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家,多次拒絕義大利高薪邀請,毅然回國致力農村建設20年

2020-12-11 孤風婉史

一位匈牙利的詩人曾說「縱然世界給我珍寶和榮譽,我也不願離開我的祖國。」這不禁讓人想起了上世紀60年代,那些甘願放棄國外優渥的生活,回到新中國的科學家們。在今天的中國有這樣一位女士,她面對義大利方面的多次高薪邀請,毅然拒絕回到中國。歸國後致力於研究農村能源環保技術二十餘年,為此作出犧牲了巨大的犧牲,也為我國的農業發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她就是中國農業科院農業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研究所所長---趙立欣。

為國效力,隻身赴意求學

畢業於北京農業工程大學的水利機械專業趙立欣,當時已經開始在農業部的規劃設計研究院嶄露頭角,參加了研究所許多重要的課題,作為緊缺型人才,組織上安排她去往義大利繼續學習深造,但是當時孩子還不到兩歲,正是最依戀母親的時候,趙立欣也十分割捨不下孩子。但是為了繼續學業,更好地實現為國效力的願望。她最終還是將孩子託付給了父母,隻身一人去往義大利求學。義大利都靈理工大學是世界著名頂尖學府,在世界上享有盛名。進入該學校深造是多少人夢寐以求的。

雖然在國內已經學習了半年的義大利語,但是到了義大利後,趙立欣在生活和學習還是遇到了一系列的問題,在專業課上有百分之八十的內容是聽不懂,如何將學業進行下去?這是最重要的問題。終於她想到一個辦法,就是上課時將錄音機錄下每節課的內容,回去後反覆聽,直到聽懂為止。趙立欣經過半年多的努力,終於突破語言大關。一年後她順利進入義大利都靈理工大學,攻讀能源工程專業的博士學位。

雖然語言已經過關,但是到了義大利後,由於意方政府的問題,她的獎學金被停發了,為了維持留學生活,趙立欣每天除了學習上課,只好利用課餘時間去餐館打工掙錢。在餐館裡刷盤子,冬天手都凍得通紅,甚至潰爛,夜裡疼得難以入眠,但是她都咬牙堅持下來。

終於,1999年趙立欣畢業於義大利都靈理工大學能源工程專業,順利獲能源工程博士學位,面對在義大利的同行們的多次挽留和義大利政府開出的優厚的條件和再三邀請,趙立欣還是拒絕了,堅守著技術報國的理想,毅然決然地回到了中國。

化腐朽為能量的魔術師

「農業廢棄物,都是放錯地方的資源。」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由於經濟轉型的需要,需要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朝著資源節約和環境友好的可持續性方向發展。據估計,每年大量焚燒的秸稈造成的空氣汙染和隨意排放禽畜糞便和生活汙水,已經成為經濟社會發展亟待解決的問題,趙立欣作為農業部規劃設計研究院農村能源環保研究所所長、研究員想國家之所想,急農民之所急。致力於農業秸稈資源的評定和能源的再生利用方面。

當時的科研條件資金不足,人員匱乏,環境惡劣,科研人員對於科研項目表現得有些信心不足,為了鼓勵團隊的成員,趙立欣身先士卒,一馬當先,努力調動大家的自信心和積極性。奮鬥在工作的第一線,她鼓勵年輕的科研人員不怕吃苦,不怕辛苦。汗水換來豐收,努力一定獲得成果

經過趙立欣和她們團隊的努力,改變了之前農村髒、亂、差的生活環境,幫助農民用上清潔高效的新型燃料, 廢棄只能焚燒的秸稈、人畜糞便也能變廢為寶,成為具有經濟效益的資源。趙立欣也被人稱為「化腐朽為能量」的魔術師。

趙立欣一直重點關注農業的廢棄物能源化利用和農業環境保護,並且因地制宜,提出了許多切實可行的建議。她注意到目前農村資源浪費、環境汙染問題仍然十分突出,雖然已經能夠使秸稈成型燃料的生產已經可以實現了產業化。

可是進行普遍推廣卻十分困難。她呼籲政府應該建立合理的財政補貼機制。讓人民得到切身的利益,使人們認識到秸稈作為可再生資源比化石燃料具有優勢。而針對華北地區的霧霾問題,趙立欣提出建議,在北方農村地區調整燃料結構、推廣清潔高效爐具。

堅忍不拔,滿載榮譽,建設「美麗中國」繼續向前

一直以來,中國農業科技領域的人才屬於稀缺資源。而像趙立欣這樣的女性工作者卻是少之又少的趙立欣氣質溫婉,看起柔柔弱弱,但是工作起來卻是個「拼命三郎」,長期工作疲憊使她患上了闌尾炎、缺鐵性貧血、腰椎炎等多種疾病,但病痛的折磨從未讓她對自己的工作有片刻的放鬆,始終堅持在工作的第一線。

在致力於我國農業廢棄物能源化利用和農業環境保護事業的二十多年裡,趙立欣因為的成績突出、工作出色,被授予國務院特殊津貼,還被評為「全國農村能源建設先進個人」、「農業科研傑出人才」、「全國農村能源建設先進個人」「巾幗建功活動標兵」「 全國農機行業十大女傑」等榮譽稱號。

她們的團隊也多次被評為先進集體。面對所得到的榮譽,趙立欣卻從不在意,她知道要解決我國現階段資源和環境問題仍然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不容有一絲絲的懈怠。在她的帶動和影響下,培養出了一批優秀的農業科研傑出人才為我國的農業現代化做貢獻。

有人問她,義大利畢竟比中國經濟發展要快,科研、資金、技術方面會給你更大的支持和幫助,為什麼要一而再再而三的拒絕義大利政府的邀請呢?趙立欣的回答是「祖國需要我!」。她的答案不禁讓人動容,生出敬佩之意。面對意方多次拋出的橄欖枝, 換做一般的人恐怕已經欣然接受了。

新時期,將會面臨新的困難和挑戰,趙立欣和她的團隊將會承擔更重的職責、更多的任務。不辭艱險出夔門,救國圖強一片心,莫謂東方皆落後,亞洲崛起有黃人。「美麗中國」的建設任重而道遠,正因為有更多的像趙立欣這樣的人的存在,讓我們相信中國的明天會更好。

相關焦點

  • 又一中國人「逃離」美國,拒絕美國1000萬美金高薪,毅然回國效力
    在十多年前,一位科學家毅然決然放棄了高薪,從美國逃回到中國,他究竟是誰,身上又有怎樣的故事呢?1967年,施一公出生於河南,在不斷的學習中,他獲得了全國高中數學聯賽的一等獎,也由此被保送到清華大學。在清華的4年學習中,施一公對生物建立了濃厚的興趣,於是在畢業後他選擇進行深造。
  • 他曾是耶魯精英,放棄百萬高薪回國,卻「淪落」農村「一無所有」
    看到這裡,你是不是和我一樣,覺得秦玥飛終於出頭了,畢業後就找份穩定的工作,憑他的能力,必定是高薪,那麼,他就可以開始嶄新的人生了。然而,秦玥飛卻做出了一個讓人震驚的選擇,他毅然放棄了年薪百萬的工作,回到了祖國最貧困的山區,做起了一名月薪僅1000元的村官。
  • 他曾是四川"最年輕教授",放棄國外高薪,毅然回國,成果被世界認可!
    6歲以前他自學完了小學4年的課程。後就讀於東桂街小學,在這所計算機特色學校,他很少聽課,致力於攻克計算機難題,這為他今後的發展埋下了伏筆。同時在媽媽的悉心照料下,周濤的身體愈來愈健壯起來。15歲,周濤考入成都七中理科班。那時他酷愛物理、數學和計算機,也因物理競賽和計算機競賽成績優異被中國科技大學零零班錄取。
  • 曝溫格拒絕重新出山執教 婉拒一份高薪邀請
    曝溫格拒絕重新出山執教 婉拒一份高薪邀請
  • 90後美女科學家,婉拒國外千萬年薪,毅然回國只為報效祖國!
    在人生選擇的最關鍵時刻,她毅然拒絕了國外千萬年薪的好機會,懷著一顆赤子之心回到了祖國投身科學研究事業!這種境遇與當年的錢學森有著太多的相似之處!她毅然回國所體現出偉大的愛國主義精神,值得我們每個人對她豎起大拇指點讚!18歲之前,劉明偵的經歷和國內絕大多數學生一樣,兩點一線上學。
  • 又一清華學霸拒絕回國:替美研發飛彈,晚年想回國養老遭拒絕
    又一清華學霸拒絕回國:替美研發飛彈,晚年想回國養老遭拒絕。導語:在以前戰火連天的年代,不知多少高端人才流失海外。例如錢學森,但是錢學森前輩放棄了在美的高薪,就算受到威脅和折磨,都毅然決然回國,為國家效力。
  • 國際最高金獎,首位中國科學家!背後的故事更傳奇……
    據南京大學官網消息,2019年7月4日在義大利米蘭舉行的第三屆國際地層學大會上,南京大學沈樹忠院士榮獲地層學國際最高金獎(ICS Medal)。該獎由國際地層委員會於2004年設立,每四年頒發一次,每次僅有一人獲獎。宗旨是獎勵在國際地層學領域做出卓越成就,對全球地層學研究具有突出貢獻的科學家。
  • 中國天才美女科學家,32歲獲得千萬大獎,放棄國外高薪回國效力
    比如中國的一位天才美女科學家,她在三十二歲這一年獲得了千萬大獎,毅然放棄了國外的高薪回國效力,究竟是怎樣一位偉大的傳奇人物呢?這位美女科學家叫莊曉瑩,經過了十二年的辛苦付出,她順利地成為同濟大學中的一個學子。
  • 中國太空材料之母,多次回絕美國高薪挽留,表示:中國更需要我
    到了現代,我們眼裡最有才的女子就是那些能夠為國家建設貢獻出自己力量的人,而不是當紅流量明星。中國太空材料之母就是才女之一,她多次回絕美國高薪挽留,她表示:中國更需要我。林蘭英與好友她叫林蘭英,出生在福建莆田,1918年出生的她經歷了太多關於日本侵略者對中國的傷害事件,導致她從小就沒有平靜的生活。
  • 中國富豪李開復,事業成功拒絕美籍,毅然回國發展,令美損失上億
    致力中國科技人才"培養皿"從微軟公司任職時到中國發展開始,李開復便一心培養中國科技人才,為了中國計算機和網際網路領域的發展付出了大量的心血,縱使海外漂泊了許多年,依然懷揣一顆熾熱的中國心。李開復在美國公司任職期間,多次給中國大學生和青年發布啟示文章,意圖激勵中國青年,鼓勵他們提高自身認知,為中國的計算機網際網路科技領域作貢獻。
  • 首位中國科學家獲這領域最高金獎 背後故事更傳奇
    原標題:首位中國科學家獲國際這個領域最高金獎!背後的故事更傳奇……7月4日,南京大學沈樹忠院士獲地層學國際最高金獎(ICS Medal)。從農村娃到高考落榜生,從中專直接考上研究生,放棄國外科研條件回國,他的故事有些「傳奇」。。。。。。
  • 放棄澳洲綠卡毅然回國,這位90後新疆姑娘,讓澳媒「酸了」
    幹得漂亮,澳大利亞大學碩士、澳媒記者毅然放棄澳洲綠卡回中國,這是我最近看到的最令人心情愉悅的新聞了,她叫趙閆,一位90後新疆姑娘。13年就考入了澳大利亞國立大學攻讀碩士,畢業後還順利拿到綠卡,隨後成為了一名記者,直到有一次她和紐西蘭等記者朋友一起來到中國的西藏,、青海、新疆等地進行採訪,她發現家鄉的變化超乎了她的想像,也就在這一刻她決定要把家鄉的農產品賣到內地去,賣到國際上。
  • 「水利工匠」曾長安:放棄高薪 堅守農村20年
    在沈從文的小說《邊城》裡,翠翠堅守在渡口,是在等心上人的歸來;而對於在泵站守了20年的曾長安來說,堅守更意味著對工作崗位的熱愛和責任。20年零事故 來自基層的勞動技能競賽冠軍2017年8月,在湖南省水利行業舉辦的泵站運行工技能競賽中,曾長安獲得了第一名,同年10月,他代表湖南省參加第五屆全國水利行業職業技能競賽泵站運行工總決賽,並獲得第10名的好成績。
  • 科學家毅然歸國,曾言:不回國如欠無數債
    正因為如此,中國一直對人才非常渴望,而許多海外學子在學業結束後,也都選擇回國,來報效祖國。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那天,代表著中國從此崛起的第一面五星紅旗升起時,身處美國的錢學森興奮不已,更多的是想急切地回到中國,為建設新中國貢獻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他在美國放棄給他的優越條件,百般阻撓之下,又回到了家鄉。而且現在又出現了「錢學森」,一心一意要回國奉獻。
  • 吳丹:「我出國的初衷就是學成後回國,把事業發展在自己的祖國」
    2004年,吳丹被浙江大學的生物醫學工程專業錄取,剛剛來到這個專業的時候,課多、作業多是吳丹對這個專業的最初印象,因為生物工程專業對於可撐的涉及是比較多的。但是吳丹沒有被打倒,她繼續憑著那股子韌勁學完了本科的課程。2009年,吳丹從浙大畢業,這個時候,她沒有選擇就業,因為科研的魅力深深地吸引著她。
  • 蔣介石多次「拒絕」蔣經國回國,當蔣經國回國後蔣介石激動不已
    宋藹齡便向蔣介石建議,承認《伯力條約》,以換取蔣經國順利回國。蔣介石決然回答說:「伯力紀錄無異亡國,餘寧犧牲一切,雖至滅種,亦誓不承認也。」蔣經國在15歲的時候,就被蔣介石送到蘇聯學習去了。1927年「四一二」事件爆發,消息傳到蘇聯後,蔣經國的處境急轉直下,蔣經國為了自證清白,或是為了自保,蔣經國在報紙上公開譴責蔣介石,並聲稱要與蔣介石斷絕關係。宋慶齡向蔣介石提出,釋放國民政府逮捕的「東方部長」牛蘭(Hilaire Naulen)夫婦,以之為交換條件,讓蘇聯政府允許蔣經國歸來。蔣介石斷然拒絕。
  • 他是難得一見的天才,美國用一千萬美元誘惑他,他毅然回國任教
    錢學森的故事相信大家都知道,美國給他開出了誘人的條件,甚至把他軟禁起來不讓他回國,但是他卻始終心繫中國,堅決要回來發展自己的祖國。除了錢學森之外,其實還有很多這樣的愛國人士,例如我們今天要介紹的這位著名學者施一公,今天我們就來說說他的故事:他是難得一見的天才,美國用一千萬美元誘惑他,他毅然回國任教。
  • 北大博士後赴美留學消失20年,拒絕回國照顧病危母親,僅回了7字
    年了。 此事一經曝光,網友們立刻行動起來,想要幫助郭巧娣老人找到兒子,人多力量大,很快便找到了關於兒子王永強的信息,如今的他正在美國亞特蘭大某公司工作,各方麵條件都相當不錯,然而當他得知家人動用媒體和輿論的力量在尋找他時,王永強非常不高興,並冷冷回了7個字拒絕回國。當年到底發生了什麼,才造成這樣的悲劇?
  • 旅居義大利20年的蓮都女子,回麗水創辦民宿,隨處義大利風情
    米樂娜,是民宿主人的義大利名字,這是一個旅居義大利20年的蓮都女子,20年的異鄉生活,她開過中國餐館,開過酒吧,做過外貿,前些年,將大港頭的油畫也賣到了歐洲,這個家鄉的小鎮,總是吸引著她,更牽動她的,是對日漸老邁的母親的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