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中山大學官網
9月13日晚,中山大學傳播與設計學院新聞系12級本科生何子章在其個人微博和微信公眾號裡公開質疑該院新聞系保研過程,引發網絡關注。之後學院官方發出通報,稱這是一場誤會引發的質疑,而何子章依然不滿意這個回應。
何子章是明年的應屆生,他參加了本校的保研。8月24日,傳播與設計學院官網發布了「2016屆優秀本科畢業生保研推薦資格遴選面試安排」,新聞系面試時間是8月26日上午,共13人,何子章位於其中。
何子章稱,他在參加完面試後,8月28日接到保研助理電話要求補交材料,保研助理在電話裡通知他,加上面試成績後的排名是新聞系保研學生中的第6名,另外有兩位同學的綜合成績在其後,分列第7和第8名。「並且我在學院辦公室也看到了那份有加上學業成績和面試成績的排名表,此份排名也不止我一人看到過,多位出入過辦公室的同學也都看到了此份表格。」
然而到了9月10日,保研名額下發到各院系,新聞系的保研名額比「預想」中的少,只有7名。9月11日,學院官網出來了優秀本科畢業生擬獲得保研推薦資格名單,整個學院共18人,沒有何子章。何子章稱,在他後面的兩位同學獲得了保研資格。
何子章質疑新聞系系主任龔彥方老師「面試完為何不打分?直接改了面試成績?以及評分規則為何與學校規定相違?」三大主要問題。
他還表示,「以上所有老師、學生的答覆都可以在我的電話錄音、現場錄音中得到求證,並且本人準備將所有證據材料交至中山大學教務處、中山大學紀委監察處,並抄送新聞系全體教師。」
9月14日接近中午,傳播與設計學院在官方微博上回應此事稱,當事教師出於對專業實踐表現因素的權重考慮調整過何子章的打分,但最終遵循原則、未做調整,依據了第一次打分結果;學院對面試程序和結果會嚴格把關,最後公布的結果跟當天面試一樣,沒有變動;保研學生助理提前透露了未經最後確認的打分和排序情況,導致誤會、引發質疑……。今後,學院會從此事中總結不足、嚴格要求,確保面試公平。
此微博被中山大學傳播與設計學院院長張志安轉發,稱「子章同學的質疑合情,學院對面試結果的把關也是沒問題的。」
在14日下午,界面新聞記者聯繫到何子章,他表示不願意接受任何媒體採訪。之後他在微博公開回應了學院,他稱,此「情況說明」避重就輕,對舉報文中質疑的關鍵細節輕描淡寫,並且細節之處與相關老師之前的說辭再次前後矛盾,甚至將院方教務操作中的不當引發的合理質疑推卸給從未參與任何決策的「保研助理」,令人失望。
何子章依舊提出幾個質疑:一、先給排名後給分,排序依據違背教務處規定,最初結果如何公正?二、是挑選排名還是遵循原則?一份存在了兩周的排名,為何等名額下達後才修正?三、評選過程中的具體細則、打分完全沒有公開。並且他對於評選過程中的質疑全部來自於龔彥方面試給分及隨意調整排名的違規操作,院方將「誤會和質疑」推給一個學生助理未免太有失風度,令人遺憾。
中山大學由孫中山創辦,有一百多年辦學傳統,傳播與設計學院素來在國內新聞院校中知名,其創建於2003年,財新傳媒總編胡舒立曾擔任過院長,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原副總編江藝平也擔任過碩士生導師。現任院長張志安是新聞學界的知名學者,學院與新聞業界也互動頻繁。而新聞系副教授龔彥方早期也是在多家單位從記者做起,2010年9月加入中山大學。
何子章稱,他本人目前心情輕鬆,未受到任何來自同學、老師、院方和校方的壓力。他尊重學院的回應和聲明,同時保留繼續質疑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