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各地博物館的鎮館之寶,絕對大開眼界!

2020-12-19 中國江蘇網

  每一座博物館都記錄著一段塵封的歷史,放眼望去,那些飽經歲月洗禮的收藏與建築,似乎正在無聲地傾訴,一個個過往的滄桑故事。下面就由小蘇帶你穿越時空的阻隔,探尋每件珍品背後的故事。

  南京博物院

  南京博物院擁有各類藏品42萬餘件(套),館藏數量居中國前三,上至舊石器時代,下迄當代;既有全國性的,又有地域性的;既有宮廷傳世品,又有考古發掘品,還有一部分來源於社會徵集及捐贈,均為歷朝歷代的珍品佳作和備受國內外學術界矚目的珍品。青銅、玉石、陶瓷、金銀器皿、竹木牙角、漆器、絲織刺繡、書畫、印璽、碑刻造像等所有文物品類一應俱有,每一品種又自成歷史系列。

  館藏精品

  ▲青花蕭何追韓信梅瓶

  ▲清乾隆藍釉描金粉彩開光轉心瓶

  ▲金蟬玉葉(明)

  ▲金獸(西漢)

  江寧織造博物館

  江寧織造博物館是在清代江寧織造舊址上建造的一座現代博物館,曾是康乾二帝行宮所在,也是《紅樓夢》作者曹雪芹出生和成長之地。由著名建築學家、兩院院士吳良鏞先生擔綱設計。建築內復建了織造署中原有的西池、楝亭、萱瑞堂、西堂等建築,從南望北疊疊高起,如同一幅江南山水畫,是現代建築的語言和傳統園林建築結合的經典之作。

  部分展品

  ▲雲錦

  無錫博物院

  無錫市博物館是一座綜合性地方歷史藝術博物館,位於惠泉山下,古運河畔,是省內頗具影響的地市級博物館,園內北側是是周懷民藏畫館,後又在主建築內增設周培源、王蒂徵藏畫館。原館址設立於風景秀麗的惠山淮湘昭忠祠。1977年郭沫若先生為無錫市博物館題寫了館名。現已擁有館藏文物3萬餘件,尤以明清書畫和地方歷史文物最富特色。

  鎮館之寶

  ▲倪瓚手跡《苔痕樹影圖》

  無錫中國吳文化博物館

  鴻山遺址博物館

  無錫中國吳文化博物館鴻山遺址博物館在充分尊重原有地形、地貌的基礎上,採用泥牆、草頂、坡面等簡樸造型,使博物館與環境融為一體。博物館倚特大型戰國貴族墓邱承墩原址而建,並對其進行了高水平的復原展示。整個墓坑長56.7米,寬6.3米,呈「中」字型結構,顯示出墓主身份高貴。墓葬按照下葬時的原貌進行了復原,全面展示了春秋戰國時期高等級貴族的墓葬形制和陪葬規格體系。

  部分展品

  ▲玉神獸管

  ▲玉飛鳳

  ▲盤蛇玲瓏球

  徐州博物館

  徐州博物館是徐州市人民政府在清朝乾隆皇帝南巡時行宮舊址上建立起來的地方綜合性博物館。是國家4A級旅遊景區。有金縷玉衣、銀縷玉衣等館藏精品。

  館藏精品

  ▲金縷玉衣

  常州博物館

  常州博物館館藏文物2萬餘件,其中國家一級文物 27件(國寶級文物1件)、二級文物166件、三級文物3129件,國家一、二級保護動植物、化石標本103件。其中良渚文化時期的玉器、春秋戰國時期的原始青瓷器、宋元時期的漆器與瓷器以及明清時期的書畫等,都是常州博物館頗具特色的館藏文物精品。

  館藏精品

  ▲南宋戧金漆奩

  蘇州博物館

  蘇州博物館館址太平天國忠王府為首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國內保存完整的一組太平天國歷史建築物。博物館由世界華人建築師貝聿銘設計。

  館藏精品

  ▲秘色瓷蓮花碗

  ▲宋真珠舍利寶幢

  南通博物苑

  南通博物苑位於風光秀美的南通濠河之濱,由中國早期現代化的先驅、晚清狀元張謇於1905年創辦。至1989年底,館藏品有40115件,其中自然標本6126件,一級文物55件。

  連雲港市博物館

  收藏各類文物一萬餘件。市博物館集中展現連雲港地區上迄舊石器時代,下至明清時期悠久燦爛的歷史文化。史前的粗獷、商周的莊嚴、漢唐的繁華、明清的精絕,在此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徜徉其間,仿佛穿越時空,直面千百年前的文明,讓人流連忘返。

  部分展品

  ▲西漢圓雕和田青玉豬

  也稱青玉握,是古代握於死者雙手中的陪葬玉器,保存基本完整,局部有沁色。器物造型、工藝與館藏鎮館之寶黃玉豬相同。玉豬一對兩件,質地為玉質精純的新疆和田青玉料,玉豬的造型勻稱,呈伏臥狀,造型生動活潑,刀法嫻熟流暢,線條簡練明快,為典型的「漢八刀」風格。

  中國東海水晶博物館

  該博物館集水晶精品展示、矽工業展示、歷史文物展示、學術研討、國際交流等多功能於一體,匯聚了東海及世界各地品質最好、工藝最精美的天然水晶奇石和水晶工藝品,演示天然水晶形成的奇特景觀,向世人展示水晶世界的晶瑩之美與無窮魅力。

  部分館藏

  中國漕運博物館

  作為「運河之都」的淮安,為展示漕運文化而籌建中國漕運博物館。集中陳列了古代漕運(運河水上運輸)工具及附屬遺留物品,漕運總督府內工作與生活用品,曾經擔任漕運總督及其他漕運官員的信函、書札,墨跡及生活用品,以及歷代有關漕糧流通的記錄、證券、量具、代用品。

  鹽城市博物館中國海鹽博物館

  中國海鹽博物館系統反映了我國海鹽發展史,展示介紹海鹽文化的研究成果,收藏陳列我國海鹽歷史的文物和資料。博物館採用蠟像、雕塑、沙盤等演示手法,展現古代「煉滷煎鹽」、「曬鹽」等海鹽生產和鹽民生活的多層文化場景。

  鎮館之寶

  商周時期的煎鹽工具,形似古代將士頭盔的厚壁陶器,距今已有3000年左右。

  揚州博物館中國雕版印刷博物館

  揚州中國雕版印刷博物館、揚州博物館新館(簡稱「雙博館「)的建築外型充分體現了人與自然和諧統一,建築與自然交融合一的設計理念。

  鎮館之寶

  ▲元霽藍釉白龍紋梅瓶

  鎮江博物館

  鎮江博物館依雲臺山麓,北鄰浩蕩長江,東毗西津渡古街,是英國在中國沿海沿江建造的最早的領事館之一,共5幢,建築風格為東印度式。她依山傍江,錯落有致,雖經百年風雨,但風姿依舊。這幢具有重要歷史、科學、藝術價值的近代建築遺存,風貌之獨特,保存之完好,在全國比較少見,被國務院於1996年11月26日公布為全國重點保護單位。

  館藏精品

  ▲宜侯夨簋

  ▲青銅鴛鴦尊

  泰州博物館

  泰州市博物館擁有各類藏品近萬件,其中已經經過鑑定的國家珍貴文物八百餘件。文物收藏中,又以古代書畫、明代服飾、六朝青瓷等尤具特色,在國內博物館界有較好的影響。

  部分展品

  ▲駝黃色織金暗花緞鳳穿牡丹斕單裙

  ▲駝黃色暗花緞底繡孔雀紋補服

  宿遷市博物館

  擁有各類藏品3000餘件,其中一級文物9件,二級文物30件,三級文物111件。館藏文物種類齊全,涵蓋玉器、石器、骨器、陶器、鐵器、木器、青銅器、金銀器、紡織物以及書畫等主要門類,其中新石器、夏商周以及秦漢時期的文物尤為豐富。

  部分展品

  ▲明嘉靖真武神銅造像

  ▲玉斂葬

相關焦點

  • 各地博物館的鎮館之寶
    中華文化五千年,流傳下來的文物數不勝數,字畫,珠寶,青銅器等等,他們要麼還在墳墓裡安息要麼被私人收藏,要麼則是在博物館裡供後人瞻仰。今天就來看看各地博物館的鎮館之寶吧。一:故宮博物院故宮博物院是我國最大的博物館,收藏著來自全國各地的文物。北京也是我國四大古都之一,作為元明清的首都,北京的土地下埋藏了無數的文物想要在這些文物裡脫穎而出它的價值可見一斑。而它就是清明上河圖,中國十大名畫之一,北宋畫家張擇端所畫。
  • 大開眼界!各省博物館的鎮館之寶,你老家的文物上榜了嗎?
    我國近現代以來出土的文物非常多,但並非都藏於當地博物館或者某一個大型博物館;而是收藏於全國各地的各大博物館。這些省級博物館往往有自己的鎮館之寶,但一些文物大省根本就沒有鎮館之寶,因為都非常珍貴根本選不出來。比如:國博、故宮、臺北、河南、陝西、山西博物院等等。
  • 大開眼界!各省博物館的鎮館之寶,你老家的文物上榜了嗎?
    我國近現代以來出土的文物非常多,但並非都藏於當地博物館或者某一個大型博物館;而是收藏於全國各地的各大博物館。這些省級博物館往往有自己的鎮館之寶,但一些文物大省根本就沒有鎮館之寶,因為都非常珍貴根本選不出來。比如:國博、故宮、臺北、河南、陝西、山西博物院等等。
  • 印章距今1000年,是鎮館之寶,江蘇鹽稅博物館今開館
    今天是個特別的日子,是第44個「國際博物館日」。國際博物館日定於每年的5月18日。這一天,各地博物館將舉辦宣傳、紀念活動,讓更多的人了解博物館,發揮博物館的社會功能。今天,江蘇鹽稅博物館開館了。這是一家以鹽稅文化為主題的博物館,這在全國是唯一一家。江蘇鹽稅博物館在江蘇泰州,位於在泰州古鹽運河畔。泰州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 中國各地博物館「鎮館之寶」,你都看過嗎?
    文化廣角 【中國各地博物館「鎮館之寶」,你都看過嗎?】文物承載燦爛文明,傳承歷史文化。作為世界文物大國,我國各地博物館中的珍貴藏品數不勝數,滿載著歷史的沉浮滄桑。它們的鎮館之寶都是什麼?四羊方尊、清明上河圖、素紗禪衣…這些你都看過嗎?
  • 無錫各大博物館的鎮館之寶!
    你看啊,它可以讓你靜思、想像、發呆、約會、遛娃、避暑、學習.......絕對是日常生活之外的「詩與遠方」!   就說咱無錫,各大博物館裡藏著好些「有故事的女同學」,件件鎮館之寶都與我們愛著的這塊土地聯繫深遠。你若能讀懂,也就通曉了咱無錫的文化脈絡。
  • 21個博物館鎮館之寶!
    鎮館之寶:元代景德鎮窯青白釉水月觀音菩薩像  1955年出土於西城區定阜大街西口,現藏北京首都博物館「古代瓷器藝術精品展」的元代展廳,是首都博物館的鎮館之寶。  鎮館之寶:東晉王獻之行草《鴨頭丸貼》  那15個你看不出來的字是:鴨頭丸,故不佳。明當必集,當與君相見。5.重慶三峽博物館
  • 中國22個博物館鎮館之寶
    鎮館之寶:元代景德鎮窯青白釉水月觀音菩薩像1955年出土於西城區定阜大街西口,現藏北京首都博物館「古代瓷器藝術精品展」的元代展廳,是首都博物館的鎮館之寶。鎮館之寶:東晉王獻之行草《鴨頭丸貼》那15個你看不出來的字是:鴨頭丸,故不佳。明當必集,當與君相見。重慶三峽博物館
  • 中國各地博物館的鎮館之寶
    中國歷史悠久,地大物博,作為世界文物大國,我國各地博物館中的珍貴藏品數不勝數。每個博物館都有自己的「鎮館之寶」,展示著在不同歷史背景中的文化內涵。讓我們從「鎮館之寶」中感受歷史的傳承吧~北京故宮博物院:《清明上河圖》
  • 北京十大博物館的「鎮館之寶」
    它們在博物館「講述」歲月的故事  看過電影《博物館奇妙夜》的人,在走出影院之後,都會忍不住讚嘆:原來看似「死物」的博物館陳列品,也蘊含著不少動人的故事。坐落在北京城裡的100多家博物館,也大多有各自的「鎮館之寶」,卻往往是「養在深閨人未識」。12月17日,首都博物館聯盟正式成立。
  • 世界四大博物館及鎮館之寶
    維納斯:公元前2世紀末的希臘作品,作者為普拉克西特,取材於帕裡安大理石。鎮館之寶:《亞尼的死者之書》埃及文物館是博物館中最大的陳列館之一,這裡展有大型的人獸石雕、廟宇建築、為數眾多的木乃伊、碑文壁畫、鐫石器皿及金五首飾,其展品的年代可上溯到 5000多年以前,藏品數量達7萬多件,其中包括19世紀英國海軍統帥納爾遜從法國國王拿破崙手中奪取的古埃及藝術品。
  • 省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評出
    長江日報訊(記者萬建輝 通訊員孫夏)12月13日,備受期待的湖北省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揭曉,除曾侯乙編鐘、越王勾踐劍、鄖縣人頭骨化石、元青花四愛圖梅瓶現有四大「鎮館之寶」外,曾侯乙尊盤、雲夢睡虎地秦簡、虎座鳥架鼓、彩繪人物車馬出行圖、石家河玉人像、崇陽銅鼓等6件文物瑰寶新晉「鎮館之寶」。
  • 博物館日 探尋世界頂級博物館的鎮館之寶
    1977年,為促進全球博物館事業的健康發展,國際博物館協會將5月18日定為國際博物館日。今天,小編帶大家走進世界頂級博物館,去尋找每一家博物館的鎮館之寶、人類文明寶藏。那故宮的「鎮館之寶」是什麼呢?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曾說,很難挑出一件代表性的寶貝。這是因為故宮的藏品呈倒金字塔結構,93.2%的文物都是國家珍貴文物,6.4%藏品為普通文物,資料留存僅0.4%。也就是說,故宮博物院的文物藏品中夠「鎮館之寶」級別的寶貝太多了,幾乎件件都是壓箱底的寶貝。
  • 湖北省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揭曉
    湖北省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揭曉
  • 博物館日 探尋世界頂級博物館的鎮館之寶
    1977年,為促進全球博物館事業的健康發展,國際博物館協會將5月18日定為國際博物館日。今天,小編帶大家走進世界頂級博物館,去尋找每一家博物館的鎮館之寶、人類文明寶藏。那故宮的「鎮館之寶」是什麼呢?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曾說,很難挑出一件代表性的寶貝。這是因為故宮的藏品呈倒金字塔結構,93.2%的文物都是國家珍貴文物,6.4%藏品為普通文物,資料留存僅0.4%。也就是說,故宮博物院的文物藏品中夠「鎮館之寶」級別的寶貝太多了,幾乎件件都是壓箱底的寶貝。
  • 省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評出
    長江日報訊(記者萬建輝 通訊員孫夏)12月13日,備受期待的湖北省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揭曉,除曾侯乙編鐘、越王勾踐劍、鄖縣人頭骨化石、元青花四愛圖梅瓶現有四大「鎮館之寶」外,曾侯乙尊盤、雲夢睡虎地秦簡、虎座鳥架鼓、彩繪人物車馬出行圖、石家河玉人像、崇陽銅鼓等6件文物瑰寶新晉「鎮館之寶」。
  • 湖北省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揭曉
    6件文物瑰寶新晉為「鎮館之寶」。此次評選自11月11日啟動,為期一個月,採用網絡投票和專家投票權重各佔50%的方式,從20件候選「鎮館之寶」中,產生「十大鎮館之寶」。活動還走進多所高校。揭曉儀式現場,中南民族大學文物與博物館專業學生高睿澤分享了自己與「鎮館之寶」元青花四愛梅瓶的故事。
  • 鎮館之寶!長沙博物館的寶貝你知道幾個?
    鎮館之寶!長沙博物館的寶貝你知道幾個?      2017-06-02 00:34:57 精心籌備十年的長沙歷史文化陳列在長沙市博物館開展已一周多了
  • 國內各地博物館的鎮館之寶,開眼了
    中國歷史悠久,地大物博,作為世界文物大國,我國各地博物館中的珍品數不勝數。每個博物館都有自己的「鎮館之寶」,展示著在不同歷史背景中的文化內涵。該鳥尊現收藏於山西省博物館,被譽為山西博物館的「鎮館之寶」。晉侯鳥尊高39釐米,長30.5釐米,寬17.5釐米。整個鳥尊以鳳鳥回眸為主體造型,頭微昂,高冠直立。禽體豐滿,兩翼上卷。在鳳鳥的背上,一隻小鳥靜靜相依,並且成為鳥尊器蓋上的捉手。鳳尾下設一象首,象鼻內卷上揚,與雙腿形成穩定的三點支撐,全身布滿紋飾。
  • 鎮館之寶!長沙博物館的寶貝你知道幾個?
    鎮館之寶!長沙博物館的寶貝你知道幾個?      2017-06-02 00:34:57 精心籌備十年的長沙歷史文化陳列在長沙市博物館開展已一周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