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劇《梅蘭芳·蓄鬚記》上演 彰顯國之風骨

2020-12-10 荔枝網新聞

  荔枝新聞訊  記者/王燁 「明明如月溯流光,歌裁羅帶舞作裳。一夜春風歸燕子,千門萬戶看梅郎。」10月2日,由江蘇省演藝集團、泰州市委宣傳部聯合出品,江蘇省演藝集團京劇院創排的原創京劇《梅蘭芳·蓄鬚記》在荔枝大劇院上演。

  2019年10月18日,《梅蘭芳·蓄鬚記》作為開幕式演出,在泰州大劇院首演,此後又作為2019紫金文化藝術節特邀舞臺劇目在南京亮相。今年9月起,本劇開啟了江蘇巡演模式,在南京、連雲港、張家港、蘇州、常州等地演出多場經過一年的打磨,舞臺上的《梅蘭芳·蓄鬚記》顯得更為成熟流暢,再現京劇大師梅蘭芳的不屈傲骨和家國情懷,贏得了領導專家、媒體和普通觀眾的一致好評。

  《梅蘭芳·蓄鬚記》由梅先生1956年返鄉祭祖為切入點,回憶了京劇宗師面對侵略者,凜然不屈,蓄鬚明志,展現民族氣節的抗爭事跡:

  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之時,梅蘭芳一家困於香港,欲回上海,卻苦無船票。昔日赴日演出時結識的日本歌舞伎大師中島笑太郎之子中島豐也受日本軍方之命帶來歸滬的船票,也帶來了日方勒逼梅蘭芳參與慶賀滿洲國成立十周年演出的要求。

  看到梅蘭芳受困彈丸之地、陷入生活窘迫的境地,中島豐也軟硬兼施,卻絲毫未能動搖梅蘭芳拒絕登臺為日本人演出的決心。當中島豐也勸誡道:「先生但問板鼓,休問鼙鼓,你不是軍人!」時,梅蘭芳的回答擲地有聲:「我是中國人。」

  縱使藝術沒有國界,藝術家卻有自己的祖國。梅蘭芳自始至終都守著自己的底線:絕不為日寇登臺演出!在這期間,他拒絕了日本軍方三番五次的邀請,用極具深意的《抗金兵》經典擂鼓選段將漢奸朱復昌「轟出」家門,甚至一度為拒演以傷寒針自殘,面對日寇鐵騎的步步緊逼,梅蘭芳最終蓄鬚罷演,表明心志。

  這部劇由兩次榮獲「中國戲劇獎·曹禺劇本獎」的國家一級編劇羅周擔任編劇,一級導演徐春蘭執導,一級作曲謝振強擔任唱腔設計,一級作曲吳小平作曲。劇中的梅蘭芳特邀戲劇梅花獎得主、上海京劇院國家一級演員傅希如飾演,中島豐也、福芝芳等重要角色則由江蘇省演藝集團京劇院出色的青年演員擔綱演出。

  交織層疊的激烈衝突,唇槍舌劍的言語交鋒,襯託出梅蘭芳蓄鬚明志,誓不當亡國奴的錚錚傲骨,整場演出唱腔委婉動聽、劇情盪氣迴腸、場面恢弘大氣、舞美空靈深邃,兩個多小時的演出,全場掌聲雷動、高潮不斷。

  梅蘭芳先生一生都在戲劇舞臺上講述中國人的故事、表現中國人的情懷、展示中國人的夢想,他的思想境界和審美情趣體現了中國傳統藝術的精神內涵,他演繹的一部部舞臺精品深入人心,他所彰顯的國之風骨,更為世界人民所欽佩和讚賞。作為梅蘭芳的扮演者,戲劇梅花獎得主、上海京劇院國家一級演員傅希如曾表示:「梅先生是戲曲界裡程碑式的人物,能飾演這樣的藝術大師,是每一個戲曲傳承者的夢想。劇中的梅先生從無意識到有意識、從被動拒絕為日本人演出到主動蓄鬚來告知全世界,經歷一個愛國主義情懷的升華過程。演繹梅先生蓄鬚明志的故事,表現愛國主義思想,對於當下也是一場很好的教育示範。」傅希如扮相瀟灑,唱腔清亮高亢,舉手投足盡顯「梅氏風採」。

  「反派」中島豐也的扮演者張智博也貢獻出了可圈可點的表演。他利用身段、動作、唱腔將中島細膩的情感變化表現得淋漓盡致。第一折《拒票》裡,梅蘭芳百般拒絕船票,中島豐也無奈之下,抬起手,指向梅蘭芳,停頓了幾秒,嘆出一聲「好。」而這個「好」字雖然短促,卻包含著氣憤、惋惜等多種複雜的情緒,張智博利用顫抖的手指與語氣相配合,完美地將情緒表達出來,感染了觀眾。

  除了梅蘭芳、中島豐也的精彩演繹外,這部劇展現的人物群像也都是立體和豐滿的。福芝芳作為梅先生的賢內助,外表溫柔美麗、大方得體,內心堅韌執著,機敏果斷;馮耿光作為梅蘭芳的摯友,仗義出手,傾力扶助,成為梅蘭芳最忠實的依靠;日本報導部部長山本為人陰狠、狡詐、老奸巨猾,他的每一次出場都將劇情推向一個高潮......

  舞臺中央,布景黑白分明、極簡大氣,配樂纏綿悱惻、傾瀉而出,將觀眾帶回那個被日寇鐵騎踐踏的年代,切身體會梅先生蓄鬚明志的錚錚傲骨。

相關焦點

  • 原創現代京劇《梅蘭芳·蓄鬚記》12月9日將在滬演出
    12月5日、6日連續兩晚,北京民族文化宮大劇院京韻悠揚,原創現代京劇《梅蘭芳·蓄鬚記》在這裡上演,數千北京市民領略了一場精美絕倫的京劇盛宴。9月11日至12月2日,《梅蘭芳·蓄鬚記》在南京、連雲港、張家港、蘇州、常州、天津等城市進行了巡演,反響熱烈、好評如潮。梅蘭芳先生祖籍泰州,出生在北京。梅蘭芳紀念館,全國有兩座,一座在北京,一座在泰州。「應該說,相比到其他城市來說,《梅蘭芳·蓄鬚記》赴京演出,更是有著特殊的意義。」
  • 小學四年級《梅蘭芳蓄鬚》,讀老師課文筆記,認識著名京劇大師!
    同學們好,好久不見啦,因為個人原因,停更了十來天,今天更新啦,我們今天要講解的是四年級上冊第23課,一篇略讀文章《梅蘭芳蓄鬚》。文章中一共講了好幾個故事,這是需要我們一起來探尋答案的哦,包括梅蘭芳是什麼樣的人也是我們要了解的!
  • 揭秘趙麗蓉春晚「修行記」 梅蘭芳藝術風骨鼓舞后人
    吳祖光、新鳳霞之女吳霜以及梅蘭芳兒媳屠珍、曾孫梅瑋又將訴說哪些溫暖的家風文化?本期,趙麗蓉兒子盛福春、盛大鳴將揭秘母親的春晚「修行記」。圖:趙麗蓉兒子盛福春、盛大鳴在長子盛福春看來,母親是一個「老老實實做人,踏踏實實做事」的藝術天才。只要拍戲、接任務,她就會廢寢忘食地進行準備工作。為了練好《打工奇遇記》裡「貨真價實」四個字,趙麗蓉甚至在起夜的時候都要練上幾筆。
  • 第23課《梅蘭芳蓄鬚》小學四年級語文上冊這樣學習效果更好
    《梅蘭芳蓄鬚》是部編版小學語文教科書第七單元第23課的課文,文章講述了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梅蘭芳在抗日戰爭時期,留起鬍鬚拒絕為日本侵略者表演的故事,充分表現了梅蘭芳強烈的愛國情操和崇高民族氣節。梅蘭芳簡介梅蘭芳生於北京,祖籍江蘇泰州,中國京劇表演藝術大師。
  • 《當年梅郎》再現京劇大師超凡魅力
    張衛兵賈健毛曉華本屆梅藝節將舉辦七大系列主題活動:2019中國泰州梅蘭芳藝術節開幕式暨京劇《梅蘭芳·蓄鬚記》首演、崑劇《梅蘭芳·當年梅郎》泰州首演、「河之韻」——大運河沿岸城市京劇票友演唱會、《琴芳梅蘭》琴歌藝術演唱會、「蘭芳雅致」——梅派戲曲蘭花指攝影藝術展暨水墨京劇人物畫展覽、「同樂江蘇」世界爵士音樂節泰州巡演、大運河文化帶經典劇目展演。
  • 京劇走向世界——梅蘭芳三次訪日
    這兩個簡單的英文詞彙足以彰顯京劇在世界的影響力。提到京劇走出國門走向世界,不能不提為京劇藝術走向世界作出卓越貢獻的京劇表演藝術大家——梅蘭芳先生。作為京劇藝術海外傳播的先驅者,梅蘭芳先後赴日本、美國、蘇聯等國訪問,向世界展現京劇的無窮魅力。在他出訪的這些國家中,日本有著「特殊地位」,他不僅將海外公演的首站選定在了日本,而且三次到日本演出京劇。
  • 梅蘭芳簡介
    江蘇泰州人,1894年生於北京一個京劇世家,祖父梅巧玲為著名花旦,是同光十三絕之一,父梅竹芬是京昆旦角演員,母楊長玉是著名武生楊隆壽之女,伯父梅雨田是譚鑫培的琴師。梅蘭芳10歲登臺在北京廣和樓演出《天仙配》,工花旦,1908年搭喜連成班,1911年北京各界舉行京劇演員評選活動,張貼菊榜,梅蘭芳名列第三名探花。
  • [華人世界]記憶·梅蘭芳在日本
    在前幾天的節目中,我們給大家講述了梅蘭芳遠涉重洋到美國登臺唱戲、用京劇徵服美國觀眾的故事。事實上啊,梅蘭芳是當之無愧的國際大師,當年不僅在美國引起轟動,在日本也是響噹噹的人物,擁有的粉絲,恐怕當時的一些國際明星也難以與之匹敵。說起日本,梅蘭芳先生這一生與它頗有淵源。日本侵華期間,梅蘭芳曾經蓄鬚罷演,誓要與日本軍國主義勢力抗爭到底。然而,除此之外,梅先生與日本民眾之間卻有著深厚的友誼。
  • 京劇名家聚首長沙 紀念梅蘭芳赴日演出100周年暨梅蘭芳誕辰125周年
    湖南日報記者 徐行 攝  星辰在線8月25日訊 據湖南日報(記者 龍文泱)8月24日,紀念梅蘭芳藝術大師赴日演出100周年暨梅蘭芳誕辰125周年梅葆玖誕辰85周年高峰論壇、京劇名家名曲演唱會在長沙舉行。  本次活動由文旅部藝術發展中心、梅蘭芳紀念館、北京京劇院、北京市梅蘭芳藝術基金會、中國(長沙)馬欄山視頻文創產業園主辦。
  • 梅蘭芳大劇院:老牌劇院的京劇新傳承
    而北京梅蘭芳大劇院背後國家京劇院的各位演員也積極響應,創作《青春戰「疫」國粹情》等十餘部微視頻。自成立至今,梅蘭芳大劇院努力打造國粹精品演出場所的第一品牌,劇院中的每一處附屬設施都帶有京劇演出元素,為觀眾展現京劇傳承的魅力。而在停演期間,梅蘭芳大劇院也發揮線上新媒體的作用,積極擁抱新傳播形式當好京劇傳承者。
  • 蓄鬚明志,感受梅蘭芳先生的愛國情懷,《梅蘭芳蓄鬚》知識點概括
    說起京劇,人們都會情不自禁地想起一位世界聞名的京劇大師——梅蘭芳。他的表演藝術很早就蜚聲海內外。他8歲學藝,11歲登臺,刻苦鑽研,不斷實踐,繼承並發展了京劇傳統藝術,形成了獨具風格的「梅派」,成為四大名旦之首。然而有幾年,這位偉大的藝術家卻不再登臺演出,這是為什麼呢?
  • 梅蘭芳是我國京劇表演藝術家,居於四大名旦之首,是梅派創始人
    梅蘭芳是我國京劇表演藝術家,居於四大名旦之首,是梅派創始人無量大人胡同24號是我國享譽世界的京劇表演大師梅蘭芳的宅第。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了解一下。直到1932年遷居上海,梅蘭芳才離開此宅。梅蘭芳是我國近代傑出的京劇表演藝術家,居於「四大名旦」之首,是「梅派」創始人,代表劇目為《貴妃醉酒》和《霸王別姬》等。京劇是我國的傳統藝術,也是老北京人喜聞樂見的一種藝術表演形式,它又叫作國劇,被譽為中國的國粹。它融傳統文學、古典音樂、優美舞姿於一體,形成了唱念做打完美結合的藝術體系,全面展現了華夏民族博大精深的歷史文化,也對世界藝術的發展起到了推動作用。
  • 為一個人 逛一座城 | 梅蘭芳與思南路87號
    梅蘭芳,中國京劇「四大名旦」之首,享有國際盛譽的表演藝術大師,他的表演被譽為「世界三大表演體系」之一。梅蘭芳故居所在的小弄堂是東西向的,由思南路進去,向西短短的一段,靠近弄底的位置就是梅蘭芳故居。在那裡,梅蘭芳一家居住了近20年。
  • 他是梅蘭芳好友,寫下京劇曲譜開山之作,許漱玉的兒子曾拜他為師
    他的作品《二黃尋聲譜》被稱為我國京劇曲譜開山之作。「迎梅專使」琴技蜚聲胡琴是中國傳統的拉弦樂器,屬少數民族樂器,歷史悠久,早在唐代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裡,就有「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之句。如今的二胡等,就是由胡琴分化而來的。1923年,梅蘭芳首創在京劇伴奏樂器中增加二胡,使京劇音樂更加豐富。
  • 《鬢邊不是海棠紅》:聚焦京劇 弘揚國粹
    據悉,劇集裡涉及二十多出京劇、五六處崑曲,包含了旦角八九個流派,觀眾除了能看到耳熟能詳的《貴妃醉酒》《霸王別姬》,更有《打嚴嵩》《救風塵》《百花亭》《玉堂春》《長生殿》《戰宛城》等戲。為了讓年輕觀眾更好地了解國粹,愛奇藝特別準備了「《鬢邊》百科」相應物料普及京劇知識。京劇對於年輕觀眾最難聽懂的是唱詞,電視劇製作方更準備了屏幕右側的「題詞器」,畫風極具中國風之美。
  • 走進泰州梅蘭芳紀念館 感受京劇大師風採
    走進泰州梅蘭芳紀念館 感受京劇大師風採 2018-07-28 11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謝萍     中國戲曲學院大一學生鄧沛昀和她的同學們利用暑假時間來到泰州梅蘭芳紀念館
  • 一課一練:四年級上冊課文23《梅蘭芳蓄鬚》
    這句話表現了梅蘭芳先生怎樣的精神?深深愛國精神和對侵略者的憎恨。2.大家為什麼願意站著看,僅僅是因為梅先生演得好嗎?用原文的話回答。作為藝術家,梅蘭芳先生高超的表演藝術讓人喜愛,他的民族氣節更令人敬佩!3.
  • 畹華美韻,爭羨東風——一代京劇大師的梨園人生
    梅蘭芳是一位世界聞名的京劇大師,他的誕生推動了世界表演體系的完善與發展。將中國傳統京劇帶向了世界,彰顯東方之美盡顯華韻流長。可這樣一位京劇大師他的生前身後是怎樣的人,他的藝術之路幾何?可天妒英才,梅竹芬年僅26歲,當時的梅蘭芳也只是4歲而已。有如此的京劇背景,可梅蘭芳學習京劇道路並不是一帆風順。因為梅蘭芳早年眼睛無神,京劇演員最重要的就是要眼有神,其次要嗓子好,可當時梅蘭芳這兩樣都沒有。很多梨園世家都說梅蘭芳不是學戲的料,用行話講叫「祖師爺不賞飯吃」。
  • 梅蘭芳之子京劇表演藝術家梅葆玖病逝 享年82歲
    (原標題:京劇表演藝術家、梅蘭芳之子梅葆玖病逝享年82歲)
  • 「祥泰之州 幸福之城」赴京推介
    幸福之城」為主題的2020泰州文化旅遊(北京)推介會暨「乘著高鐵遊泰州」啟動儀式在京舉辦。  推介會現場設置了微信互動抽獎環節,梅蘭芳京劇貴妃造型貴妃鏡、紀念吳同甲文創產品、竹泓木船模型、梅蘭芳舞臺劇照漆屏、溱潼會船紀念盤等特色文創產品;雙魚肉脯、黃橋燒餅等特色地方小吃……彰顯著泰州文化的豐富獎品,獲得了觀眾的喜愛與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