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澎湃新聞
原標題:深度|東京奧運贊助商或選擇撤資,日本經濟還挺得住嗎
4月7日,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宣布全國進入緊急狀態,以應對持續蔓延的新冠病毒疫情。
緊急狀態措施涵蓋東京都、大阪府、埼玉縣、千葉縣、神奈川縣、兵庫縣和福岡縣,持續一個月。而剛剛燃燒的奧運聖火展示活動也被緊急叫停。
更重要的是,在東京,奧運設施改建後也將收治新冠輕症患者。
這些奧運設施本該承擔更恢弘的使命——日本已為奧運場館投入250億美元(約合1773億元人民幣),贊助費達到有史以來最高的31億美元(約合220億元人民幣),更重要的是,它是日本經濟最後的「救命稻草」。
日本政府曾預估,從2013年奧運會申辦成功到2030年這17年間,東京奧運會將會為日本的國民經濟帶來32萬億日元(約合2.08萬億元人民幣)的提振——這是日本國力恢復的重要象徵。
然而,突如其來的疫情令日本的經濟復甦計劃被暫時擱置,同時等待著他們的是高達6400億日元(約合416億元人民幣)的奧運延期費用,以及那些期待著藉此改善生活的普通民眾……
延期一年,運營成本超支3倍
3月底,國際奧委會、東京奧組委和日本政府發表聯合聲明,宣布將東京奧運會延後一年,這是奧林匹克124年歷史上的首次延期。
的確,疫情就像蝴蝶的翅膀,它的振動讓奧運延期的連鎖反應繼續輻射。
東京奧組委執行長木藤俊郎表示,目前還很難判斷日本需要為奧運延期承擔多少費用。
關西大學名譽教授宮本勝弘此前就預測,奧運會延期一年的費用約為6400億日元。這其中包括體育場館的維修費、奧運資格賽的舉辦費,以及新產生的廣告費等。
但棘手的問題是,一些體育場館在明年原本已經被預定用作他用。目前,將舉辦舉重比賽的東京國際論壇會展中心,以及作為奧運會主新聞中心的東京大視界會議中心都已提前接受預定。
此外,日本政府還籤署了不少持續到2020年的短期用地契約。也就是說,如果他們想在明年7月徵用這些場館來舉辦奧運會的話,那麼將有可能需要追加額外的賠償款。
東京奧運會總共有41個競賽場館,同時還包括會議中心、國際廣播中心和奧運村等其他設施。「我們必須保證明年召開奧運會時,這些場館都能夠得到試用。」木藤俊郎說道。
運營成本的增加還體現在奧運會員工身上。目前,為東京奧運會工作的員工數量超過3500人,延期一年他們的工資該如何算也是一件令日本奧組委頭疼的問題。
日本的房地產同樣面臨著挑戰。為了在奧運會期間充當運動員村,日本政府在東京市中心附近建造了公寓樓,並計劃在賽事結束後作為普通住宅出售,目前已有4000多套出售。
三井復都房地產公司(Mitsui Fudosan Co.)表示,已經籤訂的合同的住戶不會有任何變化,但目前暫停預售。同樣的,這些房地產企業將面臨著現金流回流慢的困境。
據美國《時代周刊》透露,2020年東京奧運會將耗資250億美元,這幾乎是最初計劃的4倍。而隨著奧運會的延期,東京方面的審計人員估計,很有可能會再超支3倍。
東京奧運聖火展示活動也已暫停。
日本企業的權益誰來維護?
奧運延期後,那些定期為國際奧委會「繳費」的贊助商們不怎麼開心。
據《經濟觀察報》數據,豐田、松下、普利司通三家日企為了獲得「奧運合作夥伴」的稱號,必須支付數百億日元;佳能、日本生命等15家企業為了獲得「金牌合作夥伴」的稱號,必須支付150億日元以上;全日空、TOTO等32家企業為了獲得「官方合作夥伴」的稱號,必須支付60億至80億日元。
還有19家企業須支付數額不等的費用,以獲得「官方贊助商」的稱號。另外還有其它66家在日本頗具代表性的企業,通過代理廣告公司「電通」向奧運組委會付清全部的贊助費。
根據IOC合約中的條款,奧運會取消是不會退還贊助費的,但是像延期這樣的情況卻並未涉及。
而據日本《共同社》近日報導,東京奧運的某些項目贊助商或選擇撤資。日本皮划艇聯盟副會長春園長公從企業相關人士口中得知——「(維持現狀的贊助)可能很困難」。日本奧委會的幹部也警惕稱:「今後完全可以想到(贊助商撤資)」。
此外,日本的轉播商也面臨相同的問題。NHK(日本放送協會)和其他民間電視臺向國際奧委會支付了10億美元,購買平昌、東京、北京、巴黎奧運會及冬奧會的電視轉播權,但延期所造成的損失也並未有說明。
法國裡昂商學院歐亞體育中心主任、歐亞體育產業中心教授Simon Chadwick在接受澎湃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這些企業的權益需要都得到維護:
「奧運會的任何利益相關者是否願意通過對奧運會組委會或國際奧委會提起法律訴訟來承擔損害名譽的風險,這是需要了解的,因為在這一極其困難的時期,這將對他們造成嚴重的影響。」
奧運吉祥物的身邊變成了口罩和體溫計。
20億美元的旅遊收益化為泡影
「推遲對國際奧委會和日本來說都是災難性事件,但他們都希望將損失降到最低。」Simon Chadwick教授向澎湃新聞記者分析道。
Simon Chadwick被譽為全世界最重要的30位體育營銷專家之一, 《泰晤士報》稱他為英國的「體育產業管理大師」。在他看來,儘管各方都希望降低損失,但延期對日本的打擊已不可避免。
這其中首當其衝的就是旅遊業。據日本國際觀光振興機構(JNTO)測算,2019年日本入境遊市場的價值為4.8萬億日元,佔總出口的5%左右,旅遊業已經成為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
同樣,旅遊業也是「安倍經濟學」中的重要一環。在2020奧運年,日本政府原本計劃吸引4000萬人前往日本旅遊,野村證券曾預計本屆奧運會將為日本帶來約20億美元的旅遊收益。
為此,不少與旅遊相關的企業都紛紛各顯其招以招攬遊客。比如大阪環球影城計劃在今年夏天開放任天堂主題區域,東京迪士尼則耗資7億美元打造以「美女與野獸」為主題的遊樂項目。
「隨著奧運會的推遲,你可以在2020年告別55%-65%的旅遊企業了,這將對個人消費造成巨大打擊。」風險分析公司惠譽解決方案(Fitch Solutions)分析師Nicolas Sopel表示。
日本酒店面臨破產厄運
在不少經濟學家看來,新冠病毒也許要比奧運延期的影響更嚴重。
瑞銀(UBS)經濟學家在一份報告中分析稱,距離奧運會還有幾個月時間,其實大部分場館已經完工,「反倒是在日本外國遊客人數的急劇下降,掩蓋了奧運會日期變更所帶來的影響。」
據日本旅遊觀光局公布的數據,2020年2月到訪日本的國外遊客數量銳減六成,這是2011年日本東海大地震之後的最低值;同時,日本職業經理人信心指數也降至同期最低。
與旅遊業密切相關的,無疑是酒店業。受到「奧運經濟」的影響,日本九大城市預計在2019年至2021年將有8萬家酒店開業,像東京大倉這樣的著名酒店還耗資10億美元進行裝修。
在今年的奧運會期間,東京奧組委共計預訂了4.6萬間客房,門票也已經有448萬張提前售出。借著這股「東風」,日本不僅酒店和民宿價格翻倍,甚至不少人在奧運期間「一房難求」。
但在疫情和奧運延期的影響下,這些酒店很快便經歷了過山車般的遭遇。不少酒店都面臨著被旅客取消訂單的窘境,諸如帝國酒店、西武集團等知名酒店企業都紛紛下調預期。
「比如東京的酒店原本可以在今年夏天因奧運會的舉行獲得大量的收益,但現在它們不得不將這些收益的計劃推遲到明年,這將可能會對短期現金流造成影響。」Simon Chadwick分析道。
大酒店也許只要撐過今年就會迎來轉機,但更多的中小酒店業則面臨的是生存問題。全日本城市酒店聯盟預測,如果新冠疫情持續到今年夏天,年內就會有相當數量的酒店宣布破產
。
日本經濟會大幅下滑嗎?
日本之所以如此看重這屆奧運會,是因為將其長期紅利視作整個國家經濟復甦的「救命稻草」。
實際上,日本近20多年來經濟增長一直都很緩慢,2019年最後三個月甚至出現了連續下滑。再加上如今新冠病毒的影響,日本的經濟形勢已經處於十分脆弱的狀態。
野村證券的經濟學家高田基夫在接受彭博社採訪時認為,奧運會的推遲意味著日本經濟很有可能將連續第四個季度出現萎縮,「可以肯定目前前兩個季度將會收縮,關鍵在於第三個季度。」
彭博社圖:日本GDP可能將連續4個季度萎縮。
據日本東京都政府估算,2020年東京奧運會和帕運會帶來的經濟輻射效果,從申辦成功的2013-2030年內,日本全國總計經濟效益將達32萬億日元(約合人民幣2萬億元)。
不少經濟學家因此感慨,原本今年的奧運年是日本展示其國家軟實力的好時機。但遺憾的是,現在國家卻不得不得展示這一年其經濟的脆弱性,以及對全球經濟增長的依賴。
經濟下行的結果,不只是日本旅遊業、酒店業以及本土贊助商的損失,這更關乎到日本每一個國民的切身利益。好在,他們都對此表示理解,因為沒有什麼比健康更為重要。
彭博社認為,在某種程度上,日本經濟已經享受到了與奧運會有關的發展和投資的一些主要物質利益,例如建設一個全新的國家體育場。
「奧運會在很大程度上具有象徵意義,就算取消奧運會,本身只會使日本GDP減少0.1至0.2個百分點。但如果不和病毒作鬥爭,就意味著美國和歐洲在內的其他國家也將陷入深度衰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