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晚間,深圳控股有限公司發布了2018年業績報告。據財報顯示,2018年全年深圳控股實現合同銷售額人民幣約164.5億元,同比增長43.1%。其中大宗交易累計銷售額約87億元。總合同銷售面積約57.14萬㎡,同比上升1.3%。
從貢獻率來看,合同銷售主要來自深業中城、泰富廣場、深業東嶺、馬鞍山深業華府、高榜山1號等項目。此外年內的大宗交易深業中城、泰富廣場、觀瀾玫瑰苑、博豐大廈四個項目也貢獻巨大,總計約87.3億元,佔銷售總額約53%。
在2018年8月的中期業績發布會上,深圳控股將2018年的全年銷售目標從150億元上調至200元,後受深圳731政策的影響,未能實現業績目標。
投資恆大損失8.5億元
報告期內,深圳控股實現收益166.43億港元,同比上升62.3%;毛利率為35.9%;實現毛利59.71億港元,同比上升68.1%;核心盈利31.48億港元,同比減少221.5%;權益股東應佔淨利潤為34.152億港元,較上年下降31.0%;淨負債率(包含所有帶息負債)為54.2%。
據悉,股東應佔淨利率的下降主要是由於集團出售三四線城市項目獲得33億港元的一次性盈利而存在較高基數,加上受本集團持有的恆大地產股權公允價值變動產生的非現金損失8.5億港元的影響。深圳控股營運長朱國強在業績會上表示,希望恆大能夠儘快完成重組,實現回報。
租金收入9.8億港元 深業上城商場開業率60%
在開發物業方面,集團結轉物業銷售面積約39.9萬㎡,同比下降17.2%;實現物業銷售淨收入為101.85億元,同比上漲89%。房地產開發銷售,毛利率40.2%,同比上漲0.9%。年內結轉銷售收入中,深圳項目佔比為79.0%,平均毛利率約為39.7%。其他城市平均毛利率約為41.9%。
2018年深圳控股新開工面積約79.5㎡,完成面積約為72.2萬㎡,其中成都錦繡工場南地塊為商業物業,總建築面積為1.13萬㎡,可售面積為6735㎡。完工項目共三宗,深業東嶺03-01地塊為綜合體性質,總建築面積為45.73萬㎡,可售面積為13.71萬㎡。
從綜合體來,據年報披露,深圳控股共擁有6個綜合體,深圳共有5個,分別為深業東嶺、深業中城、泰富廣場、深業上城、塘朗城。其中深業東嶺2018年銷售額為20.43億元,泰富廣場為42.29億元,深業上城為6.51億元,塘朗城為2.73億元。
在物業投資方面,截止到2018年底,集團投資物業總面積約114萬㎡,其中85.2%位於深圳。實現租賃收入約9.8億港元,同比上升約5.8%,物業投資業務毛利率約77.9%,同比下降0.3%。年內集團所屬投資物業組合重估增值12.82億港元。
據悉,深業上城商業部分於2018年1月18日開業,截至年底實現開業率60%。塘朗城項目引入多家知名品牌主力商家,實現招商率72%,計劃於2019年內開業。深業東嶺打造「兩街一市」街區式商業概念,引進多家特色餐飲、老字號鋪,完成招商率75%,計劃於2019年內開業。
粵港澳大灣區土儲佔比60% 2019銷售目標180億元
在資源獲取方面,2018年,在深圳、武漢、長沙、成都通過多種方式獲取四塊土地,計容建築面積共計約63.3萬㎡。截至2018年底,土地儲備規劃總建築面積約628萬㎡,計容建築面積467萬㎡,其中在建項目規劃總建面約323萬㎡,計容建築面積248萬㎡。
從土地儲備的產品類型來看,深圳控股未來主要布局在住宅開發與綜合體的建設上,據報告顯示,規劃在建面積中,住宅佔比66%,綜合體佔比33.5%。戰略布局只要在一二線城市,一二線城市土地儲備計容建築面積佔比達63%,大灣區土地儲備計容建築面積佔比達60%。
2019年,深圳控股將在粵港澳大灣區積極投資,重點拓展深圳、香港、廣州區域,密切關注東莞毗鄰深圳區域、佛山毗鄰廣州區域,以及中山市城區的優質地塊,考慮惠州市核心及軌道交通沿線區域等。
據悉,深圳控股2019年全年可售貨量約人民幣362億元,全年合同銷售目標為人民幣180億元,比上年實際銷售額增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