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和韓劇究竟有多大差距?在首爾某處牆壁上繪有這樣一幅壁畫:「上帝,無論發生什麼情況,都不要拋棄我們」。這裡,叫作窄房村。窄房村是韓國特有名詞,它不只是一座村舍,而是一類極為簡陋逼仄的老舊建築,稱之棚戶區並不準確,但它又確確實實是貧民窟的代名詞。(來自:三韓觀察家)
窄房村分布於首爾龍山區、永登浦區、南大門路、鍾路區敦義洞等地,它往往蜷縮於高樓大廈的陰影中,或是隱匿在嘈雜的鐵道旁。當你於首爾的繁華中流連忘返,或許不經意間闖入這樣一條暗巷,就像進入了另一座世界——因為它通往窄房村。(來自:三韓觀察家)
以首爾鍾路區為例,這裡擁有韓國30%以上的重點文物,包括聲名遠播的景福宮、總統府青瓦臺、總理官邸、議會大樓等。然而這裡同樣隱藏著窄房村,其中生活著548名貧民,其中80%是50歲以上老人,絕大多數靠領取救濟金度日,平均居住面積僅為3.3平米。(圖為公用衛生間,圖左是一位坐在輪椅上的外國人)(來自:三韓觀察家)
2012年12月25日聖誕節,剛剛當選為韓國第18屆總統的樸槿惠赴窄房村慰問獨居老人,由於房門過於狹小,她手持便當,只能爬著進入房間。(來自:三韓觀察家)
居住於窄房村的崔尚震老人剛剛送走自己的鄰居兼好友,崔尚震老人說:「我的朋友在這裡住了五年,最終死在這裡,他個子比我高,睡在這裡連腿都伸不開」。崔尚震老人自己也患有癌症,但一直不敢去醫院治療,他因為自己給國家造成負擔而愧疚。(來自:三韓觀察家)
窄房村中簡陋的建築,白天寂靜無聲,但它確確實實位於首爾,或許距離總統府僅有十分鐘路程,但這裡名為窄房村,是貧民窟的代名詞。(來自:三韓觀察家)
首爾龍山區東子洞有著同樣的窄房村,居住者主要是獨居的老人和在韓國打工的外國人。斑駁的牆壁讓它看上去像是已荒廢百年。(來自:三韓觀察家)
全道英是一名孤兒,一名未能獲得國家救助金的孤兒,他在搬進東子洞窄房村之前做過一段時間流浪漢,先後居住過數個地鐵站和地下通道,最終在朋友支援下在窄房村安家。道英幾乎沒上過學,最近在關愛協會幫助下獲得一份幹農活的工作,每月能賺到70萬韓元(約合人民幣4200元),去除房租20萬及交通費、生活費後所剩無幾。記者隨全道英回到「家」中,門鎖鏽跡斑斑,房內僅有4平米。(圖為全道英)(來自:三韓觀察家)
夜晚的窄房村,這般光景韓劇中一定沒有。(來自:三韓觀察家)
促狹的過道,潮溼的地面,居住者將鞋子脫在門外。(來自:三韓觀察家)
窄房村一隅,即是縮影,又是全部。(來自:三韓觀察家)
她擁有一臺老舊的電視、冰箱和電飯煲。(來自:三韓觀察家)
也許有人會說:我們也有這樣的地方。但請記住圖中是首爾,是面積僅有605平方公裡的一國之都,是寸土寸金的世界十大金融中心。(來自:三韓觀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