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時 立春|等,梅花開.

2021-02-23 菊齋

太陽到達黃經315度

一候東風解凍,二候蜇蟲始振,三候魚陟負冰

「梅花還沒有開嗎?那我就再等等。」

這是費丹旭在道光二十一年(1841)春畫的金陵十二釵之一。

那年也是辛丑。距今年整整180年。

冰天雪地裡的蕭冷,紅袍子是最暖的暖色。

這紅袍女若有所思,在思忖什麼?

我猜費丹旭給她定的主題,是踏雪尋梅。

(你猜,這紅袍女是誰?)

費丹旭那年不過四十歲,早已名動江南。他的補景仕女畫得極好,山石、梅竹都是他補景的日常。比他稍年長、也很擅畫仕女的改琦就不一樣,不大補景。故而,印象裡好象也沒有誰象費丹旭那樣畫過那麼多的梅花仕女。

現在梅花沒有開。那就這樣看看吧。

立春以後,梅花漸漸就開了,那就畫一個折梅手。

這是早梅。不再冰天雪地,已是春水流動。但梅英疏淡,還是星星點點。現在是立春,梅花還小。「孟春之月,律中太簇」,這是古人燒葦膜成灰,放在十二律管裡佔測節氣的法子,後來失傳了,詩人詞人們零散寫下來的片言隻語卻留了下來,比如「中宵忽見動葭灰,料得南枝有早梅」,比如「律管葭灰知應候,芸窗梅幹欲抽英」,使我們知道,立春時梅花未發,至少古時如此。

孤山邊的林和靖會不會等梅花開呢?

據說,林和靖種梅三百六十餘樹,「花既可觀,實亦可售,每售梅實一樹,以供一日之需,年之期三百有六旬有六日,蓋計年以栽樹也」。

這是《孤山志》裡的記錄,說林逋種梅360樹,每年將賣梅子的錢分成360包,每日只取用其中一包。等到用完了,賣梅子的日子也就又到了。

考據學者說這個說法近乎扯淡。

他們說,林逋那時候,孤山沒有種那麼多梅花。明朝後期以來,高濂的《遵生八箋》、陳繼儒《重建放鶴亭記》、吳從先《和靖種梅論》都說林逋或孤山有梅360樹,都不過是好事者「指畫故事,勝談高跡」而已。

真實的情況大概是,北宋林逋在世時居處松竹比梅花還多些,南宋皇家在孤山種植的梅花千百株和林逋舊居也不相干……直到元順帝時,江浙儒學提舉餘謙主持整修林逋墓,重建梅軒、鶴亭等,並在孤山上下種了數百株梅,郡人陳子安又獻鶴一隻。明朝萬曆年間,太監孫隆監織造駐辦杭州,在孤山如數補種360株梅,這是林逋舊居有梅360樹的最早記載。

「處士有梅三百六十」就從這時候開始流傳開去。到了清人筆記裡,更出現了「每售梅實一樹,以供一日之需」的扯淡說法。

雖然扯淡,但是,我覺得很有趣啊。這個實用至上的和靖先生,和黃州時的蘇東坡一樣用撙節之法維持生計,他等花開的時候,就多了些人間氣息。

這幾年梅花開的時候,我們總會去太湖邊採上一籃子梅花,回來做暗香湯。

高濂的《遵生八箋》和顧仲的《養小錄》裡都說,早春採半開的梅花,重紙密封,到了夏天取出來衝飲,梅花會在茶湯中漸次開放,好看極了。

梅花將開時,清旦摘取半開花頭,連蒂置磁瓶內,每一兩重,用炒鹽一兩灑之,不可用手漉壞,以厚紙數重密封,置陽處,次年春夏取開,先置蜜少許於盞內,然後用花二三朵置於中,滾湯一泡,花頭自開,如生可愛,充茶香甚。

▲  任淡如攝

採梅花來做暗香湯有很苛刻的要求。

要沒經過雨,又沒經過塵的。

要開到五分的飽滿新鮮的花頭,連蒂摘下。

要在梅林中兜兜轉轉尋覓很久,才採回一小籃半開的梅花,還不能放過夜,得馬上趕回城裡,架起炭爐,把雪花鹽炒熱了,層層鋪灑在一罐子梅花上,然後,拿宣紙把罐子封緊,密密扎繩,放置蔭涼處幾個月,這暗香湯才算成。

要飲的時候,準備好滾燙茶水,取梅花兩朵,和少許蜜一起置於茶盞中,注入茶水。一會兒的功夫,梅花便會在茶湯中舒展自開。

好喝。

▲  任淡如攝

立春,正月節。立,建始也,五行之氣往者過來者續於此,而春木之氣始至,故謂之立也,立夏秋冬同。立春有三候,初候東風解凍,二候蟄蟲始振,三候魚陟負冰。初候,東風解凍。凍結於冬,遇春風而解散。不曰春,而曰東者,《呂氏春秋》曰:東方屬木,木,火母也。然氣溫,故解凍。二候的五天,蟄伏了一冬的萬物感應到陽氣,開始甦醒。二候,蟄蟲始振。蟄藏也,振動也,密藏之蟲因氣至而皆蘇動之矣。鮑氏曰,動而未出,至二月乃大驚而走也。三候,魚陟負冰。 陟,言積,升也,高也。魚陟,負冰陟升也。魚當盛寒伏水底,而遂暖至正月,陽氣至則上遊而近冰,故曰負。

最荒寒的日子就要過去了。

如在梅花樹下,鋪開一張素潔的茶席,煮著小爐茶,看偶爾墜下的花瓣落在暗香湯旁邊,三兩人無事閒談,便堪消磨了一日。

等吧,等梅花開。

插個小廣告:菊齋2021年首度推出系列線上課,後臺鍵入關鍵詞「線上課」。

作者:任淡如

本文為菊齋原創文章。歡迎個人擴散、轉發,公號轉載請聯繫我們開白授權。

歡迎個人轉發、擴散。

商務合作請聯繫juzhai99

公號轉載請在後臺鍵入「轉載」

投稿請在後臺鍵入「投稿」查看要求

相關焦點

  • 立春節氣寫梅花,第一節氣第一花
    楊維禎《廣群芳譜·天時譜》:今朝立春好天氣,況是太平朝野時。狗年梅花圖 四尺整紙 韓金遠作立春是一年二十四個節氣的頭一個,「立」,建也,「立春」,立一年之始。所謂「一年之計在於春」,春是溫暖,鳥語花香;春是生長,耕耘播種。
  • 北京頤和園梅花展:立春品梅香
    原標題:北京頤和園立春品梅香 2月3日,北京頤和園梅花展人頭攢動,遊客排隊欣賞古樁梅花的新奇和美麗。本屆梅花展在頤和園耕織圖水操學堂舉辦,展出近200盆以古樁梅花與蠟梅為主題的花卉盆景,其中不乏名貴梅花品種為雞年增添喜慶的節日氛圍。
  • 立春吃什麼養生?2020關於立春的詩句著名詩詞立春諺語大全
    那兩句著名的唐詩:「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王灣《次北固山下》),說的就是節前立春,因為春節算「新年」。還有宋代張栻《立春偶成》「律回歲晚冰霜少,春到人間草木知」,艾性夫《檢歷即事》「歲裡春為花早計,蟄前雷是雪先聲」,「律回歲晚」「歲裡春」,都是年前立春。  立春早,草木萌動早,春天也就早一些,詩人感覺仿佛賺到,喜孜孜的。如果趕在除夕或者春節,簡直就是「雙喜臨門」。
  • 立春時節,精選十首《立春》古詩送給大家
    立春 [ 唐 ] 冷朝陽 玉律傳佳節,青陽應此辰。 土牛呈歲稔,彩燕表年春。 臘盡星回次,寒餘月建寅。 風光行處好,雲物望中新。 流水初銷凍,潛魚欲振鱗。 梅花將柳色,偏思越鄉人。立春 [ 宋 ] 白玉蟾 東風吹散梅梢雪,一夜挽回天下春。 從此陽春應有腳,百花富貴草精神。
  • 梅花零星開未到賞春時 上海植物園預計3月中旬春花爛漫
    中國園林網2月14日消息:「立春」節氣已過了整整一周,但作為第一花信、通常在立春前就會帶來春之消息的梅花卻始終沒有大量開放。上海植物園2月12日發布花期預報表示,受今年氣溫影響,梅花剛剛開始零星綻放,預計從3月中旬起,市民才能看到春花爛漫的春日勝景。
  • 立春詩詞
    湖上初春偶作 林逋967年-1028年梅花開盡臘亦盡,春暖便如寒食天。氣色半歸湖岸柳,人家多上郭門船。文禽相併映短草,翠瀲欲生浮嫩煙。幾處酒旗山影下,細風時已弄繁弦。贈張俞秀才遊金華山 鄭炎真宗天禧元年(一○一七)官惠安縣令凌晨別我將何適,鶴態飄然振霜翮。指點金華欲去遊,騎驢直造煙霞宅。一片嵐光凝不飛,數裡松陰翠如滴。
  • 萬國轉春風——古詩詞中的「立春」
    「問東風、消息幾時來」——何時立春今年正月十一立春,聽起來很晚,有些年份臘月就立春了。可每年立春的公曆日期,大致相同,總在2月4日、5日左右。因為廿四節氣,本來是根據太陽運行周期制定,屬於「陽曆」,和體現月亮運行周期的「陰曆」,自然有些偏差。古詩經常寫到這點。
  • 立春吃什麼養生?2020關於立春的詩句著名詩詞立春諺語大全
    那兩句著名的唐詩:「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王灣《次北固山下》),說的就是節前立春,因為春節算「新年」。還有宋代張栻《立春偶成》「律回歲晚冰霜少,春到人間草木知」,艾性夫《檢歷即事》「歲裡春為花早計,蟄前雷是雪先聲」,「律回歲晚」「歲裡春」,都是年前立春。  立春早,草木萌動早,春天也就早一些,詩人感覺仿佛賺到,喜孜孜的。如果趕在除夕或者春節,簡直就是「雙喜臨門」。
  • 立春|不知春在未開時,昆蟲旅館已上線
    立春,每年陽曆的2月3日至5日之間,二十四節氣之首,亦是「四立」之首。「立」即「建設、開始」;春是一年之始,萬物萌動之季;立春則是春的伊始。雖已春歸,但冬日餘寒猶在,北京的日平均氣溫還是徘徊在0℃左右。
  • 等了一年,北京這個地方的梅花終於開了!
    春節前北京似乎不會下雪了但是卻有另一種「雪」在悄悄綻放那便是梅花等了一年海澱這個地方的梅花終於開好啦>近400株梅花海澱區集中展示梅花種類最全的「賞梅聖地」,就是這裡啦>淡豐後據園內工作人員介紹梅花溫室面積約1200平方米主要栽植不能在北京露地越冬的梅花品種經過近十年的引進和培育
  • 小寒吹來花信風,小寒一過,梅花就開了。古詩詞裡的梅花先睹為快
    小寒的節氣雖然天氣很冷,但是卻帶來的春天的氣息,因為小寒一過,梅花就要開了。記得在深秋的古詩詞裡和大家分享過陸遊的一首詩,裡面寫到「楓葉欲殘看愈好,梅花未動意先香」而宋朝的真山民也寫過「未開梅蕊已先香」大家已經對冬天的梅花迫不及待了。今天,我們就在古詩詞裡欣賞一下早開的梅花。
  • 立春,春暖花會開,否極泰將來!
    ——《減字木蘭花·立春》「柳色早黃淺,水文新綠微。」《中國天文年曆》顯示,北京時間2月3日22時59分將迎來「立春」節氣。此時節,大地開始解凍,蟄蟲逐漸甦醒,魚兒浮在未融的碎冰下遊動,「從此雪消風自軟,梅花合讓柳條新」。每年公曆2月3日至5日為「立春」,也叫「打春」,它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一個節氣,也是一年四時之始。
  • 立春詩詞50首!
    立春唐  韋莊青帝東來日馭遲,暖煙輕逐曉風吹。罽jì袍公子樽前覺,錦帳佳人夢裡知。 雪圃乍開紅菜甲,彩幡新翦綠楊絲。 立春南宋  王鎡  泥牛鞭散六街塵,生菜挑來葉葉春。  從此雪消風自軟,梅花合讓柳條新。
  • 2018年立春是2月幾號 立春是什麼意思描寫立春的詩句
    立春為二十四節氣之首,是民間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立,始建也。」過了立春,冬天結束,萬物復甦。2018年的立春是2月4日。【立春朋友圈送朋友送親人祝福語】古人用詩詞記錄下了寂靜寒冬後的料峭春寒和勃勃生機,一起來品讀。
  • 立春
    宋末元初周密《武林舊事》:「(立春)前一日,臨安府進大春牛,設之福寧殿庭。……預造小春牛數十,飾彩幡雪柳,分送殿閣,巨各隨以金銀線彩段為酬.是日賜百宮春幡勝,宰執親王以金,餘以金裹銀及羅帛為之。系文思院造進,各垂於幞頭之左人謝。」立春《燕京歲時記》:「立春日,禮部呈進春山寶座,順天府呈進春牛圖,禮畢回署。」地方官員:上行下效,各郡縣迎春也很熱鬧。
  • 關於立春的詩詞背起來!
    杜甫從晉人立春日以蘆菔、芹菜為菜盤相饋贈的風俗起興,接著回憶起當年梅花開時在「兩京」(長安、洛陽)過立春日的盛況:春盤捧出高門,生菜由縴手傳遞,滿眼白玉青絲;最後感觸到自己遠客在外,歸計未定,巫峽江寒,說不盡飄零的悲傷,只有呼喊孩子拿來紙筆題詩遣懷。
  • 立春大吉
    舊時立春,會做剪紙或書寫一些字(通常是「宜春」
  • 春天到了,立春白梅臘梅開,春暖花開養護梅花把握好關鍵點
    《梅花》宋·王安石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梅花」作為一種中華文化的象徵,早就深深烙印在我們的記憶中,梅花那高潔的品性,清高的靈魂也成為了我們生命的一部分。梅花在每年的春冬兩季開花,花朵顏色繁多,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很多人花友都十分喜歡養殖梅花,但是不知道梅花的花語及它的象徵寓意,梅花的生命力極強,而且稱為中國十大名花之首、四君子之首。
  • 小寒吹來花信風,小寒一過,梅花就開了。古詩詞裡的梅花先睹為快
    小寒的節氣雖然天氣很冷,但是卻帶來的春天的氣息,因為小寒一過,梅花就要開了。記得在深秋的古詩詞裡和大家分享過陸遊的一首詩,裡面寫到「楓葉欲殘看愈好,梅花未動意先香」而宋朝的真山民也寫過「未開梅蕊已先香」大家已經對冬天的梅花迫不及待了。今天,我們就在古詩詞裡欣賞一下早開的梅花。
  • 2018臘月十九立春具體時間幾點幾分打春 立春傳統習俗介紹
    立春有哪些傳統習俗  1.祭祖  在許多地區,立春要祭祀祖先。如廣東《新安縣誌》載:「民間以是日有事於祖祠」。  在立春時供奉祖先的食品也較特殊。河南《汝陽縣誌》載:」設春宴,啖春餅,薦卜、梨。」  臨穎縣誌把立春祭祀稱為」咬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