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樣的普洱茶最好喝?
喜歡普洱茶的茶友都了解,無論是生普還是熟普,不同年期的茶滋味都大不相同。
關於普洱茶的適飲期的標準、最佳的「賞味期限」等說法,是諸多相關因素共同決定的。
1、品質因素:
決定普洱茶適飲期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就是普洱茶的品質。
除原茶料外,加工工藝、存放環境、存放時間等,又都是決定普洱茶品質的中重要因素。
高等級原料的普洱茶,有一定的轉化規律,可依次由青葉香向花香、果香、堅果香、木香轉化,最後轉化為陳香,陳放時間越長,口感越平和。總體趨勢由烈轉柔,由濃轉淡。
2、品茗者自身因素:
除茶品質外,飲者自身對普洱茶的口感要求,是普洱茶試飲期的另一決定性因素。
不同人的口味偏好不同,男性茶友與女性茶友的口味偏向也不同,偏濃重回甘還是偏向於甜潤口感,都是決定茶一款茶適飲期的因素。
簡言之,適飲期就是當下的茶湯是否符合品茗者的口感要求,喝著起來是否舒服。
當然,除了適口性和理解角度,品茶者的茶素養,也是客觀品飲一款茶的因素之一。隨著對茶的了解,會更客觀評價。
普洱茶越陳越香,但並不是說無限期的存下去會越來越好喝,鄧時海先生說,普洱茶的陳化年代壽命是六十年還是一百年,沒有定論資料,但故宮的金瓜貢茶陳期已一兩百年,現在品飲,「湯有色,但茶味陳化、淡薄」。
那麼,陳期幾年的普洱茶好喝呢?
1、普洱生茶:
生普需要經過一段時間的存放才會更好喝。除原料、工藝、存儲環境外,陳化時間長短也是重要因素。
以純幹倉的普洱茶為例,生茶有四個品飲期:
第一個品飲期:當年新制三個月以後
當年新制春茶,放置兩三個月時,水氣初褪,茶性重茶氣強,香氣高亢,滋味青澀又飽滿,可以明顯分辨其優缺點。
此期適合「嘗鮮」,茶性相對較烈,體質偏弱者不宜多飲,可收藏幾年後再品。
第二個品飲期:存放一年以後
此時茶中水味褪盡,內質逐漸沉澱,口感趨於穩定,厚重感增強,寒性稍退。
此時品飲,可品出茶之真味,胃不好也不宜多飲,可飯後一小時飲,有降火助消化的功效。
第三個品飲期:存放七年以後
此時的生茶,陳味慢慢出現,原本花香轉化為果蜜香,花香較馥鬱。茶性也由涼轉溫,養胃健胃功效明顯,湯質飽滿沉厚,有陳香,韻味豐滿。
第四個品飲期:存放二十年以後
此年期都是「可遇不可求」。二十年幹倉的老茶,香氣淳厚,可能有珍貴的藥香、樟香、參香等等,滋味醇濃順滑,具有一定藥用價值和保健功效,且喝且珍惜。
2、普洱熟茶
第一個品飲期:壓製成餅三個月後
此時品飲主要是為了試茶嘗鮮,可判斷一款茶適不適合後期存儲。對於口感來說,此時堆味重,性燥熱,水汽水味還在,但也有熟茶獨特的醇香甘甜。
第二個品飲期:存放三年以後
純幹倉轉化慢,兩三年的熟茶堆味才會褪的差不多,內質趨於穩定沉澱,香甜醇滑逐漸顯現。茶性由燥熱朝著溫潤轉變,偏寒體質適宜常飲。
第三個品飲期:存放十年以後
十年以後是熟茶最適合品飲的時期,其進入穩定而緩慢的轉化期,茶性溫和,滋味醇厚,甘甜可口,飽滿豐潤,養生和藥用價值高,老少皆宜。
關於茶的試飲期,原料工藝和存儲環境,是兩個必要條件,否則存多久都不會好喝。此外,還得看個人喜好,沒有絕對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