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書展·現場|跟著陳丹燕,重回和平飯店「歷史幻境」

2020-12-15 澎湃新聞

和平飯店。 澎湃新聞記者 丁曉文 圖「華懋飯店是和平飯店的前身。這個豐字型、中央連接著八角亭的大堂是華懋飯店的驕傲。1956年和平飯店開張迎客時,這個大堂已經被分割成幾塊,留給和平飯店的僅是最後那窄長的一橫。在2007年和平飯店大修時,大堂又恢復了五十年代被切割成三段的豐字型,並由此煥然一新。」8月13日,在和平飯店大堂,被一群讀者包圍著的上海作家陳丹燕緩緩說起了這裡的歷史與故事。讀者們紛紛打開了陳丹燕的《成為和平飯店》,並按她的提示翻到了108頁——那一頁有她拍攝於2012年的和平飯店大堂黑白照,一旁還有一段曼妙的文字說明。

8月13日,在和平飯店大堂,被一群讀者包圍著的上海作家陳丹燕緩緩說起了這裡的歷史與故事。澎湃新聞記者 丁曉文 圖為了這本《成為和平飯店》,陳丹燕曾對2007年大修前後的和平飯店做過長久而持續的跟蹤採訪與拍攝。她從飯店專門安排的英國套房出發,遊走、抵達著這座遍布歷史遺痕的豪華大酒店的每一個角落,感受著在各類文獻資料中出現的種種細節,並以圖文並茂的方式、非虛構的筆法,還原了歷史人物曾在這座紀念碑式的建築裡留下的音容笑貌。

在遊覽中,讀者們人手一本《成為和平飯店》,邊翻頁邊探尋書中提到的地標實景。澎湃新聞記者 丁曉文 圖今年恰逢和平飯店整舊如舊、重新翻修後恢復對外開放的第十個年頭,上海文藝出版社與和平飯店一起啟動了「陳丹燕的和平飯店故事地圖導覽」。在遊覽中,讀者們人手一本《成為和平飯店》,邊翻頁邊探尋書中提到的地標實景。也是從這一天開始,這一導覽項目可供大眾預約參與,讓更多人能跟著書去做上海地標的地理閱讀。

《成為和平飯店》書封。重溫八十三年前的故事將「陳丹燕的和平飯店故事地圖導覽」定在8月13日這一天,其實也有著特別的紀念意義。

1937年的8月13日,中日淞滬會戰開始。8月14日,正潛伏在上海的中共黨員王炳南和他的德國太太安娜去華懋飯店底樓的甜品店吃冰激凌,他們剛離開半個小時,中國空軍的飛機就誤炸南京東路。從匯中飯店屋頂滾落下來的炸彈震碎了華懋飯店甜品店的大玻璃,另一顆炸彈直接落在華懋飯店的正門前,炸塌了玻璃雨棚,並炸死了一個美國女教師。

1937年8月下午,落在華懋飯店門口的炸彈。圖片來源:《成為和平飯店》時隔八十三年,如今陳丹燕站在和平飯店裡,透過落地大玻璃窗指向當年炸彈落下的位置,依然感慨萬千。她說現在和平飯店的甜品咖啡廳取名「VICTOR』S」(維克多),以紀念這裡曾經的主人維克多·沙遜。「維克多·沙遜曾對人說起那次上海的爆炸。在他四樓的辦公室裡,只感覺到窗子上有點震動,整個大樓堅固如舊。」陳丹燕告訴讀者們,但也是在那次爆炸之後,維克多·沙遜將自己關在辦公室裡,度過了幾個不眠之夜,最後決定放棄上海。

陳丹燕站在和平飯店裡,透過落地大玻璃窗講述1937年的歷史。澎湃新聞記者 丁曉文 圖緊接著,陳丹燕帶領大家上樓,乘著極富年代感的電梯,聽著細碎的聲響,望著無限延伸的長廊,感受著在昏黃光線中飛舞的顆粒。在進入由沙遜私寓改造成的沙遜套房前,陳丹燕還說起了這裡傳說中的「鬼故事」和自己採訪時的見聞,讓眼前的一切更像是某種歷史的幻境。這裡收藏歷史,展示未來

和平飯店內景。澎湃新聞記者 丁曉文 圖在陳丹燕筆下,和平飯店始終是一幢氣派的建築,牢牢站在外灘河灣最中心的地方:「從華懋飯店營業的第一天起,它就是上海最時髦的,最昂貴的,最耀目的地方。維克多·沙遜將自己的私寓安置在大廈頂端的綠色金字塔下,那個位置,應該就是金字塔下法老的墓室。也許當年維克多·沙遜沒想這麼深遠,但時代更迭,總是如同最好的戲劇上演,自會慢慢顯示出故事中深含的寓意。」

如今沙遜套房是外灘老樓中最昂貴的套間。從沙遜陽臺上望去,當年外灘堤岸上那一長排洋行大樓,如今大多改變成奢華之地。來源:《成為和平飯店》在錦江集團副董事長陳禮明看來,和平飯店絕不僅僅是一家酒店。它也是一座博物館,收藏歷史的博物館。「它可以24小時對外開放,是一個能喚醒你記憶的,讓你嚮往的地方。」它還是一座展示館,展示未來生活方式的地方。

在和平飯店底樓酒吧駐唱三十年的老年爵士樂隊,曾經是由四十年代深受美軍電臺播放的爵士樂影響的愛樂少年組成。來源:《成為和平飯店》「我想,來上海沒有來外灘,不算是真正來了上海。到外灘沒有到和平飯店,也不算真正到了上海。外灘是上海的地標,而和平飯店是外灘的核心,所以只有到了外灘,走進和平飯店,聽過老年爵士樂隊的演出,讓他們的音樂帶你穿梭回上海的舊時光,你才領略了上海的風景。這也是為什麼和平飯店是獨一無二的存在。」和平飯店總經理、雅高酒店中國區域總經理George Wee表示,他與和平飯店的每一位員工都是和平飯店這座「運營著的博物館」的守護者和大使,都有職責去熟悉、了解、熱愛和平飯店的歷史,對客人講好和平飯店每一個角落的故事,讓來到和平飯店的客人,都能了解這座城市與和平飯店的前世今生。紀念巨變的城市與逝去的時光

「陳丹燕的和平飯店故事地圖導覽」。澎湃新聞記者 丁曉文 圖「陳丹燕的和平飯店故事地圖導覽」啟動的當天,《陳丹燕的上海》系列七本新書發布會也在和平飯店舉行。七本中的「上海三部曲」和「外灘三部曲」為改換設計風格的增訂版,第七本《陳丹燕的上海》則由上海文藝出版社新近推出。

《陳丹燕的上海》書封。在《陳丹燕的上海》中,陳丹燕以非虛構的筆法,分別講述了搬家與父母的八個箱子的故事、洋涇浜英語與上海買辦的故事、為保護城市記憶而永不拓寬街道的故事、喜歡登高俯瞰上海的年輕爬樓黨的故事、柯靈故居的故事、賀友直故居由外孫精心復刻成1:20的微縮作品的故事、14歲那年的地理老師的故事、1981年中國大陸第一場託福考試的故事,以及打造和維護了上海乃至全中國人民日常生活尊嚴的上海老品牌的故事……這些上海百年巨變中的日常生活、民間記憶與個人歷史,向讀者講述了上海這座城獨特的魅力。華東師範大學教授毛尖說:「就像馬可·波羅為威尼斯而生,陳丹燕為上海而存在,上海也因她而更動人。《陳丹燕的上海》從1960年代開場,不僅有風花雪月,更有風雪裡的人間煙火。不僅有紅顏往事,更有往事裡的鍋碗瓢盆。最有意思的是,社會主義時期的少女記憶,構成了書中的潛文本。」

可以說,《陳丹燕的上海》系列七本是陳丹燕對自己作品的又一次回顧與再一次出發。

七本中的「上海三部曲」和「外灘三部曲」為改換設計風格的增訂版,第七本《陳丹燕的上海》則由上海文藝出版社新近推出。用陳丹燕自己的話說,這次回顧與出發,是為了「紀念巨變的城市與逝去的時光」。「我努力承擔了對養育我的城市的作家使命——盡我所能,為這條充滿象徵並不斷變化的河灘留下有血肉的歷史細節,為它的過去與現在,更為它的將來。」(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和陳丹燕一起逛和平飯店
    陳丹燕喜歡和平飯店,不僅僅因為它的華麗。她說,「在和平飯店的大樓裡上上下下參觀的人們,總能在某個門廳,或者一束燈光,甚至是一張式樣老舊的褐色皮沙發上發現這棟建築與過往的連接。」和平飯店一樓「豐」字型的長廊,那是上海「孤島時期」間諜特工的最愛,交換情報、埋伏暗殺。而一覽浦江風景的總統套房,也是沙遜昔日的私寓,陳丹燕說,這個房間最適合下雨打雷的日子,約三兩朋友講講老故事或者索性懷舊。
  • 聲音紀錄片|跟隨作家陳丹燕,聽她講和平飯店的秘事
    在非虛構作品《成為和平飯店》中,作家陳丹燕以建築為主線,追溯了這家上海標誌性豪華酒店的歷史。和平飯店即昔日的華懋飯店,1929年由英籍猶太富豪維克多·沙遜(Victor Sassoon)建造,這座黃浦江畔的綠色尖頂建築在漫長的時光中始終佇立著,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見證了上海灘跨世紀的變遷,也是一塊攝影創作寶地,而《成為和平飯店》呈現的相片便敘述了大樓以及外灘八十多年的動蕩。
  • 程琪:《成為和平飯店》陳丹燕筆下的人物原型[圖]
    在老建築裡開老酒吧,要有上海老克勒的味道,放周璇的老歌,門口還要放部黃包車……  1991年,一群在世界各地豪華酒店辦化裝舞會的富豪來到和平飯店,他們唯一的要求就是飯店需要恢復到原貌——這是作家陳丹燕對於所著《成為和平飯店》一書最為得意的片段。當然,這也是一個真實故事。  有時,這樣的場景往往給記者一種不太真實的錯覺。
  • 上海書展|陳保平陳丹燕夫婦「分開旅行」的日記
    這也許是男人與女人感知世界的角度有所差異,也許是媒體人與作家洞悉社會的眼光不太一樣,也許只是陳保平和陳丹燕這對夫妻「一位來自金星,一位來自火星」。  上海書展首日,在思南文學之家舉辦題為「人間皆是相同命運」的文學對談活動,主持嘉賓是作家、評論家顧文豪,對談嘉賓陳保平、陳丹燕和媒體人曹景行。陳保平、陳丹燕帶來了今年8月剛剛由浙江文藝出版社出版的《去北地,再去北地》。
  • 上海和平飯店:以文字與歷史塑造我的隱秘領地
    從和平飯店的北樓(和平飯店所在地)望向南京東路對面的南樓(如今是斯沃琪和平飯店藝術中心),互相傾述的是一份雋永滄桑的故園之思。在費爾蒙的整修下,和平飯店的房間似乎比此前的房間更加寬敞明亮,色調淡然,但亦強化了深遂的歷史況味。
  • 陳丹燕:「華人與狗不得進入」被她證偽
    陳丹燕是上海的「新移民」,3歲來到上海,在過去20多年裡一直在書寫上海。她用自己的筆觸在「上海三部曲」(《上海的風花雪月》、《上海的金枝玉葉》、《上海的紅顏遺事》)、「外灘三部曲」(《成為和平飯店》、《公家花園的迷宮》和《外灘:影像與傳奇》)等非虛構小說中記錄下這座城市的歷史。
  • 上海最深處的風景,都在陳丹燕的書裡
    從「上海三部曲」( 《上海的金枝玉葉》《上海的風花雪月》《上海的紅顏遺事》)到「外灘三部曲」(《外灘:影像與傳奇》《成為和平飯店》《公家花園的迷宮》),再到去年的《陳丹燕的上海》,陳丹燕已經書寫上海20多年。
  • 重溫原汁原味的老上海 上海和平飯店
    ,享受愜意休閒生活。」如果你是聰明的消費者,同時需要有品質的度假體驗。希望通過我們用心的服務,成為你最可信賴的度假顧問。推薦理由:像一位久經風霜的上海老克勒,和平飯店停駐外灘,面朝江水。很多人提及上海,便想到外灘,一想到外灘,就想到了和平飯店。正如陳丹燕在《成為和平飯店》書中所說,「沒有一座建築能比和平飯店更勝任來做上海的紀念碑。」它是上海的化身。
  • 和平飯店,當年上海最頂級的飯店建築
    多年前有部電影就叫《和平飯店》,周潤發演一個江湖老大,對外宣稱,他的和平飯店是個避難所,任何前來住宿的人,都能尋得庇護。如果上海灘也算是個江湖,那這座面朝外灘靜默而立的「遠東第一樓」,倒真正稱得上這個江湖裡的一個安逸所在,同它的名字一樣,即便在戰火紛飛的年代,傳說裡面一樣是歌照唱,舞照跳。
  • 和平飯店 重回八十年前的榮耀
    每個偉大的城市都有其標誌性的飯店,它是座文化遺產,讓人緬懷逝去了的奢華。在上海,這個標誌就是和平飯店。因此,從審題、入題到解題、再到答題,既謹慎設計,又從容邁步;既銳意進取、又從實際出發,給予了當代和平飯店又一次華麗轉身、經典再塑。於是,有了和平飯店從修繕整治到委託管理,都圍繞於錦江國際集團實現戰略發展,都聚焦在落實上海市委主要領導提出的將「錦江」品牌「培養成穩定的國內第一品牌、高端的品牌,五到十年成為世界的知名品牌」的發展目標,為促進上海現代服務業的發展做出積極貢獻的歷史使命。
  • 上海和平飯店歲月「食」光,經典永恆與網紅拍照,都在這些餐廳裡
    上海作家陳丹燕在她的《成為和平飯店》一書中如此寫道:「沒有一座紀念碑,能比和平飯店更勝任來做上海的紀念碑。」可以說上海灘的風雲故事,百年來的名士風流,都被凝縮在了這裡。來上海,打卡和平飯店,是一件「幸事」,即使不入住,也可以來體驗歲月「食」光,那些經典永恆與網紅拍照,都在這些餐廳裡!
  • 和平飯店,鐫刻上海繁華歷史的酒店,它的歷史就是上海的歷史
    每個城市都有其標誌性的歷史建築,承載著一座城市的滄桑和變化,上海外灘的和平飯店集奢華、傳奇、榮耀於一身,用一段又一段的精彩故事書寫著十裡洋場的傳奇。如今,和平飯店已經具有了89年的歷史,它靜靜的矗立在南京路上,黃埔江畔,看大上海的世事變遷,看黃浦江上的日昇日暮。
  • 活動| 上影·思南書局快閃店今日店長:陳丹燕
    活動 | 上影·思南書局快閃店今日店長:陳丹燕 由上海市作家協會、上海電影集團、上海世紀出版集團、上海永業集團主辦,上海圖書有限公司、上海電影博物館、思南公館承辦的第二季快閃書店——上影·思南書局快閃店
  • 上海和平飯店——上海景點
    和平飯店北樓建於1929年,原名華懋飯店,屬芝加哥學派哥德式建築,樓高77米,共十二層。1929年,猶太商人Victor Sassoon構思並創建了名為「華懋飯店(CathayHotel)」的酒店,這就是後來的和平飯店。
  • 作家陳丹燕成塞爾維亞中國旅遊形象大使
    早報訊  11月15日,在思南文學之家,作家陳丹燕被塞爾維亞國家旅遊局任命為中國旅遊形象大使。在過去的2年中,陳丹燕4次前往塞爾維亞,根據這幾段旅行完成了一套10集的短片和一本塞爾維亞文化地理閱讀著作《捕夢之鄉》,該書已經在今年上海書展期間出版。
  • 和平飯店經典之旅,走進老上海的風雲故事,看盡外灘繁華與滄桑
    有人說:中國歷史兩千年看西安,一千年看北京,一百年看上海。上海的歷史,就是中國近代史的縮影。這裡曾經是公共租界,外灘邊上矗立著幾十幢風格迥異的古典復興大樓,將二三十年代的上海風情書寫得栩栩如生,素有外灘「萬國建築博覽群」之稱。多少個電影場景中的華麗轉身,多少個午夜夢迴蕩氣迴腸的故事,落在了這個傳奇的都市之中,一直在演繹著經典,從未被超越。
  • 和平飯店經典之旅,走進老上海的風雲故事,看盡外灘繁華與滄桑!
    有人說:中國歷史兩千年看西安,一千年看北京,一百年看上海。上海的歷史,就是中國近代史的縮影。這裡曾經是公共租界,外灘邊上矗立著幾十幢風格迥異的古典復興大樓,將二三十年代的上海風情書寫得栩栩如生,素有外灘「萬國建築博覽群」之稱。多少個電影場景中的華麗轉身,多少個午夜夢迴蕩氣迴腸的故事,落在了這個傳奇的都市之中,一直在演繹著經典,從未被超越。
  • 上海和平飯店等7座外灘歷史建築對外開放
    金羊網訊記者李斯睿報導:從本月4號開始,位於上海外灘沿線的7座經典歷史建築將對公眾免費開放,市民可以通過網上預約後進行參觀,並獲得免費的導覽服務。據了解,這7座建築包括:外灘源1號、和平飯店、中國銀行大樓、浦發銀行大樓、上海市檔案館外灘館、上海電信博物館和上海市外灘歷史紀念館。
  • APEC前奏:上海和平飯店將為其歷史錦上添花
    中新社上海十月八日電(記者潘索菲) 聞名遐爾的上海和平飯店無疑是此次APEC會議高官下榻的酒店之一。素以其悠久而傳奇的歷史而著稱的這座飯店無疑將由此而「錦上添花」。  自落成開業的七十多年來,和平飯店留下了許許多多中外名人的蹤跡,有卓別林、蕭伯納、馬歇爾、司徒雷登,也有中國革命先輩孫中山、宋慶齡、魯迅、周恩來、朱德、陳毅等;還有近幾年內曾光臨和平飯店的江澤民、李鵬、朱(金+容)基、李瑞環等中國國家領導人,以及外國政要名流薩馬蘭奇、柯林頓、布希、穆巴拉克、李光耀等。著名的上海「汪辜會晤」也是在和平飯店舉行的。
  • 探秘上海和平飯店
    在上海外灘,有一座始建於1906年左右的芝加哥學派哥德式建築,綠色的尖頂很容易讓你在外灘萬國建築群中找到它。它就是現在的和平飯店,始建於1926年,1929年開業時用的名字叫做「華懋飯店」,英文名Cathay Hot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