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冬天似乎來得很早。南方剛剛進入金秋,北方已經迎來了第一場雪。
南方人,都非常喜歡看雪,尤其是深秋和初秋的雪,滿山的金葉,再加上一層薄薄的銀和濃霧,太可愛了。你可以選擇一個地方看一場好雪。上山,太單一;讓我們去田野。人多嘈雜,影響觀雪本身的安靜氛圍。最棒的是,有山有水,有森林有溫泉,還有野生動物絕對是獨一無二的。按照這種說法,怎麼著也得跑到國外去?真的沒必要。這個隱藏在東北內蒙古的邊陲小鎮,配得上這個絕活——阿爾山。
中國人對它知之甚少,但它早已聞名遐邇,被譽為「東方小瑞士」。最新版的《中國旅遊年鑑》將其評為最值得參觀的城市之一。10月1-3日,秋黃未褪的阿爾山,收到初雪消息,熱搜。雖然你沒有見過阿爾山的秋冬,但你對中國九百六十萬平方公裡的了解還太淺。中國邊境縣不比瑞士差。阿爾山,在哪裡?
不為人知的原因有一半可以歸因於偏遠。這個成立於1996年的小城市,真的很難找,基本上是一個「小透明」:位於中蒙邊境,在「大公雞」地圖的頸角,連綿不斷的大興安嶺旁阿爾山市、白朗鎮。阿爾山很小。小小的市區,只有三條主要道路,人口只有68,000,僅佔內蒙古面積的0.5%,這一點幾乎可以忽略。它被稱為「中國最小的縣級市」。但是阿爾山很大。足夠大,可以一年四季容納整個內蒙古景觀。內蒙古的草原、森林、火山、地熱都集中在這片小土地上。老舍曾在他的《內蒙風光》中這樣描述:「陽光下,千裡之外,不遼闊。」當然這裡也不是無邊無際。早在幾萬年前,歲月就在阿爾山的地貌上留下了清晰而深刻的痕跡。要找出阿爾山的輪廓,我們必須從火山開始。
早在第四紀,火神就造訪了這片土地,不知疲倦的熔巖噴湧而出,為阿爾山留下了50多個火山錐、19個高火山口、4個活火山和一系列火山遺蹟。這就註定了阿爾山的秋冬,跌宕起伏,層次分明。大興安嶺用千裡原始森林為阿爾山編織秋裝,把深邃靈動的天池、火山湖包裹在天空之上,像嬰兒一樣,呢喃著。大興安嶺山麓,鑲嵌著十幾個火山湖,構成了「迄今為止世界上最密集的火山湖」。
阿爾山是一本「地理教科書」是真的。今年5月,《地理·中國》前往阿爾山拍攝《地球臉》的奇蹟。三潭峽是被火山熔巖切割成數條急流、幾億年前才形成的龜甲巖、火山冷卻後形成的石塘森林,對阿爾山來說都是小菜一碟,絕對可以「平分」。一路下來,兩邊深黃色的白樺樹為遊客開路。秋天,溫暖的太陽傾瀉而下,在縫隙中畫出斑駁的樹木,沿著小路飛馳,躲在西南山麓,吮吸著中國最美的秋天。在進入雲霧繚繞的市區之前,你會發現呼倫貝爾、錫林郭勒、科爾沁、蒙古草原在這裡交匯,終於感受到了內蒙古的氣息。
紅綠燈和柏油路終究是城市的標誌。逛半天澡是阿爾山人的特權。市中心的溫泉也裝飾著秋冬季的溫柔。地熱給阿爾山帶來了「一條解凍的河流」和溫泉。阿爾山全稱「哈倫阿爾山」,蒙古語意為「溫泉聖泉」。在當地,有許多關於溫泉的傳說。一個是瘸腿梅花鹿在溫泉裡治好了腿。從此,人們就把它當成了「聖泉」。48口汩汩的泉水衝走了阿爾山牧民幾千年的疲憊。
當天氣轉冷的時候,你可以去阿爾山滑雪。當你滑下山坡時,寒冷的北風呼嘯而過,非常宜人。
在這片土地上,人們和鹿一起謀生。人們養鹿是為了吸引遊客,而鹿是依靠山裡的養分來生長的。在白浪鎮,村民們把鹿當成自己的女兒。北歐的雪山牛羊是不是更吸引人?真的不一定。阿爾山 現在 滿是北歐風情 。這是 由於 阿爾山 人的遠見 。 阿爾山 人因為 緯度 高,氣候 相似 ,向芬蘭 學習 ,希望 建設 綠色城市。
在2015年 ,阿爾山 被列為 中國和芬蘭 的低碳 生態 示範 城市 。 於是 ,一排排 紅色 坡屋頂 的歐式建築 在阿爾山 拔地而起 ,冬暖夏涼 ,低碳 節能 。阿爾山 ,是時候 融入 人間煙火 了。
走在阿爾山的街頭上,你會感念這裡的空氣和動植物茁壯而頑強的生命力。阿爾山的冰期很長,白晝很短,有人跑到阿爾山是為了秋,為了雪,你想去阿爾山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