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青春,每個年輕女孩,都該看看這份後悔清單!
人生總是充滿遺憾。問問你周圍的人他們有沒有遺憾的事情,他們會輕而易舉的列出一大堆「遺憾清單」。由於某些原因,20多歲最容易犯錯的年紀。
也許是因為隨著年齡的增長,當我們再次回顧那段時光,會發現那是一段充滿自由和獨立的時光。隨著我們步入中年,我們經常希望:要是我們能再有更多選擇的機會多好啊!以下就列舉了一些如果我們在20來歲沒有做就會讓我們後悔的事情:
第一名:75%的人後悔年輕時努力不夠,導致一事無成
所謂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青春的大好時光總是流逝得那麼快。而在青春歲月裡,又常常碰到那麼多的誘惑甚至陷阱,當你猛然醒悟時,也許華發早生,才發現自己竟然一事無成。多數人都遵循著一種從眾的生活態度,別人學習他也學習,別人工作他也工作,別人娛樂他也娛樂,自然的,別人得到什麼,他也不可能得到更多。要想得到別人得不到的東西,就需要付出別人不願意付出的代價,尤其是在你年輕的時候。所以,趁著你還有時間、有精力、有體力去努力的時候,趕快制定一個切實可行的計劃吧,然後開始百折不撓地按照這個計劃去一步步推進,你終究會獲得成功。第二名:70%的人後悔在年輕的時候選錯了職業三個大學生被同時分配到某機關工作,一年後,其中一個由於不甘心整天看主管的臉色過日子而跳槽到另一家企業去了,另外兩位沒有動心,依舊安穩地過著朝九晚五的日子。又一年後,另外一個學生決定辭職下海,剩下那個依然沒有動心,看著自己的兩個同學在工廠和商海裡拼搏,他甚至得意於自己的安穩生活。若干年後,三人相聚,到企業去的那位同學早巳經成為一家工廠的廠長,下海的那位成了千萬富翁,而留在機關的那位卻依舊在領導的呵斥聲中消磨著自己所剩無幾的「大好時光」。許多人在選擇職業時考慮的第一因素就是穩定的收入和安穩舒適的生活,而不太願意去面對那些具有挑戰性的機會。沒有了壓力,自然就缺乏了動力,沒有了動力,也就埋沒了潛力。
第三名:62%的人後悔對子女教育不當孩子是自己生命的延續、希望的延續,許多人為了孩子可以傾盡所有,並忍受一切傷痛和委屈。但望子成龍、盼女成鳳可能只是父母單方面的良好願望,對於兒女而言,他們也許只是想做一個簡單快樂的凡夫俗子。於是,許多父母採取了強制、監督甚至棍棒等方式來逼迫孩子按照自己設計的線路發展。可到最後,多數父母卻不得不在面對現實時感到失望,只有極少數所謂的「成功者」例外,但他們卻也在感嘆孩子這些年過得太苦,絲毫沒有享受到童年、少年應有的快樂與陽光。第四名:57%的人後悔沒有好好珍惜自己的伴侶醉過方知酒濃,愛過方知情重。感情方面的事情,永遠是擁有時不懂得珍惜,失去後才知道珍貴。人類永遠發明不出的兩種藥品,一是忘情水,二是後悔藥。年輕的時候不去珍惜、體諒和理解,待到年老時,後悔已經來不及。第五名:49%的人後悔沒有善待自己的身體「身體是革命的本錢」,這句話永遠都不會過時,許多人在60歲前用身體去換取一切,在60歲以後又用一切去換取身體的健康。世界上沒有什麼東西比自己的健康更加重要,沒有一個好的身體,縱有千萬家產又如何?我們之所以羨慕年輕,是因為年輕的時候可以隨時後悔、隨時改進,而一旦步入老年,許多事情就無法改變了。所以,趁著年輕,就應該努力地學習、加倍地快樂,不要讓自己到年老體衰的時候再去嘆息萬事成蹉跎。
1. 我希望我能過屬於自己的人生
「我真希望當時我有勇氣過自己喜歡的人生,而不是他人眼中期待的我。」這是我在病床前最常聆聽到的後悔。當人們躺在病榻的那一刻,周遭一切的喧囂都顯
得不重要了,他們清楚而沉痛地回顧自己的一生,然後才發現有多少年輕時候,一一寫下的夢想都在歲月裡被遺忘了。
或許你小時候曾夢想拯救世界;你想像著以後要成為航天員;你的心願是到南極研究企鵝小時候的我們勇敢做夢,但絕大多數的人在長大之後,都對年輕時的夢想嗤之以鼻,覺得自己未免太不切實際。一直到死前那一刻,驀然回首,才後悔自己沒有勇敢嘗試,把自己的時間浪費在去達成別人心目中的美好樣子,卻過了一個自己根本不喜歡的人生。
小編點評:在人生的路途上,每個人都有不同的走法,只期許我們至少都能給自己幾次冒險的機會,去嘗試我們心中的那些夢想。因為你要知道沒有一個夢想是可笑的,沒有一個夢想是荒唐的。尤其在身體狀況允許的時候,我們更該用力追求生命中的所想以及所愛,以免躺在病床前,絕望地發現一切早已於事無補。
2. 我希望我不要這麼努力工作
「我好後悔我當初那麼發了瘋似的工作,卻忽略了身邊重要的人。」這句話幾乎來自每一個我照顧過的男病患。他們躺在病床上,一動也不能動的時候,想起了他們無憂無慮的童年時光以及與同伴在遊樂場裡玩耍的那種單純。
在成長的過程中,我們往往就不知不覺地變成「小時候最討厭的那種大人」——總是把大把大把的時間預留給工作,把自己埋首在越疊越高的辦公文件裡。等猛然抬頭,才發現周遭只剩下一盞燈陪著自己,錯過了好多自己愛的人與愛自己的人。
小編點評:其實我們的人生可以更簡單一些,你或許不需要像你以為的那麼有錢,因為事實上,賺越多錢擁有越多家業,並不能保證你越快樂。我們總以「錢」為人生成就的衡量,但我們都忘了「快樂」才應該是我們人生的動機。偶爾停下腳步,抓穩自己的生活步調,保有自己的生活空間,你會更開心。
3. 我希望我更勇於說出自己的感受
許多人為了要和其他人和平共處,而選擇抑制自己的心情感受。我們在其他人的面前屈就自己,為了讓自己看起來和大家都一樣,而抑制了自己的真實感受,因而讓我們無法成為我們真正能夠成為的人。
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比自己以為的更偉大一些。而且心事老擱在心裡,是會悶出病的。醫學證明,有許多心理和生理疾病都和壓抑自己的感受息息相關。 專家點評:練習說出心裡的真實感受吧,或許在你剛開始這麼嘗試的時候,旁人會被你的坦白給嚇到,不過同時這也讓你們之間的關係提高到另一個全新而且更健康的境界,或者也幫你過濾掉一些其實你根本不需要的虛偽關係。不管怎麼樣,你都為自己贏得一個最真實的自己,和不後悔的人生。
4. 我希望我能多跟家人、朋友以及重要的人聯絡
你還記得當年那些死黨嗎?每個人在垂死之際,都不約而同地想起了生命中那些最重要的朋友。他們曾陪我們一起走過所有最甜蜜、最沉痛、最荒唐、最難堪、最的記憶,你們或許還曾經牽著手打勾勾,約定要做朋友做到世界末日那一天。你都還記得嗎?病床上的他們,直到那一刻才發現,有多久沒有打通電話給老朋友,有多久沒對他們表達自己的關心和愛。
我們當然都忙碌,不過,忙碌從來不是也不該是和朋友斷絕聯絡的理由。約約他們吃飯,打幾通電話,寄幾封手寫卡片,多用行動表現你一直放在心裡的關愛,你有時間在微信朋友圈上偷窺朋友們最近過得如何,當然有時間採取實際的行動讓他們知道你真的在乎。
小編點評:也因為到了人生的盡頭這種時候,人們才明白這人生一路走來最重要的不是錢、不是地位、不是名利、不是你有幾間房幾輛車,而是「愛」和「關係」,因為在你一步步走向死亡之際,只有「愛」和「關係」會陪伴著你,陪你走完最後一裡路。
5. 我希望我可以讓自己更開心
原來許多人一直到死前那一刻才知道,「快樂」其實是一種選擇。多數人的生活總是走在一樣的循環和舊習慣裡,儘管不開心,也會勸自己:「忍一忍,一下就過去了。」豈知道,你這麼忍一忍,忍過的卻是自己的人生。
小編點評:親愛的,我們知道跨出舒適圈,或是勇敢改變需要勇氣,從舒適圈離開有點痛,有點不習慣,但一旦踏出去了,保證你會看見不一樣的人生。當你不滿意現狀時,不要忍耐,替自己多想一點,是不是其實自己值得過更好的人生呢?會不會其實你希望自己的生活能多點笑容,多點別人看似荒唐但自己很滿意的人生經驗?
小編說:做想做的,玩想玩的,吃想吃的,做最精彩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