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百個民族幾十個宗教,種姓等級分明的印度,如何維繫了社會和諧

2020-07-26 皇臣驢行記

(《眾神共享的國度》系列遊記 之 10 聖雄甘地。印度行 完結篇)

幾百個民族幾十個宗教,種姓等級分明的印度,如何維繫了社會和諧

縱觀印度的民族結構,比中國複雜得多。

曾有人說,印度堪稱人種博物館。此言一點不過分。

從最早的達毗荼人,到後來從西北遷徙而至的雅利安人、波斯人、大月氏人、厭噠人等,如今多達幾百個民族和部落。

幾百個民族幾十個宗教,種姓等級分明的印度,如何維繫了社會和諧

人口超過1000萬的就有印度斯坦族、泰盧固族、馬拉地族、泰米爾族、古吉拉特族、坎納拉族、馬拉雅拉姆族、奧裡亞族、旁遮普族,孟加拉族等,人口最多的印度斯坦族數億人。

民族眾多,語言也複雜,官方的統計是1652種,使用人口超過1000萬的15種,官方語言是使用人口超90%的印地語。

幾百個民族幾十個宗教,種姓等級分明的印度,如何維繫了社會和諧

但我覺得歷史演化中還更複雜,鐵騎踏遍印度次大陸,有著蒙古血統的莫臥兒王朝,瞬間灰飛煙滅後曾經強大的族群莫名地消失了。

複雜而豐富的印度文明,無數次被外來種族侵襲和統治,因而從來沒有間斷過熱情而狂放的混血滋衍,其種族結構一直在交合與優化。

幾百個民族幾十個宗教,種姓等級分明的印度,如何維繫了社會和諧

宗教則隨王朝的興亡交替盛衰,繁多的宗教在同一塊土地上此起彼伏此弱彼強。一種宗教驅逐或取代另一種宗教,宣揚的慈悲寬容、天堂和美好的來世,帶給信眾的卻是苦難的傷痛,帶給社會的則是血腥的殺戮,信仰從來都被野心、權勢和利益招降。

不同信仰的和睦相處,應該是人類追尋的終極理想。

幾百個民族幾十個宗教,種姓等級分明的印度,如何維繫了社會和諧

我們乘車穿過市區時,曾看到一群全身裹滿白布衣只露一雙眼睛卻赤腳的人匆匆走在街上,獨特的裝束仿如天外來客,又疑為參加什麼演出的藝人。當地人說,他們是一個小宗教的信徒,宗教的名字沒能記住。

如今,信仰的自由與和睦的環境催生了眾多的宗教,古老的旺盛著生命,新生的成長著體魄,在同一塊土地上茁壯。

幾百個民族幾十個宗教,種姓等級分明的印度,如何維繫了社會和諧

這些不能不歸功於甘地。為了消彌宗教仇怨,他每次做祈禱都把基督教的《新約》《舊約》、伊斯蘭教的《可蘭經》和印度教的《薄伽梵歌》一起誦讀,儘管不斷遭致極端宗教人士的謾罵、恐嚇、威脅,他一如繼往堅守信念,最後用生命換來了人民心靈深處的醒悟。

可以說,甘地的思想與行動不僅實現了信仰的自由和宗教的和睦,而且歷史性地改變了印度傳統的社會結構,綿延數千年的種姓制度從此動搖漸漸瓦解,一個平等自由的社會誕生。

幾百個民族幾十個宗教,種姓等級分明的印度,如何維繫了社會和諧

特色鮮明的種姓制度或許是印度獨特的社會風景,突出體現在印度教把人分成四個等級:婆羅門(祭司)、剎帝利(貴族和武士)、吠舍(農民和手工業者)和首陀羅(無技術的勞動者),另外還有入不了等級的賤民「達利特」(被壓迫的人)。

實際上,印度的伊斯蘭教和佛教中也有鮮明的等級制,比如伊斯蘭教把人分為賽義德、謝克、穆格爾等,只不過等級界線沒有印度教那麼嚴格。

幾百個民族幾十個宗教,種姓等級分明的印度,如何維繫了社會和諧

因而,種姓制在印度,不僅是單純的宗教主張,而是已世俗化為普遍性的社會認知,成為文化現象、價值觀,以至習以為常的風俗。

種姓制主張各等級職業世襲,父子世代相傳,而且各等級實行內部同一等級通婚,嚴格禁止低等級之男與高等級之女通婚。儘管印度憲法已明文廢除種姓制,但我懷疑已滲入血液深入骨髓的觀念是不可能短時間內根除的,即便衰竭但氣數依舊殘喘。

幾百個民族幾十個宗教,種姓等級分明的印度,如何維繫了社會和諧

我把疑問拋給當地人,他們承認頑固的種姓陰魂依然在遊蕩,尤其掙扎在廣大的農村。認識的一個印度人,他的祖先是婆羅門,祖父一直囑咐他不能找其他等級的女子結婚,但他的意識裡已沒有了等級概念和訴求。

等級觀念在年輕人群和城市基本蕩然無存。當地人半開玩笑半認真地說,即便你出身最低賤,只要有錢,再高貴出身的姑娘都會趨之若鶩地嫁給你。

幾百個民族幾十個宗教,種姓等級分明的印度,如何維繫了社會和諧

走在街上,我下意識地觀察每一個行人,試圖從他們的衣著相貌甚至表情裡分辨出種姓等級,當然徒勞而可笑。

霧氣消散後的街道清靜明亮,陽光穿透樹陰撒一地碎銀,如沉甸的時光滌蕩著歷史塵埃。甘地的和睦與博愛思想仿佛早已融釋成了清新的空氣,每個人都能呼吸到,滋養身心,潤澤靈魂。

幾百個民族幾十個宗教,種姓等級分明的印度,如何維繫了社會和諧

幾頭神牛悠閒地走在街上,誘我想起清晨賓館窗臺上的驚喜。拉開窗簾,玻璃窗外棲息一隻灰白大鳥,羽尾很長,扇了扇翅膀,目光淡定地四處張望。不忍驚動,端坐在床沿欣賞良久,又輕手輕腳地拿出相機。

霧氣濃重,玻璃模糊,鏡頭裡的鳥也模糊。但模糊的霧氣和模糊的玻璃也模糊了綠鳥的視覺,以至於發現不了我這個貪心的觀賞者。足足半個小時,鳥飛進了晨霧,撲閃的翅膀把我的心蕩漾得萬分舒暢。

幾百個民族幾十個宗教,種姓等級分明的印度,如何維繫了社會和諧

印度幾日,習慣了這種人與動物的和諧相處,仿佛本來應該如此,慢慢淡化了初時的好奇與激動,漸漸醞釀起祖國也能常見此景的渴望。

其實,我觀賞的心態還是中國式的,渴望又怕失望。中國的鳥雀生性怕人,城市即便有成群旋飛的鳥雀,停落時也大多遠離人類。而印度恰恰相反。或許是宗教的力量,以至人類聚居的城市也成了動物的樂園。

幾百個民族幾十個宗教,種姓等級分明的印度,如何維繫了社會和諧

人與動物都能和諧聚居,人類自身更應平等共處。雖然人類社會複雜多變,猶如一塊多稜寶石,每一面都有存在的道理,宗教也是一樣。

信仰自由成為普世價值,眾神在一個國度裡普渡眾生,該是一件福孫蔭子的幸事。

幾百個民族幾十個宗教,種姓等級分明的印度,如何維繫了社會和諧

即將離開新德裡時,我們去參觀了蓮花廟。蓮花在印度教和佛教中被奉為神物,印度人視為國花,象徵美好與純潔,而蓮花廟正是這種象徵的實物標記。

酷似盛開蓮花的純白大理石廟宇坐落在樹鬱草茵的園林裡,走過去不知不覺中地勢升高,心中油然虔誠得無比純粹。

幾百個民族幾十個宗教,種姓等級分明的印度,如何維繫了社會和諧

雖然廟裡沒有雕塑任何神像,僅是一個高大空闊的聖殿,但它內含的崇尚人類同源、世界同一的大同理念,卻昭示著人類愛好和平的共同理想。

赤腳走進殿堂,頓覺心靜如水,坐在白色大理石條椅上,感覺周遭仿佛隱藏潛伏著神聖的力量,恍若眾多宗教的諸神正面帶笑容彬彬有禮地悄聲交流,共同描繪著世界大同的麗景。

幾百個民族幾十個宗教,種姓等級分明的印度,如何維繫了社會和諧

眾神聚會的蓮花廟,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宗教廟宇,它是人類精神追求的廟宇在現實生活中的物化。

轉身離開時,仿佛空中傳來悅耳的誦經聲,身心不由一震,如受洗禮了一般,升華出奇妙的崇敬感。

我禁不住感慨起來,猛然又覺得什麼感慨都有點多餘。

幾百個民族幾十個宗教,種姓等級分明的印度,如何維繫了社會和諧

(以下是前文連結)

相關焦點

  • 印度等級嚴格,高種姓和低種姓的女性差距大,如何分辨高低種姓?
    印度有一種種姓制度,在每個印度人一出生的時候,他的命運就已經確定,之後能上什麼學校,能夠從事什麼職業,都存在著嚴格的要求。而這種局面的造成,就是因為種姓制度,那麼它到底從哪裡起源?又該如何區分低種姓和高種姓?
  • 印度的種姓制度是怎麼產生的
    那麼印度這種根深蒂固的種姓制究竟從何而來呢?事實上這和印度獨特的歷史人文環境有密切的關係。印度號稱是「人種、語言、宗教的博物館」。目前國際上對印度的人種劃分並沒形成統一的認識。在學術界關於印度人種劃分的多種理論中最為普遍公認的是1935年由B.s.古哈提出的劃分方法。他將印度的種族劃分為六個主要類型。
  • 原創 印度以前到底有多亂?不只是種姓制度和語言,還有554個土邦國
    原標題:印度以前到底有多亂?不只是種姓制度和語言,還有554個土邦國  如今的印度,是一個奇怪的矛盾綜合體,一方面它有著快速發展的經濟和光鮮亮麗的IT產業,另一方面又有著延續了數千年的種姓制度,以及極端男女不平等現象。
  • 如何區分印度女子的種姓?其實看長相和打扮就知道了
    眾所周知,如今的印度還是或多或少地受到自古以來的宗教文化和傳統思想的影響。這些東西也早就深入人心。尤其是關於印度的種姓制度。給予人們不同的等級,上中下層,最底層的「賤民」甚至不被當作人看。而如何區分印度女子的種姓?其實看長相和打扮就知道了。
  • 印度四大種姓之外的「第五種姓」,毫無社會地位,連影子都不能碰
    種姓制度是在印度等地區存在的一種社會制度,在印度存在了很長時間。它是從雅利安人入侵印度開始,就出現的一種社會制度。1947年印度獨立後,種姓制度在法律層面上被廢除了,但是事實上,種姓制度依然流傳於印度的社會之中。
  • 印度種姓制度是如何產生的?所有印度人都有種姓嗎?
    相信了解印度的人一定知道,印度國內現如今還存在著等級森嚴的制度,除了那幾個最令人熟悉的四大等級之外,大家還知道被排在種姓之外的群體嗎,而這種群體是印度國內最卑微的,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來探究一下這些種姓是如何產生的。
  • 印度種姓制度:印度總理莫迪是什麼種姓
    種姓制度以統治階層為中心,劃分出許多以職業為基礎的內婚制群體,即種姓。各種姓依所居地區不同而劃分成許多次種姓,這些次種姓內部再依所居聚落不同分成許多聚落種姓,這些聚落種姓最後再分成行不同行外婚制的氏族,如此層層相扣,整合成一套散布於整個印度次大陸的社會體系。
  • 種姓到底是啥
    他們都隱隱約約知道印度人是有「種姓」的。究竟種姓是個什麼玩意,域君本次簡介一下。種姓,又名瓦爾那,意即世襲的身份等級。它的來源要追溯上古歷史。古印度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不過最早住在發源地印度河流域的是一些原始部落。公元前14世紀左右,從北方中亞帕米爾高原來了一些遊牧民族。
  • 印度有著高種姓和低種姓,如何區分呢?這幾個方式很簡單
    印度如今作為發展中國家,是其中發展最快的幾個國家之一,可以說進步飛速,但是在它進步的同時,也依舊存在著很多的問題,其中一個就是種姓制度的問題。可以說,在印度,有著不同的種姓,也分為了高低之分,而且差別是非常的大的,種姓的差異造成了地位的差異,甚至在社會中的參與程度也就由此產生了巨大的差異。那麼,這種現象是如何產生的呢?
  • 為什麼印度有種姓制度,而鄰國的孟加拉國和巴基斯坦卻沒有?
    在公元前2000年上半葉,居住在裏海以及中亞草原的一些遊牧民族開始移民,其中一支遊牧民族經過伊朗、阿富汗、興都庫什山來到印度河,大約在公元前1500年,他們攻佔了達羅毗荼人的城市,徵服了北方印度地區,這就是印度的雅利安人,屬於普拉克裡特人,和歐洲的雅利安人不一樣。雅利安人徵服印度河流域以後,一部分達羅毗荼人逃到了印度南部。
  • 印度教:印度人信仰的宗教
    印度教是印度人信仰的宗教宗教是人類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不再為溫飽發愁的時候,其精神方面的需求。在很早以前,印度古人就開始了精神方面的探索,尋找生命的意義。佛教產生隨著社會的發展,婆羅門教開始不得人心,於是就產生了反對派——佛教和耆那教。這兩種宗教都滋生於婆羅門的文化土壤裡,在挪用了婆羅門教的基礎教義的同時,撇棄或改革了婆羅門教中不得人心的成分。比如佛教吸收了婆羅門教的輪迴說,反對種姓制度,倡導眾生平等,獲得了婆羅門種姓以外三個種姓的支持。
  • 印度實行種姓制度,去印度旅遊的中國人屬於高種姓還是低種姓
    印度雖然是一個貧窮落後的國家,但是不可置否的是,印度的確有著濃厚的宗教氣息和獨特的風土人情,很多人被這一點所吸引種姓制對印度影響深遠,於是,很多人都很好奇,去印度旅遊的外國遊客,在印度算是高種姓還是低種姓呢?
  • 印度低種姓如何成為高種姓?具體有三個步驟
    印度的種姓制度是一種以血統論為基礎的社會等級體系,又叫做賤籍制度。它把所有印度人劃分為四個等級,分別為婆羅門、剎帝利、吠舍、首陀羅,四個等級享有的地位權利都有著嚴格的規定,等級越高,地位越高,享有的權利也就越多,而且四個等級嚴禁通婚。這是為了保證種姓制度的發明者雅利安旁遮普人的血統純正。
  • 大家都知道印度有「種姓制度」,阿米爾汗在印度屬於哪個種姓?
    大家都知道印度有「種姓制度」, 阿米爾汗在印度屬於哪個種姓?大家都知道的是阿米爾·汗是一位愛國的藝人,他密切關注印度的真正存在的問題。在他的作品中,幾乎涵蓋了從種姓制度到教育、婦女問題和宗教糾紛的一切。
  • 印度巨星「阿米爾汗」是屬於什麼種姓?別再傻傻不知道
    而且印度也保留著非常落後的社會制度:種姓制度。那是一種為了控制人民才產生的制度。以為印度人宣傳這輩子出生什麼種姓那麼就要做好這個種姓應該做的事情。 這其實是雅利安入侵印度為了統治印度人才說的謊言而今天卻變成了印度國家中最阻礙國家發展的制度。並且現在印度的社會由於長時間被宗教所控制,所以現在印度的宗教錯綜複雜語言也是非常的複雜。
  • 印度以膚色區分種姓,那中國人到印度,屬於什麼種姓?
    印度四大種姓劃分為:婆羅門、剎帝利、吠舍、首陀羅,分別代表著原人身體的四個部位。 一等婆羅門,主要是僧侶貴族,擁有宗教的最終解釋權,主教育,是原人的嘴巴。 二等剎帝利,主要是軍事貴族和行政貴族,世代為婆羅門服務,是原人的雙臂。
  • 印度國寶巨星阿米爾汗,在印度屬於什麼種姓?
    印度電影《摔跤吧,爸爸》在豆瓣獲得了高達9.1的評分。電影也是非常好看,電影讓我看到了一個偉大的父親和拳拳到肉的演技飾演主角的阿米爾汗,他是印度寶萊塢演員、導演和製片人。但是我們今天不講這個演員,我們今天要談談的就是印度的種姓制度。讓我們來了解下吧。
  • 在印度,如果高種姓的人打死低種姓的人,結果會怎麼樣?
    在印度,有一個獨特的社會現象,即種姓制度。這種制度起源於印度教的等級制度,距今已有3200多年歷史,印度人從出生的那一刻起,就被劃分為高種姓、低種姓者和賤民。由於這種不公平的宗教制度,嚴重阻礙了印度的發展和進步,所以早在1947年,印度政府就從法律層面上廢除了種姓制度。
  • 漳州市民族與宗教事務局五年工作綜述—民族團結 宗教和諧
    促發展 民族鄉村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離不開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的全面小康。為此,我市多措並舉、加大投入,在很大程度上加快了我市民族鄉村全面建成小康的步伐。加強管理、做好宗教專項工作,對於增進民族團結、維護祖國統一的意義不可言喻。近年來,市民宗局多管齊下、強化引導,使我市宗教事務的管理愈加規範化。  如加強愛國宗教團體建設、做好團體換屆和籌建工作,並圓滿完成全市宗教活動場所主要教職任職備案91名;開展宗教政策法規學習月活動;開展創建和諧寺觀教堂活動。
  • 毛克疾:中國人最難以理解印度的一點,就是種姓制度
    原初的人根據印度教的典籍是宇宙的構成體,這是第一個二分法,賤民、其他四個,這是第一層。 第二層是什麼呢?再生種姓和非再生種姓。腳,因為它跟汙穢的東西有所接觸,它太不潔了,所以它是無法再生的。但是大腿、手以及嘴巴這三個是比較純潔的,它們是都可以再生,所以稱為再生種姓。這是第二個二分法,再生與非再生,首陀羅與其他三個。 再往下分是什麼呢?