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生態公園,位於開遠市境內,包括鳳凰山、鳳凰湖、鳳凰溼地,規劃面積12.4平方公裡,核心區面積4.9平方公裡,是一個集生態保育、觀光遊賞、休閒遊憩、風情體驗、運動健身等為一體的多功能生態公園。
寒來暑往,鳳凰生態公園已經成為開遠市民休閒度假健身的良好場所。
2018年9月,新建成的開遠市鳳凰生態公園意外地迎來了一群美麗的精靈——黑翅長腳鷸。
數百隻黑翅長腳鷸從遙遠的北方遷徙而來,休整棲息於鳳凰生態公園,悠閒自在地在鳳凰山、鳳凰湖、鳳凰溼地之間迂迴盤旋,飛翔著、鳴叫著,以碧水藍天為底色,繪就一幅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百鳥朝鳳」絕美畫卷。
一山一湖一溼地 綠水青山鎖餘香
2016年8月,開遠市貫徹落實省、州「主動融入滇中、聯動南北、開放發展」戰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態文明建設理念,啟動鳳凰湖片區「城鄉一體」整體城鎮化建設項目,開工建設鳳凰生態公園,致力於提升城鄉人居環境,優化布局,打造「生態城」,實現城鄉一體統籌發展,全面推進南部綠色生態新城建設,努力打造天藍地綠水清土淨的生態宜居開遠,為推進經濟轉型升級和跨越發展,打造第三產業新的增長極創造條件,為開遠人民謀福祉。
鳳凰生態公園包括鳳凰山、鳳凰湖、鳳凰溼地,規劃面積12.4平方公裡,核心區面積4.9平方公裡。
2017年11月,鳳凰生態公園建成開放。 「一山一湖一溼地」的建設,實現了「荒山石山變青山,渾水汙水變秀水」的目標,極大地改善了開遠市的生態環境,提升了開遠市的城市品質和競爭力。
鳳凰生態公園建成後,開遠市建成區綠地面積達到820.56公頃,綠化覆蓋面積930.32公頃,公園綠地面積261公頃,綠地率38.34%,綠化覆蓋率43.47%,人均公園綠地面積14.5平方米。
一草一木一飛花 半城煙雨半城霞
早晨,在鳳凰生態公園濃密植被和豐富水資源的調節作用下,地處鳳凰山腳的開遠市樂白道街道辦事處仁者村委會仁者村籠罩在一片煙雨中,薄霧輕繞,柳絲低垂,芳草萋萋,白牆青頂若隱若現,宛如在畫中。
公園的建成帶動了周邊2個自然村5個村民小組的村民就近務工,餐飲業及小商品零售業得到快速發展,為實現「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鄉村振興戰略目標以及整體城鎮化建設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傍晚,豔麗的晚霞映紅整個天空,鳳凰山的茂密森林裡、鳳凰湖的碧水草地邊、鳳凰溼地的安靜狹長棧道上,忙碌了一天的市民,老老少少,到鳳凰生態公園裡來,走一走,平靜煩悶的心情;看一看,休養困頓的雙眼;吹一吹,緩解一天的疲勞;笑一笑,享受天倫之樂。
鳳凰生態公園建成後,開遠市生態環境發生了明顯變化。據氣象觀測站觀測數據顯示:2016年,南部片區全年氣溫低於老城區0.8攝氏度;2018年,南部片區全年氣溫低於老城區1.5攝氏度;2年時間,南部片區全年氣溫比老城區下降0.7攝氏度。而且, 2016年至2018年間,開遠城區環境空氣品質優良率分別為92.6%、98.0%、98.9%,呈逐年上升趨勢。
一步一景一洞天 撫今懷古路通幽
2018年7月29日,「七彩雲南·秘境百馬」美麗鄉村馬拉松第72站設在鳳凰生態公園。著名探險家、雲南省「一部手機遊雲南」首席體驗官金飛豹在開遠市100多名市民的陪伴下一起奔跑,沿途林壑溪流、綠樹繁花、亭廊路橋、水景駁岸、石壁飛瀑、湖光山色、草地沙灘,移形換景間空氣清新,峰迴路轉間美景不斷。8月26日,「七彩雲南·秘境百馬」美麗鄉村馬拉松收官儀式暨「百馬王子」頒獎盛典上,開遠市獲賽道八大獎項之「最多元特色百馬賽道」獎。
如果說鳳凰山的風景內涵豐富、曲徑通幽,鳳凰湖大氣寬廣、波瀾不驚,鳳凰溼地沉靜婉約、如詩如歌,那麼鳳凰生態公園所蘊藏的歷史重量則讓遠行的遊子止步回望,心中湧起鄉愁。
2018年7月20日上午9點,開遠南北軌道交通公交列車舉行首發儀式,停運了15年的百年滇越鐵路重新熱鬧起來。列車從開遠站出發,穿行在鮮花盛開的鳳凰生態公園「一山一湖一溼地」間,古老的軌道與新時代的美景完美地交融,人們在汽笛聲中感受新時代的幸福時光。
一站一廁一民生 平安喜樂勝桃源
鳳凰生態公園建成開放後,「平安小站」和公廁也成為其中的一景。7座達到旅遊AAA標準的免費公廁,合理設置在公園裡,方便遊客使用;鳳凰「平安小站」則為來往遊客提供了安全保障。
一山一湖一溼地。市民劉先生幾乎每天下班後都會和家人一起到鳳凰湖邊散步,他說:「鳳凰生態公園的美不僅展現在白天,燈光工程全部完工後,公園的夜晚更是另一番風景。」
「『平安小站』接待最多的是外地遊客問路、飲水、休息和失物認領等。」開遠市公安局巡特警大隊副大隊長張志勇說,2018年11月27日,鳳凰「平安小站」進駐鳳凰生態公園,實行24小時值班值守制度,並負責轄區內治安巡邏防控、衛生保潔、設施管護、苗木維護等,為市民和遊客提供了安全保障,讓人們可以放心流連於鳳凰生態公園的美景中。
圖片由董曉東、夏建瓊、王應生、楊文龍、孫建軍、陸忠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