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越南完成全國統一後,在蘇聯的支持下,黎筍開始推行「印度支那聯邦」計劃,不僅對寮國控制,更開始出兵中國的友國柬埔寨。之後,又斷斷續續在我國邊境發動侵略行動,還侵佔了我南沙群島大部分的島嶼。與此同時,蘇越兩國關係越來越好,還籤訂了「蘇越友好條約」。
中國不能容忍越南一而再再而三的侵略行為,多次發出警告,可是越南自詡「第三軍事強國」,對我國的告誡不予理會。在這種情況下,我國領導人不得不發出命令,我解放軍在1979年開始自衛還擊的作戰,這場戰爭持續了十年的時間。
按說當時越南的關係,蘇聯應該要出面幫助越南的,可是整個戰爭過程中,蘇聯都沒有正面出現過,這是為什麼呢?要知道當時最有影響力的兩個大國是蘇聯和美國,兩個國家互相牽制、互相較勁。而在對越反擊戰打響之前,我國和美國的關係已經接近一個正常的狀態。
當時我國領導人應美國總統的邀請訪美,訪美期間我國領導人已經暗示過中國準備反擊越南,並得到了美國領導人的默許。所以在對越反擊戰爆發期間,為了牽制蘇聯,雖然美國表面上是說希望中越兩國和平友好解決矛盾,可是還是給了中國援助,美國總統通過美蘇專線,給蘇聯的領導人打了個電話,明確警告蘇聯別插手中越戰爭,不要進行軍事冒險行動。
美國和中國的關係越來越好,也使得美國收攬了人心,而中國當時雖然跟越南在打仗,可是那段時間也是中國改革開放發展的十年。對於中國來說,與越南的十年對戰差不多變成了中國的實地練兵場,一邊發展經濟,一邊鍛鍊了部隊。而對越南來說,十年對戰,對原本就要靠別的國家支援才能繼續戰爭的越南來說,把精力都放在了戰爭上面,還發展什麼經濟。
而蘇聯,頂多在戰爭的過程中援助越南物資,因為美國的關係,無法當面出兵幫助。不過反過來說,蘇聯當時還在歐洲地區有其他的軍事行動,出於哪種原因,也不可能去幫助越南來攻打中國的,頂多是亮亮軍隊,或者是小規模意思一下。
這一仗,使越南受到了教訓,從那以後便不再自詡「第三軍事強國」了,對蘇聯來說,消滅了蘇聯帝國擴張的想法,對美國來說,遏制了蘇聯的擴張也就保住了美國和蘇聯並排的國際地位。而對於中國來說,奠定了改革開放幾十年的邊境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