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陽區:全方位開展水域岸線保護、水汙染防治與水生態修復治理

2020-12-15 湖南省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走活生態水利一盤棋

資陽區實施「河湖連通工程」

  11月17日,益陽市資陽區長春鎮白李渠兩岸,有人忙著栽樹,有人則在親水棧道垂釣。居住在附近的村民肖雲發說:「黃家湖、南門湖通過白李渠連通後,兩個湖的水都『活』了。」

  資陽區河湖眾多,水網交錯。為「守護好一江碧水」,該區在嚴格落實省、市河長制、湖長制的同時,走活生態水利一盤棋。去年來,共投資1.15億元實施「河湖連通工程」。長春垸通過改造白李渠,將黃家湖、南門湖及甘溪港連通,建成以黃家湖、南門湖為調蓄中樞,以甘溪港河、白李渠、黃家湖引水渠、南門湖自排渠等為主要輸水載體,連通垸內外河湖水系。全區共實施這樣的高標準樣板河湖連通工程7個,基本形成「引得進、蓄得住、排得出、可調控」的河湖動態水網體系,水體自淨能力大幅提升,水環境承載力進一步增強,水生態環境得到有效保護。

  資陽區還持續加大河湖保護力度,不僅每一條河湖、每一個河段都有河湖長監管,每一條溝渠無論大小也都有溝渠長負責,全方位開展水域岸線保護、水汙染防治與水生態修復治理。

  (文/邢玲 孫殉華 吳卓敏)

相關焦點

  • 區縣書記說環保|忠縣:持續開展河湖水域岸線專項整治
    他強調,全縣各級河長、有關部門單位要進一步抓細落實好河長制各項工作,加大汙水偷排、直排、亂排和長江入河排汙口排查力度,持續開展河湖水域岸線專項整治,確保江、河、庫、湖清水長流、美景常在。」江夏強調:●全縣各級河長、有關部門單位要提高政治站位,強化責任擔當,守住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落細落實重慶市第2號總河長令要求,以更大決心、更高標準、更實措施,紮實抓好水環境治理、水資源保護,切實維護生態平衡、保護生態功能和生物多樣性,讓綠色發展的底色更加亮麗。
  • 開原市水利局2020年水資源保護、水域岸線管控創佳績
    2020年開原市水利局全面貫徹落實《關於全面推行河長制的意見》中提出的加強水資源保護、水汙染防治、水生態修復等六大任務,並在水資源保護、水域岸線管控方面創佳績。二是成立渠系水利用係數測算小組,開展農田灌溉水有效利用係數測算分析工作,完成了灌區續建配套和節水改造任務。三是劃定河湖管理範圍,開展河流劃界工作,完成了全市10平方公裡以上27條河流劃界工作,劃界成果在河長公示牌公示,編制完成重點河流岸線保護利用規劃。
  • 甘肅省水汙染防治條例
    第三條  水汙染防治應當堅持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綜合治理、公眾參與、損害擔責的原則,優先保護飲用水水源,嚴格控制工業汙染、城鎮生活汙染,防治農業面源汙染,推進水生態治理工程建設,預防、控制和減少水環境汙染和水生態破壞。
  • 加強水域岸線管理保護
    12月6日,市委常委、統戰部部長、市總工會主席李亞蓮,副市長、市公安局局長王明華帶領相關部門負責人組成巡河組,前往江油、北川、平武開展平通河流域河長制巡河工作。在北江村河段,巡河組考察了去年「7·11」洪災損壞河段的修復情況,叮囑相關部門按時保質保量完成河堤修復工作,開展兩岸生態修復。針對碾房裡河段砂廠佔用部分河湖管理岸線,巡河組要求加快拆除採砂設施設備,嚴格規範採砂挖石行為。
  • 生態環境部:2020年將更注重河湖生態保護修復
    湖泊水底被拖網拖成「沙漠」生態環境部:有魚有草、人魚和諧才是美麗河湖通過持續開展汙染防治攻堅戰,我國生態環境質量近年來持續改善。在生態環境部近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生態環境部總工程師兼水生態環境司司長張波表示,我國水生態破壞以及河湖斷流乾涸等情況目前依然較為普遍。2020年將更注重河湖生態保護修復,「有河有水、有魚有草、人魚和諧」成為「十四五」重點流域水生態環境保護規劃追求的目標任務。
  • ​蘇州太倉港經濟技術開發區水汙染防治經驗走向全國
    最近,傳來了一個好消息,太倉治水工作被生態環境部認可,並被作為優秀經驗推廣。為推動長江經濟帶工業園區汙水處理設施整治專項行動圓滿收官,近日,生態環境部水生態環境司召開長江經濟帶工業園區汙水處理設施整治專項行動推進視頻會議。
  • 關於印發河南省水汙染防治攻堅戰
    (一)保護優良水體攻堅重點  1.沙河平頂山市段  平頂山市:建設魯山縣汙水處理廠二期工程,新增汙水處理能力3萬噸/日;開展平頂山市湛河40公裡治理工程、小湛河治理工程、葉縣灰河河流水體生態修復工程,推進河道垃圾清理整治、河流控源截汙、河道清淤疏浚、河道生態修復和沿岸景觀建設等工程建設。
  • 廣西壯族自治區水汙染防治條例
    >第一條【立法目的】為了保護和改善環境,防治水汙染,保護水生態,保障飲用水安全,維護公眾健康,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汙染防治法》等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結合本自治區實際,制定本條例。
  • 貫徹《重慶市水汙染防治條例》 保障三峽庫區水環境安全
    為了保護和改善環境,防治水汙染和保護水生態,保障飲用水安全,維護公眾健康及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重慶市水汙染防治條例
  • 泰州人大:依法保護長江水環境
    近年來,為了永葆長江母親河生機活力,泰州市委市政府以壓倒性思維下最大力氣和最大決心,率先啟動「長江大體檢」,創新開展「健康長江泰州行動」,確保沿江主要汙染物排放總量進一步削減,同時打造百裡大江風光帶,再現「春江花月夜」現實美景。慄戰書委員長指出,要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充分發揮法律的規範、引領、推動、保障作用,依法治理水汙染保護水環境。
  • 《重慶市水汙染防治條例》 有哪些特點和亮點?
    為了保護和改善環境,防治水汙染和保護水生態,保障飲用水安全,維護公眾健康及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重慶市水汙染防治條例
  • 南澳縣人大代表小組調研水汙染防治工作
    原標題:汕頭人大:南澳縣人大代表小組調研水汙染防治工作都說南澳島山清水秀、碧海銀沙,生態環境好,但好到什麼程度?7月,雖然夏日炎炎,卻擋不住人大代表履職的腳步。去年,南澳縣人大常委會關於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審議意見提交政府有關部門辦理後,一年過去了,成效如何?
  • ——我市2017年水汙染防治工作綜述
    2017年,張家界市水汙染防治工作圍繞市委「對標提質 旅遊強市」戰略,堅持新發展理念,按照「只能變好,不能變差」的原則,以中央環境保護督察為契機,以實施環境治理「三大戰役」和環境治理戰役「夏季攻勢」為載體,以強化水汙染防治項目建設為抓手,全面落實《湖南省水汙染防治行動計劃2017年度實施方案》,持續推進水環境質量改善。
  • 持續推進長江生態環境保護與修復
    近年來,重慶按照「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的要求,通過持續實施長江防護林建設、退耕還林等工程,開展水土流失治理和水汙染防治,修復長江生態環境,保護好三峽庫區和長江母親河。圖為青山綠水的巫峽(攝於二○一九年四月十七日)。
  • 【牢記殷殷囑託】保護好山好水 提升生態「顏值」
    牢記總書記殷殷囑託,安徽省堅定不移踐行「兩山」理念,把保護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擺在突出位置,縱深推進「三大一強」專項攻堅行動,繼續打好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加快探索生態產品價值實現路徑,奮力推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   整改環境「頑疾」護一江碧水東流   江水浩蕩奔流,岸線綠意蔥蘢。
  • 綿竹切實開展河道治理,實現「河暢、水清、岸綠、景美」——碧水繞...
    據了解,該修復堤防總長73米,分為岸線護坡整治和排汙口出口段擋牆整治兩部分,排汙口上下遊將鋪設鋼筋砼框格草皮護坡。5月底工程完工後,此處將形成集安全、生態、自然、效益等綜合功能為一體的河道景觀,築牢防汛安全屏障,進一步治理水汙染、改善水生態、提升水環境。   河道治理是一項系統工程。
  • 包鋼在阿拉善盟調研時強調 加強水域岸線管理保護 全力推動水生態...
    包鋼先後到巴彥寶格德分水樞紐、居延海溼地保護中心、居延海生態建設展覽館等地,詳細了解黑河水量調度、東居延海水資源保護利用及生態項目規劃建設情況。包鋼指出,落實好河湖長制,保護好大自然賜予的江河湖泊,是我們的重大政治責任。各級各部門要切實增強做好河湖管理保護工作的責任感和緊迫感,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各項決策部署,加強水域岸線管理保護,全力推動水生態環境整體改善。
  • 江蘇蘇州市水汙染防治工作方案(附重點項目)
    按照「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原則,貫徹「安全、清潔、健康」方針,強化源頭控制,堅持水陸統籌、城鄉統籌,堅持標本兼治、防治並舉、精準發力、持續用力,對江河湖實施分流域、分區域、分階段綜合治理,注重「安水、暢水、活水、清水、節水」導向,系統推進水汙染防治、水生態保護、水資源管理。
  • 巴中市全面落實河長制完善河流治理辦法
    巴中市1107條河流如何治理?  完善水功能分區  強化入河排汙口監管及河道內灘地保護  巴中市水務局總河長辦公室負責人趙偉介紹,目前全市河流的水功能分區還不完善,今年將完善水功能區域的劃分,同時明確水質保護目標,實行分級分類管理,並作為水資源開發利用與保護、水汙染防治和水環境綜合治理的重要依據。
  • 保護綿遠河生態環境努力實現長治久清
    據了解,丁家堰全長4.8公裡,整治內容包括清淤、截汙、明渠岸坡生態整治和水生物生態修復等,目前該項目正在進行岸坡生態整治,預計11月完成。綿遠河廣漢段防汛薄弱環節河段位於松林鎮太陽村,兩岸除少量低矮土堤外大部分均為自然河岸,廣漢市將新建堤防4.53公裡、整治堤防2.09公裡,以解決該河段防汛安全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