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遺瑰寶 歷久彌新——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論壇成功舉辦

2020-12-26 中國奧委會官方網站

  非遺瑰寶,歷久彌新。12月22日上午,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論壇在網上成功舉辦。國家體育總局宣傳司司長塗曉東致辭,成都體育學院黨委常委、副院長鄔紅麗,內蒙古多倫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何明鑑,泰安市捶丸院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創始人/董事長但華香參與論壇作主題分享。與會嘉賓梳理和總結我國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取得的成績與經驗,探討新時代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新思路和新路徑。

  國家體育總局宣傳司司長塗曉東在致辭中表示,體育文化在社會主義文化建設和體育強國建設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在文化強國、體育強國建設的進程中,體育文化日益成為新風口、新賽道。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是體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非物質文化遺產中的重要表現形式。近年來,國家體育總局宣傳司結合國家文化發展戰略,保護和傳承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以體育為載體闡釋中國夢,推動中華體育文化走向世界。自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體系建立以來,已經有相當多的中國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名列其中,得到有效的保護、傳承和推廣。

國家體育總局宣傳司司長 塗曉東

  成都體育學院黨委常委、副院長鄔紅麗發表了題為《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院校化」保護傳承的實踐與思考—以成都體育學院為例》的主題演講,她認為不斷推動中華傳統優秀體育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是推動文化強國、體育強國建設的應有之意,助力新時代文化強國、體育強國建設是高等體育院校履行文化傳承、創新職能的使命擔當。要加強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的調查與研究、保護與傳承工作,進一步發揮高等院校在體育非遺保護傳承中的「思想庫」「人才庫」和「傳播者」的作用。

成都體育學院黨委常委、副院長 鄔紅麗

  內蒙古多倫縣具有獨特的冰雪資源優勢,多倫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何明鑑發表了題為《踐行「帶動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重要號召 助力北京冬奧 為龍舟入奧貢獻多倫力量》的主題演講,介紹了在冰雪運動快速發展的機遇下,多倫縣文體旅遊融合發展的成果,以及冰上龍舟運動的發展現狀和前景。他介紹冰上龍舟這一傳統水上龍舟和冬季滑冰運動的創新和延伸項目,目前已經逐漸成長為我國實現「帶動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目標的新平臺,正以健康快速的步伐走向世界。

內蒙古多倫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何明鑑

  作為我國古代傳統體育的一項重要形式,捶丸自宋元時代已日臻完善,是重要的體育文化歷史資源。泰安市捶丸院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創始人/董事長但華香在《「國寶復活」—中國古代高爾夫球捶丸IP開發與運營實踐分享》的主題演講中分享了捶丸挖掘與復興的歷程,呼籲更多的人關注捶丸文化復興。她認為要把捶丸IP進行垂直定向地深度開發,帶動一方經濟,向世界講好中國的捶丸故事,為推動國內國際雙循環貢獻力量。

泰安市捶丸院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創始人/董事長 但華香

  以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為代表的我國傳統體育文化,具有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內涵,隨著大眾體育需求的日益多元化,越來越多的中華傳統體育文化逐漸煥發新的活力。希冀以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論壇為契機,為我國體育非遺的保護、研究、傳播、傳承提供借鑑,進一步宣傳和推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相關焦點

  • 廟會論壇2016中國非遺廟會文化遺產論壇在大連成功舉行
    在我國第11個「文化遺產日」到來之際,6月2日至6月4日,2016中國非遺廟會文化遺產論壇在中國大連國際會議中心舉辦。
  • 2020首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論壇大會在黃山召開
    為挖掘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展現中華文化的魅力和時代風採,講好新時代的中國非遺故事,探討新時代非遺文化的傳承利用和創新路徑,2020首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論壇大會11月19日至20日在黃山市舉行。來自全國各地的相關領導、專家學者、非遺產業(企業)負責人以及非遺傳承人等共200餘人參加會議。
  • 讓非遺活下來,火起來!2020首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論壇大會盛大開幕!
    11月的黃山 霜紅遍野 萬樹鎏金 今天(11月19日)上午 2020首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論壇大會
  • 2019年浙江傳統體育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大會暨天台山文旅融合高峰...
    與此同時,在會場周圍長達百米的天台文化旅遊商品展示展銷區內,極具特色的各種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也通過現場製作的方式向遊人們展示著非遺文化的精湛技藝和獨特魅力。  為充分展示浙江傳統體育類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歷史價值,探索詩路浙江、文旅融合的新路子,推動文化浙江建設,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協會、天台縣人民政府、台州市文化和廣電旅遊體育局共同主辦的「詩路傳薪」—2019年浙江傳統體育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大會暨天台山文旅融合高峰論壇在天台舉行,來自全省13個縣、市的15支傳統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展演隊伍,共300多人參加了展演。
  • 2020非物質文化遺產整體性保護論壇在廣西桂林舉行
    12月7日至8日,「2020非物質文化遺產整體性保護論壇」在廣西桂林舉辦。活動旨在分享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以下簡稱「保護區」)建設管理經驗及實踐成果,探討整體性保護的模式與途徑,進一步推動整體性保護理論和實踐,為保護區建設提供智力支持和決策參考。
  • 2020中國國際體育文化體育旅遊高峰論壇-主論壇成功舉辦
    12月21日上午,2020中國國際體育文化體育旅遊高峰論壇-主論壇在網上成功舉辦。論壇由國家體育總局體育文化發展中心主任、中國體育博物館館長李靜主持。國家體育總局宣傳司司長塗曉東以"厚植體育強國建設文化基礎,更好滿足人民文化需求,增強人民精神力量"為主題作主旨發言,他表示 "十四五"時期我國將進入新發展階段,體育強國建設將進入新徵程,要把文化建設放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抓住新機遇、貫徹新發展理念、完成新使命。
  • 第六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覽會將在濟南舉辦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郭學軍 仿宋_gb2312',-apple-system,helvetica>第六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覽會新聞發布會10月15日在北京召開,文化和旅遊部非物質文化遺產司副司長鍾建波、山東省文化和旅遊廳副廳長王廷琦、濟南市政府副秘書長張蓉出席發布會並介紹博覽會有關籌備情況。
  • 非物質文化遺產在香港:非遺清單是香港重要的文化資源
    在香港非遺中心,康樂及文化事務署(非物質文化遺產)博物館館長鄒興華、非遺諮詢委員會主席鄭培凱教授接受了人民網記者的獨家專訪。 「相信大家都會為這個城市能保存這麼豐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而驚訝。」從2006年起就從事香港非遺工作的鄒興華,細數了香港非物質文化的點點滴滴,他認為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東西薈萃、豐富多彩。
  • 悅回顧│歷久彌新,傳承經典-寧波金昌寶順非物質文化遺產探尋之旅
    放慢匆忙的生活節奏拋開城市紛擾沒有什麼比享受生活更為重要6月21日「歷久彌新,傳承經典 」>寧波金昌寶順非物質文化遺產探尋之旅圓滿落幕感受BMW 5系賦予的氣息BMW5系非物質文化遺產探尋之旅精彩回顧/時不我待
  • 金華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
    開展全市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普查、展示、展演、學術交流工作,開發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挖掘、保護和繼承非物質文化遺產。,有效促進非遺保護傳承;聯合金華晚報在金華市體育中心共同舉辦了「三月,跟非遺傳承人學做風箏」活動。
  • 徐州舉辦非物質文化遺產業務培訓班
    為加強全市基層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隊伍建設,推動全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高質量發展,徐州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於12月3日-4日舉辦了徐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業務培訓班。來自11個縣(市)區局(徐州經濟開發區社會事業局)分管局長、文化(非遺)科科長、非遺保護中心主任、市非遺保護中心工作人員、徐州演藝集團非遺負責人參與培訓。本次培訓特邀國內非遺專家教授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傳播等方面知識和實用技能進行授課講解。
  • 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中國經驗」
    非遺保護工作機制日益健全自中國加入聯合國《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全面啟動非遺保護工作以來,原文化部設立了非物質文化遺產司,負責擬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政策,起草有關法規草案;擬訂國家級非遺代表項目保護規劃;組織開展非遺保護工作,承辦國家級非遺代表項目的申報與評審工作;組織實施優秀民族文化的傳承普及工作。
  • 弘揚非遺文化 第一屆「水滸杯」非物質文化遺產攝影大賽在鄆城舉辦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李效謹 李慶波 鄆城報導  弘揚非遺文化
  • 什麼是非遺,非物質文化遺產?——創雅文化帶你了解!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指各民族人民世代相承的、與群眾生活密切相關的各種傳統文化表現形式(如民俗活動、表演藝術、傳統知識和技能,以及與之相關的器具、實物、手工製品等)和文化空間。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指人類以口傳方式為主,具有民族歷史積澱和廣泛代表性的民間文化藝術遺產。
  • 2017北京非物質文化遺產時尚創意設計大賽展在天橋舉辦
    新京報快訊 12月29日,由北京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和北京市西城區文化委員會共同主辦,北京市各區文化委員會支持,北京市西城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北京服裝學院、北京聯合大學藝術學院聯合承辦的「民間瑰寶·魅力之都」2017北京非物質文化遺產時尚創意設計大賽活動閉幕展在北京天橋藝術中心舉行
  • 第七屆中國成都國際非物質文化遺產節10月將開
    記者從文化和旅遊部獲悉:第七屆中國成都國際非物質文化遺產節(以下簡稱「非遺節」),主題為「傳承多彩文化 創享美好生活」,將於10月17日至10月22日在成都舉行。本屆非遺節將舉辦非遺節開幕式暨演出、非遺國際論壇、國際非遺博覽園主會場活動和分會場及配套活動四大板塊活動,邀請來自全球近100個國家的嘉賓及傳承人開展國際論壇、非遺展演、非遺大展、非遺競技等豐富多彩的交流互鑑活動。
  • 我國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數量居世界第一!
    12月17日,我國單獨申報的"太極拳",我國與馬來西亞聯合申報的"送王船——有關人與海洋可持續聯繫的儀式及相關實踐"兩個項目,經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評審通過,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 【喜報】非遺保護工作新突破!樂陵新增兩項「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山東省第五批省級非遺名單公示了樂陵2項目獲評「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樂陵市梢頭棍入圍第五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推薦名單樂陵市東路梆子入圍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擴展項目名錄推薦名單目前,為了傳承這一傳統文化,趙梳頭村從娃娃抓起,舉辦梢頭棍培訓班,利用學生的星期六,星期天,村民的業餘時間,供人們傳學。在2018年,梢頭棍參加了中央電視臺《魅力中國城》節目,在「城市精絕」環節上,為觀眾奉獻了一場眼花繚亂,精彩絕倫的棍術表演,為樂陵戰勝密山奉獻了微薄之力。
  • 貴州律協舉辦非物質文化遺產法律保護研討會
    貴州是一個非遺資源大省,多彩的民族孕育了「侗族大歌」、「安順地戲」、「安順蠟染」等眾多非物質文化遺產。為了更好地保護和發揚貴州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優勢,助力非遺產業化,11月27日下午,貴州省律師協會和貴陽市律師協會在省律協會議室聯合舉辦了一次主題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法律保護」研討會。
  • 2020首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論壇大會順利閉幕
    今天(11月20日)上午 2020首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論壇大會 中國陶瓷藝術大師、原景德鎮陶瓷大學校長、博士生導師寧鋼,江西吉州窯國家級非遺傳承人劉品三,蘇州核雕國家級非遺傳承人宋水官,蘇州洞庭湖碧螺春國家級非遺傳承人施躍文,南京雲錦國家級非遺傳承人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