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標題給(赴日)打上一個括號,原因是,本文90%的內容,適用於購買全球任何一張機票。我在文中單獨針對日本的情況做了一些詳細說明,並不妨礙適用於其他國家。
以及,國內機票和國際機票的情況有諸多不同,本文不能完全指導國內機票預訂。
題圖:飛機上一覺醒來,正好看見富士山靜立在窗邊
機票價格是大家做行程計劃時最關心的問題之一。
同時,機票價格又是價格歧視做到最為徹底的領域之一,經常會出現同在經濟艙,你與鄰座的機票價格相差一倍的情況。
作為一名窮人,啊呸呸,講究人,多花一點時間做功課,就能省下大把銀子,享受一樣的服務,何樂而不為呢~
根據我自己的觀察,在出境遊的花銷構成裡,一周左右時間,機票、酒店、當地吃喝玩一般各佔1/3,機票價格對總預算來說很重要
具體到去日本,
好消息是,中日之間距離很近,經濟往來頻繁,和去其他的國家相比,去日本的機票價格不算很貴。大航空港往返日本含稅一千多的價格不少見,在多年籤的加持下,周末說走就走去趟日本毫無壓力,朋友圈逼格爆表。
壞消息是,日本機票是不貴,可是,日本的酒店、餐飲、當地交通的花費卻普遍偏高。這些憂傷的問題,我們留到後面幾篇文章來一一解決。
首先,
到底花多少錢買一張機票比較合適?類似問題出現的頻率非常高,
可惜,這類問題也完全無法回答。
機票價格取決於飛行距離、航班數量(航班越多越便宜)淡旺季(旺季比淡季貴好幾倍很正常,什麼時候是旺季?參考:乾貨 | 如何與日本相遇在最好的時候?)、直飛/轉機、提前多久買票、航空公司、艙位、突發事件等等等等因素。
所以,同樣的3000塊,
旺季3000不錯哦,淡季3000有點貴
直飛3000還闊以,轉機3000貴死了
全日空3000可以接受,春秋3000貴貴貴
…
距離十一假期還有一個月,北京往返大阪,十一前一周和十一當周的報價,差別已有一倍之多
誰不喜歡便宜呢?
可很多時候啊,機票還真不是越便宜越好。
這句話貌似有一點繞口,我們來做一道數學題,方便理解:
小明有2張機票可供選擇,北京往返大阪,同一家航空公司,直飛
機票A:上午9:00起飛,3000元
機票B:下午9:00起飛,2500元
小明該選哪一張呢?
很多人可能會毫不猶豫地選擇A,便宜呀!便宜了500塊呢!
要不…要再仔細想想?
與機票A相比,機票B至少有2個隱性花銷需要考慮:
1)額外交通費
下午9:00起飛,到大阪已是當地時間半夜12:00,過好海關取好行李,凌晨1:00-1:30,這個時候還有公共運輸去市區嗎?機場大巴一個多小時一班,你是要等還是打車,以日本貴到哭的打車價格,輕鬆多出幾百塊的交通費差額。
2)額外酒店成本
酒店成本是不是也需要考慮呢?半夜到達的你,只求儘快找到酒店睡覺,這一晚住宿相當於白搭,日本的酒店平均價格較高,住經濟型酒店,一人一晚四五百就沒有了。
簡單一琢磨,打車+一晚酒店,500塊的機票差額根本不算什麼,人還因為大半夜到達,折騰得特別累,不如坐第二天貴一點的早班機到日本,是不是?
機票價格已充分市場化,想要撿到白菜價好機票的難度越來越高,價格特別便宜的機票往往是以犧牲你的部分時間、精力、旅行的方便為代價。
哪些機票會常年便宜呢?
1)長時間轉機
去歐洲美國轉機時間略長也就罷了,飛一趟日本,飛行時間才兩三個小時,中途轉機七八個小時?是不是太不值得了?
2)不受歡迎的時間
最便宜的航班,往往都是晚到早回的航班,大家都不願意坐,價格自然上不去(不管時間多爛,旺季仍然貴上天,哎!)。
3)改退籤政策嚴格
不退不換,不給你任何臨時行程變動的空間,萬一臨時有事,隨時前期投入打水漂。
比如上一個端午節,我早早就買了全日空去日本兩千塊特價票,正在沾沾自喜中,忽然接到通知臨時有重要工作安排,只差一天坐不上這班飛機,兩千塊特價票只退了兩三百塊的燃油附加費,相當於白扔掉兩千塊錢(寫到這裡,窮鬼欣流下了不爭氣眼淚)。
4)(或有)行李限制
這是廉航最麻煩的地方。尤其是從日本回國的返程航班上,很多人都會因為買很多東西行李超重,常年便宜的低成本航空此時就變成了一個大坑。以春秋航空為例,只有15KG的手提行李+託運行李額度,若不幸你的箱子比較重,什麼都不裝額度就已經快要佔滿,臨時購買行李額度很貴的喲。
多年前,跨境電商還沒有現在這麼發達的時候,我在春秋的排隊值機大軍中見到一位大包小包還扛著電飯煲和一大箱紙尿布的阿姨,算完超重費後阿姨懷疑人生的眼神到現在都不敢回憶…
當然,甲之蜜糖,乙之砒霜。如果你是時間和精力都相對有富餘的學生黨,一張不怎麼方便的機票省下一大筆錢,稍微折騰一點,倒也是划算了。
綜上,不要執著於「最便宜」,我們需要關注的,不僅僅是找到絕對價值便宜的機票,更是根據你自己的實際需求,在眾多合適的機票中,找到價位偏低、不比鄰座多花冤枉錢的那一張。
Step 1:
通過比價網站+航司官網,收集價格區間
前文提到,影響機票價格的因素很多,隨時根據市場環境在發生變化。在購買一張機票之前,你需要了解,根據你自己的選擇偏好,市面上最便宜的價格區間在哪裡。
好在,已有成熟的工具來幫你解決這個問題。
推薦組合:去哪兒+Skyscanner+航空公司官網
去哪兒這個名字應該不陌生,很多朋友已經用得很溜。輸入出發和返程時間,系統會幫你刷海量機票報價數據,從低到高排列價格,還可以根據起飛時點、直飛/轉機、航空公司進行更細一步的篩選,不多講。
和國內航班搜索相比,國際航班的數據量太大,組合方案太多,對算法的依賴要高得多,在眾多國內的比價網站中,去哪兒是做得比較好的。
小八卦:去哪兒被攜程買了,兩家公司整合到什麼程度目前還未可知
Skyscanner在國內叫天巡,用法和去哪兒一樣,與去哪兒相比,他家的特點是:
1)部分數據和算法與去哪兒不重合,是一個很好的補充;
2)廉航的數據較全,這個優勢在對日本機票搜索方面不太明顯(畢竟廉航就那麼幾家),對廉航眾多的歐洲很好用;
3)有模糊查詢,地點和日期都可以模糊,比如,你可以查「北京-日本」/「北京-東京,整個九月」,能很好地照顧到「去哪裡無所謂,便宜就行」的需求,貼心;
4)Skyscanner是一家跨國公司,他家各個站點接入的資料庫貌似不完全一樣,有時間的話多翻一下,可能會撿到便宜,搜索的時候把網址後綴改一下就行,skyscanner.jp/com.hk/.net
5)去哪兒把預訂都整合到自己的網站裡,假裝都是自己在幫顧客預訂,沒有供應商,Skyscanner目前的模式還是導流到各個供應商那邊,在預訂流暢度、支付方面,可能會讓人不太習慣,以及,如果需要前往境外代理商付款,信用卡支付有可能會比較麻煩(需要開通境外支付,或者需要安裝數字證書什麼的)。
小八卦:Skyscanner也被攜程買了,不知道未來會有什麼變化,等著看
一些關於搜索的tips:
1)不要只盯著自己的城市查,也可以查查周邊的。比如:珠三角的朋友試試從香港和澳門出港的航線,北京的朋友試試天津,有時候會有驚喜(當然,正如我們前面所說,交通和時間成本也需要綜合考慮)。
同樣的往返時間,深圳轉機1794(直飛2797),香港直飛526,便宜一千二人民幣,是否為了這個差價跑一次香港,可以考慮考慮(深圳這個時間不好,香港是廉航,難比,只是舉個慄子)
2)涉及國外轉機一定要慎重,有可能會需要多辦一個籤證。國內飛日本的轉機方案比較簡單,一般是在國內城市、香港、韓國首爾轉機,西南的朋友也有可能在東南亞轉機。國內轉機沒問題,香港轉機持護照即可,韓國轉機千萬要注意,首爾有仁川和金浦兩個機場,都有飛日本的航線,如果你查出來的機票組合中,機場不一樣,一定需要入境,轉機的兩家航空公司不一樣,有可能需要入境(取決於行李能否直掛),一旦涉及入境就要多辦一個韓國籤證。東南亞轉機同理。
3)建議轉機時兩程航班選同一家航空公司,否則如果前一個航班發生延誤或取消,後一個航班就廢掉了。通過航空公司官網預訂的聯程轉機航班,萬一前後兩個航班的執飛航司不一樣,一般問題不大,這些航司之間互有協議,但如果是通過去哪兒這些OTA平臺預訂,就要特別注意一下這個問題。
去哪兒和Skyscanner共同搜出來的機票組合,一般來說,差不多就是最便宜的組合(當然也有這兩家都搜不出的更低價格,我們後面會講)。
從去哪兒和skyscanner上搜出來最合意的航班之後,建議你再到這些航班所屬的航空公司官網,看一下同一個航班的機票官方直銷報價是多少。
大多數情況下,從航空公司的報價會貴一些,現在各家航空公司都在主推自己的官方渠道預訂,有可能會為在官方渠道預訂的客人提供額外優惠,這些優惠有時候不反映在比價網站的報價裡。
了解了價格區間,選好了最適合自己旅行計劃的航班組合以後,我們就要決定通過哪個渠道花錢買票了。
直銷 or 代理?
機票銷售有直銷+通過代理銷售兩種方式。
區別直銷和代理很簡單,航空公司自己的官網、官方App、客服電話當然都是直銷,它們在去哪兒、攜程、飛豬等平臺上的官方旗艦店也是直銷,總之,如果是直銷渠道,都會敲鑼打鼓地告訴你,讓你完全無法忽視。
航司自營一定會敲鑼打鼓撒著花告訴你
航空公司當然希望所有的散客都直接通過他們來預訂,但,出於各種原因,仍然有非常大的一塊銷售是通過代理商來完成的。
代理商拿的是批發價,必然比散客拿到的票價有優勢,故而報價能比官方直銷價格低。還有一種可能,代理提前切走了一些低價的艙位而官網售賣火爆,於是有可能出現直銷渠道低價艙位已賣完,但是代理手上還有低價艙的情況。
這樣,就產生了價格偏差。
國內機票沒什麼好說的,建議都直接從航空公司買,因為總價低,價格偏差不會太大,從航司買省心也方便維權。國際機票水實在太深了,層層代理,中間能讓渡出來的價格浮動空間太大,就有了我們對於直銷和代理的糾結。
大部分代理銷售的機票都沒什麼問題,但,總還是有些不厚道的代理商在你的票上玩花招。比如說:給你出具的機票強加了更加嚴格的改退籤政策(不影響正常出行,一旦你需要改籤或退票,就要付出更多的成本),或者,給你的票是用裡程兌換的(影響出行,可能到機場無法上飛機),等等。出事概率雖然不高,我們的假期有限,若因機票問題無法出行,可以說是相當糟心了。
被裡程換票坑,就連去過日本上百次的旅遊老司機都中槍(來自我的好朋友@ttdz 朋友圈)
糾結,怎麼選呢?
如果航空公司的直銷價格更便宜,那當然首選直接在航空公司的官方渠道購買嘍。當遇到需要改退籤、航班延遲、航班取消等各種狀況時,你能得到最及時靠譜的服務(相對及時靠譜,具體看航空公司的良心)。
可惜呀,這種好事極少發生。絕大部分情況下,代理商都比航空公司出的票要便宜。很多人會在此刻陷入糾結。
這個問題沒有一個絕對正確的解決方案,有的人比較有潔癖,只把比價網站當搜索工具,買票全走官網,有的人則願意冒一點兒風險求省錢。
我個人的做法是:
如果代理的價格沒有便宜很多,相差百來塊以內,還是選擇官方渠道,就當買保險,求個心安。如果代理便宜得比較多,在15%以上,我很可能會心動(畢竟誰會跟錢過不去呢!!!),考慮從代理買票,同時確認以下4個信息:
1)快速出票
給一張機票付款不等於最終出票,如果有可能的話,儘量買承諾出票快的,這樣可以儘早做機票驗真,求個心安。當然,出票時間與機票是否靠譜沒有絕對的關係,出票晚的有可能是團隊票,也是正規票。
2)改退籤政策
改退籤政策本身就是影響機票價格的一個因素,把代理的機票改退籤政策和航司最便宜的一檔票改退籤政策做一個對比,看看是否差距太大,做綜合考慮。
3)取消所有的搭售套餐
當一個代理商把機票利潤壓低時,就會有衝動從別的產品中把利潤提上來,這個想法很合理,可偷偷摸摸地給消費者塞到帳單裡就非常不厚道了。
最經典歷史最悠久的搭售套餐組合是機票+航空意外保險,隨著時代的進步,現在搭售產品的種類也越來越多樣了:延誤險、航班取消險、接送機、WiFi、貴賓室、購物打折券等等等等,記得全部取消。不用猶豫,按下自己心裡「可能有用呢」的想法,如果你真的需要這些產品,完全可以在訂完機票後,用一樣的價格去市場上買這些產品。
不得不吐槽一下,某些網站搭售產品簡直到了喪心病狂的程度,我什麼都沒做,正常下單前就硬塞了3項,付款前全部取消
4)機票驗真
找代理訂完票後,必須要做的一件事情,就是機票驗真,驗真完成後就可以放心了。通過航空公司官網和在信天遊輸入票號都可以驗真。
補充一嘴,機票驗真時關注一下艙位,星空聯盟裡程兌換艙位是X(經濟艙)/O(商務艙)/I(頭等艙),東航是X(經濟艙)/O(商務艙)/A(頭等艙),不同的航空公司艙位代碼有可能不一樣,如果你的機票是裡程兌換艙位,就是被坑了,果斷去撕逼。
信天遊機票驗真 http://www.travelsky.com
必須可以!
--
哎呀,我一寫起機票就跟個老婆婆一樣,完全停不下來,廢話多得不行,生怕遺漏了哪個坑,一不小心,機票吭哧吭哧地寫了接近一萬字,微信單篇文章放不了這麼多字,爆掉了,只能分2次放出。
下一篇明天更新,下一篇中你會看到:
· 飛日本的廉航都有哪些?怎麼選?
· 別忘了翻翻自由行產品
· 尾單是什麼?
· Bug票是什麼?
· 積跬步以致千裡,羊毛薅起來
· 購票的最好時機
· 兒童票和嬰兒票
往期文章索引
《第一次去日本》系列攻略
手把手教你規劃第一次去日本旅行 | 我該去哪裡玩?
乾貨 | 如何與日本相遇在最好的時候?
浪日本系列遊記
你們先忙,我去浪一會兒
浪 | 旅行的原因之一可能是,為了與「中年危機」成為好朋友
Everywhere
別怕,獨行姑娘
吃萬裡路 | 滿地生蠔隨便吃,這是我能想到天堂的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