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雲南網
隨著夏日的來臨,雙廊客棧開始解凍復甦的消息,猶如投入池中的一粒小石子,不經意間擾動了無數人心目中的「詩和遠方」。
2017年3月31日,大理市政府發布《關於開展洱海流域水生態保護區核心區餐飲客棧服務業專項整治的通告》,對洱海流域水生態保護區核心區餐飲客棧等服務業開展整治。專項整治以來,共叫停核心區餐飲客棧經營戶1900戶。據大理市客棧協會統計,目前已達到條件恢復營業的客棧大約有80家,其中海西片區大約65家,海東片區大約15家。晚報記者近日沿著洱海湖岸線,走訪了已經恢復營業的幾家客棧。
走訪
雙廊7家客棧恢復營業生意清淡
客棧老闆老鄭:「入住的都是回頭客」
「我想著,恢復營業是6月30日(洱海環湖截汙工程完工)以後的事了,人都在外地,突然就接到了可以恢復營業的通知。」4月29日,剛剛恢復營業的雙廊鎮雙廊村一線海景客棧「小巷雲歸」老闆老鄭說,「我們雙廊的截汙管網在大理市最早完成,停業前所有客棧都安裝了汙水淨化處理系統,現在全鎮已經沒有汙水直排洱海。就連汙水處理廠處理後的中水,也拉到火山村去作為灌溉用水了。我們客棧的房子是按鎮裡和市裡的規劃設計建蓋的,所有證照都齊全,能夠恢復營業,也是理所應當的事」。
老鄭是西安人,2012年從廣東過來租地蓋房。客棧2014年建成開業,共有15間客房,主要通過網上訂房銷售。「恢復營業半個月,大部分客人還不知道雙廊已經有客棧開業,入住率只有50%。入住的都是回頭客,看到我在朋友圈發微信過來的」。
「雙廊400多家客棧、200多家餐飲,第一批只恢復了7家客棧、兩家餐飲。現在是旅遊淡季,一旦真正來了客人,是滿足不了需求的。只有大部分客棧開業,才能重回正常狀態。」 老鄭說,「現在的雙廊,一到晚上,家家關門閉戶,街上所有的燈都是黑的,完全沒有進入景區應有的狀態。與我2012年剛來的時候一樣,沒有幾家客棧,遊人也冷冷清清的,晚上出門還要打電筒。唯一的不同,就是路平坦了」。
客棧老闆高姨:「恢復元氣少說要半年」
雙廊鎮雙廊村一線海景客棧「水墨青花」5月10日恢復營業,老闆來自青島,老闆的小姨在幫他管理客棧,大家都喊她高姨。「水墨青花」客棧2014年建成開業,共有10間房間。「我們恢復營業4天,前兩天沒人,後兩天有人來了,開了三四間房,都是網上訂房。停業一年多,大多數遊客已經選擇了新的旅遊目的地,雙廊要恢復元氣,多說一年,少說也要半年」。
「停業一年了,損失慘重啊!現在很多服務設施都需要重新配置,又是一大筆投入。」高姨說,「希望有證的都能開起來,讓客棧老闆們有信心繼續把雙廊的旅遊做熱。」
2011年就已開門營業的「候鳥」客棧,是雙廊鎮玉磯島上唯一的白族民居海景客棧。臨海的一面有一個很大的院子,整幢客棧卻只有6間房。客棧經理於先生說,「現在整個雙廊人流量很少,除了零星的網上訂房,根本沒有什麼人找上門來。5月5日恢復營業到現在,入住率只有20%。靠我們(恢復營業的)幾家宣傳,微信、朋友圈全動用起來,也不過是杯水車薪。隨便一個團隊進來,這幾家都接待不了。停業雖然對我們的生意有影響,但相信雙廊的明天會更好。雙廊要恢復人氣,不是一天兩天就能辦到的」。
「候鳥」是雙廊鎮首批恢復營業的7家海景客棧中唯一一家大理本地人投資的客棧,見證了整個雙廊旅遊業的發展。「現在的雙廊,就像我們2011年剛進來的時候,全鎮不超過10家客棧。2012年以後,遊客才逐漸多起來。2015年、2016年是鼎盛時期,最多的時候每天接待遊客一萬人次。」於經理說,「只有等客棧逐步開業以後,旅遊氛圍才有希望重新恢復起來」。
與雙廊新恢復營業的幾家客棧相比,去年9月就已作為大理市第一批解凍的海東鎮向陽村委會中節村海景客棧「璧海雅苑」的境遇更為慘澹。「璧海雅苑」至今沒有開通網上營銷,又是整個海東鎮最早恢復營業的海景客棧,周邊所有的餐飲服務都還處於停業狀態,遊客來了沒有吃飯的地方,也住不下來。「我家13間房,三月街期間一個客人都沒有。從恢復營業到現在,只零星地有人來住上一晚,幾乎就沒有什麼生意。」 獨自在家領孫子的老闆娘說。
回訪
海西客棧自己做文化 用品牌「鎖」住老顧客
客棧老闆聶孔明:
「把客棧打造成東南亞風格」
海西片區的大理鎮才村海景客棧「菩提海居」今年1月10日恢復營業,老闆聶孔明是一位來自重慶的投資者。2013年6月,聶老闆在才村開起第一家有13間客房的海景客棧「菩提海居」之後,2014年至2016年又在銀橋鎮的下波淜、馬久邑開起了「菩提塵外」「菩提雲境」兩家海景客棧。其中「菩提塵外」規模最大,有26間海景房。經過幾年的經營,已經做出了自己的客棧品質和影響力。
聶老闆喜歡泰國文化,他把客棧打造成了東南亞風格。「洱海邊的客棧,每一個都是老闆對客棧文化的表現。老闆把自己的情懷和喜愛融入其間,讓客人感受到未曾去過的風景。客人來了,發呆、喝茶,早晚到海邊騎車、徒步,全身心的放鬆。」 聶老闆說,「不同風格的客棧,構成了洱海邊的異域風格客棧集群,通過各自的宣傳平臺傳播出去,吸引了全國各地的人發現大理」。
2012年,聶孔明到才村租地建房時,海西的客棧並不多,才村只有4家,馬久邑也只有1 家。他在海邊的3家客棧開起來以後,自己做了3個微信公眾號,常年不間斷地傳播大理客棧的美圖、美文,已經發展了五六萬個粉絲。海邊客棧停業以後,為了留住自己的顧客群體,他在大理古城紅龍井開了第四家客棧,直到海邊客棧恢復營業,才又關了古城的客棧,繼續把客人拉回海邊來住。
「停業之後,整體的旅遊氛圍不在了,各家客棧經驗豐富的員工走了很多。現在洱海周邊雖然零零星星恢復了一些客棧,但是沒有整體的氛圍,吸引不了遊客。」聶老闆說,「遊客在選擇旅遊目的地時,要先通過大的IP引導,才來細分市場。很多人到大理旅遊的目的就是住客棧,體驗本地人的生活氣息。」才村是離大理古城最近的海邊村莊,區位優勢好,之前已發展到200多家客棧。
客棧老闆金壽喜:
「我們主打『家』文化」
去年10月最早一批恢復營業的「雲途」海景客棧,地處銀橋鎮馬久邑村。2015年1月開業以來,「雲途」已在大理發展成為擁有5個店的知名品牌客棧。「雲途」客棧3個股東之一的金壽喜,是一位地道的劍川阿鵬哥。「另外兩個股東是江西人,當時因為喜歡大理,建個客棧,沒想到很多人都喜歡上了,做著做著就收不了手」。
「雲途」的每一個店都有不同的風格,馬久邑店是美式鄉村與大理本土的混搭,共有17個房間。「我們『雲途』主打的是『家』文化。天南海北的客人,晚上回來聊聊心得,就像回到家裡一樣。來我店裡的客人,第一次是客人,第二次就是朋友了。很多客人走了以後,總會記掛著在大理還有那麼一個朋友,總是要抽空再回來看看。」 馬久邑村離大理古城7公裡,全村20多家客棧,現在開了5家,已經恢復了一定的旅遊氛圍。
「我們的客人大多數來自北上廣,喜歡大理的藍天白雲,來大理就是為了曬太陽,放鬆自己。品嘗到店裡阿姨隨手做的一道家常菜,都會非常開心。有人在店裡相遇、相知、相愛,後來還回來結婚了。這裡的自然美景和生活方式,都是客人眼中的風景。來住店的客人,很多都會住上一星期至15天,最長的住到一個月。」 金壽喜說,馬久邑店和磻溪店停業以後,「雲途」只用了3個月的時間,就在古城開了第三個店。
金壽喜喜歡玩哈雷摩託,是大理南詔機車俱樂部的成員。哈雷文化也是「雲途」的一大特色文化,喜歡玩哈雷的人,都會主動找上門來,很多明星都來客棧裡住過。「恢復營業以後,我們通過自己的品牌維護,留住了一定數量的客人,但是現在大環境不好,外面知道開業的客人太少,新的客源打不開。為了帶動周圍的旅遊氛圍,我們的推廣比以前多付出了10倍的努力,目前的入住率只達到了70%。」 金壽喜說。
變化
吉普車旅拍成旅遊新寵
周末到大理短遊幾天的遊客,一般都會選擇3天自助遊。第一天上午坐大索道登蒼山,下午逛崇聖寺。第二天包車環海遊,才村溼地公園看日出,馬久邑海灣看海,喜洲海舌公園親水,一路體驗田園風光、古鎮民居、白族扎染。然後到蒼洱風光盡收眼底的雙廊、水天一色的挖色,邊走邊玩,領略洱海風情。第三天騎行,從大理古城出發,經過才村的田園,到馬久邑看海景,然後繞道大麗路看花海,再返回大理古城,是一條非常不錯的騎行線路。晚飯安排在大理古城,然後泡吧、看夜景。還有時間多呆一天的遊客,往往會跟隨本地人的腳步,到寂照庵品茶、吃素食。
吉普車旅拍已漸漸成為到大理旅遊的年輕人最喜愛的遊覽方式。整個洱海周邊風景優美的地段,總能看到五顏六色的吉普車,載著各種穿著時髦的青年男女,擺pose拍照。吉普車旅拍2016年由「菩提海居」老闆聶孔明最先引入,當時投入了10臺車,吸引了很多玩越野車的年輕人。時間一長,這種旅遊方式開始擴散。目前洱海周邊已經有20多家從事吉普車旅拍的經營者,吉普車的數量已發展到200多臺。租一臺吉普車環洱海一周,每人只需花費268元,有專業的駕駛員開車,專門配備的攝影師沿途跟拍。環洱海100多公裡的行程,很能讓年輕人盡情地展現自我。
連結
雙廊海邊洗車被罰款300元
15日下午,雙廊古鎮城管執法隊員在例行巡邏過程中,發現環海路紅山段有人正在路邊用洱海水洗車,遂上前制止。經查,洗車人員為徐某夫婦,二人駕車至雙廊鎮紅山環海路段時,發現車輛有泥土,即拿出洗車工具在洱海邊取水洗車,致使洗車汙水汙染洱海水域城鎮道路。雙廊古鎮城管分局對夫婦倆進行了批評教育,並給予徐某罰款300元的行政處罰。
(記者 秦蒙琳 攝影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