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廣州市召開城市文化綜合實力出新出彩專題新聞發布會(2020年總183場)。會上,增城區有關負責人透露,發展文化創意產業,率先以影視產業作為突破口,積極探索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新路徑,同時引入華僑城投資100億元打造白水寨創意山水文旅小鎮項目,力爭5年內創建5A級景區,塑造文化產業動力源。據悉,繼在深圳推介後,今年底增城還計劃到北京繼續推介影視產業品牌和文體旅政策。
增城區副區長林怡輝介紹,增城是一片充滿荔枝馨香的沃土,擁有中國大陸落差最大的瀑布——白水寨,擁有國內最美、最長、穿越景點最多的綠道網。增城自古人傑地靈,湧現了崔與之、湛甘泉等歷史文化名人,也是傳說中八仙唯一女仙何仙姑的故鄉;增城民俗文化眾多,全區有35個非遺項目,其中增城欖雕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有著廣州地區唯一的少數民族聚居村落——正果畲族村。
「增城,是嶺南文化的聚寶盆,也是山水文明的教科書。」林怡輝說,增城區依託深厚的人文自然資源優勢,從塑造動力源、激發新活力、挖掘新潛能三方面推動城市文化綜合實力高質量發展。
堅持創新引領
塑造影視產業動力源
林怡輝說,增城發展文化創意產業,率先以影視產業作為突破口,積極探索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新路徑,重點做好「出政策」「搭平臺」「引鳳凰」,塑造文化產業動力源。
首先強化政策引領。為扶持影視企業發展,增城在廣州各區中率先出臺《增城區促進影視產業發展的若干意見》,重點扶持劇本創作、影視產業固定資產投資、拍攝製作、人才落戶等,政策力度和含金量均位居全市前列,吸引了中國戲曲電影高峰論壇、南方電影盛典、華語音樂傳媒盛典、華語戲劇盛典4大國內外知名影視活動落戶,聚集了果禾國際攝製中心、晶彩影業、尹大為導演工作室等32家優質影視企業、工作室。
其次強化平臺搭建。圍繞1個「小鎮」,打造1個「基地」。建設華南地區首個電影傳媒小鎮——1978電影小鎮,已投入運營15.6萬平方米,承接孕育影視作品30多部,年總營業額近5億元,獲得中國鄉村旅遊創客示範基地、2019中國智慧特色小鎮、廣州市(增城)影視產業孵化基地、2019年度廣州最具吸引力文創園區等榮譽稱號。聚焦打造影視產業孵化基地,整合引進國內優質影視產業資源,著力提升1978電影小鎮影視資源集聚和孵化功能,吸引廣東省電影行業(增城)服務中心、「中國影協杯」暨中國青年編劇扶持等項目落戶。
此外,競逐數字文化新賽道。結合廣州打造直播電商之都的目標,增城以「數位化+文化」為核心,加大直播機構、短視頻機構、MCN機構等引入力度,從資源整合、平臺服務、租金扶持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集聚了江南傳媒、廣東播商學院等一批優質企業,開創直播電商新局面。1978電影小鎮成功舉辦多場直播活動,其中,廣州電商直播節增城分會場活動掀起傳播熱潮,賦能實體經濟,實現收入13億元。
堅持傳承創新
激發傳統文化新活力
「文化作為一個城市的集體記憶和財富,是城市內涵、品質、特色的重要標誌。站在新時代,我們堅持傳承與創新並重,激發傳統文化新活力。」林怡輝說。
傳統與現代融合,激發紅色文化新活力。依託174個革命老區村莊、27處紅色革命文物遺址、3處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等資源,打造紅色文化傳承示範區,建設紅色文化記憶館,推出紅色文化精品旅遊線路,激發人們對紅色文化的熱愛。
傳承與發展融合,擴大嶺南文化影響力。非遺品牌更加響亮。初步建立非遺專家庫和資料庫,涵蓋各級非遺代表性項目35項,其中國家級1項、省級3項,代表性傳承人36人;建立非遺傳承基地15個、非遺生活館1個。非遺文化通過搭載文創、旅遊、美食,聯動線上線下,增強非遺品牌影響力。目前,共獲市級以上非遺獎項31項,其中國家級4項。以清獻園、蓮花書院建設為載體,宣傳湛甘泉、崔與之等歷史文化名人;用好用活節慶資源,舉辦正果畲族盤瓠王節、派潭客家文化旅遊節等活動;引進粵劇名師,打造兩個粵劇「小梅花」培訓基地,使嶺南傳統文化更加壯大。
歷史與當下融合,展現文物建築新內涵。以保護嶺南文脈為主旨,借城市更新之機,引入文創、商業、民宿等多元業態,升級改造文物建築,賦予其社會經濟新內涵,進一步優化生產、生活、生態空間。鄧村石屋古建築群已建成全域性景區,夏街村南粵古驛道入選廣東省歷史文化旅遊路徑。
堅持協同發展
挖掘文化旅遊新潛能
綿延的增江像一幅天然水墨畫,2.1平方公裡水面的荔湖水光瀲灩、563公裡綠道帶您尋幽攬勝、395公裡生態景觀林帶綿延全域,這樣的增城於去年底成功被列入國家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是名副其實的大灣區後花園,更是都市人休閒怡情的世外桃源。
林怡輝介紹,打好三張牌,增城挖掘文化旅遊新潛能。
打好全域旅遊「實力牌」。旅遊是載體,文化是靈魂。增城將「紅色文化」「嶺南文化」「客家文化」「荔枝文化」等文化資源和自然資源相結合,進行全域規劃,錯位互補、組團分工,重新演繹增城厚重的文化,以文塑旅、以旅彰文,讓「詩與遠方」融為一體、共生共贏,打造大灣區優質生活圈。
打好旅遊供給「動力牌」。圍繞核心景區開發,引入華僑城投資100億元打造白水寨創意山水文旅小鎮項目,力爭5年內創建5A級景區。投資22億元建設森林海歡樂小鎮和32億元建設七彩澳遊主題旅遊區,今年均已建成開業。以基礎設施升級改造「八小工程」助推10個旅遊文化特色村建設,已成功創建省級旅遊文化特色村2個、市級旅遊文化特色村4個。
打好文化體育旅遊「惠民牌」。舉辦增城杯粵菜師傅大灣區廚王大賽,掛牌成立2家粵菜師傅培訓室,走出一條色香味俱全的鄉村振興「風味之路」。出臺民宿發展規範,打造吾鄉石屋、幕吉雲溪、雲水間、柒舍裡等精品民宿,塑造增城民宿模板。成功引入廣州市國家級青少年足球訓練基地落戶,承辦南粵古驛道大賽、2018年及2019年中國攀巖聯賽(廣州增城)等高水平的大型體育賽事,引入林書豪—李群籃球聯盟,為增城群眾體育發展帶來新動力。
「一江春水、魅力新城、影視明珠」交相輝映,這是增城夜色的亮麗名片,也是文化出新出彩的重要承載地。
下一步,增城區將繼續聚焦影視產業,做強影視產業新極核;堅持景觀全域優化、產業全域聯動、服務全域配套的發展思路,謀求文旅發展新跨越,積極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北部生態文化旅遊合作區。
【南方日報、南方+記者】朱偉良 賓紅霞
【作者】 朱偉良;賓紅霞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