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0/26
今天20:00檔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2019主持人大賽》
精彩呈現,敬請期待!
經過層層選拔
從數千名選手中脫穎而出的全國60強
將在這個主持界的頂級舞臺上接受考驗
60名選手將分為新聞類和文藝類兩組進行角逐
見證他們為夢發聲的
有擔任大賽主持人的撒貝寧
作為點評嘉賓的康輝、董卿
以及17位專業評審
和面向全國觀眾招募的「在線大眾評審」
作為專業評審團成員
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副院長俞虹表示:
「今天的舞臺讓我們看到了年輕人的精彩,
讓我們看到了未來的希望。」
12位首發選手「出口不凡」
李莎旻子獲贊「近乎完美」
本屆主持人大賽結合個人特質以及選拔的專業性,從新聞和文藝兩個類型考查60位選手的表現。
大賽第一階段分為五場比賽,通過抽籤確定每場12位選手的出場順序,在6個新聞類和6個文藝類選手中,分別只有3位能夠晉級下一輪比拼。
首期節目中,姚軼濱、鄒韻、王宇彤、張安琪、趙思衡、果欣禹作為新聞類選手,尹頌、付琰、孫鵬飛、龔凡、李莎旻子、遲茜作為文藝類選手率先出戰。
來自湖南廣播電視臺的李莎旻子,在3分鐘的自我展示環節,以飽滿的情緒講述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導演楊宇的故事,向夢想致敬。
面對以「家鄉的味道」為題材的90秒即興考核,她也能快速理清思路,從食之味延伸出濃濃的思鄉之情。除了擁有良好的職業素養,李莎旻子展現出來的真誠與熱情更是極富感染力,讓康輝和董卿給出「近乎完美」的高評價。
劉欣稱需要為中國發聲的主持人
兩個「果果」同臺搭檔
有著9年記者工作經驗的鄒韻此次為心中的主持夢想而來,結合自己採訪與在新聞現場的觀察,從中國話、中國茶等細節看到中國與世界的緊密聯繫。
董卿認為她的表述呈現出一個好記者、好主持人所需要的素質,那就是「態度、速度、溫度,還有角度」。CGTN主持人劉欣也給予高度評價:「在國際上,我們真的太需要像你這樣能夠為中國發聲的主持人和記者了。」
選手果欣禹帶來以她為原型打造的人民日報社首款人工智慧虛擬主播「小果果」,兩個「果果」同臺亮相默契搭檔。
新中國成立70年來的社會變遷,在果欣禹的講述中溫情再現。當她談及一位中年人獨自玩著小霸王遊戲機懷念去世的父親時,同場選手姚軼濱動情落淚:「那一刻感觸很深,很多人都是因為工作沒有辦法陪伴家人。」
相比智能搭檔「小果果」,果欣禹有溫度的敘述方式獲得專業評審敬一丹的肯定:「小果果可能是有很小的誤差率,但它會有大果果這樣的感受嗎?它會有那種細膩的表達嗎?所以我還是更看好大果果。」
選手0.09分之差遺憾出局
「理工女學霸」勇奪文藝類第一
首期12位選手不僅學歷、經歷呈現「高新尖」特點,現場表現更是讓專業評審頻頻感慨「有撲面而來的青春感」。
全場年齡最小的選手王宇彤年僅22歲,卻是兒童福利院十幾個孩子口中的「媽媽」,這種特殊的人生體驗讓她的講述更有溫度;23歲的張安琪朝氣蓬勃,剛畢業一年就以沉穩颱風獲得董卿和康輝的肯定;24歲的遲茜「腹有詩書氣自華」,在即興考核環節古詩詞信手拈來;做了6年體育解說的趙思衡,以趣味橫生的新聞播報方式帶來與眾不同的新鮮感;有9年電臺工作經驗的姚軼濱從幕後走到臺前,作為第一個選手亮相,不失自信與從容;江西廣播電視臺的尹頌、浙江廣播電視臺的付琰、安徽廣播電視臺的孫鵬飛等各地方電視臺的資深主持人以及其他領域的拔尖人才,也紛紛抓住難得的機會,在這個舞臺上發光發亮。
在節目第二現場,選手們懷著緊張又期待的心情備戰,有的獨自複述著自備稿件,有的神情嚴肅,密切關注同場選手的表現。
作為點評嘉賓的董卿深知選手肩負的壓力,感慨道:「我的心跳都加速了。」隨著新聞類和文藝類的第四位選手登臺,比賽進入白熱化階段。每組僅有3個晉級名額,這意味著接下來上場的每個選手都將面臨賽點,決定自己能否繼續留在這個舞臺為夢發聲。排名相對靠後的選手在激烈角逐的氛圍中更是捏了一把汗:「這個名次很危險,很難保證之後出場的選手不會比你好。」
一位選手用獨特的語言體系,以輕鬆幽默的主持風格完成個性化展示,讓現場眾人眼前一亮,卻以0.09分的微弱差距被下一位選手迎頭趕上,就此惜別賽場。
而另一位非播音主持專業的選手則憑藉優異發揮勇奪文藝類第一名。上場前,她坦言自己區別於其他選手的理工科背景是一把「雙刃劍」,對她而言是優勢也是劣勢。最終的得分遠超她的預期,激動之餘,她也表示會一直熱愛主持事業,希望大家看到不斷進步的自己。
康輝董卿專業點評在線「開課」
撒貝寧暖心互動為選手減壓
本屆大賽的專業評審團堪稱行業頂尖,涵蓋業界和學界專家,全方位考察選手能力。比如來自學界的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副院長俞虹、中國傳媒大學播音主持藝術學院副院長李洪巖,主持人敬一丹、魯健、朱迅、劉欣、高博、王冠,也有在業務一線工作多年的許強、王廣令、趙赫、王璐、陳臨春、王文昌、丁勇、秦新民、邵京京。
作為《主持人大賽》的點評嘉賓,康輝和董卿以獨到的眼光對選手的現場表現進行了專業點評。
文藝類選手龔凡用自己製作的小程序為撒貝寧現場作詩,與眾不同的闡述方式讓人耳目一新,康輝表示:「她很成功地帶動了比賽現場的氣氛,這就顯示了她不管是典型還是非典型性文藝類主持人,都能夠迅速和觀眾進行溝通碰撞。」
新聞類選手姚軼濱以講故事的方式,將自己與身為醫生的父親對於不同職業的相同堅守娓娓道來。董卿讚賞道:「我覺得你的3分鐘陳述很有文藝範,就像一種平行蒙太奇的手法,把兩個人物的命運線、兩條情節線統一在一個完整的故事裡。」
曾獲得第三屆「榮事達杯」主持人大賽金獎的撒貝寧,如今站在熟悉的舞臺擔任主持人,不僅以「過來人」的身份暖心建議選手「把握好時間」,也會適時穿插輕鬆有趣的互動調節現場氛圍。
文藝類選手尹頌第一個出場獲得掌聲不斷,撒貝寧調侃道:「這個歡呼聲主要還是衝顏值吧!」 尹頌立馬機智回應:「咱倆站一塊兒不就是顏值跟實力嘛。」
作為曾經的參賽者,撒貝寧聽完選手張安琪關於「最敬業變臉」這一社會話題的即興評述後,忍不住分享自己的見解:「我們的『服務』在未來究竟該如何提升藝術含義?真的別把它變成一個標準和流程,或許對於服務者和被服務者來講都是最好的。」這番關於「服務」的思考讓選手找到更多看待問題的角度。
AI人臉識別定製形象
撒貝寧現場揭大眾評審「廬山真面目」
為保證觀眾參與的廣泛性、普遍性和代表性,本次大賽面向全國招募數千名大眾評審,並突破常規模式引入人工智慧技術。
「在線大眾評審」實際上是對不在現場的真人評審進行3D形象模擬,製作出與真人相似度極高的虛擬形象,並在電視鏡頭前呈現。觀眾即使在千裡之外,也能在評審席上參與比賽的打分、評價。
大賽通過實時面部追蹤及面部識別技術保證現場的連線互動效果,並完成高精度實時渲染,以提升虛擬形象與真人的相似度,這是AI技術首次同電視節目深度結合、智能參與。
每場比賽會從上千位報名的網友中經過公證處監督,按照省份、性別和年齡的平均分布,隨機篩選產生400名「在線大眾評審」。
被選中的「在線大眾評審」十分珍惜手中的評判權,在「虛擬評審席」專心觀看每位選手表現的同時還會細心做筆記,慎重對待每一次打分。
首期節目中,撒貝寧與大眾評審現場連線,讓大家得以一睹虛擬形象背後的「廬山真面目」。一位播音主持專業的準大學生看了比賽後表示「真的很激動,覺得自己可以學到很多」。他打出的分數與專家評審團基本一致,獲得董卿誇讚「很客觀公正」。
在專業評審和大眾評審的共同見證下,首期出場的12位選手憑藉各具特色的表現彰顯出新生代主持人的青春風採。面對多維度、全方位的考核,誰能無懼考驗,更勝一籌?今天20:00檔,CCTV-1與您相約《中央廣播電視總臺2019主持人大賽》,看新生代主持人在舞臺綻放,為夢發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