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徑相差400倍的太陽和月亮,為什麼看起來是「一樣大」的

2020-12-15 守株不待兔

太陽和月亮,是我們在地球表面幾乎每天都可以看到的兩顆星球,它們或許是茫茫宇宙中普通到不能在普通的兩顆星球,但是它們對於地球以及地球上的各種生命而言,都是非常重要、不可缺少的。

太陽、地球、月球

因為它們的重要性,古往今來人類對它們進行了大量的研究,通過科學家們的研究,人類對於太陽和月亮都有了一定的了解,有趣的是,太陽和月亮的直徑相差400倍左右,為什麼我們看起卻是一樣大的呢?

我們先來看一組太陽和月亮的數據:

太陽

太陽是地球所處的太陽系中心的一顆恆星,太陽的直徑約為1392000千米,大約是地球直徑的109倍左右,太陽和地球之間相距1.49億千米左右。

月球

月球,也就是我們所稱的月亮,是圍繞地球運動的一顆衛星,也是地球唯一的一顆天然衛星,月球的直徑約為3476千米,約為地球直徑的四分之一,月球與地球之間的平均距離為38萬千米。

通過數據數據可以看出,太陽和月亮無論是在直徑上,還是在與地球的距離上都是相差巨大的,而它們看起來一樣大的原因,在於一些數據的比例大致相同,所以才能在視覺上呈現出「一樣大」的感覺。

太陽、地球、月球

太陽直徑:月亮直徑=1392000千米:3476千米,通過計算得出它們之間的比例約為400:1

太陽距地距離:月亮距地距離=1.49億千米:38萬千米,通過計算的它們之間的比例約為392:1

通過這些計算數據我們可以得出,太陽直徑和月亮直徑的比例與太陽距地距離和月亮距地距離的比例幾乎相同

而太陽和月亮之所以看起來是「一樣大」的,也正是因為這種比例相同的奇妙巧合。

太陽系

這裡值得一提的是,在學界內有一部分科學家並不認為這種比例完全是因為巧合所致,雖然他們也可以提供一些理論來證明,但是並沒有很好的得到人們的信服與認同。

大多數科學家和人們還是更相信比例相同完全是因為巧合,而他們認為是巧合的原因是現在的月亮每年都在以一定的距離遠離地球,並且科學家預測在幾萬年之後月球也許會徹底脫離地球。

月亮

也就是說,在很久之前,月亮看起來是比現在要大很多的(研究已證明),在很久之後,月亮看起來或許會比現在小很多(科學家預測),而我們則恰好處於月亮和太陽看起來一樣大的一個時期。

你認為月亮和太陽看起來一樣大完全是一種巧合,還是某些更高級生命的刻意安排呢?

沒有評論的冷知識是沒有靈魂的↓↓

(本文由『守株不待兔』原創,每天分享最冷、最新、最全面的冷知識!喜歡記得關注一下哦~圖片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困擾至今的謎題,月亮為什麼有時看起來格外大?
    就連便利蜂便利店也有許多關於星球的周邊產品出售,學習地理後,大家會發現太陽和月亮不僅質量相差不少,直徑也相差了400倍左右,但是為什麼看起來大小卻相差不多呢? 據了解,太陽的直徑約為1392000千米,月亮則為3476千米。太陽距地球1.49億千米,月球則是38萬千米。
  • 網友問:太陽和月亮看來幾乎一樣大,是否代表著某種平衡和穩定?
    太陽和月亮看起來一樣大,完全是一種巧合,在科學上並不存在什麼平衡。視角度,是指一個物體在空間中佔據的視野大小;比如太陽的視角度大約是0.5°,月亮和太陽的視角度幾乎一樣,所以月亮和太陽看起來是一樣大的。
  • 宇宙中發現的6個未解之謎,為什麼太陽和月亮看上去一樣大?
    太陽系形成之謎---根據恆星演化理論,太陽與其他大多數恆星一樣,是由一團星際氣體雲誕生的。這團氣體雲存在於約四十六億年前,當太陽形成時,它吞沒了其周圍近99.8%的碎片雲。來自太陽的氫燃燒導致周圍急劇升溫,因此只有金屬和矽酸鹽礦物這樣的高熔點物質才能以固態形式存在,此區域的天體只有達到一定形狀,就能形成太陽系內的四大行星: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
  • 為什麼太陽和月球看起來一樣大?角大小為你解答
    如果一個物體的實際大小是固定的,那麼觀測距離越遠,角大小越小;如果一個物體的觀測距離是固定的,那麼實際大小越大,角大小同樣也會越大。可是在測量方面又會出現新的問題。若要問起天體的形狀,或許大多看官潛意識裡便會認定多數天體是圓形或球形的,實則不然。 很多天體——例如星系,星雲等——都是非球形的。不是球形,便不存在所謂直徑了,這樣的情況應該如何應對呢?
  • 假若天上的太陽、月亮並非自然形成,那地球、人類又意味著什麼
    月亮距離地球平均是38萬公裡;太陽距離地球平均為1. 5 億公裡;兩者相差整整395 倍。太陽的直徑據估測約是138 萬公裡;月亮的直徑則大約為3400 多公裡;兩者直徑具體數值同樣相差著整整395 倍。這是何等巧合!日月直徑具有的倍數差異剛好可以被日月與地球間距離的倍數差異完全地抵消!
  • 如何同時看到太陽和月亮?
    當月亮和夜晚的天空之間二者對比非常明顯的時候,很多人只看到了夜晚的月亮。(當然了,排在在太陽之後)月亮是天空中第二亮的物體,另外一些有經驗的人可以在白天看到金星,因此在白天看到月亮並不會讓人感到驚訝。那麼,為什麼還會有許多人在白天看到月亮時仍然會感覺驚訝呢?是什麼原因致使我們能在白天看到月亮呢?
  • 日食和月食只是地球、太陽、月亮三體利用光影演出的一出視覺大餐
    眾所周知,地球圍繞著太陽公轉,一年是365.25天左右。而月亮是圍繞著地球公轉,公轉周期有恆星月和朔望月之分。恆星月是指月亮與恆星位置角度的變化周期,比如面向太陽一面那一個點經過一個周期又回到了那個點的位置,就是一個恆星月,周期為27.32天。
  • 從冥王星上看太陽,太陽看起來多亮多大?
    冥王星的軌道偏心率很高,它的近日點為29.7天文單位,遠日點為49.3天文單位,兩者相差了19.6天文單位。因此,在冥王星的近日點和遠日點會看到亮度相差不小的太陽。根據如下的公式,可以計算出與太陽相距任意距離時肉眼所看到的太陽視亮度:M=m+31.57-5lgA上式中,M表示太陽的絕對星等(具體為4.83等),m表示在天體上看到太陽的視星等,A表示天體與太陽的距離(單位為天文單位)。
  • 地球上看月亮和太陽差不多大,那從月球上看地球也一樣大嗎?
    月球作為地球唯一的天然衛星,陪伴地球有數十億年了,可以說它參與了地球生態的形成,參與了地球生命的誕生和進化演化。古時候的人們對於月球基本是沒有什麼認知的,那個時候的人們看到天上的月亮跟太陽差不多大,會錯誤地認為太陽也只有月球那麼大。
  • 月亮反射太陽光,為何顏色和太陽不一樣?
    太陽可以發光,人類可以看到它。月亮不會發光,人類能夠看到它是因為它能夠反射太陽光。可是太陽的顏色和月亮的顏色卻不一樣,黃顏色的月亮是最常見的,其次還能見到橙色的、銀色的、白色的月亮,若是架起高倍相機拍月亮,拍出來的可能是灰不溜秋的月亮。
  • 太陽地球月球,三者之間隱藏著巨大的謎團,是自然規律還是巧合?
    日月同輝可是有一個很奇怪的現象,我們都知道,太陽和月亮的大小相差很懸殊,離地球的距離也相差很多,但在人眼看上去,為什麼兩者的視盤面卻是同樣大小?日月同輝這裡就需要引入一些數據了,太陽的直徑約為138萬千米,地球到太陽的距離是1.5億千米;月亮的直徑約為3480千米,地球到月亮的平均距離是38萬千米,看似簡單的數字,這中間卻隱藏著很大的一個謎團
  • 地球圍繞太陽轉,月球圍繞地球轉?真實情況沒你想的那麼簡單!
    太陽大,地球小,地球繞著太陽跑;地球大,月亮小,月亮繞著地球跑。我們一直被這首兒歌欺騙了,真實的情況沒你想的那麼簡單!如果你認為地球月球和太陽的關係跟下面的這個圖一樣,那麼你錯了。在太陽系中,太陽是唯一的一個恆星,地球太陽系中八大行星中的一個,而月球則是地球的衛星。太陽的直徑大約是1392000(1.392×10)千米,相當於地球直徑的109倍;體積大約是地球的130萬倍;其質量大約是2×10千克(地球的330000倍)。地球的平均半徑約6371千米,地球的質量約為5.96×10^24千克。
  • 太陽或月亮的周圍為什麼會出現光暈
    有時我們會在太陽或月亮的周圍看到光環,科學家稱之為光暈。每年都有很多人會看到太陽或月亮的光暈,很多人也會疑惑為什麼太陽和月亮周圍會出現光暈。在英語中有句諺語叫:月出光暈,雨要來臨(ringaroundthemoonmeansrainsoon)。這話有其道理,因為高空捲雲通常先於暴風雨。
  • 天體科普:太陽和月亮之外最亮的星星-金星
    金星是太陽和月亮之後天空中最亮的物體,其表面有隕石坑,山脈,火山和熔巖平原。大小:金星的直徑約為7,521英裡(12,104公裡)。距太陽的距離:我們恆星系的第二顆行星與太陽的平均距離為6700萬英裡(1.08億公裡)。環繞太陽的軌道:金星需要225個地球日繞太陽運行一次。旋轉:金星每243個地球日旋轉一次,但它會往地球的相反方向旋轉。在金星上,太陽在西邊升起,在東邊落下。
  • 中午的太陽看起來更小是距離更遠嗎,那為什麼又更熱呢?
    的確,早晨的太陽看起來又大又紅,中午的太陽看起來又小又白,說它距離更遠吧,為什麼又更熱呢?我們一起來鬧個明白。理論上說中午的太陽比早晚的太陽要離我們更近一些,但看卻起來更小,這似乎有些矛盾,其實這裡面有一些基本常識,說開了就一點也不奇怪。但首先要說明,太陽看起來大小變化和冷熱變化,與早晨中午這點距離變化一點關係也沒有。
  • 全年最大的月亮來了,4月8日傍晚超級月亮將在東方天際出現
    4月8日,即明天,將出現全年視直徑最大的滿月——超級月亮。所謂的超級月亮其實就是最大視直徑和最大亮面(滿月)的結合。那麼它是怎樣出現的呢?他給出的行星運動第一定律就是橢圓定律——行星軌道為橢圓,太陽在其任一焦點上。從上圖可以看到,行星繞日運動的橢圓軌道,太陽並不在中心上,當行星公轉過程中與太陽的距離就會忽近忽遠,會有一個離太陽最近的點,即近日點;也會有一個離太陽最遠的點,即遠日點。當太陽在橢圓軌道的其中一個焦點上時,一個行星公轉周期裡只有一個近日點和一個遠日點。
  • 月亮圍著地球轉,地球圍著太陽轉,太陽和更大的天體結構怎麼轉?
    所謂月亮圍著地球轉,地球圍著太陽轉,都是由於月亮、地球、太陽之間的引力作用而形成的運動狀態。事實上,引力是相互的,牛頓萬有引力定律和愛因斯坦的引力場方程都告訴我們,引力大小是由於物體質量和它們之間的距離決定的,質量越大的物體,引力越大,相互之間距離越遠引力呈距離平方衰減。
  • 2020年度最大超級月亮 你看了嗎?
    不過,儘管叫「粉色月亮」,但實際上看起來並不是真正的粉紅色,而是略帶淡橙色的。 天文學家指出,當月球升起並靠近地平線時,地球富含氧氣和氮氣的大氣層會濾除白色和藍色的月光,從而導致更多的紅光折射進我們的眼睛。因此,所謂的「粉紅月亮」看起來應該是紅色或橙色才對。
  • 4月8日超級粉紅月亮什麼時候出現 最佳觀賞時間幾點
    4月8日超級粉紅月亮什麼時候出現 最佳觀賞時間幾點  今年4月8日2時09分,月亮運行到距離地球的全年最近點,兩者相距只有357017千米,月亮視直徑達到33.5角分,比當天太陽的視直徑(32角分)大5%。同一天的10時35分,月亮、地球和太陽排成近似一條直線,此時月亮最圓。
  • 月亮大小變化的原因有哪些?太陽對地球的重要性!
    月亮本身的大小並不會發生變化,它是一塊巨大的石頭,不會像氣球一樣忽大忽小然而地平線附近的月亮為什麼看起來顯得特別大呢?有人認為這是由於折射的原因。月光經過大氣時發生折射,的確會令月亮發生輕度扭曲一一大約扭曲1.7%。但這個數字實在太小,我們是不會對這麼小的變化有明顯感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