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叻他尼,也叫"萬倫"。素叻他尼府首府。在馬來半島北部東海岸,塔比河下遊平原上,距河口6公裡。人口3.59萬( 1980)。歷史古城。古代為婆羅門教盛行地。稻米、錫礦石輸出港。有椰油、碾米、鋸木等廠。郊區盛產稻米。
公路連接泰南鐵路塔坎站,北通曼谷,南抵馬來西亞。碼頭可停靠海輪,通宋卡、巴蜀、曼谷等地。素叻他尼在印度梵文中的意思是「好人居住的城市」。
該稱號由泰國國王拉瑪六世於1915年7月冊封給素叻府的,名字的由來是印度馬哈拉施特拉邦的同名城市。一個月之後,六世泰王又再度下昭將流經該府城的河流命名為塔彼河(Tapi river),恰恰也是流經那個印度城市裡的河流名字。
根據2005年泰國經濟調查,當年素叻府的GPP(即總初始生產值,Gross Primary production)是940億泰銖,折算為25.41億美元。人均GPP為97,936泰銖即2,647美元。主要農作物為椰子和紅毛丹。素叻府有特別的猴子訓練學校,訓練它們爬到高高的椰子樹上把椰子拔下來,可稱作此地一特色。
紅毛丹於1926年由一個叫K·王的馬來亞華僑引進,最早種植於素叻府納森村(Ban Na San)。每年八月府城內外舉行紅毛丹節,節日中的最大盛況就是他彼河上的競賽彩船(Float on the Tapi River)。
該稱號由泰國國王拉瑪六世於1915年7月冊封給素叻府的,名字的由來是印度馬哈拉施特拉邦的同名城市。一個月之後,六世泰王又再度下昭將流經該府城的河流命名為塔彼河(Tapi river),恰恰也是流經那個印度城市裡的河流名字。 港口有船前往蘇梅島、帕岸島、濤島、PP島,從曼谷可坐火車或汽車前往,通常選擇聯程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