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神奇的小口尖底瓶:河南僑商會執行會長王廣國一行走進仰韶!

2020-12-16 酒業快訊

人間四月,不止春暖花開,且有酒香宜人。4月15日下午,河南僑商會執行會長王廣國、中機六院總經理毛衛東、河南匯金融昇有限公司總經理王偉一行人走進仰韶酒業參觀交流,在鬧中取靜之地,探秘7000仰韶酒文化的陶醉之美。河南仰韶營銷有限公司天 寶中心總監鄭磊等陪同。

跟隨講解員踏入陶香天地,蘊含著7000年彩陶文化的微型文化浮雕牆映入眼帘。黃帝浮雕、太陽紋,尖底 彩陶紋……繪聲繪色的彩陶紋飾,再現了仰韶先民制陶釀酒的生活場景,揭開了仰韶先民史前文明的生活智慧。

暖色調燈光的照射下,古色古香的仰韶美酒展示櫃流光溢彩,琳琅滿目。透過每一瓶酒,仿佛穿過千年時光,感受其背後的故事,嗅出那隱匿在酒香中的風韻雅致。

行至品牌宣傳欄處,一行人駐足探目仰韶酒業近年來發展的「時光牆」,漫步其中, 王廣國會長不禁感慨道,久聞不如一見,親眼見證仰韶數十年如一日的品牌打造,在眾多豫酒品牌中脫穎而出,當真是無愧於「豫酒排頭兵」的稱號!

看到巨型小口尖底瓶的模型,王廣國會長一行人好奇彩陶坊天時酒為什麼要用這樣一種無法單獨直立的器型?鄭磊講話介紹到:仰韶彩陶坊天時的酒瓶,就是取自7000年前的國寶級文物:小口尖底瓶。在古代,真正表示尊貴的容器都是用手拿著的,且小口尖底瓶的外形也與「尊」字極為相似,含有尊貴之意。正因有如此尊貴、高端的寓意,近年來省裡重要接待活動都用的是彩陶坊天時酒。如今它已成為豫酒的代表,在河南的重要會務活動中,已經成為河南的名片。

毛衛東交流到酒文化時談到,業界有句名言:「三流企業做產品,二流企業做模式,一流企業做文化。」今日之行,不禁感嘆,仰韶酒業就是在做文化!無論是文化內涵豐富的彩陶坊系列產品和九糧四陶的釀酒工藝,無不令人震撼!不得不承認,每一處細節都詮釋著文化的味道!

以文聚力,以酒興城。作為華夏文明的液態符號,「文化仰韶」背後的分量,是歷史傳統與現代觀念的完美融合,更是新時代下厚植文化的鮮明主題。十年磨一劍,吹響豫酒振興下的文化號角,「豫酒標杆」與「文化仰韶」終形成相互背書的局面,「豫酒標杆」是一個有文化的仰韶,而「文化仰韶」是一個有著標杆實力的豫酒品牌。

相關焦點

  • 國寶探秘:「小口尖底瓶」裡蝶變出的明星——彩陶坊天時酒!
    截止目前,除了文化學者紀連海外,電影導演陳凱歌、「桌球皇后」鄧亞萍、相聲名家李金鬥等大咖,或蒞臨澠池仰韶酒廠問道「四陶工藝」,或走進仰韶營銷公司品評融香美酒,都無不讚嘆彩陶坊酒的獨特文化瓶型以及醇美口感。
  • 「河洛古國」再掀中華文明探源,小口尖底瓶重提仰韶「日月星」
    多元起源的文明火種,為什麼會在仰韶時期匯聚中原,成為中華文明長盛不衰的母體?2002年的中華文明探源工程帶著疑問啟動,進一步研究華夏文明孕育的過程。探源工程證實,在公元前兩千五百年前後,中國幾大河流域的古文明大多改變了原有的發展方向,向中原文明靠攏過來。
  • 關於仰韶文化的分期與年代,在當時有怎樣的影響?
    導語:關於仰韶文化的分期與年代,在當時有怎樣的影響?仰韶文化得名於年安特生主持的河南混池仰韶村遺址的發掘。在己命名的仰韶文化諸類型中,儘管有的劃分依據並不充分,使整個仰韶文化的類型劃分問題呈現出一定的混亂,但其中大部分類型劃分還是體現了不同時期或同一時期不同地域仰韶文化遺存的異同的而且從現有材料來看,這些類型之間的共性是主要的,差異性卻是次要的,它們仍可包含在同一個考古學文化之中。同時考慮到仰韶文化命名己久,在我國史前史研究中佔有重要地位,倘若改動名稱,似乎會引起混亂。
  • 豫酒文化,仰韶先「行」的底氣是什麼?
    為了能讓消費者近距離的了解豫酒文化故事,在河南省白酒業轉型發展專項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支持下,由河南日報報業集團、河南廣播電視臺主辦,河南仰韶酒業有限公司承辦了此次「豫酒文化行」活動。仰韶酒業作為活動的承辦方更是大放異彩,以先行者的身份為豫酒振興帶了個好頭。在豫酒眾多白酒企業中,歷史深厚者不在少數,仰韶酒業憑什麼能成為此次「豫酒文化行」的承辦者與先行者呢?7000年仰韶文化底蘊「一部河南史,半部中國史」,豫酒歷史深厚者多,文明起源者則少,有且僅有仰韶一家。
  • 朱乃誠:《元君廟仰韶墓地》的得與失
    M469還出小口尖底瓶a;小口尖底瓶a與罐b共存的現象見於M445;M470還出小口尖底瓶b,在其他墓中弦紋罐Bb與小口尖底瓶b經常共存,由此推定小口尖底瓶a與小口尖底瓶b在一定時期內是共存的。 作者在這裡推定的小口尖底瓶a與小口尖底瓶b在一定時期內共存,是運用了器物類型學分析中的橋聯分析方式。
  • 探訪仰韶文化博物館
    這是仰韶文化博物館展出的文物彩陶盆(4月10日攝)。仰韶文化博物館坐落於河南省澠池縣仰韶村,是展示史前文化的專題博物館,共展出和收藏各類文物6萬餘件。新華社記者朱祥攝  這是仰韶文化博物館展出的文物(4月10日攝)。新華社記者朱祥攝
  • 仰韶文化,半坡類型文化,史家類型文化
    代表性的器物主要有圜底缽、平底碗、小口尖瓶底、卷沿曲腹盆、細頸壺、夾砂深腹罐、甕、釜、灶等。彩陶的色彩有黑、紅兩色,圖案有人面紋、動物紋、植物花紋和幾何形花紋等。紋飾有拍印的繩紋、編織紋、指甲紋、錐刺紋等十餘種。仰韶文化雖然有基本的特徵,但各地的仰韶遺存,文化面貌上也有差異,尤其是陶器特徵的差異表現比較突出。
  • 投降與尖底瓶問題
    如今堆著幾十個小口尖底瓶。我們問莫磊:為什麼把瓶子做成這樣?莫磊說:古代希臘人用這樣的瓶子裝酒,通過船隻運輸做貿易。瓶子做成尖底,插在架子上比較不容易傾翻。天杭學校的胡老師背地裡跟我說:她對莫磊的解釋很是存疑,因為理解起來有困難。胡老師是教歷史的,她習慣於把雙肩包背在胸前,足見是個極為謹慎的人。
  • 尋根仰韶,會盟澠池 「士說仰韶」學術研討會圓滿舉行!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員、第一研究室主任潘偉斌,河南博物院研究員、作家蘇湲,鄭州報業集團副秘書長、《士說仰韶》撰稿人王見賓等20餘位專家學者共同品味中國,尋根仰韶。以仰韶日月星,探索先民觀察天象印記的胡繼忠;採擷仰韶彩陶藝術智慧的鄭志剛;講述小口尖底瓶通神之妙的羅家湘;以赤子之心膜拜仰韶文明的傅文治;將滿腔鄉情凝為《仰韶賦》的李社;以彩陶藝術價值的秉持與發揚為快樂的劉新安;集稻粟納五味、以一杯美酒令古道生香的侯建光,縱橫捭闔話仰韶的紀連海......24期優質的文章讓人讀後意猶未盡,各位文化學者以廣博的學識和專業的精神在「仰韶文化和仰韶酒文化研究領域
  • 匠心加持、品質為王,「豫酒龍頭」仰韶彩陶坊閃耀濟南糖酒會!
    首先,10月11日,在山東濟南舉行的「首屆中國酒業青雲獎頒獎典禮」上,來自河南仰韶酒業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侯建光,因帶領豫酒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等方面作出的突出貢獻,成功斬獲了「2019~2020年度中國酒業青雲獎·年度釀酒大師」榮譽稱號。
  • 福建省僑商會走進泉州僑商企業交流活動舉行
    中國僑網8月26日電 據福建省僑聯網站消息,為紮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促進僑商企業復工復產達產,提升僑商企業發展能力,日前,在福建省僑聯、泉州市僑聯指導下,由福建省僑商會主辦、泉州市僑商會承辦、各設區市僑商會協辦的以「抗擊疫情·發展經濟」為主題的福建省市僑商會走進泉州交流活動在泉州成功舉辦
  • 豫酒文化行,離不開仰韶一個「真」字!
    日前,由河南省白酒業轉型發展專項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特別支持,河南日報報業集團、河南廣播電視臺聯合主辦,豫酒龍頭——河南仰韶酒業有限公司承辦的「豫酒文化行」活動已經拉開帷幕,並已經先後走進三門峽、許昌兩地。此後,活動還會以「文化賦能+名人代言」的形式,走遍河南,推動豫酒振興。
  • 典範陶香,生態洞藏:彩陶坊地利洞藏酒——長在仰韶文化聖地
    作為彩陶坊地利的裂變升級產品——彩陶坊地利洞藏,除了「九糧四陶工藝」下的陶融香、瓶型源自7000年前彩陶魚紋葫蘆瓶等特點外,其還有擁有四大獨特性:生在世界美酒特色產區、長在仰韶文化聖地、養在音樂陶壇庫裡、藏在地下恆溫酒窖。接下來的時間,我們將為您一一解讀,一同來品味「典範陶香,生態洞藏」的彩陶坊地利洞藏美酒。
  • 助力豫酒振興,仰韶出彩香港國際美食博覽會!
    河南仰韶酒業有限公司的展位布局上,「成大事,應天時」的品牌文化輸出與美輪美奐的彩陶坊天時美酒,吸引了中外客商的廣泛關注。彩陶坊天時酒瓶演變於在仰韶文化中出土的7000年前的「網紅產品」——彩陶坊小口尖底瓶為外形,並按照仰韶文化中的手工制陶工藝精心燒制而成,充滿史前文化氣息的彩繪圖案,完美展現了古今輝映之美。
  • 仰韶文化體系的典型母系氏族社會遺址
    它屬於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體系的遺存,它的發展貫穿整個仰韶文化時期。新中國成立後,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先後5次對其發掘保護和展示考古遺址和出土文物,西安半坡博物館於1958建成並正式向公眾開放。博物館建成並開放給公眾已有60年了。
  • 江冰 | 觀仰韶,訪黃河,走鄭州,感受中原氣場
    連體雙胞胎般的仰韶雙酒壺,結盟酒杯如何判斷?我對解說有點疑惑,或許男女婚宴合歡杯?孩童夭折葬入陶罐,底部留小口,以便靈魂可以此通道與母親見面。各種符號圖案,具象中蘊含抽象,形神兼備,令人遐想。可惜內容稍少,心潮澎湃之時,戛然而止。雖難以盡興,卻回味不已。七千年文明看仰韶,仰韶酒文化亦由此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