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利時準女王12歲精通5門語言
伊莉莎白公主出生於2001年10月25日,她是比利時國王菲利普和王后瑪蒂爾德的第一個女兒。
比利時曾在1991年修改繼承法,取消了只有王室男性才能繼承王位的規定,允許女性繼承王位,加入了絕對長子繼承制,所以伊莉莎白公主一出生就是準女王。
伊莉莎白出生時,她當時還是王儲的父親菲利普說:「我希望我的女兒將來會成為一位偉大的女王,不過,她要首先成為一個偉大的女性。」
從剛學說話時開始,伊莉莎白就被要求同時學習法語、荷蘭語、德語。10歲時,伊莉莎白開始學習中文,2年之後就能用簡單的中文交流了。
在一次「第一次世界大戰紀念日」上,當時年僅13歲的伊莉莎白公主同時使用英、法、荷3種語言進行演講,立刻贏得了荷語區居民的喜愛。林堡省日報(Het Belang van Limburg )的調查結果顯示,90%的比利時人,與菲利普國王相比,更看好伊莉莎白公主。
語言人文奠定人生基石
在現代社會,語言能力很大程度上決定一個人的發展潛力。現代社會幾乎所有的知識都建立在語言基礎上,即便是口頭傳授的經驗,其內容本身也會受到語言表達的影響。
那些影響人類社會歷史發展的人,包括政治家、思想家和科學家等等,幾乎無一例外都是通過語言表達,把自己的想法傳達給他人。語言是人類最重要的發明,語言表達能力是領導力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人文源自人性,是人發自內心的本能需求。人文學科主要包括文學、歷史、哲學、藝術等,它不會產生很多實用性的知識,但它提出的思想會改變人們對世界的看法。
英國文化委員會一項調查顯示,世界上超過半數的領導人擁有人文或社會科學學位;75%的商界領袖認為,最重要的職場技能,包括分析問題、人際溝通和演講寫作能力,都與人文學科有關。
語言的力量不可估量,領袖人物往往極具語言天賦,他們通過語言來發動、激勵和改變他人,毛澤東、邱吉爾在語言文學方面很有造詣,邱吉爾還曾獲得過諾貝爾文學獎。
施特勞斯說:「人文教育就是仔細閱讀偉大心靈留下的偉大著作」,而這些擁有偉大心靈的人往往是孩子「一輩子都沒有機會遇到的,而是只能在偉大的著作中遇上」。
通過經典閱讀訓練,可以培養孩子閱讀、思考、判斷和表達的能力,實現孩子的心智解放與成長,從而提高孩子的人文素養。
美國總統川普的外孫女、英國喬治小王子等西方政要的後代,Facebook執行長扎克伯格等國際精英家庭的孩子都紛紛開始學習漢語。被譽為最富遠見的國際投資家羅傑斯說:「我這輩子最好的投資就是讓女兒學中文。」
無論皇室貴族,還是商界名流,都十分重視子女的語言學習和人文薰陶。對於平民家庭的孩子來說,語言的學習不僅僅是學習和考試的需要,更是素養提升和人文積澱的需要。語言綜合能力強的人,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思維和能力更突出,更容易取得成功。
歡迎評論、轉發或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