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7日訊 今天是農曆正月初九「天公生」,也就是玉帝誕辰日。每到這一天,漳州家家戶戶都會擺上各色供品,燃放煙花爆竹祭拜,而最盛大的要數薌城區天寶鎮珠裡村玉尊宮舉辦的祭拜活動。
【《光陰福建》:正月初九漳州家家戶戶拜天公】
玉尊宮管委會主任林寶山說,近年來,玉尊宮拜天公活動參與人數逐年遞增,每次都有幾千人參加,常常造成車輛擁堵,因此每年他們都要向有關部門提交活動申請。昨晚,漳州公安、交警、消防等部門也都安排了人員到場維持秩序,以及防止意外發生。
林主任說,早在去年活動結束後,就有不少來自周邊縣城、香港、臺灣的信眾,早早向玉尊宮管委會報名參加今年的祭拜活動,並由玉尊宮代辦了400多桌供品(供品分為四個檔次:80多頭宰殺乾淨的全豬全羊、五禮、三牲、素菜),四五千名信眾也都在昨晚接踵而至。當晚,還有一些未報名的市民帶上自備的供品,擺在100多張副桌上。
算好了祭拜時辰,傳統子時(初八23時~初九01時),市民在主祭的帶領下,形成整齊的隊列,完成向「天公」行祭拜禮、上香膜拜、祭奠、敬獻供品、鮮花等9個禮俗。同一時間,臺灣宜蘭草湖玉尊宮也由主祭發出信號,舉行祭拜天公儀式,整個儀式持續2個小時。
閩南文化研究院段凌平副教授介紹,中國拜天的傳統,從夏朝就有,一般是希冀普天和順,收成豐碩,家平人和。在傳統習俗中,拜天公是件大事。一般要在一天的開始或者晨曦初綻的時候。子時,是一天的結束進入到第二天的開始,這是為了表達對天公的敬畏和虔誠。
話民俗 祈求來年風調雨順
漳州市民俗專家鄭惠聰說,初九是玉帝誕辰,在古漳州人的傳統觀念裡,天庭掌管人間,玉帝又是神仙的首領,這一天拜「天公」,答謝天庭造福人間,祈求來年風調雨順,平平安安。在漳州,是除了除夕外,最為熱鬧的一個節日。
在民間,有這樣一種說法。在周朝時期,各路神仙都上了封神榜,除了姜子牙外,神仙問姜子牙要當什麼,他指了指天上,說「有人(與友仁同音)要當」,因此被姜子牙的隨從「張友仁」撿漏,飛到天上成了玉帝。
而關於拜天公,還有一個關於民族大義的歷史典故。當倭寇入侵福建一帶時,勇士們奮力抵抗,但寡不敵眾,倭寇殺人放火、搶奪財物,鄉民們在黑夜中逃進一片甘蔗林躲避,倭寇搜尋了一晚上還是沒發現,於是收兵撤退,鄉民們得以安全脫身,而那天正好是農曆初九。從此,福建人都認為是天公在庇佑著他們,而甘蔗也成了拜天公的必需品。(海都記者 方錦燕 鄭娟娟 戴江海 白志強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