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9日,西南政法大學「民法典百人宣講團」副團長譚啟平教授走進江北石子山體育公園殘疾人體育館,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為全市殘聯繫統工作人員,以及市級、區縣殘疾人各專門協會主席宣講民法典。為了讓參與學習的聾啞人士更好地了解民法典,此次宣講,市殘聯還邀請重慶市聾啞學校的兩位老師輪番進行了長達4個小時的現場手語翻譯。
截至2019年底,我市持證殘疾人數89.1萬。據12385殘疾人服務熱線統計,我市殘疾人經常遇到的法律問題包括勞動爭議、房屋租賃、交通事故、相鄰權糾紛、拆遷安置等,其中最多的是勞動爭議。
「民法典堅持和凸顯了以人民為中心的思想,注重殘疾人民事權利的平等保護,如第1041條明確規定:保護婦女、未成年人、老年人、殘疾人的合法權益。」譚啟平介紹,民法典對殘疾賠償金進行了特別的規定,要求侵害他人造成殘疾的,除了賠償醫療費、護理費、交通費、營養費、住院夥食費等為治療和康復支出的合理費用,以及因誤工減少的收入外,還應當賠償輔助器具費和殘疾賠償金,有利於保障殘疾人的基本生活。
「作為殘疾人工作者,更需要重點學習民法典中涉及殘疾人合法權益保障的內容,保障自己和其他殘疾人平等充分地參與社會生活。」重慶市聾人協會(主持工作)主席稱,近兩年基本每場活動都會有手語翻譯,這充分體現了市殘聯積極維護聾人無障礙獲取信息及全面參與社會生活的權益。
「民法典中直接涉及殘疾人權益保障的內容近30條,進一步完善了殘聯領域法律制度,為做好新時代殘聯工作提供了重要法治保障。」市殘聯黨組成員、副理事長張青莉表示,接下來全市各級殘聯組織普法宣傳工作將走進城鄉社區,走進殘疾人家庭,引導我市殘疾人工作者和廣大殘疾人養成自覺守法的意識,形成遇事找法的習慣。(記者 王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