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羅振宇是騙子,得到app沒用?知識本沒錯,錯在你的內化技巧上

2021-01-09 阿胖讀書

文末有思維導圖,建議收藏!

哈嘍,大家好,我是阿胖,今天來與你聊聊內化知識的技巧,讓你學了知識就能夠取得成長。

一、羅振宇是騙子,得到app沒用?

最近頻繁的在網上看到有關羅振宇的新聞,先是質疑他在《奇葩說》上的表現,之後又延伸到得到app這個產品上,最後又聊到知識付費上,聊著聊著,事情就變成了在得到上學習知識,不是一件好事。

之前有篇有一篇關於羅振宇的帖子挺火的,其中有一段是:

叮鈴鈴——早晨鬧鐘響起。他眼一睜,立馬抓過手機,打開「得到」,傾聽60秒羅胖教導。刷牙與吃早飯時,打開「喜馬拉雅」,「完成了30分鐘的音頻學習。」然後,他出門上班。地鐵上,再點開「知乎live」「聽了三個知名答主的經驗分享。」中午吃飯與午休的時間,他又點開了「在行」,「抓緊學習了《如何成為寫作高手》。」下班路上,他又打開「得到」,「我在上面訂閱了5個專欄。」吃完飯,上床,打開「直播」,「聽了李笑來的《普通人如何實現財富自由》。」然後劉剛帶著滿滿的充實感,終於無比欣慰地進入了夢鄉。

羅振宇是一個怎樣的人,我沒有特別深入的了解,所以也就沒有權利去評價,但我自己經常在用各類知識付費的軟體進行學習,包括得到在內。

在我方法不對的時候,通過這些軟體學習知識,我並沒有取得太多的進步,但是方法找對了之後,我的進步速度就變得越來越快了。

這也是阿胖這篇文章要與你分享的主要內容:知識本沒有錯,如果你沒有合適的內化技巧,任何知識都只能在你的表面遊走,無法被你內化,成為你細胞的一部分。

二、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為什麼內化那麼重要?

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為什麼內化那麼重要?

內化可以理解為知識融入到了你的細胞裡去,很多時候,如果我們學習知識,沒用內化這個步驟,知識只能稱作我們人生中的過客,並沒有深入人心。

在我自己剛開始用學習類軟體的時候,我的心態是:聽基本書,上幾門課,就可以實現升職加薪,走向人生巔峰的,所以,我真的就是純聽書和課。

在我主頁裡,有一篇寫費曼學習法的文章,其中有一段內容

美國國家實驗室研究證實,不同的學習方式,內容在我們大腦中的留存率是完全不一樣的,關於聽講,其實內容在我們大腦中的留存率只有5%左右,而閱讀也只有10%。

所以,我當初在聽了書、上了課之後,並沒有取得什麼進步,反而整個人變得更加急躁了,心裡想著:「怎麼我都聽了這麼多書,上了這麼多課,還沒有起到什麼效果呢」

如果就這樣下去,一輩子都難有太多的效果,我之後也意識到了這一點,我的行為有問題,我不僅光想速成,並且還沒有用任何把別人的知識轉化成自己的知識的技巧,也就是內化技巧。

之後做出了改變,我開始嘗試用正確的技巧去內化知識,並把自己速成的心態給扭轉了。

一段時間之後,這類學習類的軟體,成為了我的得力助手,我頻繁的用它們給自己充電,無論是在主業、副業還是社交、理財上,都做得越來越好了。

所以,阿胖專門來寫這樣一篇文章,就是想告訴你,知識沒有錯,你需要不斷的輸入,去學習知識,無論是用得到,還是其他的學習軟體與方式,並用上正確的內化技巧,你會逐漸取得進步,實現自己的理想。

聊了這麼多,接下來阿胖就與你分享能夠讓其他人的知識,融入你細胞的內化技巧。

三、內化知識的方法

1.形成輸入+輸出的閉環

第一點其實不少人都說過,內化知識的方法就是形成輸入+輸出的閉環

比如,你今天讀了一本叫做《非暴力溝通》的書,那下一步要做的不是再讀一遍這樣的書,而是想盡辦法把自己丟在一個溝通場景裡去,然後用《非暴力溝通》這本書裡的方法去溝通,這樣的溝通其實就是一個輸出的過程,再加上之前的閱讀,這樣一個閉環就是輸入+輸出的閉環。

為啥這樣有用呢?

想像一下,當你學了非暴力溝通的技巧之後,他們會暫時存放在你的腦海裡,但是你從書上學習技巧的時候,環境是在書桌前,情緒狀態是穩定的。

當你自身處在要溝通的狀況下,環境是不確定的,情緒也是不確定的,這時你要從腦海中掉出非暴力溝通的技巧,其實是沒有那麼簡單的,反而這些技巧變得更加陌生了。

因為現在的環境與情緒並不是你當初學這個知識的環境與情緒,這種情況下,如果要調用技巧,一定是需要對技巧進行一個透徹的分析,來判斷在目前的環境與情緒下,該如何使用。

那透徹的分析其實可以看做是把非暴力溝通的技巧大卸八塊,往往一件事情的本質就藏在這件事情的最深處,在不斷的大卸八塊之後,你將會越來越接近事情的本質。

如果你能夠掌握這個技巧的本質,那其實這個技巧就已經融入了你的細胞,你幾乎在任何情況下都可以用上了這個技巧。

所以,如果你要更好的內化知識,一定要讓自己形成輸出+輸出的閉環。

2.強化輸出

很多人,包括我自己在內,以為當能夠做到輸入+輸出的閉環,那知識就可以內化成自己的了,但事實卻並非如此,如果沒有做好高質量的輸出,內化也只會是低質量的。

什麼是高質量的輸出?

可以理解為起到輸出效果,並且能夠持續進步的輸出。

舉個例子,如果你學了一個演講技巧,你決定在開會上演講這種方式去輸出,從而把知識內化,看上去似乎是有了輸入+輸出的閉環,效果應該不錯吧,但如果不做高質量的輸出,效果微乎其微。

比如,你隨意的準備一下,等到演講的時候,按背的稿子說出來,語速特別快,也不考慮其他人有沒有聽懂,就只顧自己完成演講的任務,並且完成之後,也不去考慮自己做的怎麼樣,從來不復盤,而是去思考自己下一次的輸入與輸出。

這樣的輸出是低質量的,自己是沒法把知識完全內化的,取得的進步也會微乎其微。

但如果你能夠用心準備,在輸出的時候著重去考慮輸出效果。

比如聽眾到底有沒有理解,並事後對輸出做一個復盤,做得好的地方延續下去,沒做好的地方做出改進,這樣的輸出是高質量的,那這樣的輸入+輸出的閉環才能夠讓你更快、更好的進步。

所以,在輸出的時候,不要為了做輸出這個步驟而去輸出,而是要考慮輸出對象能否接受你所輸出的內容,並在每次輸出之後給輸出做一個復盤,好的地方繼續延續下去,不好的地方及時改善,這樣才是高質量的輸出,知識才能更好的內化。

總結:說羅振宇是騙子,得到app沒用?知識本沒錯,錯在你的內化技巧上

我們需要掌握這2點正確內化知識的技巧,才能更好的掌握知識

1.形成輸入+輸出的閉環

2.強化輸出

喜歡是點讚,愛是轉發,歡迎關注!

相關焦點

  • 羅振宇創辦的得到App推出講座:OKR到底是個啥?
    第二,設定周期內最重要的大目標。第三,把每個大目標量化為3個左右的關鍵結果,確定具體任務。第四,周期結束後,根據完成情況進行復盤。2. OKR與KPI有什麼不同?說到企業管理,你一定會想到KPI,但OKR與KPI有根本上的不同呢?
  • 「得到」IPO,羅振宇身家或超45億!薛兆豐2年賺3000萬……知識付費...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導讀:A股市場上的知識付費第一股要來了。這一次,站在舞臺中央的,不是演講者羅胖,是十億級身價的企業家羅振宇。圖片來源 / 圖蟲創意思維造物是羅振宇創辦的知識付費公司,擁有「得到」 App、「羅輯思維」 微信公眾號等線上平臺,並在線下開辦「得到大學」、「時間的朋友」跨年演講。
  • 羅振宇,還能不能做《時間的朋友》?
    對羅振宇本人及其跨年演講的質疑,比他預想中來得更早也更猛烈一些。早期羅振宇說過,60秒的微信音頻從「雞鳴即起,說若干遍,一直說到一個磕巴不打正好60秒」。反被網友評論為「侮辱觀眾智商」————語音是可以編輯的,可以加快,放慢,後期製作完成後每天定時發布。
  • 羅振宇2021「時間的朋友」跨年演講精華版
    2020年12月31日晚8時30分武漢光谷由得到APP與長江日報報業集團聯合主辦的羅振宇「時間的朋友」跨年演講如約而至4個小時的時間裡以「長大以後」為關鍵詞羅振宇觀點頻出22020年瀰漫著一種情緒,就是覺得世界變了,此前的經驗沒用了。就像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埃利亞斯·卡內蒂說的:「舊的答案分崩離析,新的答案還沒有著落。」3什麼是「時間的朋友」?說白了,就是在時光裡,我也在長,你也在長,咱們從一開始結下的那一點點緣分也在長。而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只需要做兩件事:第一,大家分頭努力,各自向好。
  • 【風說新語】知識付費的羅振宇模式還能走多遠?
    羅振宇的跨年演講早已結束,但網絡上對他的爭議聲卻一直不斷。網友起初炮轟羅振宇不專業淨忽悠,甚至有自媒體將羅振宇的跨年演講拿來與權健的保健品做類比。後來網友開始質疑知識付費是否真的有用。而近日,邏輯思維旗下的得到公司取消技術團隊年終獎一事再次掀起了網友對知識付費的討論。羅振宇真有那麼不堪?為知識付費就真能得到知識?本期【風說新語】,鳳凰網財經邀請知名商業戰略專家,英國《金融時報》中文網專欄作家周掌柜就這一話題進行分析與探討。喜歡或不喜歡,客觀上羅振宇都值得尊敬。
  • 羅振宇的第五次跨年演講
    一年一度的跨年演講,是羅振宇的大事件。今年得到內部的跨年演講籌備會從10月正式開啟,同期,羅振宇每天錄製60秒的羅輯思維語音,擔任《奇葩說》常駐導師,錄了一期《吐槽大會》,他覺得還不夠,又在2020年啟動了一個新的項目「知識春晚」。
  • 2018羅振宇跨年演講:你到底收穫了什麼?
    最近幾天,網上關於羅振宇的各種非議層出不窮,比如就有人說,「中年人聽羅胖的跨年演講與老年人買權健的營養保健品,其本質上沒有任何差別。」還有去年底在網上瘋傳的《羅振宇騙局》,這些天又再一次上了熱搜榜。
  • 聽羅振宇2019年跨年演講,《時間的朋友》的一些感想
    說句不好聽的,就算將來沒有他所說的,向全球直播,他只要擁有一個app,甚至自己的app都不用,就在喜馬拉雅,蜻蜓app這些上面直播,都足夠了。自從羅胖2019年的《時間的朋友》播出之後,網上有一大部分觀眾,貌似對於他的演講並不買帳。有一部分觀眾或者聽眾吧,其實羅振宇這個跨年演講,看不看視頻,其實差別不大,他剛剛開始就是做音頻節目的。
  • 得到App召開2019春季知識發布會,推出面向未來的「電子書」
    4月23日,適逢第二十四個世界讀書日,得到App在北京舉辦了一場「得到2019春季知識發布會」,深圳衛視、優酷、得到App全程直播。得到App創始人羅振宇在現場發布了得到電子書產品面向未來的全新升級,並聯合8家國內知名出版社獨家首發9套重磅電子書。
  • 2021時間的朋友跨年演講,羅振宇解析「時間的朋友效應」
    在這場時間的朋友跨年演講中,羅振宇談到了「時間的朋友效應」。他說:「時間的朋友效應」隨處都在,它是如此普遍,以至於我們常常忽略了它的存在。」羅振宇表示,2020年瀰漫著一種情緒,就是覺得世界變了,此前的經驗沒用了。就像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埃利亞斯·卡內蒂說的:「舊的答案分崩離析,新的答案還沒有著落。」
  • 「得到」IPO:羅振宇身家或達13億,薛兆豐兩年「賣課」3000萬
    思維造物是羅振宇創辦的知識付費公司,擁有「得到」 App、「羅輯思維」 微信公眾號等線上平臺,並在線下開辦「得到大學」、「時間的朋友」跨年演講。從營收構成來看,線上知識服務對思維造物的貢獻最大,最近三年一期的營收佔主營業務之比分別為58.9%、68.7%、66.3%及54.7%。招股書顯示,其線上知識服務包括薛兆豐、唐涯等學者主講的「課程」,各領域專家解讀的「每天聽本書」,線上閱讀產品「電子書」。線下知識服務則逐漸超越電商,成為思維造物的第二大業務。
  • 羅振宇2021年跨年演講說了啥乾貨?十大關鍵詞來了
    2020年瀰漫著一種情緒,就是覺得世界變了,此前的經驗沒用了。就像諾貝爾文學家得主埃利亞斯·卡內蒂說的:「舊的答案分崩離析,新的答案還沒有著落。」但是,今年仍然繼續如期舉行的跨年演講,就是在這萬千不確定性中的確定性。羅振宇說:「我們身邊充滿了確定性,只不過,現在你還不知道它的樣子。」
  • 華為雲的銷售憑什麼說「贏」了羅振宇?
    在他發給羅振宇的這封郵件中,並沒有著重提及華為雲技術的強大,反倒在得知得到App要做企業服務的時候,願意花2個月,在內部優先為得到找尋一個項目預算500萬的客戶。 而且他明確表示,即便得到不和華為雲合作,華為雲也願意把這個客戶送給得到。
  • iOS 14 iPhone 個人化桌面主題設定,App圖標更換技巧
    iOS 14更新後,可以發現 iPhone 的桌面越來越個性化了,新增了不同大小的 Widget,讓桌面看起來更活潑,不會像之前都只有 app 的圖標,雖然說目前支持的 app 還不多,但是,相信過久一點,應該會有越來越多有趣的 Widget 出現今天就要來教大家,如何利用 Widget 讓 iPhone 桌面更上一層樓,
  • 2020,吳曉波&羅振宇,跨年演講都說了什麼?
    2019~2020跨年,是不是有點眼熟——似曾相識的感覺,一連兩天的雞湯演講……2020年,吳曉波&羅振宇跨年演講都說了什麼?  吳曉波說「2020年,中國會進入硬核創新的慢時代」,「勤奮、努力、創新,仍然是在這個國家生存和發展需要依賴的能力和主題」;  羅振宇說「中國消費市場,機會到底在哪裡?
  • 跨年演講單場賺超1000萬,誰在消費羅振宇和吳曉波?
    而羅振宇一方面是得到用戶接近3000萬,不斷研發各種課程、還入局讀書會、電子書、推出電子閱讀器等,營收上億,其線下的得到大學也收費上漲到13800/人,得到對外稱整體在向教育轉型。跨年演講不一定是其中利潤最高、最賺錢的,但一定是品牌價值最大、溢價最高、最利於個人IP的。
  • 2021跨年演講,羅振宇帶來點兒「啟發」
    最近,「時間的朋友」又上了熱搜。這是由知識服務平臺「得到」與長江日報聯合主辦的一場跨年演講。主講人羅振宇從2020年12月31日晚8點半開講,橫跨兩個年份,在2021年1月1日0點半謝幕,演講全程通過深圳衛視和愛奇藝直播。
  • 知識付費是文化資本的騙局嗎?
    作為內容付費的紅人和背書者,對羅振宇的態度折射了不同知識分子的巨大分歧。從《羅輯思維》開始,羅振宇就是一個爭議巨大的人物,一邊,人們說他精明睿智,傳播知識功德無量; 一邊,人們說他是大忽悠,販賣三流虛假知識。作為一個知識中間商,羅振宇的爭議在於——在他這裡,知識成了任人打扮的小姑娘,他對嚴肅知識的轉換和裝裱,一切扭曲都被一句「傳播知識」輕鬆打發。
  • 知識付費第一股來了!思維造物年賺1億,羅振宇身價或突破50億
    上市提上日程,那麼造富的遊戲也就開始了。2012年,「閒」了四年的羅振宇,在網際網路視頻平臺優酷上打造了他的第一款財經脫口秀節目《羅輯思維》。也許剛一開始,他並沒想到知識付費這個點,但製片人的直覺告訴他,這將會誕生一個巨大的市場。
  • 羅振宇時間的朋友跨年演講12月31日晚開播
    近日,一組「小趨勢」主題海報出現在深圳後海地鐵站,海報的主角有白領、程式設計師,有醫生、教授,有退休財務,甚至有一隻貓……每一位主角都以自己的親身經歷詮釋了一個和人們普遍認知相異的現象,同時拋出設問:「你說,這是什麼小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