吸盤的固定點,並為手機留出足夠的空間即可。
△ 吸盤式手機支架安裝完的效果不錯,雖然用手碰還會有小晃動,但並不會影響實際行駛中手機的固定效果,夾頭的弧度也不會遮擋手機屏幕,實際使用效果還是不錯的。
△ 我們同時還使用了5.5寸iPhone及小米4等設備,卡夾及固定都不成問題。
△ 吸盤式支架的重複使用能力也很好,需要時可隨時拆下或換一個地方安裝,只是矽膠底座粘度較大,在拆卸時一定要從預留小角的一側慢慢往下揪,並均勻用力,避免大力拉扯造成矽膠撕裂,損壞底座。另外矽膠底座髒掉的話直接用清水衝洗即可清潔,自然晾乾就能恢復粘性。
吸盤式支架總體來說,安裝比較簡便,可重複使用,固定效果也不錯,唯一的缺點就是體積較大,安裝在前風擋玻璃上的話會遮擋一部分駕駛員的視線,有一定的安全隱患,只能說可以用,但不是最佳選擇。
黏貼固定式支架-局限性較大
△ 接下來上場的是一款背膠黏貼+卡槽固定的手機支架產品。
△ 卡槽本身是塑膠材質,比較軟,可以保護手機不被劃傷。
△ 由於卡槽寬度固定,所以配備一個窄一些的固定條來適配不同寬度的手機。不過即使如此其適配性也不如可調解夾具寬度的產品。
△ 這款產品依靠背部的兩條3M雙面膠來固定,安裝時只需將保護膠撕下,選好中控臺位置用力按壓黏貼好即可。
△ 卡槽式設計的好處就是手機安放和拿取時非常方便,只需輕輕插進去即可。但由於固定方式單一,無法調節角度,如果中控臺安裝位置不夠大或者角度欠佳的話就不太適用了。
△ 由於本身材質較軟的原因,在固定能力上有所欠缺,用手可以很輕易的移動手機,另外卡槽兩側的寬度會遮擋一部分屏幕,所以這個產品叫做手機底座似乎更合適一些,只具有安放功能,並不方便使用和觀看。
黏貼式支架也有設計的較好的產品,不過我們本次選擇的這款並不推薦使用。
在選擇黏貼式手機支架前:
首先,要考慮一下支架底座的黏貼面積大小,由於大多數車輛中控臺都是帶有弧度的曲面造型,所以黏貼位置的平整度是首要考慮的,為了黏貼的牢固要儘量選擇平面。
其次,儘量選擇質量好的背膠,如3M等知名品牌,不僅保證固定強度,另外在將來需要拆卸的時候不會在中控面板上留下痕跡。劣質的背膠拆卸時不是除不乾淨,就是會在中控面板上留下膠印。
看過了前兩個產品後,最後就輪到了最近比較流行的磁吸式支架了,它的表現如何?我們這就來看看!
磁吸式手機支架-顛覆傳統
△ 我們選擇的這款iTap磁吸式手機支架是比較便宜的產品,最近這類產品賣的很火,從幾十塊到一兩百都有,甚至有朋友圈的微商都在做這個…… ,由於原理都差不多所以我們只是從「馬雲家」選擇了這款30多元包郵的型號。
△ 從包裝中拿出本體後可以看見這款支架產品體積非常小巧,半球形的內部安裝有強力磁鐵,下面接一個球頭萬向節調節方向,底部為出風口卡夾,結構非常簡單。
△ 雖然結構簡單,但這款產品對於手機和出風口位置的保護還是很到位的,所有接觸面都設計有橡膠墊,可以防止支架劃傷手機或空調出風口。
△ 附送的配件跟前兩款產品比也非常豐富,有可替換的黏貼式底座,多個磁力吸附貼片以及替換用的3M背膠。
△ 這就是這款磁吸式支架的核心部件之一,吸附貼片,其實就是一塊印有圖案的圓型小鐵片,將它黏貼在手背部以後,將手機直接放在支架上,通過強磁鐵吸附這個鐵片即可牢牢的固定住手機。
△ 正常情況下安裝時需要將這小鐵片黏貼在手機上,不過好好一個iPhone,貼這麼個東西感覺實在有點Low,所以還有一個可以變通的無損安裝法……
△ 一般用iPhone或其他智慧型手機都會給手機裝個保護套或者殼,我們可以將鐵片安置在手機殼與機器背面之間,由於鐵片厚度極薄,所以安裝上保護殼後,不會有任何影響。
△ 支架本體安裝時只需要將背後的卡夾捏開,插入空調出風口的導風柵上夾好即可,為了防止晃動,要儘量將卡夾插到底。
△ 安裝完成後需要注意由於導風柵的條與條之間有卡夾所以出風口的角度會被限制,此時不要強行調整或者用旁邊的滾輪來關閉出風口,否則會損壞導風柵。
△ 支架安裝完後與之前流行的卡飾社的CUE香球底座非常相似,同時黑色外觀與底座的銀邊跟出風口的配色很相近,十分精緻協調。
△ 固定手機只需要將小鐵片的安裝位置對準底座一放,手機就會被牢牢的吸住,下車時只要將手機從底座上摘下來即可,磁力吸附的方便程度和手感是其他兩款產品都不能比的。
△ 測試時我們都將鐵片夾在保護殼裡,並沒有黏貼固定,但由於吸力很大,實際的固定效果非常好,無論手機是4.7寸還是5.5寸都不成問題,由於手頭沒有iPad,所以沒試iPad是否能固定,但從其配備的那塊大鐵片和超強的吸力來看,固定iPad也不是問題,只是需要擔心空調的出風口可能禁不起iPad的重量。
△ 固定角度可以隨意調整,另外由於是磁吸式設計,所以屏幕本身無遮擋,看導航非常舒服。
△ 除了空調出風口卡夾式固定以外,這個支架還支持替換式的可黏貼底座,與上一款產品相比這個底座所佔的面積很小,所以可以節省很多空間,使用起來也方便的多。
通過這些安裝和使用的體驗,這款新品磁吸式手機支架在本次測試中可以說是完勝,不僅安裝和固定方式多樣化,在手機安放和拿取的便利性上也超過前兩款產品,包裝內附送了三個圓形的小鐵片和一個方形的較大鐵片,通過給不同設備安裝吸附鐵片可以對應對個設備的使用。
唯一需要注意的就是:強磁吸附長時間使用是否會對電子設備的內部電路造成一定影響,以iPhone為例,在安裝吸附鐵片的時候可以將鐵片儘量遠離有Sim卡插槽的一側,這樣可以避開強磁吸力作用於手機的主板。
結語:本次我們的測試僅選擇了市場上比較典型的產品,而磁吸式產品的勝出也是我們意料之中的,只是購買時需要注意甄別,原理都是一樣的,只要磁鐵過關,固定就不成問題。最後還要提醒大家,有了好用的手機支架後一定要注意行車安全,切忌行車時操作手機,保證行車安全才是第一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