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2019年,特色主題街區異常火爆,不論是老的百貨大樓改造、購物中心升級,還是新建的購物中心,大都會建一條特色主題街區。而餐飲作為購物中心的主力業態之一,也通過主題街區模式成為購物中心的新寵。
再將餐飲細分,踩著消費升級風口的小吃快餐品牌憑藉著方便快捷、客單價低等特徵成為年輕人消費的重要選擇。以小吃為主的小吃主題街在此背景下催生出巨大的商機,各大購物中心藉此紛紛打造小吃主題街,通過小吃品牌+空間營造形成自身差異化。
深圳購物中心也不例外,不管是存量商業還是增量商業,都在加碼特色小吃街。贏商網盤點深圳購物中心特色小吃主題街,分析其特徵,探討購物中心為何熱衷於打造小吃街。
(圖片來源:贏商網)
從業態來看,小吃街主要以正餐、小吃、茶飲三類組合,而鍋盔、麵食、麻辣燙、串串又成為小吃街的標配。具體體現在品牌上,巷內鍋盔、阿甘鍋盔頻次最高,其次福客麻辣燙也是各大小吃街所側重的,在茶飲上,以米芝蓮、一隻酸奶牛為主,特色小吃大都傾向於大弗蘭、黑白電視。
(黑白電視佳華領匯廣場店,圖片來源:搜食深圳官微)
從地理位置來看,大部分的小吃街都分布於項目的最底層。其中布吉萬象匯Y-space所在位置為項目的夾冷區,而其地下一層與地鐵直通。那麼照此看,小吃街大都位於冷區,很大一部分作用是通過網紅餐飲引流,平衡場內客流。
(圖片來源:布吉萬象匯)
從消費層次來看,小吃街大多面向年輕消費群體或者單身群體,客單價大都在15-30元之間,實惠、便捷、快速是其主要特點。
而深業上城的上橫町例外,其引入了16家各具特色的東京日料,涵蓋高級壽司、日式火鍋、日本意式料理等,為消費者打造了一條真正來自日本東京的美食街。
品牌之外,空間帶來的情感溢價也是小吃街制勝的關鍵。
縱觀上訴小吃主題街,除了品牌的引入,大都小吃主題街都會針對項目定位、目標客群從而以空間氛圍的營造來做出自身特色,以此形成差異化、吸引客流。
如布吉萬象匯的Y-space街區,該項目定位於「區域型潮玩喜聚目的地」,核心客群便是年輕消費群體。因此街區也定調年輕、時尚、潮流,並圍繞此進行場景布景。據贏商網踩盤發現,深圳布吉萬象匯採用了大量的網絡語言裝飾,並配合偏暗黑的色彩搭配,營造出潮流的氛圍。而該地不僅是年輕客群的食堂,同時也是眾多潮流青年的一網紅打卡點。
(圖片來源:深圳本地寶)
深圳卓悅匯購物中心又有另一套打法。卓悅匯地處深圳美食寶藏梅林,周邊覆蓋寫字樓白領與地鐵通勤客流。因此,卓悅匯的小梅林小吃街結合客群特點充分挖掘地域標籤,從而進行空間的布局。據悉,小梅林小吃街在設計之初保留以「食街」為場景的布局規劃,融合自然元素,營造年輕、富有活力的空間氛圍。商業空間配合場內來自7個城市22家特色江湖小吃而形成項目的獨有IP。
(圖片來源:卓越集團官微)
與前兩者均不同的是深業上城的上橫町,該主題街是中國首家,這也與深業上城的項目定調有關。深業上城以「提升城市生活品質」為標準招商,引入了全球首店、中國首店、深圳首店,因此,在小吃街的選取上也以首店為核心,期望通過「獨特」而帶來生活方式的改變。由此該美食街不僅是品牌上的差異化,在場景上也獨具特色。據悉,上橫町還原東京的橫町文化,以日系風格的外觀設計結合簡約的線條和柔和的燈光,營造舒適且格調的就餐氛圍。
(圖片來源:深業上城官微)
綜上所述,購物中心小吃主題街的成功不僅需要項目對於自身的精準定位以及對於客群的精準影響,也需要項目對於小吃街在商戶品牌與空間氛圍兩者之間的合理結合,這樣小吃街才能對購物中心起到良性的效果。
而特色小吃主題街為何成為購物中心新寵?據贏商網了解到,主要有四點原因:
1、從品牌來看:小餐坪效、人效雙高
《中國餐飲報告2019》數據顯示,在超500萬家的餐飲行業裡,小吃快餐以44.3%的門店數量佔比,在所有餐飲品類中持續穩居第一。可見,小吃正站在消費的新風口。
而購物中心做小吃主題街也是看中了小吃品牌蘊藏的巨大價值以及其所帶來的高流量和高坪效。
據壹方天地項目方表示,壹方天地B區的食壹號中三兩粉、魚你在一起到了飯點均客流爆滿,鮑師傅也排隊人數較多。而布吉萬象匯也透露,Y-space場內客流、坪效都表現良好。
(壹方天地B區食壹號,圖片來源:食探官微)
另有小紅書博主表示,其在小梅林小吃街的「一隻酸奶牛」點了紫米露,排隊等號50人,花了一個小時才喝到,足見其人氣火爆。
2、盤活商場冷門區、提升場內餐飲品牌豐富度
網紅小吃本身自帶流量,而通過街區氛圍的包裝更加成為熱點,因此小吃主題街也能倚靠自身的吸引力帶動人流,盤活商場冷門區。
另一方面,購物中心也通過小吃主題街來提升場內品牌的豐富度。一般餐飲品牌門店面積都較大,而小吃主題區的形式,以最小的面積集聚更多的品牌,能最大發揮品牌集聚效應,提高單位坪效,增加內容豐富度的同時,提高消費吸引力。
3、從消費者來看:產品與空間的情感溢價。
從小吃主題街的產品來看,踩著消費升級的風口,年輕人不再迷戀傳統,新興的小吃品牌讓他們具有更多的選擇性和新鮮體驗。據深圳某消費者反映,碰到小吃主題街中比較新穎的品牌會去嘗試,諸如盛香亭、鮑師傅等。也有消費者認為,小吃主題街品類豐富,可選擇性較強,且價格低。
從小吃主題街的場景來看,消費升級與消費群體結構的變化,年輕消費者不再局限於「食」,而更加熱衷於美食打卡以及消費本身帶來的情感溢價。而小吃主題街憑藉著特定空間成為年輕人打卡的重要選擇之一。據深圳消費者張女士表示,主題小吃街中的場景是吸引其的重要原因之一。同時也有消費者表示自己會因為主題街的特定文化氛圍而去打卡。
因此,為滿足消費者的心理需求,購物中心更願意以小吃主題街區帶來消費體驗的提高。
4、從消費方式來看:走食、一人食的興起
傳統的街邊小吃街帶給了消費者走走逛逛的愉悅感,但衛生監管等難以得到保障。購物中心小吃主題街區彌補了這一缺陷,既滿足了消費者「走食」的消費習慣,也創造了邊走邊吃邊逛的新場景,從而帶來更愉悅的消費體驗。
同時在「孤獨經濟」、「單身經濟」的市場趨勢下,「一人食」逐漸興起,小吃主題街商品屬性與空間為這類消費群體給予了生活方式選擇上的尊重,也在提供美食外,帶來了獨處的享受。
結語:
在消費者更願意為品牌溢價以及就餐空間買單時,小吃主題街成為了購物中心打造差異化的重要手段。同時購物中心穩定精準的客流為小吃品牌提供了溫床。兩者通過各自的優勢而形成良性互動。
然在採訪中,也有部分消費者表示目前購物中心小吃主題街存在一定的品牌雷同,對此興趣不大。因此,購物中心需挖掘更具新穎的小吃品牌,從品牌、空間全方位打造差異化,才能虜獲消費者的「味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