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幕式嘉賓合影
2019年12月30日,由中央美術學院、四川美術學院主辦的「後生命——智能時代下的藝術與科技」展,在重慶當代美術館拉開帷幕。本次展覽作為「後生命」北京媒體藝術雙年展(BMAB)的系列巡迴展之一,自2018年9月在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進行首站展出後,此前已先後在蘇州、上海等地舉辦巡展。
四川美術學院彭林權副校長致辭
中央美術學院設計學院宋協偉院長致辭
本次展覽策展人費俊致辭
參展藝術家代表蘇永健致辭
四川美術學院美術館館長何桂彥主持致辭並宣布展覽開幕
本次展覽將「後生命」作為展覽的學術主題,探討在大數據及人工智慧高速發展的時代背景下,藝術家基於「數據生命」、「機械生命」、「合成生命」三個方向進行的創作與研究。同時,集中呈現25位藝術家和組合在科學、大數據、人工智慧、生物基因和混合現實等領域的跨學科藝術實驗,並邀請藝術家、設計師、科學家和理論家來共同對科技在社會中藝術應用進行深入討論,生成社會新知。從不同的維度對「生命」 的本質與形態進行探索,讓我們思考智能時代「生命」的意義與價值。
展覽現場
視覺藝術的發展總是伴隨著科學技術的發明而形成新的時代特徵,甚至可以說,在視覺藝術表現的主題和表述語言中,總是滲透或關聯著特定時代科學技術的最新進展,由此形成科學與藝術相結合的文化。
展覽現場
本次展覽展示藝術家運用媒體材料和語言對「生命」這一概念的觸及和認知。展覽邀請25位藝術家和組合,共計40餘件藝術品從「數據生命」、「機械生命」與「合成生命」三個方向演繹了「生命」新的誕生方式與存在形態。毫無疑問,「生命」是藝術創造的永恆主題, 但「生命」又是一個具有擴展性的概念,從不同的維度對「生命」 的本質與形態進行探索,讓我們思考媒體時代「生命」的意義與價值。
Adam Haar 繭 數字影像 2018
Elena Knox & Katsumi Watanabe 御御籤 互動實驗 2017
Tobias Gremmler 武術運動可視化 數字影像
文靜,鏡子喜劇,影像2018
張增增 ,該來的躲不掉,100x26x30cm,電機,聲控,樹脂,2019
鄭菁,I am not a good 「nature」 ,單通道數字錄像,彩色,有聲,2017
據悉,本次展覽將持續至2020年1月20日。
原文轉自:雅昌藝術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