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家角
橋橫溪檻波涵綠,寺倚江天雨潤青。
深巷枝橫花氣釅,誰家古樂出閒庭。
月底過滬上,偶得閒暇,遂就近一覽水鄉朱家角。
朱家角為上海四大古鎮之一,面積達1.5平方公裡,為周莊面積的三倍多。漕港河將朱家角分成兩半,北岸井亭港,南岸北大街,兩岸遍布蜿蜒曲折的小巷,花崗巖石的街面, 青磚黛瓦的明清建築及眾多的歷史遺蹟。 鎮以北大街、 大新街、 漕河街為商業中心,舊有「長街三裡,店鋪千家」之說。
朱家角最具古鎮特色的人文景觀,是一橋、一街、一寺、一廟、一廳、一館、二園、三灣、二十六弄。
一橋,指滬上第一石拱放生橋,也是江南地區最大的五孔大石橋,氣勢磅礴。
一街,指的是滬上第一明清街北大街,久經滄桑,還保存得原汁原味,老式店招林立,大紅燈籠高掛,成為江南古鎮最熱鬧的古老街道,是江南其他古鎮所莫及的。
一廟,是城隍廟,已有200多年歷史的城隍廟, 青瓦黃牆,飛龍翹角,吉祥葫蘆, 花格落地長窗,呈現 古意盎然、香菸嫋繞、肅穆壯麗的景象。其中「 鬥拱戲臺」、「 木刻橫梁」及「 中堂畫軸」(現已廢)被稱為城隍廟「三寶」,十分罕見。
三灣,即:三陽灣、 轎子灣、彌陀灣。人行街上,前後左右都是房,以為到了路盡頭,直角拐彎,一街市面在眼前,令人產生別有洞天的奇妙感覺,這種在老街上出現奇特拐彎的景觀,是其他古鎮難得一見的。
二十六弄:其實朱家角的古弄何止26條,每街每路都有弄,路通街,街通弄,弄通弄,形成網絡式棋盤格局,朱家角的古弄幽巷又以多、古、奇、深, 名聞遐邇,穿弄走巷,如入迷魂陣,趣味無窮, 尋古探幽,領略北方胡同式的情趣,又有著異曲同工之妙。近年,「古弄旅遊」越來越受到 外地人和老外們的青睞。
朱家角迷人之處還有是世人所謂之「三多」:名人多,明清建築多,河埠纜石茶館多。 古鎮氣候宜人,是讀書做學問的風水寶地,歷來文儒薈萃,人才輩出,明清兩代共出進士16人,舉人40多人。
文風既盛,便吸引著富貴人家和文人雅士在此建園造宅,全鎮古宅建築有四、五百處之多,風火牆、石庫門、牆門人家隨處可見。「三泖漁莊」、「王昶故居」、席氏廳堂、 陸氏世家、陳蓮舫故居、仲家廳堂等數十處,還有無數沿街明清建築,飛簷翹角,黛瓦粉牆,明清風格組成一幅明清水墨畫卷。
古鎮又是水的故鄉,水多橋多,河埠多,緊挨在一起的纜船石,也不計其數,造型各異的水橋,千姿百態的纜船石,布滿全鎮的大河小巷,這些江南水鎮特有的景觀是歷史、文物、建築、風情、藝術等內容構成的綜合體。有凸出石駁岸的「兩面河灘」,有凹進石駁岸的「單面河灘」,更有「人從前門進,河灘從屋後出」的「隱身河埠」。而那些鑲嵌在 水巷石駁上的花崗石浮雕纜船石更是琳琅滿目:牛角,寶劍,怪獸,如意,各具形態,呈現吉祥、古樸的美,將古鎮點綴得更具風韻。
人文積澱既深厚,歷史又足夠悠久,古鎮就有一種從容不迫的氣韻,眾多的茶館自然就孕育而生。橋頭、巷口、臨水的小樓,轉角的鋪面,隨處一角皆能遇見古樸的招牌、低垂的旗幟、暖暖的燈光,為古鎮平添許多浪漫溫暖的氣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