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頭郵筒還能用嗎? 郵政部門:市民仍可放心使用

2020-12-17 上饒新聞網

  隨著電話、手機、網絡等現代通訊方式的飛速發展和普及,曾經遍布大街小巷的郵筒,如今漸漸淡出人們的視野,遠離人們的生活。但是,一些不會使用手機、網絡的老年人和習慣用書信傳遞信息的市民,仍然對郵筒有著深深的依賴。近日,家住森林公園附近的徐大爺就致電本報說:「雖然現在通訊很發達,但仍然代替不了信件的功能,一些像我一樣上了歲數的老人還是喜歡給親朋好友寫信,但我現居住的地點及濱江東路沒看見一個路邊郵筒,每次寄信不得不走到郵局去,為此感覺很不方便。」徐大爺疑惑,上饒是不是已經取消了郵筒寄信的方式了,如果不是,他想知道郵筒在城區的分布情況,同時他還希望郵政部門能增設幾個路邊郵筒或者郵箱方便市民寄信。記者針對徐大爺的疑問進行了採訪調查。

  記者調查:街頭小區難見郵筒身影

  9月1日,記者從市自來水公司出發沿著濱江東路往西走,一直走到濱江西路勝利大橋附近都沒看見一個路邊郵筒。採訪中,家住原羽絨廠的周先生向記者訴苦:「雖然通訊發達了,許多事情在電話中三言兩語就可以解決,可是要寄點資料什麼的就非得找郵局,找郵筒,但現在寄一封平信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記得有一次為了寄信我走遍濱江西路都沒看見郵筒的影子,最後在一位路人的指點下才知道在老火車站路口(解放路)有一寄信網點,但我沒去那裡寄信,因為我不知道那個郵筒是不是還在使用,最後我是到步行街郵局去寄的。」

  隨後,記者又沿著休閒廣場、贛東北大道往前走,一路上同樣沒看見路邊郵筒。「現在街邊還有郵筒?在哪裡?」「路邊郵筒在用嗎?能把信寄到朋友手上嗎?」採訪中,不少市民稱不知郵筒還在使用,也沒看見這附近哪裡有郵筒,其中一位住在附近的居民對記者說:「你不要找了,我沒看到這附近有郵筒,還是到郵局去寄吧。」

  9月2日上午,記者來到鐵路新村附近尋找,從螺絲山、一路、二路、三路、染織廠家屬區一路尋來,看見鐵路醫院對面有一個郵政所,門口豎著一個郵筒。一位老人看見記者在郵筒附近轉悠,好心提醒記者:「你沒看見這郵筒底部都破損了,還是到郵局去寄吧,誰知道這個郵筒還有沒有用。」

  記者先後到贛東北大道,帶湖路、五三大道、東門路、南門口、大井頭等處尋找,只看見幾處設置了郵筒。而且在一些剛竣工的道路、住宅區旁,沒有看見一個路邊郵筒。大多數市民接受採訪時表示只知道郵局有,路邊街道難得看見有郵筒,即使看到有,也不能確定這些街頭郵筒還能不能使用。

  市民:傳統的書信往來方式還是應該保留

  採訪中,家住體育中心附近的王先生感嘆地對記者說:「平時不寄信時覺得有沒有郵筒無所謂,但一到過年過節時,由於居住的小區、道路旁沒設郵筒,真要寄個東西還得跑很長的一段路去郵局,感覺挺不方便的。建議郵政部門針對這一情況在不增加固定郵筒的基礎上,在城區主幹道上、生活小區、社區居委會,增設一些流動郵筒。這樣既避免了公共設施的浪費、節省成本,又滿足了市民需要。」  

  在上饒銀行工作的劉女士對記者說:「目前設立路邊郵筒存在一種複雜的現狀,一方面是眼下寫信人少造成郵局虧損嚴重,如果要郵政部門虧損再投建路邊郵筒感覺也是浪費資金;另一方面而言,雖說路邊郵筒使用率不高,但不管怎樣還是會有人寫信特別是一些老人,他們會覺得路邊郵筒太少不方便。要解決這個問題,我覺得可以利用路邊的書報亭,因為我仔細觀察發現路邊的書報亭倒是比較受人們歡迎,而且網點分布較多。我個人認為,能不能考慮在書報亭掛個郵箱並承包給他們管理,同時也可以把郵筒與公用電話、手機加油站等街邊同樣利用率不高但是又必不可少的設施相結合,這樣既節約成本同時也能方便寫信人寄信。」

  採訪中,愛好給筆友寫信的市民汪建華對記者說:「雖然現在的通訊技術發達了,但文字有時比說話更有親切感,因此傳統的書信往來方式還是應該保留,既然傳統的交流方式應該保留,那麼有關部門就應該提供相應的便利措施。比如考慮設計一份詳盡的『導郵』地圖,張貼在一些公交車站點邊或居民生活小區裡,上面標明各區的郵政編碼、郵政局所及寄信網點,並且及時更新,也可以安裝一些可以用來做廣告的郵筒,這樣可以方便市民寄信,也可以用廣告費來填補經費不足部分。」

  郵政部門:市民可放心使用路邊郵筒

  為何市民覺得郵筒少了?城區的郵筒又是如何分布的?帶著疑問,記者走訪了上饒市郵政局。該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其實目前市區範圍內設置的郵筒並沒有減少,還在以前的基礎上增加了一些。目前上饒市共有31個郵政支局、158個郵政所、27個郵政代辦點,投遞平信的網點240個(包括小郵箱)。其中,上饒市城區內有24個郵政網點,主要由電子商務局、三江投遞部和帶湖投遞組負責,電子商務局負責14個網點,三江投遞部負責6個網點、帶湖投遞組負責4個網點,這些網點主要分布在市中心、交通要道、部分小區門口及院校。」

  「有的市民覺得周圍的郵政網點好像變少了,郵筒也找不到了,其實相當一部分是遭遇了拆遷、道路改建等問題。由於饒城很多地方都在拆遷、重建,郵筒等郵政基礎設施很難在短時間內得到完善,而且在路邊每設立一個郵筒,都要經過相關部門審批。」該負責人介紹。

  針對有市民問現在路邊郵筒是否仍在使用?信件能不能安全寄到?該負責人很明確表示:「路邊郵筒都在使用,雖然說上饒市與別的城市一樣郵筒也存在利用率較低、嚴重虧損的現狀,但虧損再大我們也不會取消郵筒,因為郵筒是國家規定設立的公共服務設施,是留是拆,並不是看它的使用率。另外,如果路邊郵筒壞了需要維修,工作人員會在郵筒上貼上告示,告知市民此郵筒正在維修中,並封閉投信口。此外,為了確保市民的信件能夠及時投遞,我們的郵遞員依然會按照投遞點的分布,無論颳風下雨,每天保證兩次準時開箱取件(上午10時30分、下午5時30分),有郵寄需要的市民可放心使用。」

  本報記者 熊小琴  汪瀅

相關焦點

  • 街頭郵筒還能使用嗎? 每天有專人逐個郵筒取信
    街頭郵筒還能使用嗎?郵政部門:每天有專人逐個郵筒取信  環渤海新聞網消息(記者 曉健 實習生 江睿)「路邊的一些郵筒還在用嗎?」近日,讀者高先生撥打本報新聞熱線提出自己的疑問。  高先生說,在豐源道與華巖路交叉口東北角、缸窯路冶金礦山公園公交站點附近各有一郵筒,他經常從郵筒旁路過。「郵筒看上去比較陳舊,這些郵筒是不是廢棄了?」高先生問。記者就此問題聯繫我市郵政部門。辦公室工作人員馮女士介紹,每天都有專人沿著郵政路線逐個郵筒取信,但由於人力資源、交通狀況等因素影響,取信時間不是統一、固定的。
  • 街頭郵筒還能使用嗎? 每天有專人逐個郵筒取信
    街頭郵筒還能使用嗎?郵政部門:每天有專人逐個郵筒取信  環渤海新聞網消息(記者 曉健 實習生 江睿)「路邊的一些郵筒還在用嗎?」近日,讀者高先生撥打本報新聞熱線提出自己的疑問。  高先生說,在豐源道與華巖路交叉口東北角、缸窯路冶金礦山公園公交站點附近各有一郵筒,他經常從郵筒旁路過。「郵筒看上去比較陳舊,這些郵筒是不是廢棄了?」高先生問。記者就此問題聯繫我市郵政部門。辦公室工作人員馮女士介紹,每天都有專人沿著郵政路線逐個郵筒取信,但由於人力資源、交通狀況等因素影響,取信時間不是統一、固定的。
  • 石家莊街頭郵筒定時取件 市民可放心投信(組圖)
    石家莊市民胡先生往自強路與南小街路口東南角郵筒投了封信。張娜攝    河北新聞網3月20日訊(記者張娜)「街頭的這些郵筒,現在還有人按時打開嗎?」18日,石家莊市民胡先生往街頭郵筒裡投了封信,但在第二天郵筒上標註的開箱時間,並未見到郵局工作人員將信件取走,因此,他產生疑問,郵筒會不會沒有人定時開箱取件。今日,記者就此進行了探訪。
  • 唐山街頭郵筒還能使用嗎?有專人逐個郵筒取信
    環渤海新聞網消息(記者 曉健 實習生江睿)「路邊的一些郵筒還在用嗎?」近日,讀者高先生撥打本報新聞熱線提出自己的疑問。  高先生說,在唐山市豐源道與華巖路交叉口東北角、缸窯路冶金礦山公園公交站點附近各有一郵筒,他經常從郵筒旁路過。
  • 唐山街頭郵筒還能使用嗎?有專人逐個郵筒取信
    環渤海新聞網消息(記者 曉健 實習生江睿)「路邊的一些郵筒還在用嗎?」近日,讀者高先生撥打本報新聞熱線提出自己的疑問。  高先生說,在唐山市豐源道與華巖路交叉口東北角、缸窯路冶金礦山公園公交站點附近各有一郵筒,他經常從郵筒旁路過。
  • 石家莊街頭郵筒定時取件 市民可放心投信(組圖)
    石家莊市民胡先生往自強路與南小街路口東南角郵筒投了封信。張娜攝    河北新聞網3月20日訊(記者張娜)「街頭的這些郵筒,現在還有人按時打開嗎?」18日,石家莊市民胡先生往街頭郵筒裡投了封信,但在第二天郵筒上標註的開箱時間,並未見到郵局工作人員將信件取走,因此,他產生疑問,郵筒會不會沒有人定時開箱取件。今日,記者就此進行了探訪。
  • 榕城街頭郵筒和電話亭遇冷 使用現狀或折射社會發展
    然而,隨著電話、手機和網絡等現代通訊技術的飛速發展和普及,曾經遍布大街小巷的郵筒和IC電話亭已漸漸淡出人們的視野。如今,福州市民寄信是否方便?還有人使用IC卡打電話嗎?街頭上信筒和IC卡電話亭的使用率如何呢?
  • 街頭郵筒還能用嗎?
    「路邊的一些郵筒還在用嗎?」9月1日,市民閆先生撥打本報新聞熱線提出自己的疑問。對此,徐州市郵局相關工作人員表示,現在人們的信息傳遞方式豐富多樣,但仍有人選擇通過信件、明信片等交流感情。路邊的郵筒沒有廢棄,市民朋友們可繼續使用。
  • 街頭郵筒一整天沒一封信 南京郵政部門稱仍會「堅守」
    而郵筒對於很多現代人來說也被歸入「老物件兒」的行列了。在南京街頭,有800多個郵筒,它們中很多一整天都不會有一封信投遞。不過,南京市郵政部門表示,儘管使用率不高,南京的郵筒還是會「堅守」。不僅數量不會減少,反而總體趨勢還會增加。  在南京漢中門大街和嫩江路路口,就有一個郵筒孤零零的站在路邊,不僅被往來的路人忽略,就連附近的居民都表示,幾乎從來沒有看見過有人向郵筒裡投 信。
  • 郵筒開箱時間模糊 天津市民:郵筒還能正常投信嗎?
    也許是郵筒的日漸落寞和開筒次數的模糊,讓那些仍然採取郵寄方式的人們對郵筒是否處在「工作狀態」產生懷疑,對此天津市郵政公司表示均可正常投寄。  市民疑慮  路邊郵筒還能正常投信嗎?  近日,市民張大爺找到記者,對自家附近的一個郵筒是否還在正常使用提出了疑問。
  • 這款設置在廣州街頭的郵筒不光可寄信 還可以寄快遞!
    你有多久沒有和郵筒打交道了?隨著時代的進步,過去市民只要寄信就要打交道的郵筒,如今市民已少用。如何能讓郵筒這一傳統工具,獲得新生?11月21日,記者在廣州街頭,看到一款新型智能郵筒。和傳統郵筒相比,該郵筒的智能化程度有所提高。市民可在廣州街頭,體驗一下這種披著傳統外衣,實則增加智能度的郵筒。披著傳統外衣,這個郵筒不光可寄信那麼簡單在廣州市天河區五山一帶上班的市民,會發現天河北路信源大廈門前的郵筒,和廣州其他郵筒不太一樣。記者11月21日看到,該郵筒和傳統郵筒一樣,有著綠色的圓筒形外表。
  • 街頭郵筒還能用嗎?
    「路邊的一些郵筒還在用嗎?」9月1日,市民閆先生撥打本報新聞熱線提出自己的疑問。對此,徐州市郵局相關工作人員表示,現在人們的信息傳遞方式豐富多樣,但仍有人選擇通過信件、明信片等交流感情。路邊的郵筒沒有廢棄,市民朋友們可繼續使用。
  • 郵政部門:均可投遞,請市民放心寄信
    記者潘璐璐通訊員童賽瑜  近日,「百姓事馬上辦」平臺收到了一則諮詢:寧海城區不少郵筒都鏽跡斑斑,還能放心投遞嗎?投遞員多久來收一次?信能不能順利寄出去?很快,縣郵政局工作人員給出了回覆:寧海城區的15個郵筒均可投遞,投遞員每天至少收取一次,只要資費準確、投遞信息無誤,信件就能順利寄出。
  • 街頭的郵筒還按時打開嗎?
    街頭的郵筒還按時打開嗎?,不知郵筒還按時打開嗎?」近日,有市民在網上發帖,稱他家附近有一郵筒,據他觀察,這個郵筒鮮有人問津。... 本報訊 「現在很少見到有人往街頭的郵筒裡投信了,不知郵筒還按時打開嗎?」近日,有市民在網上發帖,稱他家附近有一郵筒,據他觀察,這個郵筒鮮有人問津。
  • 北京首批300個新式郵筒下月底前布陣街頭
    本報記者 徐胤 攝   首批300個新式郵筒下月底前布陣街頭    同城快件可通過郵筒投遞    京華時報訊(記者張豔)8月1日起,市民投遞快件時,可將快件放到街頭的「同城快件」郵筒內,最快當天就能被送到目的地。
  • 郵筒開箱時間模糊 天津市民:郵筒還能正常投信嗎?
    也許是郵筒的日漸落寞和開筒次數的模糊,讓那些仍然採取郵寄方式的人們對郵筒是否處在「工作狀態」產生懷疑,對此天津市郵政公司表示均可正常投寄。  市民疑慮  路邊郵筒還能正常投信嗎?  近日,市民張大爺找到記者,對自家附近的一個郵筒是否還在正常使用提出了疑問。
  • 這款設置在廣州街頭的郵筒不光可寄信 還可以寄快遞!
    你有多久沒有和郵筒打交道了?隨著時代的進步,過去市民只要寄信就要打交道的郵筒,如今市民已少用。如何能讓郵筒這一傳統工具,獲得新生?11月21日,記者在廣州街頭,看到一款新型智能郵筒。和傳統郵筒相比,該郵筒的智能化程度有所提高。市民可在廣州街頭,體驗一下這種披著傳統外衣,實則增加智能度的郵筒。披著傳統外衣,這個郵筒不光可寄信那麼簡單在廣州市天河區五山一帶上班的市民,會發現天河北路信源大廈門前的郵筒,和廣州其他郵筒不太一樣。記者11月21日看到,該郵筒和傳統郵筒一樣,有著綠色的圓筒形外表。
  • 郵筒還有嗎?郵筒去哪兒了?
    原標題:郵筒還有嗎?郵筒去哪兒了?   大十字郵局門口的郵筒。郵筒還有嗎?郵筒去哪兒了?   近日,市民張先生打來本報熱線詢問,街邊的郵筒都去哪兒了?還在用嗎?原來張先生正在上二年級的兒子開始學習寫信了,孩子寫了一封家書準備寄給在老家的舅舅,張先生便帶著兒子上街找郵筒投信,誰知父子倆在城中區走了多條幹道,找了半天都沒見到郵筒身影。最後,在一位朋友的指引下,他們才在大十字郵局找到郵筒寄了信。
  • 街頭郵筒面目全非 郵政部門:市民仍可放心使用
    村民用勤勞的雙手編織著富民強村夢想,為早日實現鄉村振興繼續前行。 作為一個農民,三十多年來他筆耕不輟,用筆和鏡頭記錄了社會的發展歷程...
  • 郵政部門:均可投遞,請市民放心寄信
    記者潘璐璐通訊員童賽瑜  近日,「百姓事馬上辦」平臺收到了一則諮詢:寧海城區不少郵筒都鏽跡斑斑,還能放心投遞嗎?投遞員多久來收一次?信能不能順利寄出去?很快,縣郵政局工作人員給出了回覆:寧海城區的15個郵筒均可投遞,投遞員每天至少收取一次,只要資費準確、投遞信息無誤,信件就能順利寄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