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前,曾去泰國的清邁小住;嚴格界定,那是一次非典型性的旅遊。
從西安經由昆明飛抵清邁,無疑是旅;可遊呢?從手拉箱子外出,到肩背行囊歸來,整整10天裡,就幾乎沒有圍繞著這件事動過腦子。
我們老了,對東跑西顛的遊,已略有力不從心之感,更何況泰國也去過好幾次,該看的地方已經看了不少,這一次嘛,純粹是想換個環境休息幾天。經過仔細核算,租住民宿、廉價機票、還有每天自行料理早餐晚餐,經濟上最為節省。
至於為什麼要選擇清邁?那當然是與鄧麗君有關。
據說,沒有喧囂、佛光普照的清邁,曾讓這位一代歌后一見傾心,此後便多次造訪;並且,這裡還是她的香消玉殞之地。
《小城故事》是鄧麗君的名曲,有人斷言,歌裡的「小城」即為清邁。果真如此嗎?不妨姑妄信之,前往清邁,去領略一下那裡的故事多多。
在清邁的日子的確過得很愜意,遠不算豪華的民宿,卻有著一個設施齊全的廚房,加之當地超市供應的食材品種多、半成品多、價格又便宜,我們自行料理可口、省錢的飯食,使得早、晚兩餐與在國內居 家時幾乎無異。
整個白天,是在清邁古城內外信馬由韁地閒逛。
泰國是一個全民信佛的國度,清邁的廟也真多,而我們,但凡遇見稍大的廟宇,都會入內拜謁,脫掉鞋子,在乾淨的地板(或地毯)上安坐片刻。
次數多了,老伴兒問我:「你這是拜佛、還是來這兒乘涼?」
我如實相告:「二者兼而有之吧!」
目的明確地去尋找某個地方的情況,僅出現過一次。一天晚上從網上得知,清邁居然還有一個供應陝西餐飲的飯館「秦廚房」,好啊!當然要去光顧。
第二天,憑藉著手機導航的幫助,拐來拐去來到斯處,吃了肉夾饃、油潑麵、蔥油餅、涼皮,喝了酸梅湯。正宗!不錯!
就這樣,每天都會走到不想再繼續走下去的時候,才站在路邊,擋一輛「雙條車」打道回「府」。
「雙條車」是清邁的「的士」,大多是用日產皮卡改裝,加了棚子的車廂裡,左右兩側有兩排長條木凳,乘客面對面坐著,所以被稱作雙條車。
一天傍晚,就是在這樣的一輛「雙條車」上,我們知道了白廟。會說幾句中文的司機招攬生意:「明天包我的車去白廟吧!」
這一次在清邁,還有以前在曼谷、在芭提雅,我們看過太多的廟,所以,儘管這個廟的名號中有一個「白」字,似乎與眾不同,但也被未加多想地婉拒了。
直到2019年11月,白廟這個早已被遺忘的名號,才又一次和我不期而遇。那是在和一些朋友結伴前往東南亞三國金三角地區探秘之前,從行程安排上得知,有在清邁造訪白廟這麼一個項目,趕快上網搜尋,方曉得這個廟非同尋常啊!
於是,在對三年前的與白廟擦肩而過頓生遺憾的同時,也立馬產生了儘快親臨現場、一睹其不凡容顏的渴盼!
而果真與白廟咫尺相向之時,也的確讓人在大出意料、大受震撼之後,深感大開眼界。
白廟其實只是民間的一個俗稱,廟的本名是為靈光寺,1997年在一座破敗不堪的老廟舊址上根據全新的設計建造,歷經20多年,至今仍未全面竣工。同世界各地南傳佛教、北傳佛教(其中又分為漢傳佛教和藏傳佛教)的寺廟或金碧輝煌、或紅牆青瓦完全不同,白廟的牆壁、屋頂、欄杆、雕塑……目之所及,乃一派純白(惟一的例外,是衛生間被包裝成金光耀眼,倍顯豪華;何以如此?不敢妄猜),寺廟本身所必須擁有的莊嚴和肅穆,被這一派純白張揚得淋漓盡致,尤其是在風和日麗的日子,靜靜佇立的白廟,被飽和度足夠的藍天映襯得更顯神聖和純潔,使得遊人(哪怕不曾皈依佛門)的虔誠、仰慕之情,在心中油然而生。
白廟的設計師、投資人、建造者,是華裔泰國藝術大師查仁差(中文名字許龍才)。在泰國這麼一個佛教國度裡耳濡目染,他從小就對佛教文化如痴如醉,時常流連於泰國大小寺廟及宮殿,被佛教壁畫的藝術魅力所陶醉,神遊在如真亦幻的佛國世界中。
相傳,有一天佛祖降臨在他的夢境中,並指給他看一片潔白如雪、銀光閃閃、晶瑩剔透的白色建築群。查仁差為這美景所折服,而佛祖對他說:你的責任就是要建一座潔白的寺廟。查仁差從夢中驚醒後,立刻執筆將那聖潔的美景繪出一座「萬佛之都」圖,於是,一座人們從來沒有見過的傑出寺廟,先是在紙上呈現,繼則在地上矗立,被俗稱為白廟的靈光寺,遂橫空出世矣!
有道是日有所思、夜有所夢,我願意相信,查仁差這個神奇的夢,其實是因了他對佛教藝術孜孜不倦的追求而生。
作為一名虔誠的佛教徒,他在精神和物質兩個層面窮其所有,數十年如一日地殫精竭慮,建造這個獨出心裁、且出類拔萃的白廟,的確是在展示自己的向佛之心;但同時,作為一名傑出的美術家,他也是在進行一次不同凡響的藝術實踐。
為了使得自己對佛教文化的理解、以及卓爾不群的美學追求,可以不受任何幹擾地通過白廟的的建築、壁畫等中介得到充分展示,查仁差婉拒包括皇室捐贈在內的所有大額資助,堅持以賣畫所得為主、信徒的小額功德為輔,來應對巨大的建廟開支。查仁差已經如是堅持了20多年,年過花甲的他,還將繼續堅持下去,其所作所為,讓人肅然起敬!
白廟是一座佛教寺院,但不曾皈依佛門的所謂「檻外人」,在這裡除過感受到視覺衝擊、領略到美學享受之外,只要細細地看、慢慢地想,也能在認知層面得到提升。
比如,在白廟的院子裡,有著一尊似人非人的造像,長著四個耳朵、五個眼睛、一個嘴巴巴,兩手分別拿著畫筆和調色盤。什麼意思?據介紹,查仁差是通過這尊造像來告誡自己、同時也警示世人:人生在世,小到草根百姓的修身齊家,大到英雄豪傑的治國平天下,都必須嚴格遵循多聽、多看、少說話、努力勞作的行事準則啊——善哉斯言!
三年前,我和清邁的白廟擦肩而過,那叫緣分未到;三年後,有幸與白廟親近,感受多多,所獲多多,看來,我與白廟的緣分不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