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浴庭院裡的陽光就能進化成人,呼吸暗室裡的空氣只會走肉如鬼。抱上貧窮的石頭終生無法脫手,染上廉價的氣味永世不能消除。蜷縮地下的臭蟲,用藥劑開窗替自己殺菌;位居高處的宿主,用金錢僱人給自己消毒。富人吸著窮人的血高升,窮人寄在富人的屋苟活,人鬼同處一室分享食物,蟲獸寄生一體發育恩仇。
此影片也榮獲了
第72屆坎城電影節
主競賽單元 金棕櫚獎
導演:奉俊昊
基宇(崔宇植 飾)出生在一個貧窮的家庭之中,和妹妹基婷(樸素丹 飾)以及父母在狹窄的地下室裡過著相依為命的日子。一天,基宇的同學上門拜訪,他告訴基宇,自己在一個有錢人家裡給他們的女兒做家教,太太是一個頭腦簡單出手又闊綽的女人,因為自己要出國留學,所以將家教的職位暫時轉交給基宇。
就這樣,基宇來到了樸社長(李善均 飾)家中,並且見到了他的太太(趙汝貞 飾),沒過多久,基宇的妹妹和父母也如同寄生蟲一般的進入了樸社長家裡工作。然而,他們的野心並沒有止步於此,基宇更是和大小姐墜入了愛河。隨著時間的推移,樸社長家裡隱藏的秘密漸漸浮出了水面。
豆瓣影評1:
金棕櫚實至名歸!奉俊昊已經從韓國高超的電影工業中羽化登仙,類型片的處理幾近完美。寄生與取代的隱喻相當高明,精巧的結構堆疊懸念,殺戮也不再是寄生的終點。蟑螂區別於人不在於貧窮,即便披上鍍金外衣,一場暴雨就能打回原型;階級差異才是深藏於氣味之中,如影隨形的屈辱印記。雖說韓國的蟻民面對階級鴻溝依然只是螻蟻,但至少在電影裡蟻民仍有重見天日的希望,而在某泱泱大國,電影的使命仍然只是娛人愚己。
豆瓣影評2:
像是被樸贊鬱和李滄東都附了體,奉俊昊顯然受Netflix創作理念影響了,他用商業套路向我們證明,情節劇在表達社會苦難上的偉大,且他是以戲謔的形式講述。電影將韓國社會階層(與《燃燒》同一主題,可見韓國社會階層問題的嚴重)問題,設計為一個戲劇張力很強、懸疑感十足的巧妙的小人物故事。片名寄生蟲是個隱喻,而石頭也是個隱喻,大量涉及政治背景的邊角作為點綴,大量臺詞都可以高亮劃出來當金句。
豆瓣影評3:
《寄生蟲》拿下金棕櫚,說實話我的心情比較複雜。一方面心裡完全認可這部影片,在本屆坎城看過的十餘部影片中,這部無論從完成度、故事創意還是思想性上來說,都是幾近完美的,獲得大獎名至實歸,奉俊昊的默默耕耘終於有了回報。
但另一方面心裡又隱隱希望阿莫多瓦、馬力克這樣的老炮兒選手能拿獎,《痛苦與榮耀》和《隱秘的生活》都是質量上乘的佳作。尤其是阿莫多瓦,對於他來說,獲得獎項也是對他幾十年創作生涯的一個肯定,只是這一次,他又要與「榮耀」失之交臂了。
當然《寄生蟲》拿獎的意義,不僅局限在奉俊昊一個人身上。這是韓國電影史上的第一個金棕櫚,近年來韓國電影頻頻入圍坎城競賽和展映單元,《玉子》《小姐》《之後》再到去年的《燃燒》,其實離登頂只有一步之遙,今年終於實現大爆發,成功奪冠。
前人栽樹後人乘涼,《寄生蟲》的成功,除了電影本身的驚豔之外,也來自於諸多參與過坎城的韓國電影人前赴後繼地嘗試與鋪墊,這當中自然也包括奉俊昊自己。說到這裡更為去年的《燃燒》感到可惜,兩相比較,個人會更喜歡《燃燒》一些,沒有拿獎很遺憾。
見怪不怪了,這種題材的電影在大陸無法上映已經成為眾所周知的事情了,但是不代表我們就是看不了,一切盡在木屋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