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京奧運贊助商或選擇撤資 日本經濟還挺得住嗎?

2020-12-19 新浪財經

來源:澎湃新聞

原標題:深度|東京奧運贊助商或選擇撤資,日本經濟還挺得住嗎

4月7日,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宣布全國進入緊急狀態,以應對持續蔓延的新冠病毒疫情。

緊急狀態措施涵蓋東京都、大阪府、埼玉縣、千葉縣、神奈川縣、兵庫縣和福岡縣,持續一個月。而剛剛燃燒的奧運聖火展示活動也被緊急叫停。

更重要的是,在東京,奧運設施改建後也將收治新冠輕症患者。

這些奧運設施本該承擔更恢弘的使命——日本已為奧運場館投入250億美元(約合1773億元人民幣),贊助費達到有史以來最高的31億美元(約合220億元人民幣),更重要的是,它是日本經濟最後的「救命稻草」。

日本政府曾預估,從2013年奧運會申辦成功到2030年這17年間,東京奧運會將會為日本的國民經濟帶來32萬億日元(約合2.08萬億元人民幣)的提振——這是日本國力恢復的重要象徵。

然而,突如其來的疫情令日本的經濟復甦計劃被暫時擱置,同時等待著他們的是高達6400億日元(約合416億元人民幣)的奧運延期費用,以及那些期待著藉此改善生活的普通民眾……

延期一年,運營成本超支3倍

3月底,國際奧委會、東京奧組委和日本政府發表聯合聲明,宣布將東京奧運會延後一年,這是奧林匹克124年歷史上的首次延期。

的確,疫情就像蝴蝶的翅膀,它的振動讓奧運延期的連鎖反應繼續輻射。

東京奧組委執行長木藤俊郎表示,目前還很難判斷日本需要為奧運延期承擔多少費用。

關西大學名譽教授宮本勝弘此前就預測,奧運會延期一年的費用約為6400億日元。這其中包括體育場館的維修費、奧運資格賽的舉辦費,以及新產生的廣告費等。

但棘手的問題是,一些體育場館在明年原本已經被預定用作他用。目前,將舉辦舉重比賽的東京國際論壇會展中心,以及作為奧運會主新聞中心的東京大視界會議中心都已提前接受預定。

此外,日本政府還籤署了不少持續到2020年的短期用地契約。也就是說,如果他們想在明年7月徵用這些場館來舉辦奧運會的話,那麼將有可能需要追加額外的賠償款。

東京奧運會總共有41個競賽場館,同時還包括會議中心、國際廣播中心和奧運村等其他設施。「我們必須保證明年召開奧運會時,這些場館都能夠得到試用。」木藤俊郎說道。

運營成本的增加還體現在奧運會員工身上。目前,為東京奧運會工作的員工數量超過3500人,延期一年他們的工資該如何算也是一件令日本奧組委頭疼的問題。

日本的房地產同樣面臨著挑戰。為了在奧運會期間充當運動員村,日本政府在東京市中心附近建造了公寓樓,並計劃在賽事結束後作為普通住宅出售,目前已有4000多套出售。

三井復都房地產公司(Mitsui Fudosan Co.)表示,已經籤訂的合同的住戶不會有任何變化,但目前暫停預售。同樣的,這些房地產企業將面臨著現金流回流慢的困境。

據美國《時代周刊》透露,2020年東京奧運會將耗資250億美元,這幾乎是最初計劃的4倍。而隨著奧運會的延期,東京方面的審計人員估計,很有可能會再超支3倍。

東京奧運聖火展示活動也已暫停。

日本企業的權益誰來維護?

奧運延期後,那些定期為國際奧委會「繳費」的贊助商們不怎麼開心。

據《經濟觀察報》數據,豐田、松下、普利司通三家日企為了獲得「奧運合作夥伴」的稱號,必須支付數百億日元;佳能、日本生命等15家企業為了獲得「金牌合作夥伴」的稱號,必須支付150億日元以上;全日空、TOTO等32家企業為了獲得「官方合作夥伴」的稱號,必須支付60億至80億日元。

還有19家企業須支付數額不等的費用,以獲得「官方贊助商」的稱號。另外還有其它66家在日本頗具代表性的企業,通過代理廣告公司「電通」向奧運組委會付清全部的贊助費。

根據IOC合約中的條款,奧運會取消是不會退還贊助費的,但是像延期這樣的情況卻並未涉及。

而據日本《共同社》近日報導,東京奧運的某些項目贊助商或選擇撤資。日本皮划艇聯盟副會長春園長公從企業相關人士口中得知——「(維持現狀的贊助)可能很困難」。日本奧委會的幹部也警惕稱:「今後完全可以想到(贊助商撤資)」。

此外,日本的轉播商也面臨相同的問題。NHK(日本放送協會)和其他民間電視臺向國際奧委會支付了10億美元,購買平昌、東京、北京、巴黎奧運會及冬奧會的電視轉播權,但延期所造成的損失也並未有說明。

法國裡昂商學院歐亞體育中心主任、歐亞體育產業中心教授Simon Chadwick在接受澎湃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這些企業的權益需要都得到維護:

「奧運會的任何利益相關者是否願意通過對奧運會組委會或國際奧委會提起法律訴訟來承擔損害名譽的風險,這是需要了解的,因為在這一極其困難的時期,這將對他們造成嚴重的影響。」

奧運吉祥物的身邊變成了口罩和體溫計。

20億美元的旅遊收益化為泡影

「推遲對國際奧委會和日本來說都是災難性事件,但他們都希望將損失降到最低。」Simon Chadwick教授向澎湃新聞記者分析道。

Simon Chadwick被譽為全世界最重要的30位體育營銷專家之一, 《泰晤士報》稱他為英國的「體育產業管理大師」。在他看來,儘管各方都希望降低損失,但延期對日本的打擊已不可避免。

這其中首當其衝的就是旅遊業。據日本國際觀光振興機構(JNTO)測算,2019年日本入境遊市場的價值為4.8萬億日元,佔總出口的5%左右,旅遊業已經成為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

同樣,旅遊業也是「安倍經濟學」中的重要一環。在2020奧運年,日本政府原本計劃吸引4000萬人前往日本旅遊,野村證券曾預計本屆奧運會將為日本帶來約20億美元的旅遊收益。

為此,不少與旅遊相關的企業都紛紛各顯其招以招攬遊客。比如大阪環球影城計劃在今年夏天開放任天堂主題區域,東京迪士尼則耗資7億美元打造以「美女與野獸」為主題的遊樂項目。

「隨著奧運會的推遲,你可以在2020年告別55%-65%的旅遊企業了,這將對個人消費造成巨大打擊。」風險分析公司惠譽解決方案(Fitch Solutions)分析師Nicolas Sopel表示。

日本酒店面臨破產厄運

在不少經濟學家看來,新冠病毒也許要比奧運延期的影響更嚴重。

瑞銀(UBS)經濟學家在一份報告中分析稱,距離奧運會還有幾個月時間,其實大部分場館已經完工,「反倒是在日本外國遊客人數的急劇下降,掩蓋了奧運會日期變更所帶來的影響。」

據日本旅遊觀光局公布的數據,2020年2月到訪日本的國外遊客數量銳減六成,這是2011年日本東海大地震之後的最低值;同時,日本職業經理人信心指數也降至同期最低。

與旅遊業密切相關的,無疑是酒店業。受到「奧運經濟」的影響,日本九大城市預計在2019年至2021年將有8萬家酒店開業,像東京大倉這樣的著名酒店還耗資10億美元進行裝修。

在今年的奧運會期間,東京奧組委共計預訂了4.6萬間客房,門票也已經有448萬張提前售出。借著這股「東風」,日本不僅酒店和民宿價格翻倍,甚至不少人在奧運期間「一房難求」。

但在疫情和奧運延期的影響下,這些酒店很快便經歷了過山車般的遭遇。不少酒店都面臨著被旅客取消訂單的窘境,諸如帝國酒店、西武集團等知名酒店企業都紛紛下調預期。

「比如東京的酒店原本可以在今年夏天因奧運會的舉行獲得大量的收益,但現在它們不得不將這些收益的計劃推遲到明年,這將可能會對短期現金流造成影響。」Simon Chadwick分析道。

大酒店也許只要撐過今年就會迎來轉機,但更多的中小酒店業則面臨的是生存問題。全日本城市酒店聯盟預測,如果新冠疫情持續到今年夏天,年內就會有相當數量的酒店宣布破產

日本經濟會大幅下滑嗎?

日本之所以如此看重這屆奧運會,是因為將其長期紅利視作整個國家經濟復甦的「救命稻草」。

實際上,日本近20多年來經濟增長一直都很緩慢,2019年最後三個月甚至出現了連續下滑。再加上如今新冠病毒的影響,日本的經濟形勢已經處於十分脆弱的狀態。

野村證券的經濟學家高田基夫在接受彭博社採訪時認為,奧運會的推遲意味著日本經濟很有可能將連續第四個季度出現萎縮,「可以肯定目前前兩個季度將會收縮,關鍵在於第三個季度。」

彭博社圖:日本GDP可能將連續4個季度萎縮。

據日本東京都政府估算,2020年東京奧運會和帕運會帶來的經濟輻射效果,從申辦成功的2013-2030年內,日本全國總計經濟效益將達32萬億日元(約合人民幣2萬億元)。

不少經濟學家因此感慨,原本今年的奧運年是日本展示其國家軟實力的好時機。但遺憾的是,現在國家卻不得不得展示這一年其經濟的脆弱性,以及對全球經濟增長的依賴。

經濟下行的結果,不只是日本旅遊業、酒店業以及本土贊助商的損失,這更關乎到日本每一個國民的切身利益。好在,他們都對此表示理解,因為沒有什麼比健康更為重要。

彭博社認為,在某種程度上,日本經濟已經享受到了與奧運會有關的發展和投資的一些主要物質利益,例如建設一個全新的國家體育場。

「奧運會在很大程度上具有象徵意義,就算取消奧運會,本身只會使日本GDP減少0.1至0.2個百分點。但如果不和病毒作鬥爭,就意味著美國和歐洲在內的其他國家也將陷入深度衰退。」

相關焦點

  • 深度|東京奧運贊助商或選擇撤資,日本經濟還挺得住嗎
    更重要的是,在東京,奧運設施改建後也將收治新冠輕症患者。這些奧運設施本該承擔更恢弘的使命——日本已為奧運場館投入250億美元(約合1773億元人民幣),贊助費達到有史以來最高的31億美元(約合220億元人民幣),更重要的是,它是日本經濟最後的「救命稻草」。
  • 東京奧運再引爭議,經濟補償存在分歧,國際奧委會期待中國亮相!
    這項整個體壇最具影響力的賽事,如今給日本方面帶來的麻煩非常大,隨著場地維護成本、贊助商或將撤資等消息逐漸傳出,無論是東京奧組委還是國際奧委會,同不能迴避這一尷尬的現狀。讓人意外的是,在困難時刻,國際奧委會想到的又是中國!日本媒體《共同社》此前在報導中指出,病毒疫情導致了東京奧運會被延期一年進行,一定程度上給整個日本體育界蒙上了巨大的陰影。
  • 東京奧運會延後經濟撐得住嗎?專家:延期是更好選擇
    來源:第一財經東京奧運會延後,經濟撐得住嗎? 專家:延期是相對更好的選擇潘寅茹[ 東京奧運會延期會讓日本損失約3萬億日元,也就是270億美元左右。這對於經濟一直低迷的日本來說,無異於傷口上撒鹽。對於如何彌補損失,他建議可以根據往屆的奧運收入向組織方提供無息貸款,「這筆錢最多也就一年後能收回。」但他也強調,一年後舉辦的東京奧運會收益是否會如預期,依舊充滿變數,「這可能是個無人得利的結果。」據日本第一生命經濟研究所預估,東京奧運會延期會讓日本損失約3萬億日元,也就是270億美元左右。這對於經濟一直低迷的日本來說,無異於傷口上撒鹽。
  • 奧運「打折」贊助懸了 日本經濟最糟時刻還未到來
    面對可能出於防疫需要,以「零觀眾」形式舉行比賽的情況,一些贊助商認為,「這絕對是災難,這樣還不如直接取消贊助」。還有些贊助商甚至擔心明年奧運會能否如期舉行。此前,東京奧組委執行長武藤敏郎曾透露:沒人能百分之百承諾奧運會如期舉行。在上述調查中,68%的受訪贊助商表示,疫情對企業的經營產生了巨大影響。一些贊助商曾委婉地表示,疫情再結合之前的經濟衰退,可能將使得贊助「等一等」。
  • 攜手奧運41年後麥當勞轉身離開 奧運贊助商在貶值嗎?
    本文圖片 視覺中國 資料  還記得麥當勞在裡約奧運期間的那句口號嗎?「奧運,沒你不行!」沒想到時隔一年,奧運真的就沒有了麥當勞。日前,國際奧委會通過其官網宣布,他們已與麥當勞結束TOP贊助商的合作,雙方原定合約要到2020年東京奧運會之後,但經過協商還是選擇提前三年結束合約。
  • 東京奧運懸而未決,日本經濟等風來
    作為2012年重返內閣、將要成為日本持續在任時間最長的首相,把奧運會當成了提振經濟的「第4支箭」,想要奧運成為「掃除日本15年通貨緊縮和經濟衰退的觸發器」。日本東京,吉祥物首次與大眾見面自1896年舉辦奧運會以來,歷史上只有3次取消的先例,都是因為戰爭。
  • 奧運聖火今日運抵日本 東京奧運恐成「陸上的公主號」
    奧運聖火運抵日本今天,2020東京奧運聖火已經從希臘抵達日本,在日本北部一個空軍基地舉行了迎接儀式。3月26日,東京奧組委將在福島縣閉門舉行火炬接力開幕式,並開始121天的日本境內傳遞。截至今天上午,日本國內新冠肺炎累積確診病例達到962例,可以說防控效果矚目。但「鑽石公主號」的陰影仍在,因此有人將「東京奧運會」比作「陸上的公主號」。疫情未清的情況下,聚眾比賽實在太危險了。日前的日本奧運體操測試賽,就因為運動員抵制參加而取消。兩天前日本奧委會副主席田島幸的確診,讓東京奧運延遲的觀點看起來更有理有據了。
  • 與68家本土贊助商延長合同,東京奧運加碼220億日元填補預算
    記者 | 喬啟迪隨著東京奧運延期,將於2020年底到期的部分贊助合同一度成為問題。現在,東京奧組委和本土贊助商的合作有了進展——當地時間2020年12月24日,東京奧組委宣布與所有68個國內贊助商達成一項基本協議,將贊助合同延長到明年,以支持推遲進行的奧運會。
  • 國乓國羽籤贊助商、凱撒旅遊啟動票務,東京奧運營銷大幕拉開
    不到一周時間,中國奧運軍團奪金熱門國家羽毛球隊、國家桌球隊以及國家擊劍隊相繼迎來新贊助商。與此同時,2020東京奧運會中國奧委會官方票務服務機構及接待服務供應商、中國奧委會轄區獨家票務代理機構——凱撒旅遊也於5月21日在北京也正式啟動了票務運營工作。各企業和品牌商密集行動的背後,一場圍繞東京奧運會的營銷大戰已經拉開。
  • 疫情疊加奧運延期 日本祭出空前刺激計劃緩解經濟困境
    高盛部分經濟學家認為,雖然留在家中的呼籲沒有法律約束力,但日本居民儘量不外出仍將導致消費支出環比減少25%,並導致企業支出進一步減少。他們還預計日本第二季度出口暴跌60%。高盛預計,即使出臺了創紀錄的刺激方案,在東京、大阪及日本其他部分地區進入緊急狀態之後,日本經濟第二季度仍將創下萎縮25%的紀錄。
  • 疫情中的Airbnb:一家奧運TOP贊助商的兩難困境
    以東京奧運會為例,日本的營銷研究機構Fuji Keizai Networks測算出民宿市場在日本的規模為12億美元一年。作為官方贊助商,Airbnb自然能夠依靠東京奧運會來提升市場佔有率。日本《日經新聞》此前曾對本國的酒店和民宿在疫情爆發後進行走訪調查。酒店方面,儘管價格對比往年同期已經下調了至少50%,但入住率卻只有三至四成,許多本土的小型連鎖酒店能否撐到明年奧運,都猶未可知。 根據日本關西大學宮本佳明教授的估算,在疫情與奧運延期的雙重打擊之下,累積將造成約6408億日元的巨大經濟損失。
  • 東京奧運延期 誰會受到最大影響?
    來源:第一財經東京奧運延期,誰會受到最大影響?從未有過的奧運延期,也將帶來一場大混亂。運動員、國際奧委會、電視轉播機構、贊助商、東京都、日本經濟……奧運的影響力,早已超過一場體育比賽。國際奧委會東京調整委員會委員長約翰科茨(John Coates)則表示,那些來自日本的奧運會贊助商——還不包括豐田、松下等 TOP 贊助商——已經貢獻了超過 30 億美元,超過了以往所有夏季奧運會的記錄。路透社報導,在推遲聲明公布之後,包括阿里巴巴、寶潔、可口可樂、英特爾、愛彼迎和三星在內的六家 TOP 贊助商,表示不會撤銷奧運贊助計劃。
  • 東京奧運延期,誰會受到最大影響?
    從未有過的奧運延期,也將帶來一場大混亂。運動員、國際奧委會、電視轉播機構、贊助商、東京都、日本經濟……奧運的影響力,早已超過一場體育比賽。△ 3 月 25 日,2020 東京奧運會和帕運會開幕倒計時鐘上貼著「調整中」的提示。
  • 東京奧運,中國企業的數十億美元豪賭會泡湯嗎
    此前,國際奧委會委員龐德關於新冠肺炎疫情可能導致東京奧運會被迫取消的言論引起全世界的震驚,日本方面連續六次否認「東京奧運會取消」的說法。從斥巨資興建新國立競技場,到奧運會徽的抄襲醜聞,再到賄選風波,日本一路跌跌撞撞踏入了奧運倒計時。
  • 東京奧運確定延到明年,日本或將虧損2000億人民幣
    02 本想靠奧運拉動經濟推遲或致3萬億日元損失在過去的一個月裡,日本首相安倍晉三之所以遲遲不肯鬆口推遲奧運會,最大的顧慮就是經濟壓力。上周末奧運聖火來到仙臺,5萬民眾排隊圍觀根據東京都政府此前的估算,2020東京奧運會和帕運會所帶來的經濟輻射效果,從申辦成功(2013年9月)至奧運會舉辦10年後(2030年9月)這17年裡,能給日本帶來32萬億日元的經濟效益,年均GDP推高9000億日元(約合人民幣572億)。同時還將為全國增加近200萬工作崗位。
  • IOC支持東京奧運正常辦,但不妨幫日本想想Plan B
    畢竟,日本為東京奧運會順利舉辦,砸下的預算高達122億美元,如何將影響降到最低,也是選擇PlanB時需要考慮的問題。空場舉辦,影響最大的是門票收入和旅遊收入,這無疑是砸下血本的日本所不願看到的,而異地舉辦,對於日本來說無疑也是下下策,因此,一旦在預期的時間無法給出準確數字,「改期」,則成為看起來相對合理的選擇。
  • 東京奧運延期,「奧林匹克景氣」何時再現
    國際奧委會昨晚在其官網發布與東京奧組委的聯合聲明稱,東京奧運需改期至2020年後,但不遲於2021年夏舉行,同時2020年東京奧運和帕運會名稱不變。圖片來源:國際奧委會官網日本被認為是世界上第一個藉助奧運會帶動社會經濟高速發展的國家。
  • 東京奧運,誰最慌?
    日本奧運事務大臣橋本聖子「東京奧運會允許推遲到年底舉行」的言論發出後不久,國際奧委會的「闢謠」聲明就來了,東京奧運將按原計劃進行。就在一周前,77歲的「前奧委會成員」龐德在接受美聯社採訪時表示,如果疫情在5月下旬得不到控制,東京奧運或將取消。這則消息同樣在朋友圈引發了一陣騷動。
  • 2020+1:東京奧運的「延期帳單」
    而如果東京奧運選擇了其他方案,比如如期「空場」舉行,或者腦門一熱直接按了「取消」鍵,相較於目前採用的「延期至2021年」的方案,造成的損失只會更加難以承擔。這是經過全球經濟專家與體育專家的估算之後,大部分人都能取得的共識。
  • 安倍主動提「讓奧運延期一年」,為何東京奧運還叫「2020」?
    安倍在電話中主動說出「請讓奧運延期」之前,日本政府與國際奧委會之間玩的是一場「膽小者的遊戲」——雙方都不想承擔奧運延期的責任,因為這將意味著為隨之而來的巨額經濟損失埋單。事實上,有分析認為,安倍此次主動提出「奧運延期」的代價是巨大的——這意味日本將成為處理善後問題的主要責任方。日本《東京新聞》早前在仔細分析了國際奧委會與日本方面籤訂的相關協議後指出,雙方都沒有料到此次「奧運延期」事件的發生,因此在協議中沒有為延期問題作出充足的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