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語云 讀萬卷書 行萬裡路
那麼世界那麼大
孩子們應該去哪看看呢?
今天 建德市首批中小學生研學旅行
教育基地營地名單正式公布
快跟著小布看看都有哪裡~
營地
建德航空小鎮航空科普研學營地
飛行,是人類自古以來的夢想。通過系統的航空科普理論學習、觀摩大型航空飛行表演、動手實踐製作放飛,以及近距離走近各類飛行器、感受體驗飛行等,讓我們徹底了解為什會飛?怎麼樣才能飛的更快、更高、更遠!
建德航空小鎮研學營地,擁有2800平方米的航空科普體驗中心,10萬平方米的戶外活動場所,以浙江省航模隊教練和運動員為主的科普輔導員團隊,具有豐富的專業教學經驗;配套有小鎮展廳、橫鋼紀念館、通用機場,千人影院、熱氣球、卡丁車、模擬飛行、3D列印以及低空旅遊、高空跳傘等一系列體驗項目。
一期擁有同時接待800名學員能力的獨立住宿餐飲營地將於2020年開放,營地設計貫穿5S理念;二期接待2000人規模的營地將於2022年全面交付。
皇爵青少年素質教育綜合實踐營地
皇爵青少年素質教育綜合實踐營地位於全國首個氣候宜居城市建德市壽昌鎮,距離 4A 級景區、國家級特色小鎮航空小鎮僅 3 公裡。周邊研學資源豐富,首批浙江省研學基地—農夫山泉工廠、爸爸去哪兒拍攝地—新葉古村、85 版西遊記拍攝地—靈棲洞、江南大冰洞等基地和景區,車程均在半小時內。
營地配備的學生營房可容納 260 人住宿、配備的酒店客房可容納 600 餘人住宿,餐廳可同時容納 800餘人同時用餐,擁有標準教室 2 間、多媒體教室 1 間、並配有大型、中型室內會議場地及戶外標準團建拓展場地,擁有信任背摔、畢業牆、50 米障礙、攀巖、自助燒烤、土灶燒飯、篝火晚會、航模表演等配套設施。能全方位滿足中小學生研學、夏(冬)令營、成人團建等綜合需求及後勤保障。
基地
新安江水電站
始建於1957年的新安江水電站是新中國自行設計、自製設備、自主建設的第一座大型水電站,工程曾榮獲「全國科學大會獎」,代表了我國20世紀50年代水電建設事業發展的水平。電站的投產一舉扭轉了華東地區電力供應緊張的局面。
時至今日,電站仍在調頻調峰、事故備用、抗鹹頂潮和防洪度汛等方面發揮著無可替代的作用。新安江電站展覽館存有歷史照片資料300餘幀、實物128件、省部級以上榮譽實物三十餘件。
農夫山泉建德工業旅遊區
農夫山泉新安江二廠位於 「清涼世界」美譽的新安江畔,距我國自主研製的第一座水利發電站--新安江水力發電站一步之遙。新安江二廠是農夫山泉在建德投資的第三個生產基地, 農夫山泉新安江二廠成立於2011年,佔地面 積62610平方米。
廠房55967平方米,工廠共有五條生產線,一條當今世界一流的72000瓶每小時高速天然水生產線,1條全世界先進的12L桶裝水線和三條全世界最好的無菌冷灌裝生產線,整個生產過程充分體現了高速高效,同時實現了人機對話、自動監控,且有效確保生產過程中多環節的產品質量得到控制。
新葉古村建築藝術研學基地
新葉古村始建於南宋嘉定元年(1208年),距今已有800多年的歷史。至今完好地保存著16座古祠堂、古大廳、古塔、古寺和200多幢古民居建築,其中國家級文物保護點37處,省級文物保護點25處,被譽為「中國明清建築露天博物館」。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中國歷史文化名村」、「中國傳統村落」,併入選國家文物局首批「古村落保護利用綜合試點單位」。
新葉村,它古老,有規劃,建築質量好,村落發育程度相當高,建築類型多。這一保存完好的鄉土建築群及其豐富的人文信息讓我們感受到古村落濃厚的宗族制度及其尊崇的耕讀文化,也為研究中國文化史、中國古代建築史提供了一處典型的實例。
大川航空愛國教育基地
「大川航空愛國教育基地」由珠海大川航空科技有限公司發起,未來目標打造成 「華東區最具影響力的航空人才培養及愛國主義教育示範高地」。通過基地教育品牌建設運營,全力將建德基地打造為「通航產業教育服務板塊的浙江樣板」,從而助力建德市通航產業的快速發展。
基地位於浙江省杭州市建德市壽昌鎮320國道建德千島湖通用機場內。項目廣泛開展以「航空報國」為主題的青少年社會綜合實踐、研學旅行、夏令營、主題團日、航空主題展演、飛行模擬競賽等活動,創新青少年航空教育形式,豐富青少年航空教育實踐活動。運營團隊核心由國家一級空軍飛行員、國家二級管制員、國家空管教員、留美歸國飛行員、虛擬實境技術博士、留澳歸國企業管理碩士等組成。
建德人遺址
建德人遺址位於建德市李家鎮新橋村。該遺址於1974年冬由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和浙江博物館的專家發掘。
專家在李家鎮新橋村的烏龜洞發現古人類化石——一顆古人的上犬齒,估計此人為30歲左右男性,生活的年代距今約有十萬年,屬晚期智人,後來,這個人被中科院正式命名為「建德人」。
「建德人」遺址在2013年確定為全國重點文化保護單位。習近平總書記時任浙江省委書記期間,在總結和弘揚「浙江精神」中,開篇就提到「遠在數萬年前,浙江大地就已經出現了『建德人』的足跡」。
靈棲洞地質科學研學基地
靈棲洞景區位於浙江建德市新安江鎮西南35公裡的鐵帽山麓,是浙江省最早開發開放的景區之一。1980年正式對外開放,1982年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國家級風景名勝區,是建德旅遊的搖籃。
1996年,靈棲洞景區成為浙江大學地球科學系的第一個教學實習基地,延續至今;2010年被評為國家4A級旅遊景區;2019年,獲評浙江省避暑氣候勝地。
靈棲洞由靈泉洞、清風洞、靄雲洞和石林迷宮組成。洞景面積達2萬餘平方米,以喀斯特景觀為主要遊覽內容,三個溶洞各具特色:靈泉洞以水見長,清風洞以風取勝,靄雲洞以雲霧稱奇。
石林迷宮以惟妙惟肖的造型石景而引人入勝。靈棲洞內常年恆溫保持在14—17度,冬暖夏涼。目前開發課程有《神奇的鐘乳石》、《溶洞的形成》、《喀斯特地貌大課堂》等。
建德家風館
大慈巖鎮上吳方村,建村於明朝洪武初年,距今已有600多年歷史。村以「方正」命名總祠,以「光明正大」族規訓誡子民,鄉俗傳統留存完好,文風盛行,與新葉、李村兩個歷史名村相映成輝。
「正大見天地之情,方圓如規矩而至」,上吳方村依託古建築群特色打造建德家風館,整理還原族人在人生各個段家風訓導禮儀,固化引導百姓生活習慣,成為新時代家風體驗的教育基地。
家風館建有樂志堂、尚志堂、三樂堂、方正堂、長弄堂、永成茶館、永豐酒坊等幾個景點,還有禮心塘水幕燈光秀、上梁儀式拋糖果搶饅頭、龍獅巡遊等遊客互動體驗活動,在每周六和每月15日定期舉行禮儀展演和特色手工體驗課程。
中小學生安全乘梯研學旅行教育基地
基地配有專業參觀講解員4名、電梯研發講解1名及電梯生產講解2名,安全員5人,參觀過程另安排技術人員陪同,讓大家參觀了解電扶梯的電扶梯的製造安裝流程、安全乘坐知識、安全使用規範的同時,有效保證參觀過程安全。
公司精心製作的「安全乘梯教育短片」,以生動活潑的卡通形象,通過深入淺出的語言,進一步介紹電梯基本結構和安全乘梯知識,讓電梯安全意識深入到學生心中。
基地設立遠程監控中心,24小時365天,不間斷採集電梯的日常信息,通過網絡傳遞到遠程監控中心,實現對電梯的智能化管理,可以讓參觀人員不用去現場,直觀了解電梯維保的具體過程;基地有108米高試驗塔,可以提供不同速度電梯(最高8m/s)的乘梯體驗。
開元芳草地自然教育基地
杭州富春開元芳草地鄉村酒店選址富江畔,位於富春江七裡瀧景區內。以一條山水長廊、歷史長廊,原汁原味地展現給中外遊客,是生態旅遊、休閒度假的理想場所。
酒店自然風情濃鬱,坐擁200畝天然林地,環山抱水而建,植被林地茂密,區域內水質優良,空氣清新。酒店擁有配套住宿206間/套,以特色小木屋,度假式別墅排屋為主,輔以少量特色船屋、樹屋、酒店背靠烏龍山,面向富春江,生態環境優良,生物資源豐富多樣。
其中有上千種植物種類,更有珍惜樹種「細果秤錘樹」、紅豆杉等。園區內動物資源也有幾百種,兩棲類、爬行類、嚙齒類分布交廣,單蛙類就有十幾種。同時酒店所在區域水文以及地理地貌也頗具特色,有非常明顯的沉積巖地貌。
酒店有一支自然生活成長營隊伍——VJ俱樂部「自然導師」,專業以及精準的課程內容不僅僅能增加小朋友的知識點,也可以幫助小朋友和自然界建立和諧的聯繫。
草莓小鎮研學基地
建德草莓小鎮地處浙江省杭州市域西部建德楊村橋鎮,總規劃面積3.33平方公裡,是浙江省第一批省級特色農業強鎮。
依託草莓小鎮雄厚的產業基礎及產業技術優勢,人文資源優勢,自然景觀優勢,旅遊發展優勢,領導關懷優勢,致力將草莓小鎮打造成為草莓全產業鏈標杆小鎮,以草莓引領一二三產融合示範小鎮,以地域特色產業促進城鄉統籌的樣板小鎮。
草莓小鎮研學基地核心區面積0.93平方公裡,致力於打造「草莓+旅遊」、「草莓+健康」、「草莓+科技」、「草莓+創意」的「草莓+」研學體系。結合周邊梅城古鎮、山水道水上運動基地、三江兩岸綠道等研學資源,從文化基礎、自主發展、社會參與三個維度全面提升學生核心素養。
建德市三都鎮鎮頭村
鎮頭村位於三都鎮東偏東南、後源溪流域中段處,距鎮政府駐地6千米。近幾年,鎮頭村通過挖掘建鎮頭水庫的故事來打造鎮頭村,並以此宣傳、發揚水庫、知青文化及精神。
我們的故事長廊通過10幅牆畫生動地介紹建水庫的故事,讓我們有個初步的了解;文化禮堂以六、七十年代風格打造 ,有小人書展館、火花展館等,可容納三百多人參觀學習。
水庫文化展館宣傳水庫文化、知青文化和精神;時光照相館供遊客拍照,體驗父輩們不一樣的生活;兒童記憶跑道,則讓我們回到兒時的記憶裡。向日葵園地、天然浴場、採摘園讓人們體驗田園風採。
葛塘美麗鄉村通儒文化研學旅行教育基地
葛塘村位於建德市北部,秀麗的葛塘溪,猶如翠色飄帶穿村而過,兩岸林巒深秀,蒼茫簡遠之意境撲面而來。踏步於村落中央,映入眼帘的是黛瓦白牆的徽式農房、曲折寧靜的小巷、遮天蔽日的古樹。
葛塘村通儒古道,位於葛塘村通儒嶺上,始於南宋,初為盤山泥路,後用鵝卵石砌成。這條道路是舊時城(嚴州府城)北,乃至桐廬縣西北鄉去往嚴州府的陸上要道。曾是建德古時有名的求學之路,千百年來,通儒古道、通儒亭,與山霧流雲一起,見證無數莘莘學子的汗水與夢想,成為葛塘人引以為傲的文化印記。
大洋鎮紅色旅遊研學旅行基地
大洋鎮,是建德市的革命老區,是建德革命火種的策源地之一。1927年9月成立中共建德縣委,童祖愷任第一任縣委書記。大洋鎮紅色旅遊研學旅行基地為雙童紀念館、童氏宗祠。
童祖愷、童潤蕉烈士紀念館主要為了紀念原中共建德縣委首任縣委書記童祖愷和原中共建德縣縣委委員兼宣傳部長童潤蕉。展廳為中共建德革命史料展廳,內容是建德黨史,通過文字、圖表、圖片、藝術沙盤、蠟像、實物等來展現當時的建德人民為取得新民主主義的勝利而進行的艱苦卓越鬥爭。
2016年11月被中共杭州市委組織部、中共杭州市直屬機關工作委員會、中共杭州市委黨史研究室授予杭州市首批黨員教育示範基地,2016年12月被中共杭州市委黨史研究室授予杭州紅色博物館聯盟成員單位等榮譽稱號。童氏宗祠建於1843年,是建德市市級文保單位。
千鶴婦女紅色教育基地
城西村千鶴婦女紀念館坐落於千鶴自然村,總佔地面積1000平方米,建築佔地面積240平方米,建築面積480平方米。場館於2015年12月開標建設,2016年6月底完工,2019年7月完成提升改造。由建德市黨史辦、建德市婦聯出資進行千鶴婦女紀念館內部建設。
千鶴婦女紀念館集千鶴婦女能頂半邊天紀念館及千鶴第一支部活動室為一體。千鶴婦女紀念館充分體現了建國初期千鶴婦女在社會發展、村莊建設方面發揮的重要作用。回顧歷史,展望未來。新時期下的千鶴婦女接過了前輩手中的接力棒,在城西村的發展中有著不可磨滅的貢獻。
三改一拆、五水共治都有千鶴婦女的身影,清潔庭院、美麗鄉村更是她們的主戰場。展館分為兩個部分,一部分展示老一輩婦女同志無私奉獻、敢想敢拼的精神,另一部分是婦女之家,展現了新時代城西女性對村莊做出的貢獻。
嚴州中學校史館
作為百年名校,嚴州中學是建德紅色革命的搖籃,是嚴州文化的窗口,是浙西地區人才的基地。嚴州中學校史館是一幢磚泥結構的蘇式建築,內有八大展廳和十三個展室,展陳形式多樣,展陳內容豐富。
八千多冊線裝書和兩萬多冊古籍、各個時期的的教科書和教具、晚清時期的石碑和磚雕可謂是本館的鎮館之寶。本館自2018年開館以來,已接待5萬餘人次前來參觀學習,並分別被授予浙江省社會科學普及基地、建德市「德」文化教育基地、建德市紅色旅遊聯盟單位。
航空小鎮度假村青少年科普教育實踐基地
航空小鎮度假村青少年科普教育實踐基地位於國家4A級景區建德航空小鎮核心區域,擁有綠皮火車公園、航空特色展廳、老橫鋼廠區遺址等特色配套功能服務區,是集康養硫溫泉、森度假酒店、兒童水樂園、火車主題公園、戶外拓展、航空科普等一站式特色休閒、運動、理療的度假村。
為了滿足不同研學旅行的需求,基地設有約500平方米的大型研學活動場所2個,中型活動教室5個以及小型活動場地多個,可用於航空理論、火車理論、模型製作、木器維修、水管維修、電器維修、手工技能、戶外繩結等不同類別的研學需求,涵蓋了航空科普、生活自理、生存訓練、軍事體驗等多個類目。還設置了電腦投影、高檔音響、智能燈光、網絡服務等現代設施。
2018年項目已接待航空科普中小學生遊客2.2萬人次,輸送熱氣球體驗營員4000人次,直升機體驗營員2000人,舉行了近百場主題篝火晚會。
來源/市文廣旅體局、市教育局
編輯/劉 瑤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